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后培优分级练(湘教版)(解析版)_第1页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后培优分级练(湘教版)(解析版)_第2页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后培优分级练(湘教版)(解析版)_第3页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后培优分级练(湘教版)(解析版)_第4页
7.5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课后培优分级练(湘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知识要点知识要点知识点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冰洋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面积最小,水深最浅的大洋,它大致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包围。2、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南极洲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海拔最高的大洲,它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所包围,距离南极洲最近的是南美洲。知识点二气候特征1、南极地区:气候特征:酷寒(“冰雪高原”),干燥(“白色荒漠”),烈风(“世界风库”)。淡水资源最多的大洲。2、北极地区:绝大部分为大洋,因此气温不像南极那么寒冷,降水量比南极地区多,风速也远不及南极。3、南极比北极冷的多的原因(1)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降温幅度比海洋大。(海陆因素)(2)南极地区平均海拔高(地形地势因素)。(3)南极地区被冰雪覆盖,对太阳光反射强。4、无论北冰洋还是南极洲,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被称为“固态水库”。5、资源:(1)两极矿产资源丰富:煤、铁、石油、天然气。(2)南极地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原因:南极地区以前位于中低纬度地区,生长有茂密森林,后漂移到此,形成煤炭。(3)动物资源:北极代表动物——北极熊;南极代表动物——企鹅。知识点三人口北极地区原住居民主要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地区无常驻人口。因纽特人是黄色人种,传统民居为冰屋,特点及原因:就地取材,窗小、墙厚,有利于保暖、抵御寒风。知识点四科学考察科学考察站:(1)南极地区:长城站(无极昼极夜现象)、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其中昆仑站海拔最高,纬度最高。(2)北极地区:黄河站。2、考察时间:(1)北极地区:考察最佳时间是6、7、8月的原因:此时是北极地区暖季(北半球夏季),气温较高;有极昼现象,便于考察。(2)南极地区:考察最佳时间是12、1、2月的原因:此时是南极地区暖季(南半球夏季),气温较高;有极昼现象,便于考察。课后培优练课后培优练级练培优第一阶——填图考点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是_____地区地图.(2)A是_____岛,B是_____岛,C是_____岛.(3)D是_____海峡,E是_____海峡.(4)中国北极考察站“黄河站”在_____群岛上.(5)点F在点G的_____方.(6)H所在的大洲是_____洲.【答案】1.(1)北极

格陵兰

新地

丹麦

白令

斯瓦尔巴

北美【解析】1.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阳光娇弱无力,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1)如图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北极圈以内的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2)图中A是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B是冰岛,C是新地岛.(3)D是丹麦海峡,E是白令海峡.(4)2001年,在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上,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5)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F和G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可以判定F在G的南方.(6)H所在的大洲是北美洲.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大洲是_____洲;B大洋是_____洋;C是我国的_____站,该站位于南极点的____方向;D是我国的_____站,该站_____(有、无)极昼极夜现象。(2)请写出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_____。(3)近年来南极上空出现的_____会给环境带来极大危害。(4)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左右,其原因是_____。【答案】2.(1)非

大西

长城

中山

企鹅

臭氧洞

该时间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解析】2.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指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素有“冰雪大陆”之称。此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寒极”和“风库”。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1)从图中可知,A是非洲;B是0°经线穿过的大洋,即大西洋;C是我国的长城站,该站位于南温带,也是位于南极点的北方;D是我国的中山站,该站位于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2)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企鹅。(3)近年来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洞会给环境带来极大危害。(4)我国在南极建考察站都选择在2月份左右,其原因是该时间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培优第二阶——基础过关练一、选择题下列甲、乙两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高空俯视图。读图,回答下面1-2小题。1.下列对甲、乙两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代表南极上空的俯视图 B.乙图代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C.甲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90° D.乙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180°2.某建筑师想要造一间四周窗户朝北的房子,应建在甲、乙两图中的(

