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
2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10-
3.1DNA分子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8-
3.2中心法则、细胞分化和表观遗传......................................-27-
第二章综合测验.........................................................-34-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国I合格性考试》—(20分钟・70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下列关于遗传物质探索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烟草花叶病毒的感奥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B.有多糖荚膜的S型菌能在培养基上形成表面光滑的菌落
C.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
【).艾弗里的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实验均要分离提纯DNA、蛋白质
【解析】选及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A正确;有多糖荚膜的S型菌
能在培养基上形成表面光滑的菌落,B正确;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是证实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最
早证据来源,C正确;艾弗里的实验要分离提纯DNA,蛋白质,但赫尔希・、蔡斯的实验不需要分
离提纯DNA、蛋白质,D错误。
2.肺炎链球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无毒的R型细菌,一种是有毒的S型细菌。将无毒的R型活
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下列说法中止确的是
()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既能分离出S型细菌又能分离出R型细菌
B.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S型细菌
C.这个实验证明了R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D.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R型细菌
【解析】选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在死亡的小鼠
体内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细菌,A正确;在死亡的小鼠体内既能分离出S型细菌乂能分离出R
型细菌,B错误;这个实验证明了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C错误;在死亡的小鼠体内既能
分离出S型细菌又能分离出R型细菌,D错误。
3.如图所示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的一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组实验中的细菌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
B.子代噬菌体中具有放射性的个体占大多数
C.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
D.沉淀物中放射性偏低的原因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
【解析】选D。由于亲代噬菌体已用用标记,所以细菌不能先用含叩的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A
错误:子代噬菌体中具有放射性的个体只占少数,B错误:上清液中放射性较高的原因可能是离
心时间短,C错误;如果保温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会从细菌中释放出来,导致上清液中也会出
现放射性,沉淀物中放射性偏低,D正确。
4.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噬菌体包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该实验的
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了DNA是噬前体主要的遗传物质
B.对噬菌体进行标记的方法是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结果是离心管中的沉淀物放射性高
I).用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两者混合后保温的时间过长可能影响实验效果
【解析】选Do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噬菌体是病毒,没有
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存,因此不能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二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
菌体,B错误;由于"S标记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体内,所以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后离
心,上清液的放射性很高,C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搅拌离心操作前的保温时间不宜过
短或过长,若过短则噬菌体的DNA没有完全进入细菌,若过长则细菌裂解后释放出噬菌体,都会
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正确。
5.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包括六个步骤:
①噬菌体侵染细菌②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
③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检测④离心分离
⑤于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检测
⑥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
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⑥①②④③⑤
B.②⑥①③④⑤
C.②⑥①④③⑤
D.②⑥①④⑤③
【解析】选C。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力或32P标记噬菌体一噬菌体与大肠杆
菌混合培养一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一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一检测上清液和沉淀
物中的放射性物质。所以最合理的实验步骤顺序为②⑥①©③⑤。
6.探索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实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烟草花叶病毒(TMV)的RNA感染烟草,就可出现感染症状
B.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中,能从死亡小鼠中获得S型肺炎链球菌
C.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说明蛋白质和RNA不是遗传物质
D.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全部具有放射性
【解析】选Do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遗传物质为R\A,因此用其RNA感染烟草,就可出现
感染症状,A正确;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中,R型细菌不能使小鼠致死,S型细菌能使小鼠致
死,由R型菌转化而来的S型菌的有荚膜性状可以遗传,后代都是S型菌,因此能从死亡小鼠中
获得S型肺炎链球菌,B正确;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分离了蛋白质、RNA和DNA分子,蛋白
质和RNA都不能使小鼠死亡,说明蛋白质和RNA不是遗传物质,C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吐只有
DNA注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
因此子代噬菌体中都不含对,部分子代噬菌体中含32P,I)错误。
7.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艾弗里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
②格里菲斯的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
③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④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
A.①④B.@@
C.①③D.@@
【解析】选C。艾弗里肺炎捱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①正确;格里菲斯的肺
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说明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能将K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②错
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③正确;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证
明RNA是遗传物质,④错误。
8.如图表示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体内遗传物质组成中五碳糖、碱基和核甘酸的
种类,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五碳糖种类碱基种类□核昔酸种类
A.T2噬菌体B.乳酸菌
C.酵母菌D.家兔
【解析】选A。T2噬菌体是DNA病毒,含有1种土碳糖,4种碱基和4种脱氧核甘酸,A止确;乳
酸菌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遗传物质是DNA,因此含有1种五碳糖,4种碱基和4种脱
氧核甘酸,B错误;酵母菌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遗传物质是DNA,因此含有1种五碳
糖,4种碱基和4种脱氧核甘酸,C错误;家兔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遗传物质是DNA,
因此含有1种五碳糖,4种碱基和4种脱氧核甘酸,D错误.
