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单元检测卷(三)_第1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单元检测卷(三)_第2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单元检测卷(三)_第3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单元检测卷(三)_第4页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章 体液调节单元检测卷(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检测卷(三)(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沃泰默切断狗小肠与胰腺之间的神经联系只留下血管,然后向小肠注入盐酸,引起了胰液的分泌;而将盐酸直接注入血液中,没有引起胰液的分泌。对这一结果,科学的解释是(

)A.盐酸引起胰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过程B.盐酸直接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C.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促胰液素进而调节胰腺分泌胰液D.盐酸被小肠吸收,经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C解析分泌胰液的原因是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了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并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而不是神经调节的结果,A错误、C正确;通过两组实验的对照说明稀盐酸不是促进胰液分泌的直接因素,而它会刺激小肠黏膜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经过血液循环刺激了胰腺分泌胰液,即后来被人们证实了的促胰液素促进了胰液的分泌,B、D错误。2.(2020·安徽毛坦厂中学期末)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A.寒冷刺激也会引发图中各种过程B.垂体细胞具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C.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D.紧张等刺激条件下,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先上升再恢复解析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等几乎所有细胞,C错误。3.如图表示细胞间某种信息交流的方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DA.图中a可能表示某种信号分子,b表示受体B.图中甲可表示分泌细胞,图中乙可表示靶细胞C.此图示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此图示能表明细胞膜可以促进a物质的运输解析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乙细胞是信号分子a的靶细胞,其细胞膜上的b是信号分子a的受体,A正确;信号分子a是激素时,甲表示分泌细胞,乙表示靶细胞,B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乙细胞上存在与a物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正确;细胞乙上b有识别功能,可以是受体蛋白,能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并不会促进a物质的运输,D错误。4.(2021·江苏高二期末)如图表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其中甲、乙代表结构,①~③代表激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A.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B.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③的靶细胞是几乎所有组织细胞D.该调节过程不受神经调节的影响解析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的过程可知,图中甲是下丘脑,①是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是垂体,②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A、B正确;③是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在全身几乎所有的组织细胞上,促进新陈代谢,C正确;图中的调节过程也要受神经调节的调控,D错误。5.(2020·天津高二期末)下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此调节不存在反馈调节机制C.乙结构可以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甲状腺激素运到全身,其靶器官为甲和乙解析图中甲为下丘脑,乙是垂体,A正确;据图分析,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B错误;乙是垂体,其产生的b是促甲状腺激素,C错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各处的细胞,不仅仅有下丘脑和垂体的细胞,D错误。6.(2020·内蒙古集宁一中期中)下图为动物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B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激素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内发挥作用C.该生理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D.长期注射激素Y会导致性腺衰退解析雌激素是类固醇,能够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6.(2020·内蒙古集宁一中期中)下图为动物的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BA.激素X是促性腺激素,激素Y为雌激素B.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通过主动运输进入靶细胞内发挥作用C.该生理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D.长期注射激素Y会导致性腺衰退解析雌激素是类固醇,能够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7.(2021·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期中)经研究发现,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神经垂体无合成激素的功能。下图中甲、乙表示结构,a~d表示物质,a为蛋白质类激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DA.图中结构甲表示腺垂体,可分泌TSHB.若给动物饲喂含a的饲料,则c的含量不变C.物质c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为负反馈调节D.由下丘脑合成并由结构乙释放的d只被运输到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解析物质d为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后进入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后,同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的靶细胞结合,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所以说该激素在全身的血液中都存在,只不过特异性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D错误。8.(2020·浙江省诸暨期中)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时主要由骨骼肌战栗产热B.人体的蒸发散热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C.温热时血管舒张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D.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解析寒冷时骨骼肌战栗能增加产热量,使人适应低温环境,A正确;人体的蒸发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进行的,B错误;温热时血管舒张是通过神经调节实现的,C错误;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多,机体产热增多,有利于机体适应低温环境,D错误。A9.(2020·北京师大附中期中)下列关于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B.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C.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温度感觉的中枢D.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高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A正确;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如抗利尿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B正确;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而温度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C错误;下丘脑内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D正确。C10.(2020·陕西西安中学月考)一男孩8岁时,一次意外使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可能会导致他的(