)A.A点 B.B点 C.C点 D.D点【答案】1.C

2.A【解析】1.读图可得,甲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图代表北极上空的俯视图,故A错误;乙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该图代表南极上空的俯视图,故B错误;甲图中纬度的最大值是90°,故C正确;纬度最大值是90°,经度的最大值才是180°,故D错误,故排除ABD选项,故选C。2.A是南极点,站在A点四周都是北方,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端,往前的任何方向都是北方,故排除BCD选项,故选A。【点睛】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地球自转的特点:(1)地球绕地轴自转;(2)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3)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恒星日,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4)地球表面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地球表面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降低。地球上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它是世界上人类发现最晚的大洲,98%以上的面积被永久冰雪所覆盖。读图,完成下面3-5小题。3.该大洲最有可能是(

)A.南极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4.据图分析,该大洲在七大洲中(

)①面积最小②跨经度最广③跨纬度最广④纬度最高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5.煤炭由森林演化而成,该大洲冰天雪地,煤炭资源却很丰富,可以作为(

)A.大陆漂移的证据 B.海陆分布不均的证据C.火山多发的证据 D.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答案】3.A

4.B

5.A【解析】3.据图文资料分析,南极洲绝大部分地区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所环绕,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也是目前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洲,A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4.①据图分析该大洲为南极洲,面积最小的大洲为大洋洲,故①错误;②南极洲跨经度360度,是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故②正确;③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故③错误;④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大洲为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故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5.图中大洲是南极洲。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森林变成的煤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南极洲很久以前处于温暖的地带,植被茂密。故选A。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中山站等地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图为雪龙号科考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6-9小题。6.本次前往南极过程中,雪龙号航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太平洋、北冰洋 B.大西洋、印度洋 C.太平洋、大西洋 D.太平洋、印度洋7.此次航行自出发地到目的地,没有穿越的温度带是(

)A.北温带 B.北寒带 C.南温带 D.热带8.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

)A.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处于一年中较温暖的时期B.南极地区冰雪全部融化,安全性高,便于通行C.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方便观测极光D.南极地区处于冬季,冰层厚,有利于冰层取样9.下列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B.海洋彼此相连C.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D.陆地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答案】6.D

7.B

8.A

9.D【解析】6.读图可知,本次前往南极过程中,雪龙号航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太平洋和印度洋,排除ABC,故选D。7.读图可知,此次航行自出发地在北温带,目的地在南寒带,从北往南依次穿越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和南寒带,没有穿越北寒带,故选B。8.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此时太阳主要直射南半球,南极地区白昼时间长,处于一年中较温暖的时期,适合作业,A正确;南极地区终年寒冷,冰雪不会全部融化,B错误;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极夜时间更方便观测极光,C错误;雪龙号在南极科考期间,南极地区处于暖季,冰层较薄,有利于冰层取样,D错误。故选A。9.地球表面由海洋和陆地构成,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概略地说,地球表面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A说法正确。陆地海洋被陆地分割,并彼此相连,B说法正确。全球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南半球以海洋为主,C说法正确,D说法不正确。D符合题意,故选D。“一处水源供全球”是国际矿泉水行业通用的模式。读某品牌矿泉水出口示意图,完成10-12题。10.该品牌矿泉水在运往①大洲的途中,需要经过的大洋②为(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11.该品牌矿泉水没有供应到南极洲,是因为这里(

)A.荒漠广布 B.空气稀薄 C.终年冰雪覆盖 D.海域面积广阔12.除南极洲外,该品牌矿泉水暂未供应到的大洲还有(

)A.大洋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答案】10.A

11.C

12.C【解析】10.图中大洋②位于亚洲、大洋洲以东,为太平洋,A正确。印度洋位于亚洲以南,大洋洲以西,B错误。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以东,C错误。北冰洋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以北,D错误。故选A。11.南极洲纬度高,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即使是暖季也十分寒冷,终年冰雪覆盖,因此无人定居,C正确、ABD错。故选C。12.从图中看,该品牌矿泉水出品到欧洲、大洋洲和南北美洲,ABD不符合题意,没有出口到非洲,C符合題意。故选C。罗斯海域是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选址考察范围。读图,完成下面13-14小题。13.南极地区科考最适宜的时间是(

