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海潮
柳永导入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公元1158年,金主完颜亮读到柳永的一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虽未成功,但柳永差点成了千古罪人。虽然这件事查无实据,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这就是著名的《望海潮》。古典诗歌诗古体诗近体诗律诗:五言、七言绝句:五言、七言词按字数分:小令、中调、长调按内容分:豪放、婉约曲散曲:小令、套数杂剧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乐府诗文学常识词的基本常识词的基本常识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走进柳永柳永(约984—约1053),字耆(qí)卿,北宋词人,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原字景庄,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与长兄三复,次兄三接,皆为进士,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为人放荡不羁,自由张狂,但仕途不顺,终身潦倒。创作慢词,发展了铺叙的手法,对宋词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望海潮》《雨霖铃》,著有《乐章集》。纪昀曾评价说:“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慢词之祖,婉约之宗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以词抒写落魄文人的羁旅情怀、描绘都市生活的繁华旖旎、表达市井儿女的男欢女爱,丰富了词的表现内容,拓展了词的审美境界,在词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倡导长调(慢词)创作,首创词牌100多个。用俗语、俚语填入词中,雅俗共赏。(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风格以纤细婉丽,幽怨低回为主。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1009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试,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初试落第。愤慨作词,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及至仁宗,“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旨填词柳三变”。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试,宋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初试落第。愤慨之下作《鹤冲天·黄金榜上》,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但对中举出仕并未完全绝望。不久之后,柳永作词《如鱼水·帝里疏散》,对此次应试的不利,柳永已不再介怀,对试举仍抱希望。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仕途坎坷的柳永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参加科举,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愤而离开京师,与情人离别,作词《雨霖铃·寒蝉凄切》,由水路南下,出入娼馆酒楼,填词为生,词名日隆,自号“奉旨填词柳三变”。仕途坎坷的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亲政,特开恩科,对历届科场沉沦之士的录取放宽尺度,柳永闻讯,即由鄂州赶赴京师。是年春闱,柳永与其兄柳三接同登进士榜,授睦州团练推官,暮年及第,柳永喜悦不已。二月,柳永由汴京至睦州,途经苏州,时范仲淹知苏州,柳永遂前往拜谒,并作词进献。九月,睦州知州吕蔚爱慕柳永才华,向朝廷举荐,因“未有善状”受阻。仕途坎坷的柳永柳永最终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仕途坎坷的柳永共赏钱塘繁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潮柳永《望海潮》这首词描写的是杭州,在作者的笔下,杭州呈现一派怎样的景象?生活和平富足安乐景色优美贸易昌盛安定和谐国泰民安官民同乐跟着诗歌,一起去看一看杭州气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首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何特色?起笔便开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宏大。“东南”“三吴”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概括了杭州的两大特点:形胜、繁华统摄全篇,揭示主题。杭州: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大会诸侯于会稽(今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还名临安、钱塘、武林、杭城等。词人是怎样体现杭州的“繁华”的?人烟阜盛:参差十万人家参差”二字,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十万极言人家数量之多。商品精美:市列珠玑生活富足:户盈罗绮“珠玑”形容商品精美,市场繁荣;罗绮即丝绸,家家户户穿罗着锦,生活富庶,一个“盈”一个“竞”字,说明家给人足。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名句鉴赏: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1、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力刻画钱塘江雄伟壮丽之景。比喻:云树,也可理解远远望去,沿堤的树林枝繁叶茂,浓密如云,也可理解成高耸入云。“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霜雪:比喻浪花洁白如雪天堑无涯:把钱塘江比作天堑,形容其波涛汹涌,不可逾越,无涯极言其无边无际(夸张)拟人:怒涛:一“怒”字赋予人的形态,使人联想到须发俱张,横眉立目的狂暴之态,更形象生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LOREM
IPSUMDOLOR
SIT
AMET用字精炼,生动传神若把“怒涛卷霜雪”“卷”改为“推”“溅”“激”“冲”好不好,为什么?“卷”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其它字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因景明情东南形胜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吴都会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钱塘自古繁华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生活富足都市繁盛景色壮观上片小结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巘:yǎn,山。此处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清嘉:美好。三秋: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三年。《诗经》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对仗工整,气势宏大。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植荷广,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2.远近结合,层次分明。首先是远望湖山相连,再是近观桂子飘香,然后又把视线拉到远景,画面富有层次美。3.意象典型,视、嗅结合。“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谢驿《杭州》)“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下阕中,词人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安居乐业的?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民:生活富足怡然自得“泛夜”“弄晴”,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莲娃:白居易《忆江南》“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吴娃指吴地的女子,莲娃则是采莲的美女。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千名骑兵跟随,高牙大旗簇拥,长官们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官: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正因为百姓各自安居乐业,官吏才有闲情逸致享受歌舞和美景,从侧面歌颂了他们治理有方,才使当地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承平气象。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因景明情西湖湖山之美重湖、叠巘(水碧山青)三秋桂子(山上)十里荷花(水中)百姓生活愉悦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长官生活休闲千骑(仪仗队的气派、威风)乘醉吟赏互文(宴酣之乐)(山水之乐)下片小结主旨分析
根据前面的解读,结合词结尾“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的诗句,分析诗人创作诗歌的目的是什么?写作背景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都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堪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能铺陈其繁华。《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调名当取其意。好景具体指什么?凭什么这好景值得他拿回朝廷去夸?自然风光都市繁荣人民安定、富足孙何政绩卓著实指主旨分析好景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1、赞美杭州的美好景致。2、拜谒孙何,借以赞颂他政绩卓著,赞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3、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并委婉表达希望孙河举荐提拔自己的愿望。讨论: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本词《望海潮》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赏“点染”艺术由“法”而入点染: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点染”艺术“点染”艺术“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点”:抽象的评点(总写)“染”:具体的描述(分述)点染间不能有其它相隔,必须是一气而下,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点染”艺术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染染点点“点染”艺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点染点染诗歌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轧机铸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艾球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成AI如何推动高等教育变革
- 2025年汽车专用料改性聚丙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能力的有效路径与实践方案
- 2025年柠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班组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答案A卷
- 2024年图书管理员知识测评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工厂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 高精度射频模数转换器关键技术研究
- 北京海淀区重点高中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DL-T5153-2014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 《中药种植技术》课件-第九章 药用植物的采收、加工与贮运
- JT-GQB-016-2000关于采用交通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标准图》有关问题的通知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DBJ-T 15-101-2022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4第四讲 天下秩序与华夏共同体的演进(夏商周时期)
- 2023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答案详解)
- UHPC板幕墙施工方案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创新创效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