) 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③体温调节受到影响④血糖调节受到影响⑤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⑥言语活动功能出现障碍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D解析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睾丸,因此下丘脑受到损伤,睾丸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①正确;下丘脑也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因此,下丘脑受到损伤,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受到影响,②正确;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因此下丘脑受到损伤,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都会受到影响,③、④、⑤正确;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才会导致言语活动功能障碍,⑥错误。解析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睾丸,因此下丘脑受到损伤,睾丸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①正确;下丘脑也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因此,下丘脑受到损伤,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受到影响,②正确;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因此下丘脑受到损伤,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都会受到影响,③、④、⑤正确;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才会导致言语活动功能障碍,⑥错误。11.(2021·江西上饶中学月考)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可刺激下丘脑产生渴觉,主动饮水B.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过程受下丘脑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D.抗利尿激素的作用结果是尿量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解析渴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A错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D错误。C12.(2020·蚌埠田家炳中学开学考试)健康人一天能形成150升左右的原尿,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左右。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肾小球对血浆有过滤作用

B.膀胱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 C.膀胱有储存尿液的功能

D.肾小管对原尿有重吸收作用

解析血浆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水分、无机盐大部分被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正常情况下被完全重吸收,形成终尿。D13.(2021·河北省邯郸市期中)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调节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C.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调节的结果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解析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但肾小管重吸收水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A正确,B错误;同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通过有关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使人增加饮水,可见,水盐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C正确;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D正确。B14.(2021·河北省邯郸市期中)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K+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人体无机盐的排出途径有肾脏、皮肤、大肠和肺D.人体内水的主要排出途径是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排放解析人体内水、Na+、尿素等代谢终产物的主要排出途径都是肾脏排尿,因而肾脏排尿的主要意义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正确;细胞内的K+多于细胞外,K+对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B错误;人体无机盐的排出途径有肾脏、皮肤、大肠,C错误;人体内水的主要排出途径是通过肾脏排尿,D错误。A15.(2021·湖北孝感高中调研)如图为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d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下丘脑只能通过血液与垂体之间进行信息联系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的分泌均会增加C.大量饮水后d的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D.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解析在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的反射过程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存在神经联系.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需要通过血液运输到垂体。因此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既有神经联系,又有血液联系,A错误;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分泌均会增加,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B正确;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d(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加,C正确;体温和水盐平衡的维持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正确。16.(2021·兰州市调研)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患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B.患者体内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C.为防止脱水需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D.患者内环境中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解析严重的呕吐、腹泻会导致内环境水分大量丢失,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因此患者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为防止脱水需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A错误、C正确;患者出现了发热症状,说明其体内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B正确;由“水分”“体温”的情况可知,患者内环境稳态失调,其内环境中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都发生了变化,D正确。A17.(2021·福州市期中)下丘脑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枢纽,在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的调节中都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下丘脑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下丘脑能够分泌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后,调节水盐的平衡B.下丘脑通过分泌激素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而调节血糖平衡C.下丘脑能够参与体温调节,但是不能感知内环境中渗透压的变化D.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直接控制相关腺体解析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通过垂体释放后,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调节水盐平衡,A正确;下丘脑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而调节血糖平衡,B错误;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下丘脑中也有渗透压感受器,C错误;下丘脑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可通过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再通过垂体控制相关腺体,D错误。A18.(2021·山东济南调研)冬泳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冬泳时人体会启动一系列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人在水中感觉冷,此时散热量大于产热量B.人体内激素③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机体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结果C.冬泳过程中胰高血糖素分泌会增多D.