)A.3、4、5月 B.6、7、8月 C.9、10、11月 D.12、1、2月14.以下属于南极科考项目的是(

)①雨林调查②环境研究③冰川研究④海洋考查⑤民居考查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答案】13.D

14.C【解析】13.每年12月到次年2月,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进行科学考查,故D正确;其他月份,南极地区气温较低,且白昼时间较短,不利于进行科学考察,故ABC错误。故选D。14.南极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所以环境研究、冰川研究、海洋考查属于南极科考项目,②③④正确;南极地区没有雨林,也无人定居,无法进行雨林调查和民居考查,所以雨林调查和民居考查不属于南极科考项目,①⑤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②③④对应的C正确,①和⑤所在的ABD错误。故选C。【点睛】极地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使得这里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每年12月到次年2月,南极地区气温相对较高,为南极地区的暖季,此时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进行科学考查。读“从青岛到欧洲西部的航线示意图”,完成下面15-16小题。15.与传统航线相比,北极航线的优势是(

)A.沿线经过的国家更多 B.一年中通航时间更长C.缩短了距离,节省了能源 D.沿途看到的景观更丰富16.从青岛到欧洲西部的传统航线,依次经过的重要海上通道①②③④是(

)A.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B.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巴拿马运河C.朝鲜海峡、巴拿马运河、白令海峡、直布罗陀海峡D.朝鲜海峡、土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答案】15.C

16.A【解析】15.北极航道一旦开通,世界海上运输格局将发生较大改变。中国与欧洲、北美等市场的距离将大大拉近。与传统航线相比,北极航线的优势是:将最大限度地缩短航程,减少船舶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扩大企业经营效益,故C正确;北极航线主要位于北极地区,沿线经过的国家较少,A错误;北极航线通航时间较短,一般在夏季,B错误;北极航线地处寒带地区,纬度高,海域浮冰多,沿途看到的景观并不丰富,D错误。故选C。16.读图可知,从青岛到欧洲西部的传统航线,依次经过的重要海上通道①台湾海峡、②马六甲海峡、③苏伊士运河、④直布罗陀海峡,A正确。排除错误选项BCD,故选A。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一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奠基。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和南极地区气候资料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17-20小题。17.南极大陆四周被海洋包围,这些海洋是(

)①北冰洋

②大西洋

③太平洋

④印度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罗斯海新站正式选址莫基的时间为2月份,主要因为南极地区此时(

