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篇一」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
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
论焉。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
玩之不已,日: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皮
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
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作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螂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
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强假()惴惴()&()
俟()省()素螳()
2.用“/”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祖父:无论: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夫人:假:
(3)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形:
(4)子不闻藏书者乎?子:
4.辨析下列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B.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C.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D.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5.下列多义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然天子读书者有几天下物皆然
B.往借不与为一说,使与书俱
C.《七略》、四库,天子之书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D.若业为吾所有为一说,使与书俱
6.下列句子句式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天下物皆然
A.若业为吾所有
B.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C.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D.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就黄生允修借书一事发表议论,先晓之以理:后动之以情。
B.与结尾一句“为一说,使与书俱”相照应的一句是开头说的“授以书而告
之”。
C.“说”这种文体内容是记叙性的’,篇幅一般都很长。
D.本文运用了例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
8.翻译下列句子。
(1)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螳灰丝,时蒙卷轴。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参考答案:
1.jidzhuiguisi>:ingyin
2.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3.(1)祖父和父亲不要说,不用说。
(2)那人,指向别人借书的人借
(3)动词,出现
(4)你
4.C
5.C
6.D
7.C
8.(1)我做官以后,官俸花掉了,书籍买来了,高高地堆满。白色的蕊鱼,
灰色的蜘蛛丝,时常蒙盖在书籍上。
(2)不是那人的东西,而是勉强借来的,必定担心人家催着要,就忐忑不安
地摩拳抚弄不止。
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篇二」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
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
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楣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
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黠而歌者,红装而蹇者,
亦时时杓.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狭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
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文段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
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
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
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
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缴
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宋史•赵普传》)
6.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波色乍明(初、始〕B.普少习吏事(熟悉、精通)
C.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尝试)D.普颜色不变(脸色)
7.选出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2分)
A.若脱笼之鹄(助词,的)B.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动词,可以)
C.跪而拾之以归(表顺接)D.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介词,从)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处理决断很快)
B.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在宰相职位的人大多拘谨且遇事沉默不语)
C.普又以其人奏(赵普还是上奏启用这个人)
D.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宋太祖才醒悟,死后才作用了这个人)
9.选出对“风力虽尚,然徒步则汗出淡背”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
A.风力虽然还很强劲,但走路就汗流狭背。
B.风力虽然还很强劲,然后走路时就汗流浜背了。
C.风力虽然尚来很强劲,但走路还是汗流淡背。
D.风力虽然尚来很强劲,然后走路时还是汗流狭背了。
10.选出下列对B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选文主要写了赵普优两件事,一是为国刻苦读书,二是为国奏荐人才。
B.赵普是一个刚正不阿、坚持不懈、勤奋刻苦,具有超强毅力和坚强意志的
人。
C.选文善用细节描写,“阖户后箧取书”这一细节表现了赵普为了治国而努力
读书的品质。
D.选文中,宋江太祖一直不理解赵普的做法,最后也不采用他的启用人,的建
议。
参考答案
6.C7.B8.D9.A10.D
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篇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浚,字士治,弘农湖人也。家世二千石。浚博涉坟典,美姿貌,不修名行,
不为乡曲所称。晚乃变节,疏通亮达,恢廓有大志。尝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
人或谓之何太过,浚曰:“吾欲使容长戟幡旗。”众咸笑之,浚曰:“陈胜有言,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州郡辟河东从事。守令有不廉洁者,皆望风自引而去。刺史
燕国徐邈有女才淑,择夫未嫁。邈乃大会佐吏,令女子内观之。女指浚告母,邈遂
妻之。后参征南军事,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
有以裁之。祜曰:“浚有大才,将欲济其所欲,必可用也。”转车骑从事中郎,识
者谓祜可谓能举善焉。
除巴郡太守。郡边吴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宛其徭课.