9.某同学分离纯化了甲、乙两种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重新组合为“杂合”噬菌体,然后分别
感染大肠杆菌,并对子代噬菌体的表现型作出预测,见卜表。其中预测正确的是()
“杂合”噬菌体实验预期结果
的组成预期结果序号子代表现型
甲的DNA+乙1与甲一致
的蛋白质2与乙一致
乙的DNA+3与甲一致
甲的蛋白质4与乙一致
A.1、3B.1、4C.2、3D.2、4
【解析】选Bo由题可知,两种噬菌体均为DNA病毒,即DNA决定了病毒的遗传性状,甲的DNA+
乙的蛋白质组成“杂合”噬菌体,“杂合”噬菌体的子代表现型与甲一致;乙的DNA+甲的蛋白
质组成“杂合”噬菌体,“杂合”噬菌体的子代表现型与乙一致。
【补偿训练】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它没有独立的酶系统和能量代谢系统。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在寄主细胞外它仅是无生命的核酸和蛋白质复合体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病毒个体很小,只有用光学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D.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NA-RNA-蛋白质
【解析】选A,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的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在寄主细胞中才能
进行生命活动,A正确;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错误;病毒个体微小,
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C错误;D5IA病毒的遗传信息流动方向是DNA-RNA-蛋白质,D
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5分)
10.(12分)下面两幅图为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图解。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T)无毒性R型细菌有毒性S型细菌
图二
(1)分析图一可知,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与活的R型无毒细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小鼠将
原因是o
(2)分析图二可知,能使R型活细菌发生转化的是。该实验最关
键的设计思路是_____o
(3)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____中。
【解题指南】根据图二中各组实验的对比分析、判断能使R型活细菌发生转化的是S型细菌
的DNA。
【解析】⑴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蛋白质变性失活,但其DNA保持活性,与活的R型无毒细
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S型细菌的DNA可以将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型细菌,
使小鼠死亡。(2)据图二可知,只有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才会出现S型细菌,
且S型细菌的DNA被水解后,则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说明S型细菌的DNA才能使R型活
细菌发生转化。本题实验设计的关键思路是将S型细菌的DNA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分开,单独
地、直接地观察它们的作用。(3)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拟核中,也存在于质粒中。
答案:(1)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可以将部分R型细菌转化成活的、有毒的S型细菌,使小
鼠死亡
(2)S型细菌的DNA把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成分分开,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
在细菌转化过程中的作用(3)拟核
11.(13分)如图是赫尔希利蒙斯完成的实验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分析:
上清液
的放射
性很高
3淀物
第
步
沉
四
射
的
放
^低
第
三
很
第
-步k
摔
器
o怦
使
和n
嗤
函
分
寓
(1)本实验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原因之一是其结构仅由________组成。实验所用的研究方
法是。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能否用含有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
体?。上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中能否含有32P或
(2)完成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
第一步:用(填"件”或“知”)标记噬菌体。
第二步:。
(3)在本实验中,理论上沉淀物中放射性应该为0,而实验的实际结果显示:沉淀物中也有一定
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
(4)本实验若改用未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被32p、为标记的细菌,理论上沉淀物和上清液中的放
射性分布情况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解析】(1)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仅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了同位
素标记法、离心法等: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牛存,因此不能用含有35s的培养
基培养噬菌体;由于噬菌体已经被标记,因此上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中不能含有*或$。(2)
由图可知,上清液中放射性强,说明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
35s标记。因此,首先用35s标记噬菌体,其次标记的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用35s标记的
噬菌体感染未被标记的细函)。
(3)在本实验中,理论上沉淀物中放射性应该为0,而实验的实际结果显示:沉淀物中也有一定
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是搅拌不充分,部分未与细菌分离的具有放射性的蛋白质外壳随细菌在
沉淀物中。
(4)由于离心后细菌分布在沉淀物中,因此本实验若改用未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被32p、35s标记
的细菌,理论上沉淀物中有放射性,上清液中没有放射性。
答案:(1)DNA和蛋白质同位素标记法(离心法等)不能不能
(2)为把叱标记的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混合(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感染未被标记的细菌)
(3)搅拌不充分,部分未与细菌分离的具有放射性的策白质外壳随细菌在沉淀物中
(4)沉淀物中有放射性,上清液中没有放射性
等级性考试2(10分钟-30分)
1.(1()分)在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
鼠体内,小鼠死亡,则此过程中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
【解析】选Bo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小鼠体内时,由于小鼠体内的免
疫系统的存在,杀死一部分R型细菌,同时在S型细菌的DNA作用卜出现S型细菌,破坏小鼠体
内的免疫系统,直至小鼠死亡,导致两种细菌的数量均增加,所以只有B正确。
【实验•探究】
2.(20分)一科研小组对某病毒遗传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略。
实验目的:探究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o
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某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等量活鸡胚两组,分别编号A、B,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向两组活鸡胚中注射核酸提取
物和DNA酶的混合物,
第二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第三步:分别从培养后的活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该种病毒。
实验现象及预测结论:
(1).
