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孝祥语言建构与运用
品味重点字词,体会古代诗词语言凝练而又意蕴丰富的特点。思维发展与提升感受本词物境与心境高度融合、自然美与人格美浑然一体的艺术特色。审美鉴赏与创造在朗读的体验中,感受词中描绘的洞庭湖的美景;体会词中表现出的自然美与人格美。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词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胸怀和超脱的人生观;感受作者的豪放词风。教学目标“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课堂导入知论世人作者简介
张孝祥,南宋著名词人,字安国,号于湖居士,安徽和县人。他少年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作文一挥而就。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高宗(赵构)亲擢为进士第一。授承事郎,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当时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他任静江(今广西桂林)知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不久病逝,年三十八岁。著有《于湖居士文集》和《于湖词》。词风豪放爽朗,风格颇近苏轼。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创作背景张孝祥从初登政治舞台起,就鲜明地站在主战派一边,为民族英雄岳飞辩冤,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反对屈辱的”议和”,曾两度被朝中投降派弹劾罢职。公元1166年(宋孝宗乾道二年)时年35岁,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整感知体解读题目著名词牌名之一,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善歌唱……声出於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念奴色艺双全,其声名一直传至后世。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相传《念奴娇》词调就由她而兴,意在赞美她的演技。
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号称“八百里洞庭湖”。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路过、经过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张孝祥着重写景着重写情初读文本整体感知,把握词眼你认为本词的词眼是什么?“澄澈”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1、前三句诗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洞庭青草”:点出地点,照应题目中的“过洞庭”,体现湖面之开阔。
青草:即青草湖,在湖南岳阳西南。“近中秋”:点明时间,秋高气爽。“更无一点风色”:风平浪静的环境。——营造了风平浪静、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氛围。赏析上阙赏析上阙2、这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玉鉴琼田”:比喻,在月光下如同镜面和玉石一样。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三万顷”:夸张,极言湖面之广阔。一大一小的对比中,展示出洞庭的浩淼和开阔,也衬托出词人豪迈的气概。比喻夸张对比赏析上阙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2、此句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词人巧妙的写出了星月辉映,银河与明月一同映入湖水之中,波光粼粼、洁净清朗的洞庭月夜景色,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清亮明洁。天上的皎月星辉,银河。里:湖水中的星月与银河。澄澈表里赏析上阙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3、如何理解“表里俱澄澈”?写景:水天辉映,一片晶莹。从天边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通体透明、纯净的。写人:以环境的表里澄澈来写人物的“表里澄澈”。“表里俱澄澈”这五个字,描写周围的一切,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一丝儿污浊。这已不仅仅是写景,还寄寓了深意。这五个字标示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诸如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等。当张孝祥泛舟洞庭之际,一边欣赏着自然景色,同时也在大自然中寄托着他的美学理想。他笔下的美好风光,处处让我们感觉到有他自己的人格在里面。诗人的美学理想高尚,心地纯洁,他的笔墨才能这样干净。双关赏析上阙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4、“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堪称千古名句,请分析这几句在表达上的妙处。(炼句题)①翻译句子②手法精妙+分析+手法效果;用词精妙+分析+作用(动词:生动形象);构思巧妙+分析+作用(如没有手法或构思就省略)③表达了诗人…情感①该句意思是“明月光辉四射,银河与明月一同映入湖水之中,上下全都清亮明洁。”从秋月写到秋水。②双关手法:词人巧妙地将星月辉映,波光粼粼、洁净清朗的洞庭月夜景色,与作者澄澈纯净的内心世界有机结合。③借景抒情: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一丝儿污浊。④表现自己“肝肺皆冰雪”的高洁情怀。步骤赏析上阙5、难与君说的“妙处”是指什么?洞庭湖的月光湖色之妙。此时自然之美与心灵之净融为一体,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这难说的妙处应当是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只有这种美妙的体验才是难以诉诸言语的。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总结上阕词的上片,作者描绘了一幅动中有静的洞庭秋色图画,并非只立意于歌颂自然,而是借此自比品格,并烘托自己的心绪,为词的下片蓄势。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赏析下阙1、这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①用典、双关。“孤光”用了苏轼《西江月》“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这一典故。“孤光自照”,一方面指月亮在天宇中,只能自我孤独地照耀着;另一方面想起自己的岭海一年,不被人所理解,同时诗人也无需别人理解,无愧于心,与孤月作伴,引清冷的月光相照。②比喻。“肝肺皆冰雪”,比喻自己尽管被免职,但仍光明磊落、心无纤尘、肝胆照人。与上阕的“表里俱澄澈”互为呼应,表明词人胸襟坦白,如同冰雪一样晶莹,这也是词人高洁人格的象征。2、这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萧条冷落,这里指头发稀疏。借代手法,以部分代全体,月夜清冷,衣服单薄,凉意顿生。一语双关,既是词人从岭表炎热之地北来,衣衫单薄的客观表述,也有官场人情冷暖,不免有萧条冷落之感。稳泛沧浪空阔萧骚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暗喻。现实中自己虽遭贬,变得萧条冷落,但自己的心神无一丝动摇,仍沉稳地泛舟洞庭,显得洒脱、豪迈,心胸开阔。