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驿路梨花》(一)整体感知第一部分:(1—8)写我们深山行,在梨树林中发现茅屋。第二部分:(9—12)我们投宿小茅屋,猜测小茅屋的主人。第三部分:(13—27)写瑶族老人述说小茅屋的主人是梨花。第四部分:(28—36)写梨花妹妹讲述小茅屋的来历。第五部分:(37)引用诗句点题。根据下面的表格,理出文章思路。出现顺序人物所做好事做好事的目的时间1“我”和老余修葺小茅屋、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向哈尼小姑娘学习,为群众着想十多年后的某天早上2瑶族老人专门送粮食来方便后来人同上,及前一天晚上3梨花妹妹常来照管小茅屋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接姐姐的班几年前,姐姐出嫁后4解放军砍树割草盖小茅屋向雷锋学习,方便过路人十多年前路过时5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向解放军学习,方便过路人解放军盖小茅屋后至她出嫁前(二)重难点讲解1.请你谈谈“驿路梨花”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答:“驿路梨花”引用南宋诗人陆游的诗句,吸引了读者,也是全文的线索,既写出了在哀牢山那偏远、冷寂的深山老林中小茅屋边上的盛开的梨花的美丽,又暗喻了梨花小姑娘的纯洁、美丽,象征了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发扬光大,揭示了人们相互关怀的崇高道德风尚。2.文中的“我”是作者本人吗?
答:作者在谈本文文体时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所以,常被人误以为小说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由此可见了,本文是小说,文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3.请找出文中的两次误会在什么地方。答:第一次以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的主人(瑶族老人是专门运粮食的。)第二次以为哈尼小姑娘是小茅屋的主人(梨花出嫁了)4.你可以找出文中的三次悬念吗?答:悬念1:“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悬念2:“你猜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悬念3:“解放军为什么盖房子呢?”5.小茅屋的真正主人是谁?瑶族老人,梨花,梨花妹妹,解放军叔叔?答:茅屋的建造者、照管者都是主人。6.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四处描写梨花吗?并说出这些描写的作用。答:(1)“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实写。这是自然界的梨花。写出了梨花林的优美、柔和、舒适和清幽的环境特点,把读者引入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烘托出我和老余有了希望,得到安慰时的心情;为下文投诉小茅屋做铺垫。(2)“我到处打听小茅屋的主人是哪个,好不容易才从一个赶马人那里知道个大概,原来对门山头上有个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多好的梨花啊!”——这是写人。(3)“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虚写。先写花,后写人,把花和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从嗅觉的角度写出了梨花林之美,用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为后文是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埋下伏笔。(4)“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实写。内容上:实写梨花,点题点人物,借花喻人,比喻助人为乐的美好心灵,赞颂的是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结构上:照应题目,深化中心。7.你能找出五件好事是什么吗?答:(1)我和老余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2)瑶族老人专门运粮食(3)一群小姑娘照管小屋(4)解放军叔叔砍树割草盖小屋(5)梨花姑娘照料小屋8.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全文的写作顺序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茅屋的建造和照料过程却不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插叙。设置悬念,波澜起伏,引人入胜。9.文章主旨《驿路梨花》通过叙述一群哈尼族小姑娘在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影响下,甘当无名英雄,热情帮助有困难的过路群众的事迹,显示了社会主义祖国处处有温暖的动人场面,歌颂了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互相关心爱护的生动的精神面貌。(三)写作特色构思新颖。作者在行文构思上巧设悬念,以“谁是小茅屋的主人”为悬念,推进情节的发展,引人入胜。结构巧妙。小说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线索,采用顺叙方式组织材料,通过人物的叙说把十几年的事情浓缩在一晚一晨之间,也就是顺叙之中有插叙。这样就显得全文结构紧凑。以花喻人,以花喻精神。作者三次描写梨花,第一次描写梨花,因为它给人以希望,同时又衬托了小茅屋的温馨。第二次梦见梨花,是虚写,人与花交相辉映,以梨花的洁白衬托人物美丽的心灵。第三次写到梨花,花与人结合在一起,以大自然之美衬托人物精神之美,可谓新颖别致,匠心独运,堪称是寓情于景之妙笔。课堂练习(一)(13分)(1)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2)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3)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4)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5)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6)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7)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8)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A(修整、修补、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9)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B(闪、跳、跑)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10)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11)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12)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13)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14)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15)“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16)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17)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梨花》节选)5.请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并填在A、B处。A.___B.____6.请赏析选文第(7)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7.概括第(13)段内容,并分析该段在文中的作用。8.作者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结束全文的作用是?【答案】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5.①.修葺②.闪6.第(7)段是景物(环境)描写;①虚实映衬,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为全文营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②表达了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之情;③照应题目,推动故事情节发展。7.第(13)段是插叙;补充交代了小茅屋的来历,以及梨花姑娘被解放军和雷锋精神感动而照料小茅屋的事情。8.结构上,题文相应,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上,诗句既承接和总结上文中多处描绘利花林的美好景色,又以花喻人,寓人于花,雷锋精神像梨花一样处处开放,传承发扬雷锋精神。【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运用。解答时要根据词意,结合语境分析选择。修整:修理整治。指检点,约束,也指严谨。修补:修正补充;修理破损之物使之完好。修葺:指对建筑物进行的修理。根据文章内容,修理的是茅屋,所以A处选“修葺”。闪,指突然显现,出现。跳:以脚蹬地,使身体往上或向前的动作。跑:急走的意思。根据“突然”分析,B处选“闪”。【6题详解】考查句子赏析。解答此题要选好赏析角度,语句赏析一般从这几个角度分析:修辞、词语、描写方法,句式,手法、内容、情感,表达方式等。