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与综合运用能力提升试卷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与综合运用能力提升试卷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与综合运用能力提升试卷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与综合运用能力提升试卷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与综合运用能力提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与综合运用能力提升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翻译(每小题3分,共30分)1.周恩来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写道:“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请将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2.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请将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3.《史记·屈原列传》中有:“吾令帝阍开关,倚阊阖而望予。”请将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庄子·逍遥游》中提到:“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请将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5.《史记·留侯世家》中有:“愿闻先生指教,不知何如?”请将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6.《孟子·离娄上》中提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请将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7.《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有:“吾闻之,国家者,天下之本也;天下者,国家之资也。”请将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8.《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项伯者,江东人也,楚将项燕之子也。”请将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9.《庄子·养生主》中提到:“吾闻之,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请将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0.《史记·孔子世家》中有:“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将这段话翻译成现代汉语。二、文言文综合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夫妻相保,乐而忘死B.吾闻之,君子之交淡如水C.夫战,勇气也D.吾欲之南海,何如?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乃使守株,冀复得兔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C.虽有嘉肴,弗食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夫战,勇气也C.吾欲之南海,何如?D.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夫战,勇气也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C.虽有嘉肴,弗食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夫妻相保,乐而忘死B.吾闻之,君子之交淡如水C.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吾欲之南海,何如?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C.虽有嘉肴,弗食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B.夫战,勇气也C.吾欲之南海,何如?D.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夫战,勇气也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C.虽有嘉肴,弗食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夫妻相保,乐而忘死B.吾闻之,君子之交淡如水C.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吾欲之南海,何如?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C.虽有嘉肴,弗食D.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四、文言文断句(每小题3分,共30分)1.颜之厚矣!曰:归乎来!吾语汝!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鸿鹄之志,士为知己者死。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8.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9.治国之道,其犹筑室也,如不固,将毁。10.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五、文言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5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昔者楚人有欲徙于国者,人问其故,曰:“吾父善游,吾不能游,吾将徙于国。”曰:“若善游,何为不能游于国?”曰:“吾父善游于波涛之间,吾不能游。”曰:“波涛之间,岂有不能游者哉?”曰:“吾父善游于风波之间,吾不能游。”曰:“风波之间,岂有不能游者哉?”曰:“吾父善游于风波之间,吾不能游。”曰:“波涛风波,皆水也,子不能游乎?”曰:“吾父善游于风波之间,吾不能游。”曰:“子何不学乎?”曰:“吾父善游,吾不能游,吾将徙于国。”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吾父善游/于波涛之间/吾不能游B.吾父善游/于波涛之间/吾/不能游C.吾父/善游于波涛之间/吾不能游D.吾父/善游/于波涛之间/吾不能游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国家B.故:原因C.之:代词,他D.学:学习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一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B.文章中的人物都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盲目跟从。C.文章的主旨是提倡独立思考,勇于质疑。D.文章的结尾提出了一个建议,即要学会独立思考。六、古诗文默写(每小题2分,共20分)1.《离骚》中,屈原写道:“______,______。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2.《出师表》中,诸葛亮说:“______,______。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3.《赤壁赋》中,苏轼写道:“______,______。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4.《滕王阁序》中,王勃写道:“______,______。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5.《庐山谣》中,李白写道:“______,______。