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2第4章 人与环境单元检测卷(四)(人教版)_第1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2第4章 人与环境单元检测卷(四)(人教版)_第2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2第4章 人与环境单元检测卷(四)(人教版)_第3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2第4章 人与环境单元检测卷(四)(人教版)_第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选修2第4章 人与环境单元检测卷(四)(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卷(四)(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山东师大附中调研)近年,我国较多城市霾天气频发,改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退耕还林”持续进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等迅速展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需要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C.退耕还林过程增加了物种丰富度 D.退耕还林过程经历了次生演替B解析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A正确;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不需要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且引进外来物种不慎会导致生物入侵,B错误;退耕还林过程增加了物种丰富度,C正确;退耕还林过程经历了次生演替,D正确。2.(2021·西工大附中调研)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蓝细菌大量繁殖、水华频发。治理水华的常用方法是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近年来,研究人员采用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获得较好治理效果。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污水中的有机物可供蓝细菌利用 B.河流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循环 C.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不会引起水体污染 D.大型挺水植物与蓝细菌竞争资源能减少水华发生D解析

蓝细菌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污水中的有机物需要通过水体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形成无机物才能被蓝细菌吸收,A错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用化学杀藻剂会对水体造成污染,C错误;大型挺水植物与蓝细菌竞争水体中的营养,可阻碍蓝细菌的生长,从而减少水华发生,D正确。3.(2021·江苏江阴调研)地球上几乎每种生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下列叙述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的是(

) A.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的灵感 B.每个物种都维持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C.屠呦呦通过研究植物黄花蒿,从其茎叶中提取出青蒿素 D.路边生长的不知名野草以及生活在其周围的不知名昆虫B解析

海洋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能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的灵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错误;每个物种都维持着它们所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正确;屠呦呦通过研究植物黄花蒿,从其茎叶中提取出青蒿素,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路边生长的不知名野草以及生活在其周围的不知名昆虫,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D错误。4.(2021·山东日照调研)下列有关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气中臭氧层的减少会加速物种灭绝 B.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大力植树造林、种花种草,可缓解霾的发生 D.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应先发展经济,后考虑环境保护问题D解析

大气中臭氧层的减少会增加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加速物种灭绝,A正确;提倡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B正确;大力植树造林、种花种草可以净化空气,缓解霾的发生,C正确;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既要发展经济,又要考虑环境保护问题,D错误。5.(2021·武汉二中期中)“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我国海域发生赤潮的次数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列关于“赤潮”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发生赤潮的水体多变为红色,进而会导致鱼、虾、贝类的大量死亡 B.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 C.赤潮发生时水中的含氧量降低 D.化肥的使用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不会引起赤潮D解析

“赤潮”又被称为“有害藻华”,说明发生赤潮会导致大量呈红色的有害藻类大量繁殖,进而导致鱼、虾、贝类的大量死亡,A正确;藻类大量繁殖是由于水体内排放大量含氮、磷的各种污染物引起,所以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B正确;赤潮发生时由于藻类大量繁殖,水中其他自养生物的光合作用减弱,产氧减少,需氧微生物分解耗氧等,水中的含氧量降低,C正确;化肥和生活污水中含大量氮和磷等元素,将其排放到自然水域会引起赤潮,D错误。6.(2021·中原名校联盟)本世纪下半叶实验温室气体零排放,才能降低气候变化给地球带来的生态风险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危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既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温室效应问题 B.温室效应是生物圈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导致的,这是个全球性问题 C.岛国受温室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岛国的CO2排放量更大 D.为了尽快降低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应立即实现CO2的零排放B解析

解决温室效应的根本措施是减少CO2的排放,而不是大力植树造林,A错误;温室效应是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导致的,大气中CO2浓度升高破坏了碳循环的平衡,温室效应是一个全球性问题,B正确;岛国受温室效应影响相对较大的原因是岛国被海洋环抱,温室效应最终会导致海平面上升,C错误;由于要考虑到生产和生活的现状,实现CO2的零排放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D错误。7.(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月考)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C解析锁阳叶退化,从小果白刺的根部获取营养物质,故二者为寄生关系,A错误;西部沙漠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较低,故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由于环境恶劣,恢复力稳定性也较低,B错误;沙生植物可以防风固沙,维持生态平衡,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锁阳产生变异后,长期干旱条件对锁阳起了选择作用,使其保留下来,D错误。8.(2021·湘豫名校大联考)下列关于江苏省内发生的几个生态相关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互花米草原产于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于美洲,经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C.麇鹿原产于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易地保护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B解析