襟袖冷赏析下阙5、这句中你读出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哪个字最有表现力?藐视谗言、秉持理想、享受当下的自信与喜悦。稳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对现实社会中的政治风浪安之若素的态度,表现了宽广的志士胸怀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落寞萧瑟之中,表现出旷达稳重的人生态度.“稳”一方面,安然泛舟洞庭湖之上,另一方面,诗人心神无一丝动摇,内心平稳,内核稳定。赏析下阙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赏析下阙6、运用了哪些手法?能看出诗人怎样的形象?“尽挹西江”为夸张,是说汲尽西江之水作为酒。“细斟北斗”为比喻,是说举北斗星组成的勺子慢慢斟酒来喝。“万象为宾客”为想象,设想自己作主人,请万象陪伴我纵情豪饮。这是全词感情的高潮。三个比喻,想象奇特,气魄宏大。这几句是设想自己作主人,请万象作宾客,陪伴我纵情豪饮。一个被谗罢官的人,竟有这样的气派,须是多么的自信才能做到啊!体现出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赏析下阙7、“扣舷独啸”的“独”与上文中“孤光自照”的“孤”是否是同一种“孤独”?“孤光自照”的“孤”,既是以孤月为伴,引清光相照的孤独;也是以孤月自比的高洁。“扣舷独啸”的“独”,由前文宏大的想象回归真实的自我,是一种超越心灵孤独、与天地合一的自在吟唱;是词人忘怀尘情、与自然物我交融的自在和超脱。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赏析下阙9、“不知今夕何夕“怎么理解?“不知今夕何夕”这一表述,字面上是指作者对时间概念的淡忘,不知现在是何年何月何日。这背后蕴含的是作者在经历了仕途起伏、人生沧桑后,于洞庭湖畔这一宁静美好的时刻,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极致放松与自由。是他在特定情境下心灵状态的真实写照。他仿佛与天地同呼吸,与自然合为一体,个人的忧愁烦恼、功名利禄都已抛诸脑后,只剩下内心的纯净与宁静。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赏析下阙“扣舷”写动作,“独啸”写声音,“不知今夕何夕”表明诗人完全沉醉于一片湖光月色之中。一个“扣舷”与“独啸”的动作、声音配合,把全词推上了感情的顶峰,传神地勾勒出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客观事实与主观感受,突出诗人达到物我两忘→超然世俗的境界宠辱皆忘物我两忘人物鉴赏肝胆皆冰雪---澄澈稳泛沧浪空阔。吸尽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心胸开阔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平静细斟北斗---心静①人格高尚,光明磊落,心无纤尘,如月下的洞庭表里澄澈;②胸怀坦荡,忠肝义胆,如同晶莹的冰雪;③境界高远,气魄豪迈,身处逆境而从容沉稳,身心与博大的宇宙融为一体。南宋著名词人张孝祥,因遭馋毁而被罢官,北归经过洞庭湖时写下了这首词。结合词的内容,我们可以读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艺术赏析这首词,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词的上片侧重描写物境,下片侧重描写心境。但两者并非分离为二,而是合二为一,物境与心境互相映射,达到了高度的融合。一、物境与心境的融合这首词写游览洞庭湖,给人的感觉是清虚而空灵,暗示了词人精神上崇高、邈远的追求。从而创造了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二、天人合一的想象化用前人诗文词句意境,如从己出,不露痕迹。如"细斟北斗",出自《诗经·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挹酒浆。"这本是极有想象力的诗句,这首词中则反其意而用之,正适于表达词人的豪纵气概。三、化用典故,翻陈出新
全诗总结主要写景,景中寓情。通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月色湖光美景,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词的上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旷达胸襟和超脱的人生观。词的下阕
上片
景之澄澈
下片
人之澄澈“澄澈”(词眼)情景交融,物我两忘。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说的就是做人要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作者心会的是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境界。全诗总结《念奴娇•过洞庭》是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词人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自己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结语本词与杜甫的《登岳阳楼》都写到洞庭湖,诗人抒发的感情一样吗?请简要分析。对比阅读杜诗作者由洞庭湖的壮阔恢宏,联想到自身病老之悲,进而抒发了对国家安危和时局动荡的忧思,有着心系天下的胸怀。壹张词通过“悠然”“妙处”抒发了诗人愉快的心情,而“肝肺皆冰雪”“稳泛”“独啸”则彰显了他磊落的胸怀和豪迈气概,以及虽受冷落却依然旷达的气度。贰对比阅读《念奴娇.过洞庭》写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且难以诉诸言语的句子是“
,
”。《念奴娇.过洞庭》中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极言湖面之广阔、明净的句子是“
,
”。《念奴娇.过洞庭》用比喻表达自己光明磊落、肝胆照人的句子是“
,
”。
《念奴娇.过洞庭》写招待客人时所用酒水与酒器都很不凡的句子是“
,
”。《念奴娇.过洞庭》借明亮的月光和灿烂的银河来说自己“表里俱澄澈”的两个句子是“
,
”。
悠然心会
妙处难与君说玉鉴琼田三万顷
着我扁舟一叶孤光自照
肝肺皆冰雪尽挹西江
细斟北斗素月分辉
明河共影情景默写“
”一句运用通感修辞,表明不仅无风,连风的影子都没有,表达富有新意。“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盘点与展望-解释中国媒介的经营改革走向
- 2025中外合作开发合同2
- 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方案
- 2025大学生实习合同模板
- 秦皇岛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科技翻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工商大学《影视片头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高级俄语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细胞生物学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田阳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诊断性历史试题含解析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10000道)(A4直接打印-每页100题)
- 2024年北京农商银行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屋面炮楼连梁平台架体搭设施工方案
- 2023装配式箱泵一体化消防给水泵站应用技术规程
- 仓库每日检查记录表
- 用A4纸做会议《姓名牌》模版
- 医院陪护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做客》含反思
- 研学旅行PPT模板
- 小区车位出租合同范本(三篇)
- 道路桥梁隧道工程监理单位抽检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