(2)o
【解析】由实验目的分析,该实验的单一变量是某病毒的核酸,观察该病毒能否再繁殆出新的
个体,从而确定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o由给出的实验材料分析将某病毒提取物分别用DNA
酶、RNA酶处理,再分别注射到活鸡胚细胞中,进行培养后,根据酶具有专•一性,检测鸡胚细胞中
是否有病毒产生。
答案:实验步骤:核酸提取物和RNA酶的混合物
实验现象及预测结论:
⑴如果A组有病毒,而B组无病海,则RNA是遗传物质
(2)如果A组无病毒,而B组有病毒,则DNA是遗传物质
【补偿训练】
图1所示的是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示意图,图2所示的是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
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DE
图I
Q上清液的放
射性很低
沉淀物的放
射性很高
被标记的被标记的噬菌搅拌器寓心后
噬菌体体与细菌混合
曲
在新形成的噬函
图2体中检测到放射性
(1)根据图1写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顺序是:B-
-*Co
⑵根据图2实验结果可知,用于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是标记的是噬菌体的
(3)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
(4)图2实验结果表明,经离心处理后上清液中具有很低的放射性,请分析该现象出现的可能原
因(答一种即可)。
(5)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所需的原料来源于______o
(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得出了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解析】(1)根据图1可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止确顺序是:B(亲代噬菌体吸附在细菌表面)
D(亲代噬菌体将遗传物质DNA注入细菌细胞内)一A(在细菌细胞内,以噬菌体DNA为模板,利用
宿主细胞内的原料、能量、场所等进行噬菌体DNA的复制和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一E(将新合成
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组装成子代噬菌体)一C(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将子代噬菌体释放出
来)。
(2)根据图2实验结果可知,离心后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很高,而沉淀物中主要是被噬菌体侵染
的、里面含有噬菌体注入的DNA分子的细菌,所以,该实验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由此推知用
于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是叩。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宿主的活细胞才能生存、所以不能用配制的普通培养基来培
养病毒。若要大量制备含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然后再用被:*标
记的细菌来培养噬菌体。
(4)图2实验结果表明,经离心处理后上清液中具有很低的放射性,可能的原因有:①培养时间
过短,部分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体内;②培养时间过长,增殖的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体内被释放出
来。
(5)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噬菌体需利用细菌体内的原料合成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外壳。
(6)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答案:(1)DAE⑵加DNA
⑶细菌
(4)①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体内;②培养时间过长,增殖的子代噬菌体从细菌
体内释放出来(答•种即可)
(5)细菌(6)DNA
【互动探究】
(1)合成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场所是什么?
提示:细菌体内的核糖体。
(2)若用«标记噬菌体,经培养、搅拌、离心后,正常情况下放射性将会出现在哪一部位?为什
么?