外来物种入侵会给当地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但外来物种并不是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B错误。9.(2021·江西九江月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水”可以美化环境,同时也可消除温室效应 B.封山育林体现了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D.森林在生物圈中的间接价值大于森林的直接价值A解析“绿水”可以美化环境,但不能消除温室效应,A错误;封山育林体现了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正确;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C正确;森林在生物圈中的间接价值大于森林的直接价值,D正确。10.(2021·安徽淮北一中期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生态系统中人们不断施肥、灌溉、播种等,目的是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B.“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C.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属于化学防治 D.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解析农业生态系统中人们不断施肥、灌溉、播种等,目的是合理的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农作物中,A错误;“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B正确;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以干扰害虫繁殖,该防治方法属于生物防治,C错误;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错误。11.某农业示范基地,“海水蔬菜”长势良好。这是一些从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种植时以高盐分的海水进行浇灌,其所需无机盐由海水提供,生长周期短,营养价值高。大面积推广“海水蔬菜”种植的目的不包括(

) A.节约淡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B.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充分利用闲置的盐碱地,减少对耕地的需求压力 D.减少化肥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B解析种植“海水蔬菜”能节约淡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A正确;可充分利用闲置的盐碱地,减少对耕地的需求压力,C正确;可减少化肥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D正确。12.(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期中)第4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1864只,圈养375只,栖息地258~349万公顷,栖息地保护区67个,大熊猫在国内得到很好的保护。若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至栖息地保护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 B.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因大熊猫的放归而受到影响 C.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 D.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可能会增大A解析大熊猫属于栖息地原有的物种,所以放归圈养的大熊猫不会使栖息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A错误;大熊猫的放归会导致栖息地内被大熊猫捕食的生物、天敌等的数量、分布等发生改变,进而导致栖息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B正确;将圈养的大熊猫放归栖息地是通过增加迁入率来提高其种群密度的,C正确;放归的大熊猫中可能具有与栖息地大熊猫不同的基因和基因型,所以放归大熊猫后,栖息地的大熊猫种群基因库和基因频率都可能增大,D正确。13.(2021·新疆高二期末)下列有关生态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B.雄鸟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有利于繁殖,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C.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森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解析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环境条件恶劣,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A正确;雄鸟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有利于繁殖,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B错误;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可增大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森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14.(2021·吉林长春市期末)大熊猫被誉为我国的“国宝”,其种群数量变化备受关注。下列关于大熊猫种群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熊猫的种群密度是其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大熊猫种群的增长速率会随种群数量增加而降低

C.环境对大熊猫的选择会导致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合理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B解析大熊猫的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及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大熊猫种群在有限的环境中,会呈“S”形增长,在达到K/2之前,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大,增长速率也会增大,B错误;环境对大熊猫的选择,会导致其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大熊猫发生进化,C正确;合理地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D正确。15.(2021·重庆八中期末)位于南美洲西海岸900公里处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群岛上生活着14种“达尔文地雀”,其种间杂交一般是不育的。对加拉帕戈斯群岛生物多样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群岛的生物多样性仅与生物种类的多少有关 B.对该群岛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应主要采取就地保护的方式 C.对岛上的动物进行物种多样性研究,应采用样方法来进行 D.对该群岛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应包括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两个方面B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该群岛的生物多样性不仅仅与生物种类的多少有关,A错误;对该群岛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应主要采取就地保护的方式,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正确;样方法仅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C错误;对该群岛进行生物多样性研究,应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D错误。16.(2021·四川成都七中期末改编)如图所示为某人工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该生态系统由于饲养猪、鸡延长了食物链,最终使人获得的能量减少B.蝇蛆和蚯蚓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可促进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C.合理使用农家肥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增加大气中CO2浓度,利于葡萄和蔬菜增产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循环原理解析

