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冈翠竹》作者简介作者:袁鹰(1924—2023),原名田钟洛,江苏淮安人,作家。其代表作有《井冈翠竹》《小站》《渡口》《白杨》等。他的散文题材广泛,视野开阔。他善于以抒情、议论的手法和排句、叠句的形式渲染气氛、突出主题,使作品诗意盎然。创作背景1960年,袁鹰怀着崇敬与虔诚的心情前往井冈山,探寻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的痕迹。当时,新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需要从革命先辈的事迹与精神中汲取力量。袁鹰在井冈山看到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毛竹,这些竹子在革命战争年代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同时也见证了井冈山的发展变迁。于是,他有感而发,创作了《井冈翠竹》这篇散文,通过对井冈翠竹的赞美,歌颂井冈山人民的革命精神,激励人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奋勇前行。文章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①-②节)开篇点题,引出对井冈翠竹的描写。先从远处写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毛竹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的整体景象,再从近处细致描绘毛竹的不同形态,有的修直挺拔像岗哨,有的密密麻麻似奇兵,还有的新竹亭亭玉立,展现出井冈翠竹的独特风姿,引发读者对井冈翠竹的关注与好奇。第二部分(第③-⑦节)回顾历史,阐述井冈翠竹在革命战争年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列举用毛竹搭帐篷、做梭镖、当罐盛水蒸饭、做扁担吹火筒,以及在黄洋界和八面山摆竹钉阵击退白匪等事例,突出毛竹在革命过程中与红军战士紧密相连,为保卫红色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体现出井冈山人民利用毛竹顽强抵抗敌人的智慧与英勇无畏的精神。第三部分(第⑧-⑨节)描写井冈山换了人间后,毛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贡献。讲述井冈山建设者为将毛竹运下山绞尽脑汁,修建竹滑道、水滑道,克服重重困难,将一百多万根毛竹送往全国各地,用于工厂矿山、高楼大厦等建设,展现出井冈山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奉献的热情与干劲。第四部分(第⑩节)总结全文,升华主题。高度赞美井冈翠竹,称其为革命的竹子,它不仅在过去为革命建立功勋,现在和将来还将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继续奉献一切。毛竹风吹雨打不改色,刀砍火烧不低头的特性,象征着英雄的井冈山人以及亿万中国人民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和伟大的革命精神。重点分析文章开头对井冈翠竹的描写有什么作用作者是如何将井冈翠竹与革命精神联系起来的作者通过叙述井冈翠竹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具体用途及经历,将其与革命精神紧密相连。在革命战争时期,毛竹被用于搭建帐篷、制作武器、运输物资等,帮助红军战士克服重重困难,坚守革命阵地,它是革命斗争的有力见证者与参与者,体现出井冈山人民坚韧不拔、勇敢抗争的革命精神。例如竹钉阵击退白匪,展现出人民利用毛竹的智慧与勇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井冈山人民想尽办法将毛竹运往全国各地,支援建设,体现出他们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毛竹本身在恶劣环境中依然顽强生长,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这种特性也象征着革命精神的坚韧不屈、永不磨灭。文中多次引用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什么深刻含义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文中多次引用,具有深刻含义。从毛竹的生长角度看,它生动地描绘出毛竹强大的生命力,即便经历血雨腥风、刀砍火烧,只要春天来临,依然能漫山遍野地生长,展现出毛竹顽强的再生能力。从象征意义层面分析,它象征着井冈山人民和革命力量如同毛竹一般,无论遭受多少艰难困苦与残酷镇压,都不会被彻底消灭,总会在合适的时机重新焕发生机,蓬勃发展。同时,也表达了对革命事业必将取得最终胜利的坚定信念,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像毛竹一样,保持顽强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井冈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快快地去吧,带去井冈山人民的心愿,带去井冈山人民的干劲,也带去井冈山人民的风格吧!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简盛水蒸饭、用竹钉竹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朝也等,暮也等,等漫长的二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毛竹依旧是那么青翠,那么稠密井冈山终于换了人间!它们滑下溪水,转人大河……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品析语言1.读一读下面句子,从修辞手法角度,体会其表达效果。(1)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明确: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语气铿锵有力,意思层层推进,以竹子来写井冈山人民对革命无限忠诚、前仆后继、永不停息的革命精神。(2)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竹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朝也等,暮也等,等了漫长的二十年。明确:写毛竹“等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毛竹以深情,真切动人。“等待”“等”的反复运用,营造出回环往复的美感,充满诗意。(3)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明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滑”“转”“流”“挤”等一连串动词,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毛竹下山图,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表现出毛竹乐于奉献的革命精神。2.根据括号内文字,从词语运用角度,品味语言的精确性。(1)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修直”能否改为“峻峭”)明确:不能,“峻峭”形容山高而陡,用来形容毛竹不确切;“修直”含有细长、笔直的意思,不仅写出了竹子的形态特征,而且能表现出毛竹挺拔向上、直冲云霄的气概。(2)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永不”能否改为“从不”)明确:不能,两个“从不”显得重复,而且只能反映过去,用“永不”还包括未来,内容更丰富、更深刻,有力地突出了井冈翠竹的气节和精神。课堂小结本文叙述和描写了井冈翠竹在革命斗争时期的种种用途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作出的贡献,热情讴歌了井冈山人民的丰功伟绩,歌颂了井冈山人民和亿万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革命气节,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井冈山人民的崇敬之情。写作特色1.寓情于物,托物言志。本文以“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为线索,贯通全文,叙事,抒情,状物,议论相结合。作者抓住毛竹的本质特征,对毛竹展开具体描绘,又通过丰富的联想,将井冈翠竹与井冈山人联系起来,将二者的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笔笔写竹,又笔笔见人,展示出更广阔的意境和深远的思想,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井冈山人民的可贵精神。2.