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能源行业清洁煤技术与方案TOC\o"1-2"\h\u435第1章清洁煤技术概述 426071.1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411691.2清洁煤技术发展背景与意义 4154491.3清洁煤技术分类与特点 414566第2章煤炭洗选技术 5198402.1煤炭洗选原理与工艺 5202522.1.1煤炭洗选原理 5126652.1.2煤炭洗选工艺 593462.2煤炭洗选设备与系统 6199602.2.1筛分设备 659082.2.2破碎设备 6173412.2.3洗选设备 6236712.2.4脱水设备 6210142.2.5干燥设备 676812.3洗选煤在清洁煤技术中的应用 612120第3章煤炭转化技术 6270703.1煤炭气化技术 6179843.1.1概述 6186353.1.2气化工艺 618943.1.3气化技术进展 734713.2煤炭液化技术 7141093.2.1概述 7165203.2.2液化工艺 790763.2.3液化技术进展 722593.3煤炭焦化技术 7192633.3.1概述 755233.3.2焦化工艺 716033.3.3焦化技术进展 730684第4章燃煤脱硫与脱硝技术 754.1燃煤脱硫技术 763664.1.1湿式石灰石石膏法 786494.1.2干式脱硫技术 857164.1.3电子束照射法 8117114.2燃煤脱硝技术 8244574.2.1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 872894.2.2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技术 8326274.2.3吸附法 893954.3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8316844.3.1等离子体技术 8159894.3.2氧化吸收法 819534.3.3生物脱硫脱硝技术 8321444.3.4其他一体化技术 822496第5章燃煤电站清洁生产技术 9172285.1高效清洁燃烧技术 9178915.1.1流化床燃烧技术 950515.1.2煤粉燃烧技术 9319445.1.3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技术 939865.2烟气脱硫脱硝技术 9236395.2.1湿法脱硫技术 9229905.2.2干法脱硫技术 973005.2.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 9122255.2.4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 10322235.3粉尘与汞排放控制技术 10282095.3.1电除尘技术 10303785.3.2布袋除尘技术 10216705.3.3汞吸附技术 102408第6章煤化工清洁生产技术 1082396.1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 1064376.1.1物理处理技术 1084676.1.2化学处理技术 10288746.1.3生物处理技术 10192796.2煤化工废气处理技术 1177336.2.1吸收法 11327256.2.2吸附法 1117756.2.3催化燃烧法 11319696.2.4生物法 1129996.3煤化工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1156056.3.1填埋处理技术 11310326.3.2焚烧处理技术 1161036.3.3资源化利用技术 11142476.3.4粉煤灰利用技术 119443第7章清洁煤技术经济性分析 11307487.1清洁煤技术投资与成本分析 11273507.1.1投资估算 12219877.1.2成本构成 12291197.1.3成本优化策略 12212677.2清洁煤技术经济效益评估 12277897.2.1直接经济效益 1249137.2.2间接经济效益 129547.2.3经济效益预测 1229947.3清洁煤技术政策与市场分析 1246787.3.1政策环境分析 12249647.3.2市场需求分析 12203657.3.3市场竞争分析 1292397.3.4市场前景预测 1329882第8章清洁煤技术政策与标准 13229078.1我国清洁煤政策体系 1389358.1.1国家层面政策 13113998.1.2行业层面政策 13141228.1.3地方层面政策 13218038.2清洁煤技术标准与规范 13256298.2.1清洁煤技术标准 13215908.2.2清洁煤技术规范 13257718.3清洁煤技术政策与标准发展趋势 14102708.3.1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14312618.3.2技术标准逐步提高 145198.3.3清洁煤技术规范覆盖面扩大 14142748.3.4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 146299第9章清洁煤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 14288379.1国际清洁煤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14140059.1.1清洁煤技术发展概况 14489.1.2各国清洁煤技术政策及支持措施 14322969.1.3清洁煤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14429.2我国清洁煤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 14165629.2.1我国清洁煤技术国际合作现状 1469279.2.2我国清洁煤技术国际交流的主要领域及成果 14105749.2.3我国在国际清洁煤技术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14177229.3清洁煤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 143659.3.1清洁煤技术引进策略与途径 14125749.3.2我国清洁煤技术消化吸收的关键环节 14308769.3.3清洁煤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典型案例分析 14215339.1节:国际清洁煤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14190979.1.1清洁煤技术发展概况 15121229.1.2各国清洁煤技术政策及支持措施 15161119.1.3清洁煤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15213389.2节:我国清洁煤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 1557719.2.1我国清洁煤技术国际合作现状 15117269.2.2我国清洁煤技术国际交流的主要领域及成果 15243049.2.3我国在国际清洁煤技术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15231669.3节:清洁煤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 