其产育者皆与休复,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及贼张
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迁浚为益州刺史。浚设方略,悉诛弘等,以勋封关内侯。怀
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征拜右卫将军,除大司农。车骑将军羊
祜雅知浚有奇略,乃密表留浚,丁是重拜益州刺史。
武帝谋伐吴,诏浚修舟舰。浚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余人。以木
为城,起楼橹,开四出门,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又画鹊首怪兽于船首,以惧江神。
舟楫之盛,自古未有。浚造船于置,其木柿蔽江而下。寻拜浚为龙骥将军、监梁益
诸军事。
时朝议咸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同异,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
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死,更立贤主,
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乂臣年已七十,死亡无日。三
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失事机。”帝深纳焉。(节选自《晋书•列传十
二》,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浚博涉坟典,美姿貌典:典籍
B.皆望风自引而去去:离开
C.郡边吴境,兵士苦役苦:艰苦
D.三者一乖,则难图也乖:违背,不一致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B.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C.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
D.羊祜深知/待之祜兄/子暨白祜/浚为人志太/奢侈不节/不可专任/宜有以裁
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浚后来变得开通豁达,州郡征召他为河东从事,官吏中那些不廉洁的'
人,听到消息后,都自行离去,刺史徐邈将自己女儿嫁给他。
B.王浚任巴郡太守,严明法令,对生育的人实行休整并免除徭役,被保全成活
的婴儿有数千人,就任益州刺史后,将盗贼张弘等全部杀掉,深得百姓爱戴。
C.王浚就任益州刺史后,大造连舫大船,舟船规模很大,前所未有。王浚用木
材建城,树起高台,有通向四方的大门,城上可以骑马往来。
D.武帝谋划伐吴,朝廷百官都劝阻皇帝讨伐吴国,王浚力排众议,上书皇帝分
析利弊得失,皇帝非常同意其看法。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怀辑殊俗,待以威信,蛮夷徼外,多来归降。(5分)
(2)令皓卒死,更立货主,文武各得其所,则强敌也。(5分)
答案
4.C解析:苦,意动用法,以为苦
5.B
6.C解析:(“用木材建城”错,是在船的四周以木栅为城,“城上可以骑马
往来”错,从上下文看,应是船上可以骑马往来。)
7.答案:(1)招来不同习俗的人(远方的人,异族的人),用威望与信义刈待他
们,异族和境外的人,大多前来投降。
(2)假如孙皓突然死了,更换了贤明的国君,文官武将各有了合适的位置,
那么吴国就变成强敌了。
解析:(1)得分点为“怀”“辑”“威信”“徼”等词语。
(2)得分点为“令”“卒”“更”“强”等词语。
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篇四」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臼:以君之
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
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星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
有遗男,始批,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
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
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
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将近)
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
C.冀之南、汉之阴(阴:〈汉水的〉北岸)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
2.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
【).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
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
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旎为力的,所以反对移
山;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
也宣传r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5.阅读下面的小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这首诗和《愚公移山》都以山为喻,蕴含了对困难的认识和态度。试结合诗、
文寓意,说说应该怎样认M和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1)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
泥土,用箕畚(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2)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
ill)怎么样呢?再说,把泥土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4.A
5.人生之路是不平坦的,必然会遇到一个又一个困难,我们要做好面对和克
服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并坚信再大的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篇五」
初,权谓吕蒙臼:“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
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及鲁肃过寻阳()
2、翻译下列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c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1、(1)当时专学经学传授的学官。
(2)浏览/粗略地阅读。
(3)到了-------的'时候。
2、(1)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了。
3、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
的道理。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3)
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
意见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6)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
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7)做人不能太骄傲,要谦虚。8)劝
人要讲究策略。9)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10)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
所成。
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篇六」
(1)秦王谓唐雎口:“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其人,何也?且
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
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秦王怫然怒,谓唐雎臼:“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口:“臣未
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
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
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
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役
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编素,今日是
也。”挺剑而起。
(3)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其人谕矣:夫韩、魏
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以头抢地耳()②长跪而谢之()
③而君逆寡人者()④寡人谕矣()
小题2: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3:请结合上下文仔细揣摩分析“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这句话,写出
该句话的“潜台词(2分)
小题4: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两
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1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撞、触②道歉③违背④明白