由“这天夜里……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在梨花丛中歌唱”可知,划线句是环境描写,“我”在梦中恍惚看到漂亮善良的梨花姑娘在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中漫步,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营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虚实映衬,是对人的赞美,表达了对小茅屋“主人”助人为乐精神的赞美;结合第(13)段“‘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第(17)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分析,为下文赞美这群人的雷锋精神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同时也照应了题目。【7题详解】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和段落作用的分析。阅读第(13)段,根据“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分析,第(13)段是插叙,补充交代了小茅屋的来历,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为下文赞美这群人的雷锋精神作铺垫,为雷锋精神的发扬光大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8题详解】本题考查引用诗句作用。我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从内容方面看,根据最后一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分析,“驿路梨花处处开”,诗句既承接和总结上文中多处描绘梨花林的美丽景色,又是人花相映,以花喻人,寓人于花,虚实相映,诗句中梨花喻示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处处开放,深刻地揭示了主题。结构上看,与题目“驿路梨花”,开头对梨花的描写相照应,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二)(15分)驿路梨花(节选)①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qì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②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③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④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⑤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⑥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⑦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⑧“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⑨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⑩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10.根据拼音写汉字。修qì______11.以下与“哈尼小姑娘”属于同一短语类型的一项是()A.最苦与最乐 B.伟大的悲剧 C.带上她的眼睛12.分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13.有人认为第⑤段内容与第⑥段有重复,应删去。你是否同意?说明理由。14.从手法和内容看,“驿路梨花”和“紫藤萝瀑布”的标题作用有同有异,试进行具体分析。【答案】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0.葺11.B12.比喻修辞,把小姑娘比作小雀,生动描写他们面临大礼时瞬间跳开的模样,体现他们因瑶族老人向其行礼时的慌张、局促不安、急切,突出其淳朴、活泼、可爱的人物形象。13.不同意。⑤段描写女孩拒绝感谢,体现其淳朴和善良。⑥段承接⑤段,运用了插叙,补充交代了茅屋主人和小茅屋的来历,即十年前途经此地的解放军所建,并解释了由梨花姑娘守护的原因,体现此房子重要意义及小姑娘上文拒绝感谢的原因,更突出其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与雷锋精神薪火相传的伟大,为下文交代小姑娘在姐姐出嫁后接班作铺垫。看似重复,实则各有侧重,⑥段的补充解释,使叙述更完整,突出“小屋主人从来不是一个人”,深化主旨。14.手法上:二者都用了比喻修辞,不同的是,“驿路梨花”借物喻人,以梨花喻充满朝气、淳朴热情、助人为乐、纯洁美丽的梨花姑娘,还象征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和相互关怀的道德风尚,而“紫藤萝瀑布”则以瀑布喻紫藤萝,形象地描绘了紫藤萝花的繁盛景象。而“紫藤萝瀑布”更侧重于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紫藤萝来象征生命的绵延永恒、生生不息,寄寓作者自己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内容上:“驿路梨花”和“紫藤萝瀑布”都描写了物的特点;“驿路梨花”侧重以物为线索,记叙寻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情节,讴歌品质;“紫藤萝瀑布”则侧重于描写紫藤萝的特点,通过赞美花的顽强和勃勃生机,来抒发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修qì——修葺:指修理(建筑物)。【11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短语类型。“哈尼小姑娘”是偏正短语。A.“最苦与最乐”是并列短语;B.“伟大的悲剧”是偏正短语;C.“带上她的眼睛”是动宾短语;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依据“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中的“像小雀似的”可知,这里使用了比喻修辞,把小姑娘比作小雀,生动形象地写出当瑶族老人向其行礼时,她们因慌张、局促不安而迅速跳开的模样,表现了姑娘们淳朴、活泼、可爱的形象。【1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语段作用。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态度,不同意。其次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由。依据⑤段“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可知,通过小姑娘拒绝感谢,表现出女孩淳朴善良的优秀品质。依据⑥段“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可知,这是运用插叙的写法,交代了茅屋的真正主人和小茅屋的来历,既交代了小姑娘拒绝感谢的原因,又体现出解放军和小姑娘姐姐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精神,依据⑨段“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可知,本段文字为下文小姑娘的姐姐出嫁一事和她接姐姐的班,继续照顾茅屋作铺垫。这样,前后内容衔接,使情节更完整,突出了雷锋精神代代相传这一主题,深化了文章主旨。【1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标题写法和内容的能力。手法上应分析比喻修辞及其作用。内容上应分析手法上:相同点:二者都用了比喻修辞。依据全文内容可知,《驿路梨花》是将花比作人的品质;《紫藤萝瀑布》是将紫藤萝的枯萎到繁盛的生长过程,比作人生的经历。不同点:“驿路梨花”表面是写小屋外边的自然界的梨花,实际上,是使用比喻修辞,以洁白美丽的梨花比喻梨花姑娘的鲜明形象、纯美心灵。“紫藤萝瀑布”一题,是以“瀑布”比喻“紫藤萝花”,生动形象地写出茂盛的紫藤萝充满生命的活力,写出了紫藤萝花的茂盛、勃勃生机,气势非凡,进而表现出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内容上:相同点:《驿路梨花》,依据“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⑩段“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可知,选文出处写梨花处处都有的特点;《紫藤萝瀑布》,依据“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4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7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可知,这体现出紫藤萝繁茂的特点。不同点:“驿路梨花”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主线展开情节,通过记叙寻找小茅屋主人的曲折经历,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递的动人情景,热情歌颂人民群众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紫藤萝瀑布”则侧重于描写紫藤萝的特点,全文主要描绘了充满生命力的紫藤萝,展现了紫藤萝的繁盛和生气勃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高度礼赞。