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模拟冲刺题库:作文审题与素材运用能力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列现代文,完成下面各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我”在乡间小路上行走,路旁的树木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向我诉说着什么。我停下脚步,闭上眼睛,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这时,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告诉我:生活就像这乡间小路,既有平坦之处,也有曲折之处。我深吸一口气,继续前行。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以“我”在乡间小路上行走为线索,通过描写树木摇曳、风声呼啸等自然景物,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B.文本中的“我”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感悟的人,通过他的视角,我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C.文本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树木、风等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D.文本的结尾点明了主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乡间小路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B.文本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C.文本以“我”的视角为线索,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使读者产生共鸣。D.文本的结尾点明了主旨,但语言过于直白,缺乏含蓄之美。3.下列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主题是热爱生活,感悟人生。作者通过描写乡间小路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B.文本主题是珍惜时光,勇敢前行。作者通过“我”在乡间小路上前行的经历,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勇敢面对生活的曲折。C.文本主题是感悟自然,热爱生活。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D.文本主题是感悟人生,珍惜亲情。作者通过“我”在乡间小路上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的珍惜和对亲情的关爱。4.请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下列句子:“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告诉我:生活就像这乡间小路,既有平坦之处,也有曲折之处。”(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我”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来到了一座古城,古城的街道两旁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仿佛穿越了时空。我走进一家小酒馆,点了一杯热酒,品尝着酒香,感受着古城的历史气息。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以“我”在古城的见闻为线索,展现了古城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B.文本运用了细节描写,如小酒馆、热酒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古城之中。C.文本以“我”的视角为线索,展现了作者对古城的喜爱和对历史的尊重。D.文本的结尾点明了主旨,表达了作者对古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珍视。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古城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古城的喜爱。B.文本运用了细节描写,如小酒馆、热酒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C.文本以“我”的视角为线索,展现了作者对古城的喜爱和对历史的尊重。D.文本的结尾点明了主旨,但语言过于直白,缺乏含蓄之美。7.下列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主题是赞美古城,传承历史。作者通过描写古城的景物和民俗风情,表达了对古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珍视。B.文本主题是感悟人生,珍惜时光。作者通过“我”在古城的见闻,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珍惜历史。C.文本主题是品味生活,感悟人生。作者通过品尝热酒,感受古城的历史气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D.文本主题是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作者通过描写古城的景物和民俗风情,表达了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8.请从描写角度分析下列句子:“古城的街道两旁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仿佛穿越了时空。”(6分)四、古诗文阅读要求: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下面各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甲: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舍瑟而作,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通过孔子与四位弟子的对话,展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弟子的个性特点。B.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位弟子的回答,分别体现了他们的政治抱负、治国理念和道德修养。C.曾皙的回答,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D.文本通过孔子对曾皙的回答,表达了对曾皙理想生活的肯定和赞赏。10.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运用了对话形式,使文章更具生动性和真实感。B.文本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展现了人物的个性特点。C.文本通过孔子对弟子的评价,表达了孔子的教育理念。D.文本的结尾点明了主旨,但语言过于直白,缺乏含蓄之美。11.下列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主题是教育思想。通过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展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弟子的个性特点。B.文本主题是理想生活。曾皙的回答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C.文本主题是治国理念。子路、冉有的回答体现了他们的政治抱负和治国理念。D.文本主题是道德修养。公西华的回答体现了他的道德修养。12.请从人物形象角度分析下列句子:“曾皙的回答,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6分)(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3~16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以大江东去为背景,描绘了赤壁古战场的壮丽景象。