2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国.合格性考生—(20分钟.70分)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所提供的卡片种类和数量如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碱基
卡片种类磷酸脱氧核糖
ATCG
卡片数量12123342
A.构成的DNA片段,最多含有氢键12个
B.最多可构建4、种碱基序列的DNA
C.最多可构建5种脱氧核甘酸
D.DNA中每个脱氧核糖均与一分子磷酸相连
【解析】选Ao分析可知,构成的DNA片段含有3个A-T版基对,2个C-G碱基对,最多含有氢
键3X2+2X3=12个,A正确;构成的DNA片段含有3个AT碱基对,2个C—碱基对,由于碱基
对的种类和数目已经确定,因此构成的DNA种类数少于4、种,B错误;最多可构建4种脱氧核昔
酸,C错误;DNA中大多数脱氧核糖与2分子磷酸相连,D错误。
2.如图为DNA分子平面结构模式图,据图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表示磷酸基团,1、2、3整体称为核糖核甘酸
B.若4表示腺喋吟,则3表示胸腺喘噬
C.DNA分子中3与4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D.DNA分子被彻底氧化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2
【解析】选B01表示磷酸基团,1、2、3整体称为脱氧核糖核甘酸"错误:若4表示腺噂吟,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3表示胸腺啥咤,B正确;DNA分子中3与4通过氢键连接,C错误;DNA
分子被彻底氧化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含氮碱基(3和4;,1)错误。
3.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如图是DNA分子的一个片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DNA聚合酶作用于①部位
B.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
C.把此DNA放在含1S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子代中含,5N的DNA占75%
D.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中
【解析】选C。DNA聚合酹是DNA分子复制时需要的一种能,用来连接脱氧核甘酸之间的磷酸
二酯键,因此作用的部位是①部位,A止确;②处是氢键,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酹作用于氢键,B止
确;把此DNA放在含,5N的培养液中复制3代,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有2个DNA分
子的一条链含有"N,另一条链含有,5N,其余的DNA分子只含I5N,因此子代DNA分子均含,5N,即
子代中含,5N的DNA占100瓦C错误;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中,D正确。
4.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
②DNA聚合前作用下把脱氧核仔酸连接成链
③DNA分子在解旋酶作用下解旋
④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并形成氢键
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A.③①②④⑤B.③④②⑤①
C.③①④②⑤D.①③④②⑤
【解析】选C。DNA复制的具体过程为:③DNA分子在解旋酶作用下解旋一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
键断裂f④以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并形成氢键一②DNA聚合酶作用下把脱氧核甘酸
连接成链一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5.细胞内可以发生DNA的豆制。依据所学知识推理,若要在细胞外完成此过程,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A.需要能量
B.需要脱氧核糖核甘酸作为原料
C.需要DNA作为模板
D.需要DNA聚合酶断开氢键
【解析】选DoDNA复制需要能量ATP,A正确;DNA复制需要四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甘酸作为原
料,B正确;DNA复制需要DNA分子两条链分别作模板,C正确;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
并断开氢键,D错误。
6.在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血腺噂吟数为/?,则卜.列有关数目正确的是()
①脱氧核甘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
②碱基之间的氢键总数为(3〃尸2〃)/2
③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n
@G的数量为firn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③④D.①②⑤
【解析】选Do①每个脱氧核甘酸分子含有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碱基,所以
脱氧核甘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双①正确;②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
则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2"(〃厂2〃)/2X3=(3〃尸2〃)/2,②正确;③双链DNA中,A=T=〃,则根据碱基
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中A-T的数量为〃,③正确;④双链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勿,腺嚓吟数
为n,则A=T=〃,则C=G二玲2,④错误。
7.如果•个双链DNA中鸟喋吟占整个DMA碱基的27乳并测得DNA•条链上的腺嗯吟占该链的
28%,那么另一条链上的腺腺吟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为()
A.28%B.27%C.18%D.9%
【解析】选及根据题干信息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分析,如果一个双链DNA中鸟喋吟占整个DNA
碱基的27%,则C=G=27%,A+T=l-27%X2=46%,而互补碱基之和(A+T)在整个DNA分子中所占比例