1581649.3.1清洁煤技术引进策略与途径 15145079.3.2我国清洁煤技术消化吸收的关键环节 15163499.3.3清洁煤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典型案例分析 1520579第10章清洁煤技术展望与挑战 15728110.1清洁煤技术发展前景 151218710.2清洁煤技术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163265310.3清洁煤技术创新与发展策略 16第1章清洁煤技术概述1.1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资源,长期以来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位居世界第三,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超过60%。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煤炭为保障能源供应、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煤炭的利用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因此发展清洁煤技术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紧迫任务。1.2清洁煤技术发展背景与意义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煤炭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推动清洁煤技术的发展。清洁煤技术的发展具有以下背景与意义:(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清洁煤技术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有助于缓解我国能源供应压力。(2)减少污染物排放:清洁煤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燃煤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生态环境。(3)应对气候变化:清洁煤技术有助于降低煤炭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为我国履行国际减排承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贡献。(4)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发展清洁煤技术有助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推动能源清洁化、低碳化发展。1.3清洁煤技术分类与特点清洁煤技术主要包括煤炭洗选、煤气化、煤液化、煤燃烧及污染物控制等几个方面。以下为清洁煤技术的分类及特点:(1)煤炭洗选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对煤炭进行洗选,去除硫、灰等有害物质,提高煤炭质量。其特点是提高煤炭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2)煤气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氢气等清洁燃料,具有高效、清洁、低碳排放等特点。(3)煤液化技术: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如汽油、柴油等,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4)煤燃烧技术:包括循环流化床、煤粉炉等燃烧技术,具有高效、低污染排放等特点。(5)污染物控制技术:包括脱硫、脱硝、除尘等,用于降低燃煤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清洁煤技术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高效节能:提高煤炭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2)环保减排:减少污染物排放,减轻环境污染。(3)技术成熟:大部分技术已具备工业化应用条件,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经济性好:在降低污染排放的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5)适应性强:可根据不同煤种、用途和地区特点,选择合适的清洁煤技术。第2章煤炭洗选技术2.1煤炭洗选原理与工艺煤炭洗选技术是通过物理或物理化学方法,将原煤进行分选、净化,以脱除煤中的无机硫、灰分等杂质,提高煤炭质量,减少燃煤污染的一种有效手段。本节主要介绍煤炭洗选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2.1.1煤炭洗选原理煤炭洗选原理主要包括重力分选、浮游分选、离心分选等。重力分选是根据煤与矸石密度的差异进行分选;浮游分选则是利用煤与矸石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添加浮选剂使煤粒在气泡作用下上浮,从而实现分选;离心分选则是利用离心力场中煤与矸石的密度差异进行分选。2.1.2煤炭洗选工艺煤炭洗选工艺主要包括筛分、破碎、洗选、脱水和干燥等步骤。筛分是将原煤分为不同粒级,为后续洗选作业提供合适粒度的原料;破碎则是将筛分后的大块煤破碎成适宜洗选的粒度;洗选是核心工艺,包括跳汰、浮选、重介等洗选方法;脱水是去除洗选后煤中的水分,提高煤炭发热量;干燥则是降低煤炭水分,满足用户需求。2.2煤炭洗选设备与系统煤炭洗选设备与系统是实现煤炭洗选工艺的关键,主要包括筛分设备、破碎设备、洗选设备、脱水设备和干燥设备等。2.2.1筛分设备筛分设备主要包括振动筛、滚轴筛等,用于对原煤进行粒度分级。2.2.2破碎设备破碎设备包括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用于将大块煤破碎成适宜洗选的粒度。2.2.3洗选设备洗选设备包括跳汰机、浮选机、重介旋流器等,用于实现煤与矸石的有效分离。2.2.4脱水设备脱水设备主要有真空过滤机、压滤机等,用于去除洗选后煤中的水分。2.2.5干燥设备干燥设备包括流化床干燥机、回转窑干燥机等,用于降低煤炭水分。2.3洗选煤在清洁煤技术中的应用洗选煤在清洁煤技术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洗选,可以降低煤炭中的硫分、灰分等有害物质含量,提高煤炭质量,减少燃煤污染。洗选煤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能源行业绿色发展。同时洗选煤还可以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优化煤炭产业结构,促进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第3章煤炭转化技术3.1煤炭气化技术3.1.1概述煤炭气化技术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炭转化为气体燃料的过程。