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6.《登鹳雀楼》中,王之涣写道:“______,______。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7.《望岳》中,杜甫写道:“______,______。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王勃写道:“______,______。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9.《登高》中,杜甫写道:“______,______。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10.《江雪》中,柳宗元写道:“______,______。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翻译(每小题3分,共30分)1.我们这个队伍是为了解放人民的,是完全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解析:本句中,“我们这个队伍”指代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解放人民”指的是为了人民的自由和解放,“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表示完全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工作。2.古时候的学者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解析:本句中,“古之学者”指的是古代的学者,“必有师”表示必须有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分别指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3.我命令守门人打开宫门,倚靠在宫门上望着我自己。解析:本句中,“吾令帝阍开关”表示命令守门人打开宫门,“倚阊阖而望予”表示倚靠在宫门上望着自己。4.我听说,至高的人用心就像镜子一样,不送也不迎,接受而不藏匿,所以能够克服事物而不伤害自己。解析:本句中,“至人之用心若镜”表示至高的人用心像镜子一样,“不将不迎,应而不藏”表示不送也不迎,接受而不藏匿,“故能胜物而不伤”表示因此能够克服事物而不伤害自己。5.愿听先生指教,不知怎么样?解析:本句中,“愿闻先生指教”表示愿意听先生的指教,“不知何如”表示不知道怎么样。6.得到正道的人多帮助,失去正道的人少帮助。解析:本句中,“得道多助”表示得到正道的人多帮助,“失道寡助”表示失去正道的人少帮助。7.我听说,国家是天下的大本,天下是国家的基础。解析:本句中,“国家者,天下之本也”表示国家是天下的大本,“天下者,国家之资也”表示天下是国家的基础。8.项伯是江东人,是楚国将军项燕的儿子。解析:本句中,“项伯者,江东人也”表示项伯是江东人,“楚将项燕之子也”表示是楚国将军项燕的儿子。9.我听说,至高的人用心就像镜子一样,不送也不迎,接受而不藏匿,所以能够克服事物而不伤害自己。解析:本句与第四题翻译相同,此处重复以供参考。10.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解析:本句中,“孔子曰”表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表示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二、文言文综合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1.D解析:选项D中的“之”都是代词,表示“的”,用法相同。2.A解析:选项A中的“于”都是介词,表示“在”,用法相同。3.C解析:选项C中的“虽”都是连词,表示“虽然”,用法相同。4.B解析:选项B中的“之”都是代词,表示“的”,用法相同。5.D解析:选项D中的“之”都是代词,表示“的”,用法相同。6.A解析:选项A中的“之”都是代词,表示“的”,用法相同。7.C解析:选项C中的“之”都是代词,表示“的”,用法相同。8.B解析:选项B中的“之”都是代词,表示“的”,用法相同。9.C解析:选项C中的“之”都是代词,表示“的”,用法相同。10.D解析:选项D中的“之”都是代词,表示“的”,用法相同。三、文言文断句(每小题3分,共30分)1.颜之厚矣!曰:归乎来!吾语汝!解析:本句中,“颜之厚矣”表示颜回的品德很厚实,“曰:归乎来!”表示说:“回来吧!”“吾语汝”表示我对你说。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解析:本句中,“吾尝终日而思矣”表示我曾经整天思考,“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表示不如片刻所学的东西。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解析:本句中,“夫学须静也”表示学习必须静心,“才须学也”表示才能需要学习,“非学无以广才”表示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非志无以成学”表示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业。4.鸿鹄之志,士为知己者死。解析:本句中,“鸿鹄之志”表示鸿鹄的志向,“士为知己者死”表示士人为了解自己的人而献身。5.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解析:本句中,“夫子言之”表示孔子说,“于我心有戚戚焉”表示在我的心里感到深深的感动。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解析:本句中,“亲贤臣”表示亲近贤臣,“远小人”表示远离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示这是西汉之所以兴旺发达的原因。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析:本句中,“民为贵”表示民众最为重要,“社稷次之”表示国家其次,“君为轻”表示君主最轻。8.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解析:本句中,“夫子之道”表示孔子的道理,“忠恕而已矣”表示忠诚和宽容就足够了。9.治国之道,其犹筑室也,如不固,将毁。解析:本句中,“治国之道”表示治国的道理,“其犹筑室也”表示就像建造房屋一样,“如不固,将毁”表示如果不坚固,将会毁坏。10.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解析:本句中,“举直错诸枉”表示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曲的人之上,“能使枉者直”表示能够使邪曲的人变得正直。四、文言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50分)1.A解析:本句中,“吾父善游于波涛之间”表示我的父亲擅长在波涛之间游,“吾不能游”表示我不能游。2.A解析:本句中,“国”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国家,选项A的解释不正确。3.B解析:文章通过一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些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选项B的解释不正确。五、古诗文默写(每小题2分,共20分)1.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解析:本句出自《离骚》,意为制作荷叶来作为衣服,收集荷花来作为裙子。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解析:本句出自《出师表》,意为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自己委屈自己,三次到我草庐中来。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解析:本句出自《赤壁赋》,意为大江向东流去,波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解析:本句出自《滕王阁序》,意为落霞与孤鹜一同飞翔,秋水与长天连成一片。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解析:本句出自《庐山谣》,意为黄鹤的飞翔还无法越过,猿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