与其在一条链中所占的比例相同,由此可求得“一条链上"T=46%-28%=1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另一条链上”腺噪吟占18%进一步求出另一条链上的腺噪吟占整个D\A分子碱基的比
例为18%/2=9%o
8.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
B.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甘酸链来自亲代
C.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和形成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D.DNA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题指南】(1)分析图示信息:多个起点,双向复制。
(2)识记DNA聚合酶、解旋酶等的作用。
【解析】选C°DNA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但氢键的形成不需要酶的催化。
【误区警示】DNA复制的三个易错点
(l)DNA复制的场所并非只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中也能进行DNA复制。
(2)并非所有细胞都进行DNA复制,只有分裂的细胞才能进行DNA复制。
(3)DNA复制并非单向进行,而是双向多起点复制,且各个复制起点并不是同时开始的。
9.下列关于DNA的相关计算中,正确的是()
A.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腺喋吟有600个,则每一条链上都具有胞嗑咤200个
B.具有勿个胸腺喀咤的DNA片段,复制〃次后共需要2”•加个胸腺啥咤
C.具有加个胸腺喀咤的DNA片段,第〃次复制需要2"1-m个胸腺喀咤
D.无论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A+G)所占的比例均是1/2
【解析】选C。具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腺喋吟有600个,则该DNA分子中胞啼嚏的数目为
400个,但无法确定每一条链上的胞嚅咤数乱A错误;具有加个胸腺嚅咤的DNA片段,复制〃次
后共需要(2"7)・〃/个胸腺嗓嚏,B错误:具有m个胸腺噫嘤的DNA片段,第〃次复制需要2n.m
个胸腺唏咤,C正确;在双链i)NA中,(A+G)所占的比例是"2,在单链DNA中,(A+G)所占的比例
不一定是1/2,D错误。
【误区警示】“DNA复制”相关题目的四点注意
(1)注意“DNA复制了〃次”和“第〃次复制”的区别,前者包括所有的复制,但后者只包括第
〃次的复制。
(2)注意碱基的单位是“对”还是“个”。
⑶切记在DNA复制过程中,无论复制了几次,含有母链的DNA分子都只有两个。
⑷看清试题中问的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含”还是“只含”等,以免掉进陷阱。
【补偿训练】
已知在甲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二双乙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的(A+T)/(G+C)=〃,
则甲、乙两DNA分子中各自的另一条链中对应的碱基比例分别为()
A.m、\/nR.\/HKn
C.勿、1D.1、〃
【解析】选B。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值与互补链中E勺该比
值互为倒数,所以甲DNA分子另一条链中(A+G)/(T+C)的值为"m;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
(A+T)/(G+C)的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比值,所以乙DNA分子另一条链中
(A+T)/(G+C)的值为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5分)
10.(12分)不同生物或生物体不同器官(细胞)的DNA分子有关碱基比率如表:
生物或器酵母猪T-
小麦人
官(细胞)菌肝胰脾肾精子肺
A+T1.081.211.521.431.431.431.301.291.30
G+C
(1)由表中可见,不同种生物的DNA分子的(A+T)/(G+C)碱基比率显著不同,这一事实表明,DNA
分子结构具有________o
⑵牛的肾和肺的DNA碱基比率相同,原因是;但精子与肾或肺
的DNA碱基比率稍有差异,原因是。
(3)表中所列生物的DNA分子中,(A+C)/(G+T)或(A+G)/(T-C)的比值差异(填“显著”或
“不显著”)。原因是_____O
(4)比较表中不同生物DNA的碱基比率,______中DNA分子热稳定性最高,原因是_______。
【解析】(1)对于双链DNA分子而言,互补碱基和之比在不同生物体内有显著差异,体现了DNA
分子的特异性。
(2)在同一生物体内,由于所有的体细胞均来自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因而各体细胞内DNA分
子相同,其碱基比率也相同。
(3)无论在哪种生物体内,双链DNA分子中A=T,G=C,所以:A+C)/(G+T)、(A+G)/(T+C)的比值均
为U
(4)在DMA分子中G-C碱基对比率越高,热稳定性越高。表格中酵母菌三最小,说明G+C所占
比例最大,DNA分子热稳定性最高。
答案:(1)特异性
(2)它们是由同一受精卵经有丝分裂产生的体细胞构成的精子是减数分裂的产物,性染色体
只有X或Y,虽然X、Y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X、Y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有差异
(3)不显著双链DNA分子中,A=T,G=C
(4)酵母菌酵母菌DNA分子中,G-C碱基对含量比率最前热稳定性最高
11.(13分)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o
(2)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甘酸连接成
脱氧核苜酸链,从而形成子琏,则A是_____酶,B是________酶。
(3)甲图过程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场所有o
(4)乙图中,7是。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
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原则。
【解析】(1)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2)A是解旋酶,B是DNA聚合酶。
(3)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加讥分子豆制的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4)乙图中,7是胸
腺喘咤脱氧核甘酸。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DNA分子两条链上