图中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细胞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解析冬泳时,人虽在水中感觉冷,但体温相对恒定,此时散热量等于产热量,A错误;③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垂体和下丘脑的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含量不会过高,因此,人体内激素③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是机体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结果,B正确;冬泳过程中,血糖消耗增加,此时胰高血糖素分泌会增多,以升高血糖,C正确;图中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胰岛细胞,此时胰岛细胞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的一部分,故涉及的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D正确。19.(2021·安徽安庆联考)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过程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BA.调节过程①和②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均为后天形成的B.食物刺激,通过①③途径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比过程⑤迅速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3种解析调节过程①为先天形成的,过程②引起胰腺分泌胰液为后天形成的,A错误;食物刺激,通过①③途径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此时胃窦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B正确;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为体液调节,通过体液运输,所以比过程⑤神经调节要慢一些,C错误;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4种,分别是胃泌素受体、神经递质受体、促胰液素受体、胆囊收缩素受体,D错误。20.(2021·湖南四校联考)如图①~④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表示参与调节的重要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A.图中乙表示下丘脑,②过程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运输主要通过血液循环实现B.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过程属于体液调节C.若甲刺激为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D.若甲刺激为食物过咸,则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解析图中乙表示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运输需要通过血液循环实现,A正确;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下丘脑)→①传出神经→胰岛”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错误;若甲刺激是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下丘脑)→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③(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C正确;若甲刺激是食物过咸,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1.(12分)如图表示胰液分泌调节的部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盐酸刺激________,从而使其分泌________,经________传送至胰腺,促使其分泌胰液。表明机体通过________的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2)图示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机体还可通过________的方式调节胰液的分泌。(3)研究者又进一步研究刺激迷走神经、注射不同剂量促胰液素对胰液分泌量的效应,结果如下表处理方式时间/剂量分泌量(滴/15min)时间/剂量分泌量(滴/15min)时间/剂量分泌量(滴/15min)刺激迷走神经3min83min83min8注射促胰液素1mg112mg373mg62刺激迷走神经同时注射促胰液素3min和1mg433min和2mg883min和3mg120由表中数据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胰腺分泌胰液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表明调节胰液分泌的两种方式具有________作用。答案(1)小肠(小肠黏膜)促胰液素体液(血液)体液调节(2)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神经调节(3)二者同时作用协同解析(1)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使其分泌促胰液素,通过体液传送到胰腺并作用于胰腺,让胰腺分泌胰液,这是体液调节。(2)由图可知效应器是迷走神经传出纤维末梢及胰腺,因为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这条途径属于神经调节。(3)由表中数据可知,单独刺激迷走神经或注射促胰液素与二者同时作用相比,二者同时作用时胰液分泌量明显高于其他,说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其分泌是协同作用。22.(2020·河北承德一中月考)(12分)下丘脑是间脑的组成部分,是调节内脏活动及内分泌活动的中枢。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1)由图分析可知.下丘脑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两类信息分子来调节机体生命活动,从而实现内环境稳态。(2)若图中的“信号刺激”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则推测“信号刺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信号刺激”为血糖浓度过高,则正常情况下,胰岛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会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________过程,使体温稳定于一定水平。腺体A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神经递质和激素(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3)产热和散热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有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解析(1)由图分析可知,下丘脑可产生神经递质和激素两类信息分子,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调节机体的稳态。(2)下丘脑有调节水盐平衡的功能,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可通过下丘脑和垂体的相关活动,使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有利于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当血糖浓度过高时,正常情况下,胰岛中的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3)下丘脑后部是体温调节的整合部位,能调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体温稳定于一定水平。腺体A分泌的激素只能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是因为只有靶细胞的细胞膜上才有能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23.(2020·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期中)(12分)如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若激素B是生长激素,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合成。(2)若激素B是胰岛素,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由图可知,受体b同时还具有________作用。(3)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还应具有与________结合的受体。(4)蛋白激酶能够使某些种类的蛋白质发生磷酸化(会改变所带电荷),使蛋白质的________改变,从而使蛋白质的活性发生变化。(5)若甲状腺激素与激素A的作用机理相似。甲状腺激素与________中的受体a结合并通过________进入细胞核,进而促使细胞合成特异的mRNA,经过________合成蛋白质,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答案(1)垂体(2)信息交流催化(3)神经递质(4)空间结构(5)细胞质核孔翻译协同解析(1)生长激素由垂体细胞合成。(2)胰岛素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进行信息交流的功能;图示受体b同时还能催化ATP水解,具有催化作用。(3)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需传导至神经中枢进行分析和综合,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还具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4)蛋白激酶能够使某些种类的蛋白质发生磷酸化(会改变所带电荷),使其空间结构改变从而使蛋白质的活性发生变化。(5)若甲状腺激素与激素A的作用机理相似,甲状腺激素与细胞质中的受体a结合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促使细胞合成特定的mRNA,再经过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都可以促进个体生长发育,表现出协同作用。24.(2020·上海虹口区模拟改编)(10分)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能抑制食欲、增加能量代谢、抑制脂肪合成从而减少脂肪积累。当健康者外周脂肪增多时,瘦素分泌增多并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参与血脂代谢的调节。(1)瘦素通过________进行运输,作用于下丘脑中的靶细胞。(2)肾上腺素促进了脂肪细胞内的________(填“过程①”或“过程②”)。(3)研究发现,大多数肥胖者体内瘦素浓度高于正常人;其体重却没有降低,因此推测肥胖者体内存在着“瘦素抵抗”。结合题图,推测肥胖者出现瘦素抵抗的原因可能有(

