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郑桂华:“读写结合”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有感_第1页
读《郑桂华:“读写结合”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有感_第2页
读《郑桂华:“读写结合”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有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郑桂华:“读写结合”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有感细细品读这一篇文章,挖掘属于自己的心得。认真阅读郑桂华的《“读写结合”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我对“读写结合”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更新。首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对读写结合有一定的思考与分辨意识。读与写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活动。读写结合的内涵大家都能说出二三,无外乎阅读与写作的结合。阅读与写作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智力活动,但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的。现在广泛的“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就说明两者关系密切。但是,它们的应用场景都是一样的吗?郑桂华教授指出了它们不同的价值取向:“以读促写”中读为手段,写为目的,更侧重于写作教学;而“以写促读”则是以作者的写作思路为线索,去还原当时的写作情景,以便更准确领会文章的意图。对这两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后,在我以后的教学中,要时刻警醒自己备课时对课型侧重点的定位,在上课的时候要有清晰的教学目标,要有相关的教学反馈。其次,在备课与上课时我们要有一定教学策略。作为写作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的痛点和难点。我无处下手,以致于每次的写作课都是打打马虎眼就过去了,学生有成效吗?很惭愧地回答并没有。一个学期以来,我曾做过片段式写作,但是,读了郑教授的文章,发现自己更侧重于“以写促读”。比如说在教授《狼》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以狼或者农夫的视角改写成一篇现代文,同学们写得兴趣盎然,无疑,这样的写作是有意义的。但如今细细想来,这一任务更多侧重的是通过不同视角来领会文章的写作意图,谈不上写作教学。我也曾为了应付考试,要求学生去大量搜集“万能开头结尾”,甚至让他们背下来,可是几次检测,学生努力的付出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好成绩。有的同学完全堆砌所背素材,一篇文章没有结构没有立意;有的同学开头结尾耳目一新,中间却是流水账;有的同学全背全抄,一点都不审题。以至于谈及要写作文,便是哀嚎一片。老师没方向,学生学得苦。写作教学中还很讲究效率与策略,只有目标明确、方法引导,才能让学生真正扎实地走进写作、发自内心地爱上写作。就此,郑教授提出:一定要厘清“以读促写”的教学中“读”为“写”提供哪些支撑?首先,阅读为写作积累素材。拿教材中选编的文章来说,每篇文章都有其亮点与长处。这些亮点可以充实我们的写作素材库。或是一个词,如《春》中的“闹”;或是一系列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部分;或是一个人物,2020年江西中考作文就要求“请在初中语文课文中选择一位你尊敬的人物作为对象,写一篇文章,或讲人物故事,或写人物对你成长的影响,或就人物的言行品格发表看法。”其次,阅读为写作提供语言模型。通过借鉴行文思路、语言风格、写作手法等,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能够搭建一定的框架。写作方式则可点评可仿写可谈心得,其中仿写是行文的基础,要行之有效,就要形成“教——学——写——评——改——升格”系统。回想自己教学中的写作训练,反馈得极少,好像作文就是应付的任务,从不会让学生去有反馈,以至于写了,评了,没后文了。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舍得把时间放慢一些,让学生的每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