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答案:(1)半保留组制
(2)解旋DNA聚合
(3)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4)胸腺啥咤脱氧核甘酸脱氧核糖和磷酸氢键碱基互补配对
@I等多性考试》—(10分钟・30分)
1.(6分)从某生物组织提取的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噪吟和胞嘴咤之和占全部碱基含量的46%,
已知1号链的碱基中28席是腺噪吟,22%是胞喀咤,则1号链中鸟嗓吟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和
2号链中的腺喋吟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分别是()
A.24%26%B.25%27%
C.28%22%D.27%26%
【解析】选Ao由题意可知,双链DNA分子中G+C=46%,由于DNA分子中的两条链之间配对方式
是A与T配对,G与C配对,因此1号链的碱基中的G+C也占该链碱基含量的46骗乂知1号链
的碱基中,A=28貌C=22%,因此1号链中G=46%-22%=24%,T=l-46%-28%=26%,则与之互补的2号链
中的碱基A与1号链中的I相等为26%
2.(6分)某DNA分子片段中共含有3000个碱基,其中腺瞟吟占35机现将该DNA分子片段用
,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甘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
得到图甲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前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图乙结果。下列有关分
析正确的是()
A.X层与Y层中DNA分子质量比大丁1:3
B.Y层中含I5N标记的鸟喋吟有3600个
C.第二次复制结束时,含“N的DNA分子占1/2
D.W层与Z层的核甘酸数之比是4:1
[解析]选CoX层(2个DNA含有“N和,5N)与Y层(6个DNA只含,5N)中DNA分子质量比小于1:
3,A错误;1个DNA中鸟口票吟G=450个,Y层(6个DNA只含,SN)中含,SN标记的鸟喋吟G=450X6=2
70。个,B错误;第二次岌制结束时,得4个DMA分子,具中2个含的"N和5,2个只含力,因此
含|加的DNA分子占1/2,C正确;W,层(14个含有W的DNA单链)与Z层(2个含有“N的DNA单
链)的核甘酸数之比是14:2=7:1,D错误。
【实验•探究】
3.(18分)1958年,Meselson和Stahl通过一系列实验首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此后科学
家便开始了有关DNA更制起点数目、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DNA分子呈_______结构,DNA复制开始时首先必须解旋从而在复制起点位置形成复制
叉(如图1)。因此,研究中可以根据复制叉的数量推测的数量。
⑵1963年Cairns将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拟核DNA呈环状)放在含有忖胸腺喀咤的培养某
中培养,进一步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根据图2的大肠杆菌亲代环状DNA示意图,请在方
框内用简图表示复制一次和复制两次后形成的DNA分子。(注:以“一一”表示含放射性的脱氧
核甘酸链)
(3)DNA的复制从一点开始以后是单向还是双向进行的?用不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DNA放在含
有卞-胸腺喀咤的培养基中培养,给以适当的条件,让其进行复制,得到图3所示结果,这一结果
说明
图4大肠肝阈DNA复制
(注:用示复制过程中)
(4)为了研究大肠杆菌DNA复制是单起点复制还是多起点复制,用第(2)题的方法,观察到的大
肠杆菌DNA复制过程如图4所示,这一结果说明大肠杆菌细胞中DNA复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点复制的o
【解析】(l)DNA分子是双螺旋结构,所以DNA复制开始时首先必须解旋从而在复制起点位置形
成复制叉,所以可■以根据复制叉的数量推测复制起点的数量。
(2)大肠杆菌DNA为环状,因为DNA为半保留复制,故复制一次所得的DNA分子中,1条链带放射
性标记,1条不带。第二次复制所得的DNA分子中,一半的DNA分子1条链带标记,另一半的DNA
分子都带标记。
(3)由图示可以看出:该DNA分子有一个复制起点,复制为双向进行。
(4)由图4可知:该DNA分子有〜个复制起点,即单个复制起点。如果是两个起点复制,则会出
现两个环。
答案:(1)(规则)双螺旋复制起点
⑵如图
第一代DNA第二代DNA
(3)DNA复制是双向的(4)单
3.1DNA分子通过RNA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合格性考买—(20分钟.7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细胞中三种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三种RNA的碱基有腺噤吟、鸟噪吟、胸腺唯喽和胞口密咤
B.原核细胞的rRNA的合成需要核仁的参与
C.三种RNA中只有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
D.翻译过程中需要三种RM同时参与
【解析】选Do组成三种RNA的碱基有腺噂吟(A)、鸟噂吟(G)、尿嗑陡(U)和胞嗑咤(C),A错
误;原核细胞内没有细胞核,也就没有核仁这一结构,B错误;三种RNA都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
板合成的,C错误;翻译时的模板是mRNA,氨基酸的运载_L具是tRNA,场所是核糖体,组成核糖体
的是rRNA和蛋白质,因此翻译过程中需要三种RNA同时参与,D正确。
【方法规律】RNA功能总结
mRNA•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
二^~*核糖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氨基酸的转运工具
生空±RNA病毒的遗传物质
—8~►少数酶为RNA,可降低化学
反应的活化能(起催化作用)
2.如图为tRNA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T合成RNA的结构是核糖体
B.每种tRNA在a处都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C.tRNA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
D.c处表示密码子,可以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选Co碱基T是构成DNA的组分,不是构成RNA的组分,A错误;每种tRNA只能转运一