小题1:①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
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②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
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小题1:你最好是将你们的上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
设想
小题1:蔺相如完壁归赵、烛之武退秦师、晏子使楚,令楚王白取其辱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
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
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对唐雎的具体描写来理
解潜台词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举得例子能够体现外交才能即可。
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篇七」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
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
进。”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位补借奉
职。弼言当厚赏以劝来者。事下中书,宰相初不知也。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
相不知邪!”更极论之,于是从弼言。帝锐以太平贲成宰辅,数下诏督与范仲淹
等,又开天章阁,给笔札,使书其所欲为者:且命仲淹主西事,弼主北事。弼上当
世之务十余条,大略以进贤退不肖、止侥幸、去宿弊为本。弼欲渐易监司之不才
者,使澄汰所部吏,于是小人始不悦矣。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
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B.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
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C.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
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D.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H不得粥/
而仆/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制J科,古代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H。
B.粟,五谷之一,即京粱,是中国古代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C.公,古代贵族五等爵位中的头等,爵位一般由嫡长子孙世袭。
D.薨,死的一种说法,例如周代诸侯、唐代二品以上官员之死。
12.下列对原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富弼目光敏锐,见识卓越。他认为给与归降之人的赏赐过于微薄,不利于规
劝其他人降服,并对宰相反应的迟钝表示不满。
B.富弼尽职尽责,勇于革新。宋仁宗渴望天下太平,多次下诏书进行督促,富
弼顺势进言,力图革故鼎新,因此得罪了一些人。
C.富弼敢于担当,解民危困。河朔发生水灾,富弼完善前人的救灾方案,合理
安置灾民,其方法简便周到,天下以之为样板。
D.富弼才能卓著,百官推崇。他被授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士
大夫互相庆贺「富弼人气之高,令仁宗心生嫌隙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2)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14.在今天看来,富弼的救灾方案仍有颇多启示意义,请分条概括其救灾之
法。
答案:
10.B11.B12.D
13、
(1)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
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比喻大道理呀。(2)富弼当宰相,遵守典章制
度,按照旧例行事,并参考公众议论,其中不掺杂私心。14.一是保障民众基本生
存需要。二是有效动员官员。三是鼓励民众自救。四是采取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的发
生。
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篇八」
云梦田
【明】刘基
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曰:"楚国多贫民,
请以云梦之出贷之耕以食,无使失所。”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他日,见景子,问
其人之数。景子曰:“无之。”安陵君愕曰:“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
而为恩乎?”景睢失色而退,语其人曰:“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用事,旧指当权。
16.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二处)(2分)
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D楚王好安陵君(▲)(2)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
(3)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4)景睢失色而退(▲)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
19.本文所倡导的.为政之道,与下列哪篇课文的主题最接近?(▲)(2分)
A.《唐雎不辱使命》B.《酉刿论战》
C.《大道之行也》D.《醉翁亭记》
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篇九」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学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
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
复吴下阿蒙!蒙臼: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
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
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
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
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
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皴裂而不知。至舍,
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
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
臭,炸然若神人;余则编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恭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
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1)蒙乃始就学
(2)不敢稍逾约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结友而别足肤皴裂而不知
B.自以为大有所益益慕圣贤之道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当余之从师也
I).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
【小题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小题4】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指出,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
读书;宋源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
刻苦读书。(2分)
【小题5】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2分)
答案
【小题1](1)于是,就。(2)超过约定的期限。(2分)
【小题2】C(2分)
【小题3](1)我难道想咬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1分)
(2)因此,人们都(或多)(愿意)把书借给我(1分)。(共2分)
【小题4】学(学习、读书)的必要(重要)性(1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
学的艰难(1分)。(共2分)
【小题5】示例1:学习勤奋刻苦,博览群书,求师诚心。示例2:求学过程
中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终将取得成功。(只要答出一点即可,2分)
解析【小题1】本题考杳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
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谀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的能力。
A.结友而别(表顺承)足肤皴裂而不知(表转折)
B.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益慕圣贤之道(更加)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无意义)当余之从师也(助词,无意思)