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本文语言准确凝练。如写井冈毛竹在革命斗争中“搭过帐篷”“做过梭镖”“盛过水”“蒸过饭”等,用富于变化的动词,准确地将毛竹的作用体现得十分详尽。本文语言诗化,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运用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等不同句式,运用第二人称,字里行间浸透了对井冈山毛竹和井冈山人民的深厚感情。课堂练习(一)基础题1.请在横线上填空(1)《井冈翠竹》一文中,井冈翠竹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______的竹子”。(2)文章通过描写井冈翠竹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歌颂了革命战士的______和______精神。简答题2.请简要概括文章中井冈翠竹在革命战争中的具体作用。3.文章结尾再次提到井冈翠竹,其作用是什么?(二)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①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②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③“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④有道是: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⑤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和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⑥你看,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这是什么?这不是红军的硝盐罐吗?要不,是给山头的红军送饭来了吧?这两只竹筒,能引起老战士们多少回忆!看见它,就想起了竹筒饭的清香,想起了老俵们冒着生命危险冲过白匪封锁线送上山来的粮食,想起了山上缺粮的年月。那时,红军每天每顿只能用南瓜充饥,但是同志们仍然意气风发地唱:“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⑦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能挑得起。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带领队伍下山去挑粮食,不就是用这样的扁担么?他们肩上挑的,哪里只是粮食?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我们最敬爱的毛主席和其他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用井冈山毛竹做的扁担,挑着这一副关系着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4.文中第②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毛竹?有什么作用?5.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6.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2)他们肩上挑的,哪里只是粮食?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7.文中第⑥段和第⑦段的回忆有什么作用?(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22分)井冈翠竹袁鹰①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②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③“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④有道是: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⑤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和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⑥你看,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看见它,就想起了老表们冲过白匪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送上山来的粮食,想起山上缺粮的年月,红军每天每顿只能用南瓜充饥,但是同志们仍然意气风发地唱:“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⑦你看那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担子也能挑得起。当年毛委员和朱军长带领队伍下山去挑粮食,不就是用这样的扁担吗?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还陈列着一根写着“朱德的扁担”五个字的扁担。他们肩上挑的,哪里只是粮食?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正是用井冈山的毛竹做的扁担,把这一副关系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城。⑧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⑨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竹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朝也等,暮也等,等了漫长的二十年。二十年过去了,毛竹依旧是那么青翠,那么稠密,井冈山终于换了人间!⑩为了叫井冈山变得更快,党派来了两千好儿女,同井冈山人民一起开发这座万宝山。他们上得山来,头一件事就是来竹林里,依靠这青青毛竹盖房落脚。他们踩着当年老红军的脚印,攀山过岭,用竹筒盛水蒸饭。一眼望不到边的毛竹,成年累月地藏在深坳里,不能赶快送到那些需要它们的地方去,怎不叫人心焦!井冈山上的毛竹据说有一千多万根,轮流砍伐,是永远也砍不完的。⑪如今,你若是在井冈山许多山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道。它们几乎是笔直地从山顶上穿过竹林挂下山来。这便是英雄的井冈山人的业绩。他们在竹林里送走了几百个白天和黑夜,用竹滑道,用水滑道,送出了一百多万根毛竹。这一百万根毛竹,流去了井冈山人多少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为了搭起滑道,他们翻越了多少陡峭的悬岩绝壁;为了找寻水路,他们踏遍了多少曲折的幽谷荒滩。⑫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井冈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你们!⑬井冈山的翠竹啊,你是革命的竹子!你不仅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在和将来仍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继续献出一切。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过实习项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计划
- 企业调岗合同样本
- 农村购买合同标准文本
- 农机抵押货款合同样本
- 传媒公司摄制合同标准文本
- 军人创业合同样本
- 2025四川省土地租赁合同范本
- app项目转让合同样本
- 养老服务平台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农村开荒种地合同样本
- 八年级英语下学期期中模拟卷(宿迁专用)(原卷版)
- 2025年科普知识竞赛题及答案(共100题)
- 药物过敏抢救流程
- 口腔保健科普讲座(幼儿园)课件
- 2024-2025学年全国版图知识竞赛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
- 小学生讲卫生主题班会
- 2025《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及指引解读课件
- 【基础卷】同步分层练习:四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含答案)
- 《新生儿复苏》课件
- 2024年4月自考00155中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
- 高处安全作业票填写模板(2022更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