)A.气温较温和 B.降水较丰富 C.大气较洁净 D.冰雪已融化19.中国南极科考员在科学考察期间,会面临的恶劣自然条件是(

)A.淡水缺乏 B.酷寒烈风 C.闷热潮湿 D.高寒缺氧20.在南极地区科学考察中,为保护极地环境,建议(

)A.焚烧废弃物品 B.捕捉喂养企鹅 C.运回生活垃圾 D.掩埋老旧设备【答案】17.D

18.A

19.B

20.C【解析】17.读图分析,南极大陆被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包围,②③④正确;北冰洋位于北极地区,①错误;D正确;故选D。18.2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此时南极大陆气温较温和,且白昼时间长,A正确;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毫米,被称为“白色荒漠”,B错误;大气较洁净与选址奠基无关联,C错误;南极地区气候资料图显示,2月份气温低于-30℃,说明南极大陆气候严寒,冰雪不易融化,D错误;故选A。19.中国南极科考员在科学考察期间,会面临的恶劣自然条件是酷寒烈风,酷寒、干燥、烈风是南极地区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B正确;南极地区冰川就是丰富的淡水资源,A错误;南极地区终年寒冷,C错误;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高寒缺氧不符合,D错误;故选B。20.为保护极地环境,在南极焚烧废弃物品会导致污染,A错误;捕捉喂养企鹅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误;运回生活垃圾符合极地环境保护,C正确;掩埋老旧设备会污染南极冰川,不符合极地环境保护,D错误;故选C。二、解答题21.主题聚焦南极材料一南极大陆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净大陆,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其在全球变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于1985年、1989年、2009年、2014年在南极地区分别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第五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也会于2022年建成。材料二下方左图为南极地区示意图,右图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1)南极地区中心是以____(陆地/海洋)为主,罗斯海新站选址在难言岛位于____洋沿岸。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五个科考站,其中纬度位置最低的是____站。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____洲,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2)读图甲、乙两地气候的共同特征为全年气温____、降水____;其中位于北极地区的是____地(甲/乙),(3)我国南极考察队在下列哪一时间区南极考察最合适(

)A.春节前后 B.五一前后 C.暑假前后 D.国庆前后(4)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上地下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列举南极地区的重要资源:____(写出一种即可)(5)近些年,到南极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游客登陆南极大陆前会被要求给所有登陆时携带或穿着的物品进行真空除茵,消毒并清洁鞋底,登陆后与企鹅必须保持距离,不可主动靠近其5米的范围。严禁踏足在青苔覆盖的土地上。还要将垃圾随身携带并带走。以上对游客在南极登陆采取的措施,其意义在于____。【答案】21.(1)陆地

太平洋

长城

南美洲(2)寒冷

稀少

乙地(3)A(4)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淡水资源、气候资源(风能)等(5)保护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解析】21.本题以南极地区简图为材料,考查南极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科考站的分布和资源的分布状况,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南极地区中心是以陆地为主,罗斯海新站选址在难言岛位于太平洋沿岸。我国在南极建立的五个科考站,其中纬度位置最低的是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南美洲,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2)读图甲、乙两地气候的共同特征为全年气温寒冷、降水稀少属于极地气候;其中位于北极地区的是乙地,因为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3)我国南极考察队在春节前后去南极考察最合适,此时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4)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上地下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有煤、铁、石油等。(5)题干中描述对游客在南极登陆采取的措施,其意义在于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22.读极地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北极地区主要位于____(填纬度)以北,包括____洋大部分及其周边部分地区。南极地区主要位于____(填纬度)以南,包括____洲及其周边的海域。(2)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____,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____。(3)目前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依次为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四个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离南极点最近的是____。(4)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一般选在2月份,其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

)A.风力较小 B.是冬季,便于极地考察C.降水较多 D.是暖季,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5)到北极地区去的人不仅比南极地区多,而且北极地区很多陆地上有人定居。主要原因是(

)A.北极地区空气污染小 B.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冷,风大C.北极地区冰山更多,淡水资源丰富 D.北极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6)在南极建立科考站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

)。①酷寒②烈风③大雨④冰雹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7)如果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那么他的前后左右均是(

