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樟子松栽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综述_第1页
定边樟子松栽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综述_第2页
定边樟子松栽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综述_第3页
定边樟子松栽植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综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部、毛乌素沙地南沿,该地区内气候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要特征,风沙天气较多,降雨有限,存在严重的沙漠化问题。本文从定边县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容器育苗入手,详细阐述了樟子松栽植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措施,并指出樟子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以期能为有关人士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关键词:樟子松;容器育苗;栽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樟子松作为一种针叶树种,不仅耐寒,而且耐旱,在年均降雨量不足400mm的区域上也能生长,此外,樟子松还展现出了抗风和抗虫的优良特性。采用容器育苗方式培育可以大幅缩短育苗时间,并有助于培养出更多成活率高、生长势头良好的优质苗木。所以,容器育苗技术近年来在定边县樟子松栽培过程当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下面主要就樟子松容器育苗栽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展开探究,以期能为定边县更好的进行樟子松栽植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1定边县的自然环境条件及扩大樟子松栽植力度的重要意义由于定边县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风沙区由北向南的侵袭和过渡带,当地的气候环境较为恶劣,降雨量有限,大风天气较多,还频繁出现一些极端恶劣天气,导致水土流失非常严重,沙化问题较为突出,对当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影响。为了改善当地恶劣的气候环境条件,应用樟子松进行栽植造林意义重大。因为樟子松根系较为发达,生长速度快,抗风沙能力较强,在降水稀少,土壤贫瘠的沙地当中也能生长。所以在定边县应进一步扩大樟子松栽培造林工作,增加造林面积,促使当地生态环境得以不断改善,减少风沙天气发生几率,有效带动经济增长,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樟子松容器苗培育技术的运用林业要想取得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充分重视育苗工作,只有培育更多高质量的优质苗木,才能为林业建设提供充足的苗木保障。而运用容器育苗技术展开樟子松的育苗工作,可大幅缩减育苗时间,而且培育出的樟子松苗木质量好、成活率高,能够极大的满足定边县樟子松造林工作对苗木的需要。容器育苗开展过程当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首先需要对种子进行前处理,其次应加强幼苗管护,最后还要做好苗木生长期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提高容器育苗效率及其质量。下面结合实践对樟子松容器育苗技术要点展开分析总结:2.1种子前期处理种子的选择过程当中,应当把生长状态良好,没有病虫害,抗病能力强的母树作为采种对象。把采集之后的种子集中在一起进行检验,筛选出品质优良的种子用于容器育苗。育苗工作实施之前5天左右,把种子浸泡于高锰酸钾溶液当中,时间为60分钟,达到浸泡时间之后,利用清水对捞出的种子进行冲洗,之后再把种子浸泡到冷水当中,时间为48小时,把种子捞出来移至温暖区域,期间需要将温湿度控制好,并定时进行翻动,对种子裂嘴率展开细致观察,种子有约30%裂嘴之后便可及时进行播种。