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全国)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高三历史仿真模拟 4_第1页
高考历史(全国)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高三历史仿真模拟 4_第2页
高考历史(全国)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高三历史仿真模拟 4_第3页
高考历史(全国)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高三历史仿真模拟 4_第4页
高考历史(全国)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高三历史仿真模拟 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21仿真模拟4历史单科标准练(D)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尚书·牧誓》记载:“时甲子昧爽(黎明),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1976年,陕西出土了西周早期青铜器利簋,上有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由此可知()A.《尚书》是纪事真实可信的史籍B.《尚书》与青铜利簋产生于同一时期C.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需互补互证D.利簋铭文提升《尚书》记载的可信度答案:D解析:材料中《尚书·牧誓》的记载及陕西的考古发现,说明出土文物提升了史载的可信度,故选D项;《尚书》为后人所写,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属于第二手史料,是否可信需考证,故A项错误;《尚书》由春秋晚期的孔子编辑,而青铜器利簋为西周早期的实物,故B项错误;出土文物为第一手史料,不需要与文献来互证,故C项错误。25.魏晋时期,州刺史一般均兼任军职,或由都督兼领刺史,或由刺史兼任将军。不领军职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不仅权责有限,而且为时俗所轻,到南北朝时被取消。这反映出()A.战争体制的需求B.中央集权的加强C.门阀势力的形成D.监察制度的异化答案:A解析:材料“州刺史一般均兼任军职,或由都督兼领刺史,或由刺史兼任将军。不领军职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强调带兵的重要性,再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这反映出战争体制的需要,故选A项。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26.[2019·哈师大附中三模]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政府开始颁给州县官员格式固定的“历子”,令一一填写。其内容包括户口税收、劝课农桑、兴修水利、招诱流民、公平执法、摒除盗贼等项目。任满时携至京师,以为年终考核及终任以后赏罚升黜之凭据,“敢有妄书功劳”者皆予除名。据此可知()A.完善地方考核利于中央集权B.廉政与监察是强化皇权的关键C.制度的创新受到时代的局限D.保护小农经济是政策的出发点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得“历子”是对地方官员进行年终考核及赏罚升黜的依据,反映了通过宋政府完善地方考核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央集权,不涉及廉政与监察是强化皇权的关键,故B项错误;时代的局限在材料无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对地方官的考核制度,保护小农经济是政策的出发点在材料无体现,故D项错误。27.明朝在中央各部均设六科给事中,除对六部进行科抄、科参(均指稽察各部事务)外,还具有侍从、规谏、封驳(皇帝诏令如有失可封还)等职能。据此可知()A.内阁学士形同虚设B.皇权受到一定制约C.皇帝直接掌管六部D.专制皇权达到顶峰答案:B解析:材料“侍从、规谏、封驳(皇帝诏令如有失可封还)”,说明六科给事中的设立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的随意性,故选B项;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28.茅海建《天朝的崩溃》一书考证了鸦片战争中负有重大责任的清朝顶级人物的战后反应:琦善等6人几乎没有反应;耆英、黄恩彤主张柔夷顺夷;刘韵珂主张“阳示德意,阴加钳制”;林则徐主张对抗;道光帝在后三者间游移。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A.推卸战败责任B.谋求制敌之道C.缺乏理性反思D.改进外交策略答案:C解析:材料“道光帝在后三者间游移”,说明道光帝没有自己的思想主见,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缺乏理性反思,故选C项,B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推卸战败责任,故A项错误;材料所示为“鸦片战争中负有重大责任的清朝顶级人物的战后反应”,并没有涉及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29.自19世纪末开始,“内地会”成为近代中国境内基督教的最大势力。下图是“内地会”中各国传教士比例变化图。由此推知()——据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编绘A.国力消长影响列强在华势力B.传教士成为列强侵华的先锋C.英美两国争夺中国矛盾尖锐D.基督教在华传播呈下降趋势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英国传教士人数越来越少,美国传教士人数越来越多,其他国家的越来越多但低于英美,这一时期美国的国家实力发展迅速,说明国家实力对列强在华势力的影响很大,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时间是20世纪上半叶,此时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英美之间的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出基督教在华传播趋势,D项排除。30.