种氨基酸,故每种IRNA在e处只可以携带一种氨基酸,B错误;IRNA参与翻译过程,翻译主要在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1:进行,tRNA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少量tRNA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发挥
作用,C正确;c处表示反密吗子,可以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D错误。
3.如图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一般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中
B.该步骤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核
C.人体脂肪细胞中不可能发生该过程
D.I为tRNA,一种tRNA可转运一种或一类氨基酸
【解析】选Ao该图表示翻译过程,因为翻译并没有与转录同时进行:,说明该图一般发生在真核
生物细胞中,A正确;真核细胞中翻译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B错误;人体脂肪细胞也需要合成蛋
白质,比如酶,因此也会发生翻译,C错误;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D错误。
4.某段DNA片断转录形成的niRNA分子中腺喋吟(A)占碱基总数的10%,尿嗓鸵(U)占碱基总数的
30%,则转录出该mRNA的DNA片断中,腺喋吟(A)所占的比例为()
A.10%B.20%C.30%D.40%
【解析】选Bo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己知某mRNA中,A占10%,U占30%,
即A+U占40%,则转录该mRNA的模板链中T+A占4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整个DNA分子
中A+T占双链碱基总数的比例等于每条单链中A+T占该链裁基总数的比例,所以该DNA分子A+T
也占40%,且A=T,则指导合成该mRNA的基因中,A占40与:2二20%
5.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生理过程的描述中,最合理的是()
A.该生理过程可能发生于硝化细菌细胞内
B.可表示噬菌体内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C.图中现象也可能出现在人体细胞核基因的表达过程中
【).图中两核糖体合成的肽链一定不同
【解析】选Ao由图示可以看出,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人体细胞核基因转录出mRNA后,m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后指导肽链的合成,该过程与图示不符;噬菌体是非细胞
结构的生物,不能独立进行代谢过程,故不能进行转录和翻译;图中两核糖体是以同一mENA为
模板,合成的肽链可能相同。
【方法规律】“两看法”判断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情况
一看细胞结构:有细胞核或核膜就为真核生物,如果没有细胞核或核膜即为原核生物。
二看转录和翻译能否同时发生:如果转录和翻译能同时进行,说明该过程属于原核生物的基因
表达过程,否则为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
6.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嚓吟(I)。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
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CI
n^GGU-mRNA
A.一种含有I的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
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
C.IR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mRNA分子由单链组成
D.mRN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
【解析】选Co由图示可知,密码子GGU、GGC和GGA都能与反密码子CCI识别和配对,因此一
种含有I的反密码子可识别不同的密码子,A正确;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可形成氢键,
进行互补配对,B正确;mRNA分子由单链组成,tRNA分子也由单链组成,但tRNA中存在碱基互补
配对的现象,C错误:由图示信息可知,密码子GGU、GGC和GGA对应的氨基酸都是甘氨酸因此
密码子改变后,所编码氨基酸的种类不一定改变,D正确。
7.如图甲、乙、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核糖体
AA"W
甲乙丙
A.图中酣1和酹2表示同一种酹
B.图甲、乙、丙所示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均会发生
C.图丙过程需要tRNA,每种I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区域输电线路及电站承包合同2025
- 软件公司装修合同范本版
- 平安医院建设合同范本
- 美国物业合同范本
- 酒水订货合同范本
- 卖房合同范本
- 购销合同范本中编号
- 水电劳务合同范本
- xx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
-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之标题理解
- 2025年福建省南平事业单位招考笔试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DB33 1121-2016 民用建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置与设计规范
- 外墙保温及涂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星际分子光谱分析学的研究方法探究系列如下-洞察分析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IATF16949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 儿童春季常见病及预防
- 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2024年)解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专题培训
- 2024年微生物在化妆品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 2024年视角下的地球形状教案创新探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