该技术具有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是清洁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3.1.2气化工艺目前煤炭气化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工艺:固定床气化、流化床气化和气流床气化。各类气化工艺在气化温度、压力、气化剂及煤气成分等方面均有不同特点。3.1.3气化技术进展煤炭气化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气化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拓展应用领域。3.2煤炭液化技术3.2.1概述煤炭液化技术是将煤炭转化为液体燃料的一种技术,主要包括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途径。煤炭液化技术具有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对于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3.2.2液化工艺直接液化工艺主要包括:高温高压液化、低温低压液化和溶剂精炼液化等。间接液化工艺则主要采用费托合成技术,将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转化为液体燃料。3.2.3液化技术进展煤炭液化技术在催化剂研发、反应条件优化、能耗降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煤炭液化技术的商业化和大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3.3煤炭焦化技术3.3.1概述煤炭焦化技术是指将煤炭在干馏条件下进行热解,焦炭、焦油和煤气等产品的过程。该技术具有提高煤炭附加值、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钢铁、化工等行业。3.3.2焦化工艺煤炭焦化工艺主要包括:高温炼焦、中温炼焦和低温炼焦等。不同焦化工艺在焦炭质量、焦油产率和煤气成分等方面有所不同。3.3.3焦化技术进展煤炭焦化技术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提高焦炭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和资源综合利用。第4章燃煤脱硫与脱硝技术4.1燃煤脱硫技术4.1.1湿式石灰石石膏法湿式石灰石石膏法是燃煤烟气脱硫的一种常用技术,通过将石灰石浆液喷入脱硫塔,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石膏,实现脱硫目的。4.1.2干式脱硫技术干式脱硫技术包括喷雾干燥法和循环流化床法等。该技术利用吸收剂与SO2在干燥状态下反应,去除烟气中的硫。4.1.3电子束照射法电子束照射法利用高速电子束照射烟气,使SO2和NOx转化为硫酸和硝酸,从而达到脱硫和脱硝的目的。4.2燃煤脱硝技术4.2.1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还原剂(如氨水或尿素)将烟气中的NOx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4.2.2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技术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通过向炉内喷射还原剂,在适当温度下将NOx还原为氮气。该技术与SCR相比,无需催化剂,但脱硝效率相对较低。4.2.3吸附法吸附法是利用活性炭等吸附剂对烟气中的NOx进行吸附,然后通过解吸和再生过程,将NOx从吸附剂上脱附出来。4.3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4.3.1等离子体技术等离子体技术通过产生高能电子和活性粒子,使烟气中的SO2和NOx在非平衡等离子体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实现脱硫脱硝。4.3.2氧化吸收法氧化吸收法将烟气中的SO2和NOx氧化成硫酸和硝酸,然后利用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进行吸收,实现脱硫脱硝。4.3.3生物脱硫脱硝技术生物脱硫脱硝技术利用微生物将烟气中的SO2和NOx转化为硫酸盐和氮气,具有环保、节能的优点,但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4.3.4其他一体化技术其他一体化技术包括湿式氧化法、湿式吸收法等,这些技术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调整吸收剂,实现燃煤烟气中硫和氮的高效去除。第5章燃煤电站清洁生产技术5.1高效清洁燃烧技术燃煤电站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清洁生产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高效清洁燃烧技术是提高燃煤电站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关键。本节主要介绍流化床燃烧技术、煤粉燃烧技术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技术。5.1.1流化床燃烧技术流化床燃烧技术具有燃料适应性强、燃烧温度低、氮氧化物排放低等优点。通过优化床层物料循环、提高床层温度和改善燃烧过程,实现高效清洁燃烧。5.1.2煤粉燃烧技术煤粉燃烧技术是目前燃煤电站广泛采用的一种燃烧方式。通过改进燃烧器结构、优化燃烧过程和实现燃烧自动化控制,提高燃烧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5.1.3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是将煤气化技术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相结合的一种高效清洁燃烧技术。该技术具有发电效率高、二氧化碳捕集方便等优点,有利于实现燃煤电站的低碳排放。5.2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燃煤电站清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介绍湿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5.2.1湿法脱硫技术湿法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法、氧化镁法等。通过优化脱硫剂种类、反应条件和系统设计,提高脱硫效果。5.2.2干法脱硫技术干法脱硫技术具有系统简单、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主要包括喷雾干燥法、活性炭法等。