D.蒙辞以军中多务(告辞)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小题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
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时,注意岂、为等字,翻译(2)句时注意
以是、以、假等字。
【小题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分析
即可。
【小题5】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围绕吕蒙和宋源的读书经历来谈悟出的学习道
理即可。
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篇十」
两个语段,完成小题。(共10分)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
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
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水益涩①,戋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
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
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
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
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粽书⑥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①涩:不通畅。②曳:拖,拉。③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④陇:
通垄。⑤牧竖:牧童。⑥糅(xiu)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小题1】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异渔人甚异之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B.舍便舍船屋舍俨然
C.去停数日,辞去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I).道不足为外人道也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小题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小题3】语段(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小题4】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
处。(4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不要)说魏朝
和晋朝。(翻译出大意,1分;无论译对,1分。共2分)
【小题3】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小题4】①山阻水隔,很难进入。②自然环境优美,田同风光如画。③人
们生活安宁和乐。(多基本与世隔绝,民风淳朴。意思对即可。每对一处1分,
共4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A-感到诧异/不同,B-离开/屋子,C-离开,D-说/正确
的方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
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
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
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两个句子
中的的关键词有乃无论,乃在此句中应译为竟然,无论应译为不用说,更不必
说。了解了关键字词的意思,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置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
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
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
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3】试题分析:根据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的特点可知,这里没有战乱,
没有纷扰,环境清幽,人们安居乐业,相处和乐,生活美好。因此,作者心目中的
理想社会应该如此。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
点评: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根据对文章中事件的叙述,所描绘事物的
特点,揣摩作者的思想倾向,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即可。平时的学习中,对于文章的
思想感情、主旨,要通过与同学、老师的讨论形成完整的‘认识,最好能够在理解
的基础上识记。
【小题4】试题分析:根据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的特点可知,这里没有战乱,
没有纷扰,环境清幽,人们安居乐业,相处和乐,生活美好。因此,作者心目中的
理想社会应该如此。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
点评: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根据对文章中事件的叙述,所描绘事物的
特点,揣摩作者的思想倾向,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即可。平时的学习中,对于文章的
思想感情、主旨,要通过与同学、老师的讨论形成完整的认识,最好能够在理解的
基础上识记。
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习题及答案「篇十一」
关于庚寅冬的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
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简③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
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
之,尚开也;速进,则阖④。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
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
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⑦,天上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
夫!
【注释】①庚寅:指1550年②小奚:小书童③木倚:指木板④阖:关闭
⑤牡下:上锁⑥爽然:若有所失的样子。⑦道:哲理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3分)
①望城二里许()②渡者熟视小奚,应日()③予愠为戏()
10、选出与例句徐行之,尚开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B、或置酒而招之
C、属予作文以记之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②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1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13、这则故事,可用成语来概括其中的哲理。(2分)
参考答案:
9.(2分)①左右②回答③生气
10.(2分)A(助词,无义。)
11.(2分)(1)(我)吩咐小书章用木板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
(2)慢慢地走,城门还会开着,急忙赶路城门就要关上了。(每句2分)
12.(2分)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13.(2分)欲速则不达
译文:顺治七年冬天,我从小港想要进入镇海县城,吩咐小书童用木板夹好捆
扎了一大叠书跟随着。
这个时候,偏西的太阳己经落山,傍晚的烟雾缠绕在树头上,望望县城还有约
摸两里路。趁便问那摆渡的人:还来得及赶上南门开着吗?那摆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油料管理办法
- 五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五单元 简易方程 第9课时 实际问题与方程(3)(含详细解析)人教版
- 多语言教育的实施与挑战计划
- 汽车小知识科普
- 课程整合与跨学科评估计划
- 跨国业务整合计划
- 加工制造行业会计个人工作计划
- 急诊科年度业绩回顾与前进方向计划
-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计划
- 如何提升主管工作总结的专业能力计划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601-700题)
- 华北电力大学丁肇豪:多主体数据中心算力-电力跨域协同优化
- 科技公司费用报销制度及流程比较
- 颅内出血护理操作
- 2024年绍兴诸暨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新版供电营业规则考试题库
- 2025年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5年公务员遴选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考题库170题及答案(四)
- 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 办公用品及设备采购产品手册
- 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