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教案_第1页
微观经济学教案_第2页
微观经济学教案_第3页
微观经济学教案_第4页
微观经济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封面

教案

()

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授课对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称/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实验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务处制

教案(首页)

课程课程编码

微观经济学总计:36学时

名称学分2

讲课:36学时

类别必修课(J)选修课()理论课(V)实践课()实验:0学时

任课

王会龙职称讲师上机:0学时

教师

象专业班级:市场营销0801、0802共2个班

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四版;

本参考书目:

[1]《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五版),尹伯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要[2]《现代西方经济学》,宋承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考[3]《经济学原理》,N.GregoryMankiw,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米[4]《经济学》,JosephE.Stigligz,中匡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知框架体系,

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供求分析、边际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博弈论

分析等),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前沿理论(博弈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寻租理论等)

的研究进展,并学会通过对身边发生经济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分析和解决现实经

教学

济问题。

基本要求:

目的

(1)仔细阅读教材,并认真完成教材中复习思考练习题、作业,阅读有关经

要求典经济学书籍、杂志、报纸和网站;

(2)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尊敬老师,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用心观察、思考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

教学

为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政策等,

重占八、、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通过数学分析和图形分析理解微观经济理论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案例分析引

难点

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第六、七、八周,星期四,第3、4节

课次3

(2009年9月)

授课方式课时

理论课J口讨论课口实践课口习题课口其他口6

(请打J)安排

教学单元(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要求(分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消费者行为理论的基本知识利基本体系,掌握基数效

和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分析方法,学会运用图形分析消费者均衡理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边际效用分析、无差异曲线分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难点: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及均衡条件,价格变动影响的两种效应。

教学手段、方法:(手段通常由实物讲解、模型讲解等;方法通常有讨论法、讲授法等。要求在“教

学内容和设计”具体位置进行提示性标注)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实施“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方式,开篇引用现实经济生活

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开篇导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学模型(图形、导数)分析消

费者均衡,提高大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资料

网络财经报导、教学案例、经济学教材。

作业

从边际效用和无差异曲线两种方法分别分析消费者均衡以及均衡变动分析。课后布置

学生查阅近年浙江省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

课后消费者均衡习题讲解和分析。

课后小结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消费者行为理论有较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了解效用、边际效用、

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均衡等相关概念。掌握消费者均衡及其变动的分析方法(学会作图分

析);掌握价格变动的收入和替代效应。

2

教学内容与设计板书或旁注

课前导读:

介绍最新财经新闻(居民消费现状,CPI等),引导学生运用消费者

引导学生

行为理论知识分析(5分钟)。

参与互动讨论

案例导入:

引入经济学小故事,提出本章研窕的问题。

教授内容:

3.1消费者行为与效用

(1)效用概念

消费者消费产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对消费者是否

具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有消费这种商品的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是

否具有满足消费者的欲望的能力。消费者行

(2)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为与效用,追求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效用最大化;

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基数效用论采用

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

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即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序数效

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

3.2边际效用分析

(I)边际效用概念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掌握边际

效用和总效用

效用量的增量。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关系;

MU='TU(O)(3.1)

AQ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AQfO时有:

“A7V(2)dTU(Q)

MU=rlim---------=........—(3.2)

△QTO\QdQ

3

教学内容与设计板书或旁注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

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

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MU曲线因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成为向右下方倾斜的,相应地,TU

曲线则随着MU的变动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特点。总结MU与TU

的关系:

通过图形

当MU>()时,TU上升

分析和数学证

当MUVO时,TU下降明剖析总效用

和边际效用之

当MU=O是。TU达极大值。

间的内在关系。

从数学意义上讲,如果效用曲线是连续的,则每一消费量上的边际

效用值就是总效用曲线上相应的点的斜率。

(3)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某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

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

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消费者实现均衡条件是: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

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使自己花费在各种商品举例说明

消费者均衡的

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或者说,消费者应该使自形成,以及如何

己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实现消费者的

均衡。

假定: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I购买n种商品,Pl,P2,…,Pn分别为

n种商品的既定的价格,入为不变的货币的边际效用。以Xi,X2,…,Xn

分别为n种商品的既定的数量,MUi,MU2,…,MUn分别为n种商品的

既定的边际效用,则上述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可以用公式表

示为:

运用反证

PiX]+P2X2+...PrXn=I(3.3)法剖析消费者

不均衡时如何

MU.MU,MU”

——L=——-=...=——-=X(3.4)进行调整。

P\鸟吃

4

教学内容与设计板书或旁注

(4)需求曲线的推导

基数效用论以MU递减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

为基础推导需求曲线。

因为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需求曲线

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它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MU越高,愿意支付的向右卜方倾斜

取决与边际效

价格越高)而由于商品的MU具有递减规律,所以,随着商品消费量的用递减规律。

增加,在货币的边际效序不变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价格是下降的,即

Qd与P反方向变动。

(5)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商品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

间的差额,或者说,是消费者消费某种一定量商品所获得的总效用与为

此花费的货币的总效用的差额。

结合图形

和例题分析消

费者剩余的计

算过程。

图3—1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也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令反需求函数pd=f(Q),价格

为Po时的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o,则消费者剩余为:

CS=。/(QW0/。。(3.5)

5

教学内容与设计板书或旁注

3.3无差异曲线分析

(1)消费者的偏好与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点。

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

品的所有组合点的轨迹。与无差异曲线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

U=f(Xi,XD=U0(3.6)阐述无差

异曲线图形的

式中Xi,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Uo是常数,表示某个效

涵义及其特点。

用水平。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第一,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第二,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第三,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边际替代率”(斜率)为负,因

此无差异曲线是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

第四,在无差异曲线上,“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有递减倾向,因此

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

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

率。商品1对商品2的边际替代率的定义公式为:

AX

MRS=--^-(3.7)

.2△A।

通过图形

分析边际替代

MRS、,=lim-------=---------(3.8)率及其计算。

…AX,dX,

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的

绝对值。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商品的边

际替代率递减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内容: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规律与边际效

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用递减规律之

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间的关系。

6

教学内容与设计板书或旁注

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即通过数学

公式证明边际

「=^~(3.9)

MRS替代率与边际

12MU

2效用的关系。

(2)预算线

预算线乂称为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和价格线。预算线表示在一

定的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最

大组合的两种商品的数量。

假定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两种商品分别为Xi和X2,商品价

格分别为P和P2。那么,相应的预算线等式为:

通过预算

PiXl+P2X2=/(3.10)

线图形分析预

此外,也可将(3.10)式可以改写成如下形式:算线涵义及其

变动几种情况。

X2=-X^T(3U)

预算线移动的四种情况分析。

(3)消费者均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