种子通过上述处理,可大幅提升种子的发芽率。其次,将苗床提前备好,并制作营养土。苗床必须结合造林地的实际需要,选择临近区域,要求地势平坦,具有较好的排灌条件,并充分结合樟子松育苗需求,开挖数量适宜的苗床,宽度一般按照1m进行设置,深度按照0.2m进行设置,长度一般为15m,确保苗床底部平整度,这对于苗木管理非常有益。利用筛子处理绵黄土,之后把炉渣按照8%的比例添加其中,并添加6%的细沙(0.2mm)以及1%的硫酸亚铁、0.06%的磷酸二铵和25%的农家肥,之后把这些材料充分搅拌好制作成营养土,用于樟子松的容器育苗。配置的营养土用手握住可以成团,掉落地上能够分散效果最好,接着再利用种植袋盛装营养土。2.2作床、装袋、播种及苗地管理整平苗床上的土壤,然后将炉渣过筛之后铺于苗床上,一般以2cm的厚度为最佳,然后把装满营养土的塑料容器袋均匀的摆放在苗床上,要求整齐摆放,2个容器带之间的空隙填满细土,用水充分浇透。通常在4月底开展播种工作,在营养袋内播入经过处理的樟子松种子,一般每个营养袋播入种子5粒即可,把种子轻轻的按压到土中,确保土壤和种子紧密的接触。完成播种之后,对营养袋展开检查,避免留有播种的空袋,接着利用细的沙土进行覆盖,厚度以1cm为最佳,轻轻镇压,再将锯末覆盖在上面,并加盖地膜,这样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湿效果,增加温度,确保樟子松整齐出苗,一般完成播种之后8天左右便可出苗,幼苗全部出齐之后,在阴天无风的天气条件下撤膜,并及时把水浇足。同时,加强苗地管理,为确保樟子松种子可以快速生根与生长,需提供充足的水分供应,并确保温度适宜,当樟子松出苗之后,应加强幼苗生长情况的观察,当苗床上出现杂草第一时间将其拔除。同时,为避免害虫危害幼苗,可合理喷洒一些药剂,另外还应当加强鸟害和鼠害方面的防治。苗木达到10cm生长高度时及时进行定苗,一般1个营养袋内保留1株即可。之后经过10天左右的生长,在做好喷水工作的前提下,实施叶面追肥,主要选择氮肥进行追施,苗木生长后期在应用磷钾肥,这对苗木木质化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苗木生长期间间隔7天,利用0.05%的黑矾溶液喷洒1次,药剂喷洒之后30分钟,运用清水对叶面进行冲洗。在确保苗木有着适宜光照条件的同时,还应当避免强光对苗木造成灼伤,通过合理设置遮阴网进行遮阴。进入冬季之后,可利用细土覆盖于地表,一般厚度为2cm,并加盖稻草,这样可大幅减少幼苗动态发生几率,直至第二年春季之后,把覆盖的土与稻草去除,将苗木露出来,促进其生长。2.3苗期管理2.3.1灌水樟子松播种之后直至出苗前这段时间,要定期均匀浇水,可借助微喷设备进行灌水,如选择30~40#微喷水带,设备安装在苗床过道上,在早上或者傍晚进行浇水,确保苗床湿润度适宜即可。2.3.2苗木施肥施肥应当做到定期施用,加强除草,当苗木进入快速生长期之后,对于土壤养分的需求量也有了快速增长,所以及时施肥非常重要,施肥过程当中可运用撒肥或者喷肥方式增加土壤养分。6月上旬每亩按照10kg施入尿素,同时联合应用1500倍液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洒,喷洒时间为5月上中旬,间隔14天左右喷洒1次,持续应用3次即可。在对苗床观察过程当中,如发现杂草需及时去除,以免杂草对樟子松幼苗生长带来不利影响。2.3.3苗木封顶控制为避免苗木过快的进行生长,应当将苗木的顶梢合理去除,这对于苗木木质化与顺利越冬也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提升苗木成活率,确保苗木正常生长,进而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2.3.4苗木出圃樟子松幼苗经过一年培育之后,通常能够达到15cm的生长高度。第二年便可出圃造林,栽植过程当中应当做到随起随栽,以提高成活率。3樟子松栽植技术要点3.1科学选择造林地樟子松在肥力条件较好、湿润度适宜,具有较好排灌条件的地块上生长良好。同时在粗骨骼土、山地石砾质沙土土壤条件,或者贫瘠的河岸沙地也能栽植。如果造林地属于半固定沙丘或者流动沙丘,造林过程当中应进行固沙造林,保护好樟子松苗木,避免风沙掩埋苗木,引发苗木死亡。3.2造林整地整地过程当中,一般选择块状整地的方式进行整地,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整地,有助于更新林区森林。如果运用带状整地方式进行整地,需结合地块草层生长情况,设置50~70cm的带宽,为减少土壤风蚀带来的影响,需根据风向垂直整地。