通过改进脱硫剂功能和优化反应器设计,提高脱硫效率。5.2.3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与还原剂反应无害的氮气和水。该技术具有脱硝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5.2.4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是在没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将还原剂注入烟气中,与氮氧化物反应实现脱硝。该技术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5.3粉尘与汞排放控制技术粉尘与汞排放是燃煤电站面临的另一个重要环境问题。本节主要介绍电除尘技术、布袋除尘技术和汞吸附技术。5.3.1电除尘技术电除尘技术利用高压直流电场使含尘气体中的粉尘带电,然后在电场力作用下迁移到带有相反电荷的尘板上,实现除尘。该技术具有除尘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5.3.2布袋除尘技术布袋除尘技术通过过滤材料将含尘气体中的粉尘拦截下来,实现除尘。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等优点。5.3.3汞吸附技术汞吸附技术主要通过活性炭、分子筛等吸附剂对烟气中的汞进行吸附。该技术具有脱汞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有利于减少燃煤电站汞排放。第6章煤化工清洁生产技术6.1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6.1.1物理处理技术煤化工废水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筛分、沉淀、浮选等工艺,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溶解物。此过程对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具有显著效果,为后续生化处理减轻负担。6.1.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中和、氧化还原、混凝等工艺,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6.1.3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6.2煤化工废气处理技术6.2.1吸收法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剂对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物理或化学吸收,从而实现净化。常用的吸收剂有石灰石、石灰、氢氧化钠等。6.2.2吸附法吸附法利用活性炭、沸石等吸附剂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6.2.3催化燃烧法催化燃烧法是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分解,转化为无害物质。该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6.2.4生物法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废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该技术具有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等优点。6.3煤化工固体废物处理技术6.3.1填埋处理技术填埋处理技术是将固体废物进行安全填埋,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污染。填埋场需具备防渗、排水、覆盖等设施,保证废物安全处置。6.3.2焚烧处理技术焚烧处理技术是将固体废物进行高温焚烧,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焚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燃烧温度和烟气排放,防止二次污染。6.3.3资源化利用技术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将固体废物中的有价成分进行回收利用,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如煤矸石制备建筑材料、废渣制备化工产品等。6.3.4粉煤灰利用技术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的副产品,可用于制备水泥、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粉煤灰还可用于土壤改良、废水处理等领域,实现废物的高附加值利用。第7章清洁煤技术经济性分析7.1清洁煤技术投资与成本分析7.1.1投资估算清洁煤技术的投资主要包括设备购置、安装、调试及配套设施建设等费用。本章将从各项技术环节出发,对清洁煤技术的投资进行详细估算。7.1.2成本构成清洁煤技术的成本主要包括设备折旧、运营维护、原材料、能源消耗、人工成本等。本节将分析各项成本构成,为后续经济性评估提供依据。7.1.3成本优化策略为降低清洁煤技术的成本,本节将从技术创新、设备优化、管理提升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成本优化策略。7.2清洁煤技术经济效益评估7.2.1直接经济效益清洁煤技术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主要包括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本节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清洁煤技术的直接经济效益。7.2.2间接经济效益清洁煤技术的间接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企业形象等方面。本节将从多个角度评估清洁煤技术的间接经济效益。7.2.3经济效益预测根据前述分析,本节将对清洁煤技术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为政策制定和市场推广提供参考。7.3清洁煤技术政策与市场分析7.3.1政策环境分析本节将对我国清洁煤技术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政策环境对清洁煤技术发展的影响。7.3.2市场需求分析从能源消费结构、环保要求、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清洁煤技术的市场需求,为技术发展提供市场依据。7.3.3市场竞争分析分析国内外清洁煤技术市场的竞争格局,为我国清洁煤技术发展提供竞争策略。7.3.4市场前景预测结合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预测清洁煤技术未来的市场前景,为产业布局提供参考。