)A.东 B.南 C.西 D.北(8)北极周围的三个大洲是____、____、____。【答案】22.(1)66.5°N

北冰

66.5°S

南极(2)企鹅

北极熊(3)长城站

昆仑站(4)D(5)B(6)B(7)B(8)亚洲

欧洲

北美洲【解析】22.本大题以极地地区图为材料,设置了8个问题,涉及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代表动物、极地科考、极地气候、经纬网定向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由图可知,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66.5°N)以北,包括印度洋大部分及其周边部分地区。南极地区主要位于南极圈(66.5°S)以南,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2)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地区代表动物;北极地区代表动物是北极熊。北极熊素称“冰海霸王”,是北冰洋的象征。(3)由图可知,南极地区四个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北;离南极点最近的是昆仑站。(4)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建站时间一般选在2月份,其原因是此时南极地区是暖季,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故D正确,AB错误;南极气候干燥,故C错误。故选D。(5)到北极地区去的人不仅比南极地区多,而且北极地区很多陆地上有人定居。主要原因是北极没有南极寒冷,南极酷寒多烈风,故B正确;极地地区空气污染都小,故A错误;南北极都多冰山,淡水资源丰富,故C错误;北极南极都有极昼极夜现象,故D错误。故选B。(6)南极的气候酷寒,干燥,多烈风,所以在南极建立科考站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是①酷寒和②烈风,故B正确;南极气候干燥,故③④错误,故ACD错误。故选B。(7)在经纬网地图中,北极点所在的方向是北方,反之为南方。所以如果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那么他的前后左右均是南,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8)由图可知,北极周围的三个大洲是亚洲、欧洲、北美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培优第三阶——中考沙场点兵一、选择题1.(2022·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中考真题)极地地区作为科考宝地,受到人类越来越多的关注。2018年1月,我国宣布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下图为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图,完成下题。关于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大连——鹿特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路线沿途经过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B.该路线沿途经过的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多、风速大C.北极地区科学考察都选择在2月,因为此时冰面坚固,利于通行D.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只有相对原始的自然环境【答案】1.A【解析】1.关于我国北极通道路线(大连一鹿特丹)的说法,该路线沿途先后经过了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该路线经过的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比南极地区气温更高、降水更多、风速更小;北极地区科学考察应该选择6--8月,此时气温高、结冰面小、利于通航;北极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故A正确、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2.(2022·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1月23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赴南极考察。结合南极地区图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泰山站B.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西南方向C.南极科学考察一般选择在7-8月,正值极昼期D.对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答案】2.D【解析】2.极昼、极夜现象只发生于极圈以内,在此范围之外的考察站都无极昼、极夜现象。而图中不仅仅泰山站位于极圈之外,故A错误;读图可知,罗斯海新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故B错误;南极气候严寒,考察时应选择最温暖的的季节,即北半球的冬季,也就是南半球的夏季,故C错误;南极地区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及丰富的资源,在此考察可以获取相关数据为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资料。故D正确。故选D。(2022·辽宁葫芦岛·统考中考真题)读南极地区中国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完成下面3-4小题。3.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昆仑站 B.泰山站 C.中山站 D.长城站4.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是为了(

)A.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 B.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和保护C.研究企鹅、北极熊生存环境 D.今后向南极地区移民做准备【答案】3.D

4.B【解析】3.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长城站位于南纬62°13′,纬度低于66.5°,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正确;昆仑站、泰山站、中山站都位于南极圈以南,纬度高于66.5°,有极昼极夜现象,ABC错误。故选D。4.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生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所以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是为了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和保护,B正确;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不是为了开发当地的矿产资源,也不是为了今后向南极地区移民做准备,AD错误;北极熊生活在北极地区,所以到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不可能是为了研究北极熊的生存环境,C错误。故选B。(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22年建成,该站具备数据传输、远程实时监控和卫星通讯等功能,是我国“功能完善、设备先进、低碳环保、国际领先”的现代化南极科考站。下图为我国南极科考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5.罗斯海新站所处的经纬度最接近(

)A.73°N,165°E B.73°S,165°E C.83°N,165°W D.83°S,165°W6.在罗斯海新站开展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2月 B.5月 C.8月 D.10月7.我国科学考察队在罗斯海新站考察时,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水源短缺 B.地震频发 C.猛兽袭击 D.酷寒大风【答案】5.B

6.A

7.D【解析】5.读图可知,图示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南端,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沿着纬线顺时针方向为东,经度数值向东不断增大为东经。由此可判定,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最接近73°S,165°E,B正确,ACD错误。故选:B。6.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是南极的暖季,气温相对较高,白昼时间长,有极昼现象,适合科学考察,A正确,BCD错误。故选A。7.南极地区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酷寒大风最为常见,D正确;南极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A错误;罗斯海新站地区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B错误;南极地区缺少大型陆地动物,C错误。故选D。(2022·广西梧州·统考中考真题)位于加拿大北部哈得孙湾海域的丘吉尔港被誉为“北极熊之都”,每年都会有千余只北极熊在此聚集并等待哈得孙湾结冰后向北迁徙,此景象吸引众多野生动物爱好者前去观光摄影。下图是“北极熊生存范围示意图和丘吉尔港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8-9小题。8.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熊的生存范围缩小,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北极熊生存环境的是(