下表所示变化陕甘宁边区绥德义合区1942年阶级成分统计表成分(据土地所有量划分)土地革命前户数土地革命后户数地主144富农6521中农3521813贫农18551026雇农311108其他105——摘自曹占泉《陕西省志·人口志》A.保障了正面战场的后勤补给B.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C.消灭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D.调动了中下层民众抗日积极性答案:D解析:根据陕甘宁边区绥德义合区1942年阶级成分统计表可知,中农的人数明显增加,贫农和雇农的人数较大幅度减少,中下层民众获得相应土地,有利于调动其抗日积极性,故选D项;表格中的变化对保障正面战场的后勤补给没有直接作用,故A项错误;1942年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故B项错误;从表中可知,富农和地主仍占有一定比例,它们属于封建势力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31.1967年,中国政府与坦桑尼亚、赞比亚签订协定,向两国提供无息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贷款援建坦赞铁路;2003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安哥拉签署协议,以该国未来开采的石油为偿付,提供贷款帮助安哥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这反映新时期中国援非的特点是()A.政府主导注重实效B.侧重于基础设施建设C.推进新型区域合作D.援助与投资有机结合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向两国提供无息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贷款援建坦赞铁路”“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安哥拉签署协议,以该国未来开采的石油为偿付,提供贷款帮助安哥拉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可知,新时期中国援非既有援助也有投资,故选D项。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32.公元前5世纪中期的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曾对陪审员、五百人议事会议员和执政官等给予公职津贴,唯掌握大权的将军仍无公职津贴,且非抽签担任,系选举而来。据此推知,古代雅典()A.平民政治沦为暴民政治B.精英治国与公民政治并存C.分权制衡体制日益完善D.工商业阶层占据城邦要职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既保证大多数公民能够参政,又保证精英能发挥治国才华,故选B项;暴民政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陪审员、议员、执政官之间的制约关系,故C项错误;由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城邦职务人员的阶层,故D项错误。33.英王乔治三世(1738~1820年)先后撤换过4个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1770年,乔治三世任命自己童年朋友诺思勋爵为首相,此后诺思任首相长达十年。这反映了()A.《权利法案》并未实行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国王掌控国家行政大权D.责任内阁制名存实亡答案:B解析:材料“先后撤换过4个首相,得不到国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寿命不长”,反映了对国王不能有效制约,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故选B项;《权利法案》于1689年实施,英王乔治三世的生卒年代是1738~1820年,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国王掌握行政大权,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34.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提出普及免费义务教育,对下一代进行“科学的完整的教育”和“职业教育”;1881~1882年间,法国政府颁布了两个初等教育法案,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这反映了()A.“一票共和”为教育改革扫清障碍B.法国政府完成了巴黎公社未竟事业C.工业革命提出教育改革的要求D.理性主义成为两者共同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时代背景是工业革命时期,重视教育是这个时代(工业时代)的必然要求,故选C项;1871年4月,法国共和政体尚未确立,故A项错误;法国政府与巴黎公社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两种政府,不可能完成其“未竟事业”,故B项错误;理性主义在材料中无法反映,故D项错误。35.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由此而形成的相互影响、制约也大大增强,这对超级大国以实力和强权推进单极进程无疑会起到牵制作用。这表明经济全球化()A.影响世界政治格局B.严重削弱超级大国实力C.改变美苏争霸局面D.延缓了“一超多强”进程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这对超级大国以实力和强权推进单极进程无疑会起到牵制作用”,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到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作用,故答案为A项;材料所述是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不是对超级大国自身实力的影响,排除B项;C、D两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唐代外商聚集之处,主要在广州、扬州及长安、洛阳。唐政府在广州设管理外贸的官员——市舶使,要求外国商船缴纳“舶脚”(关税),税率为输入货物之十分之三,宋代降为十分之一。宋初在广州、杭州、明州设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并制定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条(法)”。