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4 2 1 体液免疫_第1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4 2 1 体液免疫_第2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4 2 1 体液免疫_第3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4 2 1 体液免疫_第4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4 2 1 体液免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

体液免疫1.理解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2.概述体液免疫的过程。学习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体液免疫的过程建立机体调节的

稳态观。2.科学思维:建构体液免疫的过程图。素养要求体液免疫内容索引网络构建课时对点练体液免疫1.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1)身份标签①成分:一般为

。②特点: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带有

的身份标签。(2)识别方式:免疫细胞靠细胞表面的

来辨认。2.体液免疫(1)概念: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

,由于抗体存在于

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教材梳理预习新知夯实基础蛋白质各自受体抗体体液(2)基本过程①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

信号。②一些病原体被

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③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_______

,然后传递给

。④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

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

。第一个树突状细胞、B细胞细胞表面辅助性T细胞第二个细胞因子⑤B细胞受到

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_______

过程。⑥

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的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的

或对人体细胞的

。两个信号分裂、分化增殖黏附浆细胞(1)病毒、细菌及人体细胞的分子标签是不同的(

)(2)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

)(3)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4)浆细胞会在抗原的刺激作用下产生抗体(

)(5)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6)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

)√×√判断正误××√特别提醒(1)在二次免疫时,浆细胞可来自B细胞的增殖分化,也可来自记忆B细胞的增殖分化。(2)浆细胞是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特别提醒(1)在二次免疫时,浆细胞可来自B细胞的增殖分化,也可来自记忆B细胞的增殖分化。(2)浆细胞是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下图表示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核心探讨突破重难强化素养(1)细胞Ⅰ、Ⅱ、Ⅲ分别是什么细胞?提示细胞Ⅰ、Ⅱ、Ⅲ分别是B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2)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什么?提示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3)体液免疫中B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什么条件?提示需要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需要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与B细胞接触;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4)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提示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无识别作用的细胞是浆细胞。(5)图中⑩过程发生后,病原体的去向是什么?提示病原体与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6)免疫过程⑤→⑧→⑨和①→②→③→⑦→⑨相比,在反应速度和强度上有什么区别?提示⑤→⑧→⑨是二次免疫,与①→②→③→⑦→⑨相比,反应更快、更强,产生的抗体更多。1.B细胞活化的条件核心归纳两个信号的刺激①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②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细胞因子的作用: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可以促进B细胞分裂、分

化过程2.二次免疫及其特点(1)二次免疫的基础:在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记忆B细胞,当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地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更快更多地产生抗体。(2)二次免疫的特点: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产生抗体又快又多,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2.二次免疫及其特点(1)二次免疫的基础:在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记忆B细胞,当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地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更快更多地产生抗体。(2)二次免疫的特点: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产生抗体又快又多,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1.下列有关曲线中,最有可能错误的是典题应用及时反馈知识落实√解析体液免疫中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且产生抗体的量及速度比抗原初次侵入机体时更多、更快,患病程度较轻。2.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树突状细胞等吞噬细胞识别抗原为非特异性B.抗原呈递细胞具有摄取、处理和传递的作用C.辅助性T细胞可以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为B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D.吞噬细胞可将抗原—抗体结合物吞噬消化√解析辅助性T细胞不具有抗原呈递作用,故C错误。网络构建课时对点练题组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1.在人体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表面能识别“非己”的物质是A.抗原 B.抗体C.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 D.抗原—抗体复合物12345678910√对点训练1112131415161718解析

抗原、抗体和抗原—抗体复合物都不是淋巴细胞表面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在人体的免疫过程中,能识别“非己”的物质是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2.下列关于分子标签的描述错误的是A.人体细胞膜表面起分子标签作用的物质一般是蛋白质B.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都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C.免疫细胞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识别分子标签D.所有免疫细胞都具有识别分子标签的功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题组二体液免疫3.下列关于浆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浆细胞多数来源于B细胞直接受到抗原的刺激B.记忆B细胞在受抗原刺激后,能迅速产生抗体C.浆细胞产生于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之前D.浆细胞能产生抗体,通过抗原—抗体的结合,抑制抗原的增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4.当人体再次感染相同的抗原时,会引发二次免疫反应。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快而强的原因是,体内储存有大量的A.抗原 B.抗体C.记忆细胞 D.病原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骨髓

B.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C.三种细胞内基因、mRNA都不相同

D.丙不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B细胞生成和成熟的场所为骨髓,A正确;成熟的B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则其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B正确;三种细胞内基因相同、mRNA不完全相同,C错误;丙(浆细胞)只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D正确。6.如图所示为体液免疫过程中两种淋巴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受抗原刺激的辅助性T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乙为浆细胞,可由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C.物质M为抗原,由甲摄取、处理后传递给乙D.物质M为细胞因子,能促进乙细胞的增殖、分化√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体液免疫中涉及的淋巴细胞有辅助性T细胞、B细胞,辅助性T细胞受抗原刺激产生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因此甲为受抗原刺激的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A项错误;乙为B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B项错误;物质M是细胞因子,其作用于乙细胞(B细胞),能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C项错误、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7.结合下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过程为体液免疫过程B.a细胞为细胞毒性T细胞C.b细胞为树突状细胞D.a接触B细胞时为B细胞激活的第二个信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题图表示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然后辅助性T细胞刺激B细胞的过程,a细胞表示辅助性T细胞。8.(2021·黑龙江伊春二中高二上期末)如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①是抗原呈递细胞B.细胞②是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