另外也可运用环山机械进行开沟整地或者穴状整地,沿等高线用开沟犁在18度以下的坡度上进行开沟整地,一般按照40cm控制沟的深度,宽度以25cm为最佳,选择雨季进行整地,回土时间在第二年春季进行,对土壤重耙之后造林,集中连片造林多运用这种方法进行整地,整地时还必须要对原有草层加强保护。3.3樟子松栽植方法3.3.1苗木的保护和处理对苗木根系加强保护是提高樟子松栽培成活率的关键,起苗过程当中,应最大程度的确保苗木根系完整,在土壤湿润条件下进行起苗。樟子松属于一种针叶类的树种类型,其地上部分缺乏较强的再生能力,特别是顶芽被损坏之后,就会对树木生长造成很大影响,不利于形成通直的树干,同时其地下根系较为纤细,如不重视苗木根系保护,很容易导致根系发生损伤或折断,影响栽植成活率。所以,加强苗木保护尤为重要。造林过程当中所选的苗木,必须要具有饱满的顶芽,茎干生长良好,并具有发达根系,苗木不存在机械性损伤和病虫害现象。苗木起苗之后及时进行栽植,如果不能第一时间进行栽植的,应当把苗木假植起来。具备条件的地方,在栽植樟子松苗木过程当中,苗木根系可以运用蘸泥浆进行处理或者用水浸苗根,这样可以大幅提升苗木栽植成活率。3.3.2苗木的包装和运苗按照每100株樟子松苗木的标准设置成一捆,借用草帘进行包装,把水浇足,如果育苗地与造林地距离较远的在运输时,应定时浇水,提高苗木湿润度。3.3.3栽植方法明穴栽植法:借助打坑机开挖35~40cm深的栽植坑,长度与其宽度均为40cm,在坑的中央部位垂直放入苗木,保证根系充分舒展,回填土并踏实,浇水,一般小规格的苗木栽植过程当中,主要运用该法。小坑靠壁(垂直壁)法:在沙地地带栽植樟子松过程当中,时常运用这一栽植方法,该方法操作起来相对简单,栽植效率较高,可以有效确保栽植质量。深度以35~40cm为最佳,栽植坑的口部以30cm为最佳,坑底按照15cm的宽度进行设置,在小坑垂直壁的侧面扶正苗木,把第二个坑开挖的土回填到第一个坑中,充分踏实,接下来的栽植都是这样以此类推,一般每天一个工作组可栽植1000株左右。缝隙植树法:开挖55cm深的缝隙,上口设置成10cm宽,也可采用更大规格的缝隙,在缝隙内放入苗木的根系,对苗木轻轻提起,确保苗木根系完全舒展,在缝隙的一壁上靠上苗木进行栽植。同时在距离第一个缝隙10cm的地方,将植树锹插入土中设置第二个缝隙,尽量用力向里推,再向外推,确保苗木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触,然后再填实二个缝隙,充分踏实,该方法操作起来非常简便。一般每个工组一天可以栽植1400株左右,可以大幅提升栽植工效。完成造林工作之后的当年秋季,如果成活率不足85%的地段,第二年进行造林时,选择相对较大的苗木,根据原来的株行距展开补植。沙荒栽植在栽植之后的前两年,每年实施3次中耕除草,冬季对苗木进行埋土处理,促进苗木顺利越冬。4病虫害防治4.1松针锈病该病主要由白头翁鞘锈菌、铁线莲鞘锈菌病原菌感染所导致。刚发病时,樟子松松针上会有退绿的斑点出现,越冬之后,有丘疹样的凸起产生在病害部位,颜色为褐色,单行排列,这就是病原菌的性孢子器,5月份之后有橘黄色短柱状的锈孢子器出现在性孢子器的对侧。锈孢子散发之后,会留下膜状包被,颜色为白色,之后发生散落。发病的松针大多变得枯黄,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导致主梢变短,较重的导致整株发生死亡。防治方法:加强幼林抚育,将该病的转主植物及时清除,打破这类病害发育循环,减少发病几率。做好苗木检疫工作,避免新的樟子松育苗基地传入病害。3~4月份利用600倍液65%的代森锌喷洒防治,也可喷洒100倍液45%的代森铵水剂,均匀喷洒,提高防治成效。4.2松大蚜这种害虫在很多林区都有分布,主要以成虫或者若虫的方式在樟子松的嫩枝上危害取食其中的汁液,而且还会分泌很多蜜露,增加煤污病的发生几率。病害较重的,导致松针尖端变红,在受害的叶片上留下红黄色的斑点,松针发生枯萎掉落。特别是在夏季,害虫危害高发阶段,分泌的蜜露量较大,远远望去松针上有很多明亮的水滴,会沾染很多粉尘与煤粉,增加煤污病的发生几率,导致樟子松生长受限。松大蚜主要通过卵的形式在松针上越冬。定边县春季3~4月份是松大蚜卵孵化出若虫的重要时期,无翅型成虫主要出现在3月中旬,都属于雌性。翅胎生雌虫出现在5月中旬并不断迁飞繁殖。4~10月份持续造成危害。防治方法:把抚育管理工作充分做好,冬季把有虫卵的松针全部解除并集中销毁,减少害虫虫源数量。加强天敌保护,如蚜小蜂、大灰食蚜蝇以及异色瓢虫都是松大蚜的天敌,具体防治时根据害虫数量多少,利用天敌进行防治,减少害虫带来的危害。运用3000倍液20%的氰戊菊酯乳油或者1000倍液50%的久效磷喷洒防治,还可选用苦参烟碱乳油配置成15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上述药剂交替应用,间隔7天喷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