南宋中期,有广、杭、明、泉、秀、温等州及江阴军七所市舶司。南宋政府还对有能力大幅增加关税收入的外商授予官职。——摘编自侯家驹《中国经济史》材料二1850年以后,受内部变化与外力冲击的影响,重商的呼声开始一浪高过一浪。郑观应等早期改良派宣扬通商的重要性,把对外贸易看作振兴商务、发展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还重视金银货币外溢问题,因此要求政府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帮助国内出口商对外竞争。到戊戌前后,政府已认识到商务为富强要图,自由贸易思想占了上风。严复主张废除对外贸易中的垄断与限制,放弃国家干预,任其自由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国内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摘编自肖绣文《中国晚清重商思想与西方重商主义比较研究》等材料三下图为中美关税(加权平均)税率变化趋势和比较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时期改良派关于对外贸易主张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关税税率变化的特点。(4分)答案:(1)特点:政府高度重视;变更管理方式;降低关税税率;扩大开放口岸;较强的功利色彩;从海陆并重转移到以海上为主。(8分,答出4点即可)积极作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南方经济发展;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4分,答出2点即可)(2)变化:从强调国家保护到主张自由贸易。(2分)原因:政府政策的转变;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传播;洋务运动的失败教训。(7分)(3)中国关税税率下降迅速,美国关税税率相对稳定;与美国相比,中国关税税率还处于比较高的水平。(4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关于宋代对外贸易的叙述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依据对宋代对外贸易特点的回答并结合所学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促进南方经济发展、推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角度说明宋代对外贸易的积极作用。第(2)问依据材料“郑观应等早期改良派……要求政府实行关税保护政策,帮助国内出口商对外竞争”“到戊戌前后,政府已认识到商务为富强要图,自由贸易思想占了上风”概括变化。依据材料“政府已认识到商务为富强要图,自由贸易思想占了上风”及材料中“戊戌前后”的时间并结合所学分析对外贸易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第(3)问依据图示信息可知,从税率变化趋势来看,中国关税税率下降迅速,美国关税税率相对稳定,从税率数值来看,与美国相比,中国关税税率还处于比较高的水平。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096~1291年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发动了十字军东征,带回了许多纪念品(如古书籍、雕刻品、绘画等)。意大利北部许多城市的商人借此争相取得了欧洲与东地中海之间的贸易1264年牛津大学的第一所学院成立1295年威尼斯商人出身的马可·波罗出版了在当时欧洲社会看来十分荒诞却又充满诱惑的《东方见闻录》1339年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创立,它是世界上第一所美术学院。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都曾是该学院的教授。到了1400年,欧洲境内便有超过五十所大学1347~1353年“黑死病”席卷整个欧洲,夺走了当时欧洲总人口1/3人的性命,佛罗伦萨80%的人因黑死病死掉。基督教徒在绝望中慨叹:世界末日来了。欧洲各国开始兴建医学院以培养医学专家研究这种瘟疫14世纪意大利各城市都是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国家,各城市独裁者耽于享乐,大力保护艺术家对世俗生活的描绘。与此同时圣方济各会的宗教激进主义者力图摒弃正统宗教的经院哲学,歌颂自然的美和人的精神价值。罗马教廷也在走向腐败,历届教皇的享乐规模比世俗独裁者还要厉害,他们允许艺术偏离正统的宗教教条14世纪末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的入侵,拜占庭的许多学者,带着大批的古希腊和罗马的艺术珍品和文学、历史、哲学等书籍,纷纷逃往西欧避难。这些被迫流浪的学者陆续在意大利的大学找到了工作。原由阿拉伯人保存的古文献被翻译成拉丁文。欧洲人在西西里和西班牙等地均与阿拉伯人有所接触,并藉此重新发现许多宝藏——摘编自丹尼斯·哈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等透过表格中的史实,由表及里地提取两个影响历史发展的相关因素,就两者关系自拟论题(示例: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并结合其他相关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题合理、明确,论证须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因素:地理条件与社会转型。(1分)论题:地理环境对社会转型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1分)论证:古希腊近海多山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与平等、互敬、诚信、开放等价值观,推动雅典的政治体制从贵族制转型成直接民主的共和制。(4分)英国利用地处大西洋的航路要道的有利条件,积极进行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巨额资本,资本主义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他们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完成了社会的转型。