)A.瘦素受体基因突变

B.下丘脑神经细胞上瘦素受体数量不足C.瘦素进入下丘脑受阻

D.肾上腺素促进脂肪细胞分泌瘦素(4)研究发现,胰岛素会促进瘦素的分泌,而瘦素可以抑制胰岛素分泌,二者之间形成反馈调节机制;肥胖者体内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据题图阐述肥胖者发生瘦素抵抗后易引发2型糖尿病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体液(2)过程①

(3)ABC

(4)发生瘦素抵抗→下丘脑对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抑制作用减弱,使正常的“瘦素—胰岛素”反馈机制被破坏→胰岛素浓度升高,使机体内脂肪进一步增多,机体细胞出现胰岛素抵抗,诱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还会进一步加剧瘦素抵抗解析(1)瘦素是一种激素,通过体液(血液)进行运输,作用于下丘脑中的靶细胞。(2)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促进了脂肪细胞内的甘油三酯的水解,即过程①,甘油、脂肪酸转化为糖类,补充血糖浓度。(3)分析图示,肥胖者瘦素浓度高,却不能发挥作用的原因可能有瘦素受体基因突变,下丘脑神经细胞上瘦素受体数量不足,瘦素不能进入下丘脑等。若肾上腺素促进脂肪细胞分泌瘦素,瘦素增多,但不是瘦素不能发挥作用的原因。(4)肥胖者发生瘦素抵抗→下丘脑对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抑制作用减弱,使正常的“瘦素—胰岛素”反馈机制被破坏→胰岛素浓度升高,使机体内脂肪进一步增多,机体细胞出现胰岛素抵抗,诱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还会进一步加剧瘦素抵抗。25.(2020·湖北武汉华师一附中期中)(14分)下丘脑既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下丘脑—垂体—相关腺体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回答下列问题:(1)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___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当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时,对________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其分泌相应激素的量________,进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2)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中任一器官病变都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上通过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定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可鉴别病变的部位。甲、乙、丙三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给这三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分别测定每个人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结果如表所示。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注射前注射后健康人2~1010~40甲2~1010~40乙10~40>40丙11①通过抽取血液可以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是因为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②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前后,三个人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浓度变化不同,由此可以推测甲、乙、丙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健康人长期摄入碘过量时,高碘会抑制细胞膜上钠—碘载体的活动,使碘向甲状腺细胞内转运减少,造成细胞内碘水平下降,最终会导致甲状腺________(填“萎缩”或“肿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骨骼肌首先会不自主战栗,然后还会产生冷的感觉。前者反应比后者反应稍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人体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的________调节下,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会增加,因为甲状腺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答案(1)促性腺激素释放促性腺激素下丘脑和垂体增加(2)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②下丘脑甲状腺垂体(3)肿大细胞内碘水平下降后,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对垂体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甲状腺细胞代偿性增生(4)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这一过程中的反射弧比产生冷觉的反射弧短,参与的神经元少,兴奋经过的突触少分级提高细胞代谢速率,增加产热解析(1)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以促进垂体合成并分泌促性腺激素,进而促进性腺合成并分泌性激素,这是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若血液中性激素含量降低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减弱,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的量增加,进而调节性激素的分泌。(2)①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通过抽取血液可检测激素的含量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