来抒发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三)(10分)(1)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2)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3)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4)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5)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6)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7)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8)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9)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A(闪、跳、跑)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10)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11)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12)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13)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14)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15)“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16)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17)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梨花》节选)6.请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并说明理由。A______理由:_______7.第(7)段画线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8.第(13)段运用了_______的叙述方式,其作用是:____________。【答案】上海市浦东新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6.①.闪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因梨树林挡住而突然发现小姑娘的感觉,又写出了小姑娘动作轻快、天真活泼的神态。7.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8.①.插叙②.既交代了小茅屋的来历,使故事情节更完整、更曲折,又揭示了梨花姑娘和解放军战士“为人民服务”、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闪:突然出现。跳:以脚蹬地,使身体往上或向前的动作。跑:奔跑。分析语意可知,此处情境是我们正在修葺小茅屋,一群哈尼族小姑娘突然出现。故应用“闪”。用“闪”更能表现了小姑娘们出现的突然,也表现了她们动作的轻快和天真活泼。【7题详解】本题考查句段作用。本段中的“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承接上文,因为有了小茅屋,其中还有足够的生活物资,所以我才会睡得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引出后文第(9)段中我们正在修葺茅屋时,突遇哈尼族小姑娘的情节。故本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8题详解】本题考查叙述方式。本段中断了当前的叙事,转而回忆解放军战士和她姐姐照看小茅屋的往事,故这是插叙。本段中的“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交代了小茅屋的严厉,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本段中写的解放军战士建造小屋,梨花姑娘照看小屋,都表现了他们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使两者的形象更加丰满鲜活,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赞美之情。(四)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11分)①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②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
……③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④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⑤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
A(闪、跳、跑)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⑥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⑦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⑧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⑨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⑩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⑪“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⑫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B(照管、照看、照料)这小茅屋。⑬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驿路梨花》节选)10.文章结尾引用的是南宋诗人________(人名)的诗句(1分)11.请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并填在下面横线处。(2分)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12.选文第③段划线句属于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3.指出选文第⑨段运用了的记叙顺序,这样安排的妙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选文先写了误会,再设置悬念,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回环曲折,引人入胜。B.解放军建造小茅屋,众人照料小茅屋,是雷锋精神的体现。小茅屋是雷锋精神的见证,反映了雷锋精神经久不衰,世代相传。C.全文围绕小茅屋来写,小茅屋是文章的线索。D.结尾处又写到洁白的梨花,既呼应前文,又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熏陶。【答案】上海市廊下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0.陆游(1分)11.闪(1分)、照管(1分)12.环境(1分)虚实结合,景物的梨花和人物梨花相映生辉,梦境中大自然的的梨花香气四溢,赞美的是梨花姑娘助人为乐的精神。照应题目(2分)13.插叙(1分)作用:交代了茅屋的搭建者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或表明雷锋精神已经深入人心(2分)。14.C(2分)课后作业(一)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12-16题。(12分)1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2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3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4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5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6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7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8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
A
(修整、修补、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9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
B
(闪、跳、跑)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滁州定远县城乡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旅行社合同范本(2篇)
- 2024-2025厂级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完整答案(名校卷)
- 2025公司厂级员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突破训练】
- 2025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试题考题
- 2025年按揭购房:缺失购房合同样本
- 2025关于工程造价咨询合同模板
- 2025建筑企业流动资金借款合同 最高额流动资金借款合同
- 2025资产管理公司的合同范本
- 2025租房合同房屋租赁协议2
- GB/T 12763.8-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 毕业设计渡槽设计说明
- 初中数学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PPT
- 高级货检员3选择题试题
- 防雷检测能力评价考试题库大全-中(判断、填空题汇总)
- 2022年地理学业水平测验复习乡土地理济宁地理归纳点
-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级Starter A 结业测试 含答案
- 烟草原料学-烟草的品质课件
- GB∕T 4490-2021 织物芯输送带 宽度和长度
- (完整版)电力排管专项施工方案
- 第三章业绩评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