饲养猪、鸡延长了食物链,但经过废弃物再利用,人获得的能量增多,A错误;蝇蛆和蚯蚓是分解者,可促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B正确;农家肥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可以产生CO2和无机盐,故能在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增加大气中CO2浓度,利于葡萄和蔬菜增产,C正确;该生态系统遵循了循环原理,D正确。17.(2021·湖北荆州中学)阅读分析以下材料,判断这些材料中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依次是(

)

材料一沼气工程,是我国政府为改善农村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推广的一种生态工程。

材料二我国南方某些地区采用桑基鱼塘模型,能大大提高系统生产力。

材料三居住在林区的农民,“靠山吃山”是他们生活的根本。当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是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林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将改善生态和发展经济结合起来,真正做到造林护林。 ①循环原理②自生原理③协调原理④整体原理 A.①④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D解析

实施沼气工程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循环原理,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个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我国南方某些地区采用的桑基鱼塘模式,就是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高效生态系统,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自生原理;在进行植树造林时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主要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整体原理。综上,D正确。18.(2021·江苏海门中学)下图为一富营养化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A.植物浮床有吸收水体氮、磷的能力,可减少富营养化B.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提高了净化效果C.曝气可增强厌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D.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工程的目标之一解析借助植物浮床,可使植物庞大的根系透过小孔牢牢的固定在水体中,植物的根系从水体中吸收氮、磷等物质,可减少水体富营养化,A正确;吸附基质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可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因此能够提高净化效果,B正确;曝气可增加溶氧量,进而增强需氧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C错误;借助植物浮床,有助于植物的根系从水体中吸收氮、磷等物质,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生植物生长,从而起到了改善和净化水质的效果,可见,增加水体透明度,恢复水草生长是该修复过程的目标之一,D正确。19.(2021·江苏淮阴中学调研)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下图是生物氧化塘内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DA.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和协调等原理B.在该氧化塘中引进硝化细菌有利于对污水的处理C.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D.出水处只要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便可排放20.(2021·江苏姜堰中学期末)生态农业不仅指对于农作物中所含物质、能量的充分利用,还具有很多的内涵。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作物“轮种”不仅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可避免某些害虫的大发生 B.以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沼气,可以做到对农作物中能量多级利用

C.生态农业中巧设食物链,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使物质和能量得到最大限度利用 D.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措施能够减少甚至不使用化学农药D解析作物“轮种”不仅能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可避免某些害虫的大发生,符合生态学原理,A正确;以作物秸秆生产沼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B正确;生态农业中巧设食物链,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错误;应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措施,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化学农药,符合生态学原理,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60分。21.(12分)(2021·黑龙江哈三中期末)湿地生态系统俗称“地球之肾”。回答下列问题:(1)湿地具有调蓄水源、调节气候等基本生态效益,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2)沿海滩涂是生物资源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样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基本功能;在该生态系统中,鱼类在觅食过程中的游动引来了鸟类,鸟类捕食行为逼迫鱼类躲避捕食,这说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某观赏鱼塘排放的污水造成了环境污染,环保部门在鱼塘旁构建人工湿地来净化污水。①流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工湿地的设计要注意采取措施增加水体的氧含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人工湿地只能净化一定量的污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间接(2)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3)①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②促进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加强需氧微生物对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作用,降低水体中有机物含量③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解析(1)湿地生态系统俗称“地球之肾”,它具有净化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体现了它的间接价值。(2)沿海滩涂是生物资源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样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三大基本功能;该生态系统中,鱼类觅食时的游动提高了被捕食的风险,而鸟类捕食的行为特征也会让鱼类躲避猎捕。可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某观赏鱼塘排放的污水造成了环境污染,环保部门在鱼塘旁构建人工湿地来净化污水。①流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有本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②人工湿地的设计要注意采取措施增加水体的氧含量,目的是污水中的有机物的分解要依靠湿地中的微生物,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际上是呼吸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增加氧气含量可促进有机物的分解;③人工湿地只能净化一定量的污水,原因是生态系统可以调节系统的稳定,但是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了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将遭到破坏。22.(12分)(2021·福建南平一中联考)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七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生态条件。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近年来湿地及湿地周边的植被破坏较严重,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一定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保护湿地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这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________。 (2)对于河流、湖泊等湿地保护,可在这些湿地周边开展植树造林,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为某人工鱼塘中几种生物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为相关鱼的同化能量。①由图可知,鱼种甲与鱼种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②保护鱼塘生态系统,可适时地、有计划地捕捞成鱼,不仅能获得渔业产品和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经调查发现,环境条件不利时,该鱼塘中黑斑蛙的雌/雄比值会下降,使黑斑蛙的________下降,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就地保护(2)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3)①b/(a+c)×100%