细胞因子C.细胞③是记忆B细胞,再次接触该抗原时可迅速增殖分化D.细胞④寿命比较长,细胞⑤产生的物质为蛋白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细胞①是抗原呈递细胞,可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A正确;细胞②是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正确;细胞④是记忆B细胞,再次接触该抗原时可迅速增殖分化,C错误;细胞④是记忆B细胞,可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寿命比较长,细胞⑤浆细胞产生的物质为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9.下图为人体免疫细胞参与免疫的机制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物质,④~⑦代表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③是糖蛋白B.人体内的细胞④能合成分泌细胞因子C.④是辅助性T细胞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快速分泌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③为受体,化学本质是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A正确;人体内的细胞④为辅助性T细胞,能合成分泌细胞因子,B、C正确;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时,⑦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快速分泌抗体,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0.先后将抗原a和抗原a、b注射到小鼠体内,得到的抗体浓度用曲线表示,如图所示。该曲线图表明A.小鼠对抗原a更敏感B.抗原a的破坏性更大C.二次免疫反应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强D.小鼠对抗原b反应较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由图可知,第一次注射抗原a和第一次注射抗原b时,小鼠体内的抗体含量变化程度基本相同,因此小鼠对抗原a和抗原b的敏感程度相同,两种抗原的破坏性也相近。此外,第二次注射抗原a后,小鼠体内抗体a的浓度明显上升,且上升曲线的斜率更大,因此二次免疫反应更加迅速、剧烈,A、B、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柯萨奇病毒CAV—16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CAV—16侵入后,刺激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CAV—16侵入后,体内的吞噬细胞、B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都具有识

别功能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B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B细胞经CAV—16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与抗原结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综合强化√12.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B.免疫过程④比⑤要慢,免疫效应④比⑤要强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据图可知,细胞1为抗原呈递细胞,细胞2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3为B细胞,细胞4为浆细胞,细胞5为记忆B细胞,物质a为抗体。T细胞和B细胞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细胞之间的识别是通过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来完成的;记忆细胞有分裂能力;过程⑤是记忆B细胞产生的免疫过程,速度更快,免疫效应更强。13.(2020·南宁模拟)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经胞吞形成的小泡与溶酶体结合,溶酶体释放出水解酶,将细菌水解,形成抗原片段,B项正确。14.如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免疫过程为体液免疫B.物质Ⅰ具有促进细胞D分裂、分化的作用C.物质Ⅰ属于免疫活性物质而物质Ⅱ不属于D.图中有3种细胞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图中所示免疫过程中,物质Ⅱ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因此物质Ⅱ为抗体,由此可判断该免疫过程为体液免疫,A正确;图中物质Ⅰ为细胞因子,其能够促进B细胞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B错误;细胞因子和抗体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错误;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均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抗原呈递细胞能够识别病菌,但没有特异性,浆细胞不能识别病菌,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5.如图是人体免疫调节的部分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甲、乙、丙都能增殖分化B.细胞乙、丙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细胞丙只能通过过程b产生D.细胞乙产生的抗体可以使抗原A失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由图可知,细胞乙产生并分泌了抗体,说明细胞乙是浆细胞,而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增殖分化的能力,A错误;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B错误;细胞丙是记忆B细胞,可以由B细胞通过b过程形成,也可以通过自身增殖形成,C错误;抗体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使得抗原失活,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6.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M细胞被同种抗原再次刺激时分化形

成E细胞B.图中“某物质”最可能是细胞因子C.人乳头瘤病毒侵入人体后,也需要体液免疫对其发挥作用D.E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E细胞是浆细胞,只能通过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抑制抗原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而不能识别抗原。解析图中依赖抗体消灭抗原,属于体液免疫过程,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其中c细胞产生抗体,表示浆细胞,则b细胞的名称为记忆B细胞。17.下图表示人体免疫某一过程的示意图,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所示的是______免疫过程,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体液记忆B细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解析人体稳态维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图中的d是______,它能够与______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3)人体的稳态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系统协调配合的结果。抗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抗原神经—体液—免疫18.当人被银环蛇咬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下图1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1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_。(2)在图1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是_____(填代号),物质B与α-银环蛇毒结合的场所是________。(3)人被毒蛇咬伤后会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抗原呈递细胞细胞因子⑤内环境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8.当人被银环蛇咬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下图1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反应的部分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图1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_。(2)在图1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是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