)A.广泛使用煤炭等燃料 B.大量砍伐森林当木材C.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 D.提倡出行多开小汽车9.当丘吉尔港月平均气温由零上转为零下时,哈得孙湾开始结冰,陆地上的北极熊开始聚集,因此观赏北极熊聚集的最佳时间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答案】8.C

9.D【解析】8.广泛使用煤炭等燃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A错误;大量砍伐森林当木材会导致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数量下降,B错误;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正确;提倡出行多开小汽车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数量,D错误。故选C。9.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年中10-11月丘吉尔港月平均气温由零上转为零下,哈得孙湾开始结冰,陆地上的北极熊开始聚集,因而10-11月为观赏北极熊的最佳时间,D正确;1-2月、4-5月哈得孙湾及北冰洋其他海域都已结冰一段时间,北极熊可能已经迁徙至更北区域,AB错误;7-8月海域没有结冰,C错误。答案D。(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4月24日,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工作圆满完成。此次科考中科学家们发现南极部分地区积雪变成绿色和红色,该现象与当地气候变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密切相关。读“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面10-11小题。10.我国南极科考站中,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A.中山站 B.泰山站 C.昆仑站 D.长城站11.南极部分地区积雪变成绿色和红色,这一现象表明南极地区(

)A.人口减少 B.风力增强 C.气候变暖 D.洪涝频繁【答案】10.D

11.C【解析】10.我国在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读图可知,五个科学考察站中长城站纬度最低,年平均气温应该是最高的,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南极部分地区的雪变成了绿色和红色,该现象与当地气候变化引起藻类大量繁殖密切相关。藻类在偏暖气候情况下会大量繁殖,这一现象表明南极地区气候变暖,C正确。南极地区无常住人口,A错误。南极地区有风库之称,常年风大,B错误。南极地区被称为“白色荒漠”,降水稀少,D错误。故选C。(2022·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2022年3月,南极地区的康格冰架崩解,海冰消融达到创纪录水平。当月,我国科考船“雪龙”号从罗斯海新站到达长城站。读南极地区图、南极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12-14小题。12.如果大量冰架崩解融化,产生的危害主要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淹没沿海低地 C.加剧海洋污染 D.臭氧层空洞扩大13.南极地区的地理特征是(

)A.冰雪覆盖,平均海拔高 B.降水量大,淡水资源丰富C.降水稀少,沙漠广布 D.夏季温暖,冬季酷寒14.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

)A.西南方 B.西北方 C.东南方 D.东北方【答案】12.B

13.A

14.D【解析】12.南极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如果大量冰架崩解融化,会造成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B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是冰架崩解融化的原因,不是危害,A错误;南极地区水资源水质好,不会加剧海洋污染,C错误;臭氧层空洞主要是由于氟氯烃的大量排放,与冰架崩解融化无关,D错误。故选B。13.南极地区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A正确;南极地区降水量少,其丰富的淡水资源是若干年累积形成的,不是因为降水多,地表被冰雪覆盖,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BC错误;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即使在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也十分寒冷,D错误。故选A。14.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转动,箭头所指方向为东。根据地球自转方向,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东芳;根据距离南极点的远近,长城站距离南极点远,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北方,综上,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东北方,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22·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人类对极地地区的科学考察越来越频繁。下图示意北极地区。据此完成下列15-16题。15.图中甲地(