②幼鱼的生长发育(或鱼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③出生率

种群密度下降解析(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主要方式,其中保护湿地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这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就地保护;(2)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①由题干信息可知,a、b、c、d为相关鱼的同化能量,鱼种甲的同化量为a+c,鱼种乙在捕食鱼种甲途径中获得的同化量为b,故两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b/(a+c)×100%;②保护鱼塘生态系统,可适时地、有计划地捕捞成鱼,可合理规划捕鱼时机与捕鱼量,不仅能获得渔业产品和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鱼种群的可持续发展;③雌/雄比值(性别比例)下降会造成黑斑蛙的出生率的下降,进而导致种群密度的下降。23.(12分)(2021·甘肃兰州一期末)黄河某河段因沿线城市扩建等因素而严重污染,近几年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该河段生态环境逐渐恢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群落的________是区别不同河流群落的重要特征,河流群落中的生物和____________相互作用共同形成河流生态系统。 (2)由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过多,河水中N、P含量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体溶氧量迅速下降,进一步造成鱼类等生物死亡,这一过程中存在________反馈调节;该河流在受到污染后难以恢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迅速丧失。专家建议,在水体发绿的初期,适量投放喜欢滤食藻类的鲢鱼来控制藻类数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3)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河流中以藻类和浮游植物为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物种组成其生存的非生物环境(或“它的非生物环境”)

(2)正污染超过了一定限度(或“污染超过了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间接(3)生产者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解析(1)河流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河流群落的重要特征,河流群落中的生物及其生存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形成河流生态系统。(2)由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过多,河水中N、P含量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体溶氧量迅速下降,进一步造成鱼类等生物死亡,这一过程中存在正反馈调节;该河流在受到污染后难以恢复的原因是污染超过了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迅速丧失。专家建议,在水体发绿的初期,适量投放喜欢滤食藻类的鲢鱼来控制藻类数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3)河流中藻类和浮游植物是生产者,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河流中藻类和浮游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24.(12分)(2021·河南安阳市调研)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活动在中国杭州举办,主题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主旨是倡导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共同的家园。某城市在郊区建设了湿地公园,几年后该地植物种类和数量均增加,并且能够很好地处理城市污水,改善了当地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湿地中垂柳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为________。调查发现,单一垂柳树林比多树种混合林的受虫害程度要________(填“轻”或“重”),湿地垂柳树上两种植食性毛毛虫的关系为________。 (2)湿地公园建成后明显改善了当地的气候,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几年后该地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研究发现,香蒲等挺水植物能够分泌一些挥发类物质,吸引昆虫,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3)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对湿地中的有害昆虫进行防治时,应将有害昆虫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样方法重种间竞争(2)间接抵抗力信息传递(3)大于种群数量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控制种群数量在K/2以下,既能防止种群增长过快,又使种群数量较低解析(1)调查垂柳种群密度的方法可用样方法。垂柳树林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因此与多树种混合林相比,其受虫害程度要重。垂柳树上两种植食性毛毛虫在食物和生存空间两个方面存在竞争关系。(2)湿地公园建成后明显改善了当地的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几年后该地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香蒲等挺水植物能够分泌一些挥发类物质,吸引昆虫,这属于化学信息的作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3)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