B.词通过对周瑜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C.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艺术感染力。D.词的结尾点明了主旨,但语言过于直白,缺乏含蓄之美。14.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以大江东去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B.词通过对周瑜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C.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艺术感染力。D.词的结尾点明了主旨,但语言过于含蓄,缺乏直白之美。15.下列对文本主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主题是怀古。通过对赤壁古战场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B.词主题是英雄。通过对周瑜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敬仰。C.词主题是人生。通过对周瑜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D.词主题是爱情。通过对小乔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赞美。16.请从意象角度分析下列句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6分)五、文言文翻译要求:将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分)六、作文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材料:近日,我国某城市举办了一场以“绿色出行”为主题的公益活动。活动期间,市民们纷纷响应号召,选择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以下是你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和体会。请以“绿色出行,从我做起”为题,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绿色出行的看法和体会。(800字以上)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D解析:文本的结尾并没有表达作者对未来的憧憬,而是对生活的感悟。2.D解析:文本的结尾并没有缺乏含蓄之美,反而通过简洁的语言点明了主旨。3.B解析:文本的主题并不是珍惜时光,而是热爱生活,感悟人生。4.修辞手法:拟人、比喻。分析:句子中“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告诉我”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树叶赋予了人的情感;“生活就像这乡间小路,既有平坦之处,也有曲折之处”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生活比作乡间小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5.D解析:文本的结尾并没有点明主旨,而是通过“我”的视角展现了作者对古城的喜爱和对历史的尊重。6.D解析:文本的结尾并没有缺乏含蓄之美,反而通过简洁的语言点明了主旨。7.B解析:文本的主题并不是感悟人生,珍惜时光,而是赞美古城,传承历史。8.描写角度: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分析:句子中“古城的街道两旁都是古色古香的建筑,仿佛穿越了时空”运用了景物描写,展现了古城的历史气息;“我走进一家小酒馆,点了一杯热酒,品尝着酒香,感受着古城的历史气息”运用了人物描写,展现了“我”对古城的喜爱。四、古诗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9.B解析: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位弟子的回答分别体现了他们的政治抱负、治国理念和道德修养。10.D解析:文本的结尾并没有缺乏含蓄之美,反而通过简洁的语言点明了主旨。11.B解析:文本的主题并不是感悟人生,珍惜时光,而是教育思想。12.人物形象角度:理想主义、谦逊有礼。分析:曾皙的回答以自然景象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的理想主义;他在回答问题时,态度谦逊有礼,体现了他的道德修养。(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3~16题。13.D解析:文本的结尾并没有缺乏含蓄之美,反而通过简洁的语言点明了主旨。14.D解析:文本的结尾并没有缺乏含蓄之美,反而通过简洁的语言点明了主旨。15.D解析:文本的主题并不是爱情,而是英雄。16.意象角度:大江、浪淘、人物。分析:句子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运用了意象手法,通过大江、浪淘、人物等意象,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英雄人物的辉煌。五、文言文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君子吗?”六、作文绿色出行,从我做起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出行成为了一种时尚和责任。近日,我国某城市举办了一场以“绿色出行”为主题的公益活动,让我深受触动。以下是我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和体会。活动当天,我早早地来到了活动现场。只见街道两旁摆满了宣传绿色出行的展板,工作人员热情地向过往的市民发放宣传资料。我领取了一份宣传单,上面详细介绍了绿色出行的意义和方法。在活动现场,我看到了许多市民积极参与绿色出行的行动。有的市民选择步行上班,有的市民选择骑行,还有的市民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大家纷纷表示,绿色出行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锻炼身体,提高生活质量。在活动中,我还参加了一场关于绿色出行的讲座。讲座中,专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准评估宠物值类型与试题及答案
- 一年级语文日常交流试题及答案
- 解锁古代文学史核心考点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非食品产品质检问题试题及答案
- 语文综合素养六年级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客户满意度测评试题及答案
- 辽宁省丹东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总复习质量测试(一)数学 含解析
- 汽车故障检测设备使用常识试题及答案
- 广西南宁市横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卷(含答案)
- 计量计价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3年青海省中考物理模拟考试试卷(附解析)
- 文化产业项目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
- 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CAAC)考试复习重点题库500题(含答案)
- 2024年南通职业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有答案解析
- 破釜沉舟成语故事课件全
-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流程
- wps国家计算机二级真题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同时性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进展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
- 钢筋安装施工技术交底
- 5.1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