第8章清洁煤技术政策与标准8.1我国清洁煤政策体系我国高度重视清洁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清洁煤技术的推广和发展。本节主要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和地方层面介绍我国清洁煤政策体系。8.1.1国家层面政策国家层面政策主要包括《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这些政策明确了清洁煤技术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8.1.2行业层面政策行业层面政策主要涉及煤炭、电力、环保等部门,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行动计划》等,旨在推动清洁煤技术在行业内的应用。8.1.3地方层面政策地方层面政策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清洁煤技术发展目标和措施,如各省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方案等。8.2清洁煤技术标准与规范清洁煤技术标准与规范是保障清洁煤技术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本节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国清洁煤技术标准与规范。8.2.1清洁煤技术标准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清洁煤技术标准,包括煤炭洗选、煤炭燃烧、煤炭转化等方面的标准,如《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8.2.2清洁煤技术规范清洁煤技术规范主要包括《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规范》、《煤化工产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等,为清洁煤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8.3清洁煤技术政策与标准发展趋势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清洁煤技术政策与标准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8.3.1政策体系更加完善未来我国将继续完善清洁煤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清洁煤技术研究和应用。8.3.2技术标准逐步提高清洁煤技术的不断进步,相关技术标准将逐步提高,以满足更严格的环保要求。8.3.3清洁煤技术规范覆盖面扩大清洁煤技术规范将逐步覆盖煤炭洗选、燃烧、转化等各个领域,为清洁煤技术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8.3.4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我国将加强与国际能源组织和发达国家在清洁煤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全球清洁煤技术发展。第9章清洁煤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9.1国际清洁煤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9.1.1清洁煤技术发展概况9.1.2各国清洁煤技术政策及支持措施9.1.3清洁煤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9.2我国清洁煤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9.2.1我国清洁煤技术国际合作现状9.2.2我国清洁煤技术国际交流的主要领域及成果9.2.3我国在国际清洁煤技术合作中的地位与作用9.3清洁煤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9.3.1清洁煤技术引进策略与途径9.3.2我国清洁煤技术消化吸收的关键环节9.3.3清洁煤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典型案例分析9.1节:国际清洁煤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9.1.1清洁煤技术发展概况本节主要介绍国际清洁煤技术的发展概况,包括煤炭洗选、煤气化、煤液化、燃煤污染物控制等方面的技术进展。9.1.2各国清洁煤技术政策及支持措施分析各国在清洁煤技术领域的政策及支持措施,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相关政策。9.1.3清洁煤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结合国际能源形势及环保要求,展望清洁煤技术的发展趋势,如高效清洁燃烧技术、CO2捕捉与封存技术等。9.2节:我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技术发展对教育政策的影响分析
- 全球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 教育技术助力教师应对教学挑战
- 商业教育中的数据隐私保护实践
- 创新引领未来中医教育的变革之路
- 抖音商户直播样品质量抽检制度
- 质量培训课件事例
- 八大城市物流企业物流园区绿色物流解决方案研究报告
- 公交优先政策在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的优化策略研究报告
- BI-1206-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士分册-自测及答案
- 智能乐器演奏辅助系统-全面剖析
- 第30课 在线安全防范-2024-2025学年三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教案
- 《精密电子天平使用教程》课件
-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 第四版 课件 任务三 Q2-8型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分析
- 矿泉水行业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 2025年上半年云南文山州州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11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浙教新版八年级地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钢结构管廊施工组织设计
- 尾矿库在线监测施工方案
- GB/T 45092-2024电解水制氢用电极性能测试与评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