)A.位于北太平洋西部 B.位于西半球 C.经纬度是(0°,30°W) D.存在极昼极夜现象16.我国黄河站考察队员(

)A.要面临“风库”的凶险 B.要忍受“冰雪高原”的极寒C.可以和企鹅家族合影留念 D.致力研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答案】15.B

16.D【解析】15.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可知,甲地经纬度为(60°N,30°W),位于西半球,C错误,B正确;甲地位于大西洋,不位于太平洋,A错误;甲地在北极圈以南,没有极昼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B。16.南极地区是地球最冷的地区,严寒、干燥、烈风,南极大陆被称为“冰雪高原”、“白色荒漠”、“风库”。北极地区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气温不及南极地区严寒,降水比南极地区多,风速不及南极地区大。南极地区代表动物企鹅,北极地区代表动物北极熊。两极地区的海洋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应注意保护。ABC错误,D正确。故选D。(2022·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南极洲自然环境独特,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如图示意南极洲三个纬度的多年气温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17-18小题。17.在影响气候的因素中,图示资料能够直接体现的是(

)①海陆分布②地球形状③地球运动④人类活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8.图示资料反映了南极洲自然环境特征中的(

)A.暴雪 B.狂风 C.干燥 D.酷寒【答案】17.B

18.D【解析】17.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南端,这里为极地气候,气候特点为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读图可知,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气温低;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这就使得低纬度地区太阳光照强烈,地面获得的热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太阳斜射,甚至没有太阳照射,因此气温低;图示资料能够直接体现的是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这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造成的,故②③正确,图示资料反映不出海陆分布及人类活动对气温的影响,①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18.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较弱,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荒漠”之称,它至今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读图可知,图中显示南极洲大部分时间气温在-10°C以下,最低气温在-60°C左右,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是酷寒,D正确;图示资料反映不了暴雨、狂风、干燥的气候特点,ABC错误。故选D。(2022·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2021年10月在北极圈论坛大会上,《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所提出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再次受到了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读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19.有关北极航道叙述正确的是(

)A.沿线地区可看到成群的企鹅 B.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C.最佳通航时间为每年的1月前后 D.提升了马六甲海峡的航运价值20.关于北极航线所联系的①②③大洲,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大洲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带 B.②大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C.③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奉基督教 D.①②③洲都地跨寒温热三带【答案】19.B

20.C【解析】19.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北极航道沿线地区不能看到,故A错误;北极航道的开辟缩短了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故B正确;北极航道最佳通航时间为每年的7月前后,故C错误;北极航道提升了白令海峡的航运价值,不经过马六甲海峡,故D错误。故选B。20.读图可知,图中①是亚洲,②是北美洲,③是欧洲。①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面积占四分之三,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故A错误;②是北美洲,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故B错误;③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奉基督教,故C正确;①亚洲、②北美洲都地跨寒温热三带,③欧洲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无热带,故D错误。故选C。二、解答题21.(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极地考察能力彰显着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综合国力。2022年4月30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某地理小组成员以“极地考察与生态保护”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请你完成该学习过程。项目一:迄今为止,我国在极地地区已建立5个科学考察站,分别是南极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和北极的黄河站。小组成员绘制两极地区示意图,认识并标注了我国极地科考站的位置。(1)我国已建立的5个极地科考站中,位于最北、最南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项目二:南极洲和北冰洋独特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广阔天然实验室。小组成员搜集了极地科考的部分课题并对课题内容进行分类。(2)请将下列研究课题内容的序号填入表对应的空格内。科考领域课题内容太阳活动⑤生物活动A_________地质演化B_________环境问题C_________气候变化D_________冰川资源E_________①通过企鹅、北极熊等,研究生物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性。②通过提取冰芯,研究几百万年来的气候变化。③通过南极储量很大的煤田,研究大陆漂移演化。④通过极地冰川的研究,探索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新途径。⑤通过极光现象,研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⑥通过极地上空的臭氧空洞,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项目三: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人们除了寻求新能源以外,还将目光放到更远的极地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