(4分)结论: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它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与政治结构、对外交往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转型。(2分)示例二因素:文化交流与思想解放(或社会转型)。(1分)论题:文化交流推动了思想解放。(1分)论证: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的传入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入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条件。(4分)近代中国随着国门被打开,西方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为中国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条件。(4分)结论:自古以来,人类思想文化不断发展,不同特色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促成了思想解放。(思想解放的历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和见证,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与社会转型的先导)(2分)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材料及所学提取两个相互关联的信息,再以这两个信息确定一个完整的论题,然后联系相关史实对这个论题进行论述,最后对这个论题进行总结。请考生从3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唐代为儒、佛、道大融合时期,书籍需求激增,但雕版印刷尚未大行,众多书籍全凭手抄。当时书法首次被纳入科举“明字”一科,兴起“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热潮。最高学府国子监也将书学列为专科,制定书学学制:先掌握标准经文的标准字体,然后熟悉造字原理、字的本义、引申义等,最后进一步扩大文字学方面的知识。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冯承素都曾在弘文馆为官任教书法,极具权威,“十数年间,海内风从矣”。唐代科举中的书以“楷法遒美”为评判标准,造就了唐代空前绝后的楷书大观,宋人对此评价:“唐以身言书判设科,故一时之士无不习书,犹有晋宋余风,今间有唐人遗迹,虽非知名之人,亦往往有可观。”——摘编自刘亚梅《试论唐代的书法教育及其影响》(1)据材料,概括唐代书学教育的特点。(8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书学教育的影响。(7分)答案:(1)特点:政府重视,社会关注度高;书法教育地位提升(成为专门独立的官学学科);有系统化的学制规定;名家的示范引领;楷书教育地位突出。(8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2)影响:成就显著,名家辈出;培养了大批专门的社会适用人才;推动儒、佛等文化的传播;提高了书法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书法水平既超越了前代,又立法于后世。(1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书法首次被纳入科举‘明字’一科”“最高学府国子监也将书学列为专科,制定书学学制”“科举中的书以‘楷法遒美’为评判标准”“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冯承素都曾在弘文馆为官任教书法”等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欧阳询、褚遂良、冯承素都曾在弘文馆为官任教书法”“唐以身言书判设科,故一时之士无不习书,犹有晋宋余风”等并结合所学从书法成就、人才培养、文化发展、书法地位等方面分析。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在北约的要求下,1981年11月,美、苏就欧洲中程、中短程导弹问题在日内瓦开始谈判。美、苏双方前后多次提出各自不同的方案,但由于双方立场相距甚远,谈判陷入僵局。1983年11月,美国着手在英国、意大利和联邦德国等国部署新式导弹,苏联中断谈判,东西方关系一度十分严峻。此后,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美苏各自调整在裁军问题上的策略,在经历了先后6轮、共计110次会议的谈判之后,1987年12月8日,里根和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签订美苏中导条约。该条约规定双方在条约生效后的3年内,须全部销毁所拥有的短程、中程导弹及其发射装置和辅助设施,条约生效后双方不得再试验、生产和部署射程500~5500千米的陆基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摘编自徐天新等《世界通史·当代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苏中导谈判的特点,并分析谈判取得成功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中导条约签订的影响。(6分)答案:(1)特点:漫长性;曲折性;艰巨性。(3分)原因:美苏经济状况的变化改变了双方的战略攻守地位;军备竞争给双方财政带来沉重负担;西欧的联合与实力的上升;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的个人作用。(6分,任答其中3点即可)(2)减轻了双方军备竞争的压力;促进了东西方关系的缓和;有利于欧洲与世界的和平;加速了“冷战”局面的结束;但并未动摇两国的核霸权和核垄断的地位。(6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1981年11月,……由于双方立场相距甚远,谈判陷入僵局”“1983年11月……苏联中断谈判,东西方关系一度十分严峻”“在经历了先后6轮、共计110次会议的谈判之后……签订美苏中导条约”并结合所学概括美苏中导谈判的特点。依据材料“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美苏各自调整在裁军问题上的策略”及谈判成功的时间“1987年12月8日”并结合所学,从此时期的时代背景及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的个人作用等方面分析谈判取得成功的原因。第(2)问依据材料中条约的规定并结合所学,从减轻军备负担、缓和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