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朝万历以来,松江地区就有男子以缝袜、制鞋为生的。太仓城中,有许多男子靠操轧花生活。温州地区,除妇女勤于纺织外,许多纺织品是出于男子之手。这种现象表明A.传统社会分工变化 B.租佃关系日渐发展C.工商市镇普遍兴起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2.在民国初年的教科书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性要高于鸦片战争。但随着“帝国主义侵略”成为教科书的叙事主线,对这两场战争影响重要性的表述发生了逆转,即作为“帝国主义侵略”开端的鸦片战争成为近代史起点,并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历史意义,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则渐渐被忽视。这说明A.材料多寡影响历史事件的解释B.主观情感影响史家史事的评判C.时代发展影响历史叙事和评判D.学术研究影响教科书叙述风格3.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激进”其实是清政府的“极端”逼迫出来的。……与其呼吁民众不要“激进变革”,不如吁请统治者不要“极端顽固”。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A.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 B.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C.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 D.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4.如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总体来看,此种变化反映出A.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B.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作用C.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 D.中美之间的关系实现正常化5.如图为朱熹所著《小学集注》《童蒙须知》等读本的页面。这种重在规范儿童日常行为习惯的读本自元朝起成为蒙学教材,一直延续到近代。这表明朱熹()A.开始以儒家伦常为教育内容 B.推进了儒学的普及和通俗化C.注重“知行合一”开启民智 D.顺应了儒学复兴的发展趋势6.如图漫画为19世纪末日本人所画,其(注:图中文字为“铁甲”)所讽刺历史事件的结果是签订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7.古代中国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现象出现于“科举制”时代的是A.“立嫡以长不以贤”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8.1907年,中国近代教育家、革命党人马君武发表《华族祖国歌》,歌颂黄帝、夏禹在“华族”发展史上的功绩,“尔祖黄帝不可忘,挥斥八极拓土疆;尔祖夏后不可忘,平治水土流泽长”。马君武的主要意图在于A.宣扬华夏祖先的历史功绩 B.号召推翻满清的黑暗统治C.培育国民民主共和的观念 D.激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该时局下爆发了A.武昌起义B.五四运动C.淞沪会战D.渡江战役10.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924年《国家建设民族主义》中则提出要结合四万万人成一个坚固的民族,用民族精神来救国。这一转变A.突显了反帝反封的斗争目标 B.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C.反映了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D.体现了其民族平等的观念11.19世纪40年代,中国平均每年白银外流1000万元左右。到19世纪50年代,中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发生了变化,整个50年代白银净流入达1.5亿元左右,扭转了白银的流向。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进口关税税率的降低 B.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C.鸦片走私活动的减少 D.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2.16世纪以来,西班牙禁止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本国所出产的橄榄、葡葡和桑树等,强迫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产品。其目的是A.为本国工业品开辟市场 B.压制殖民地的独立思潮C.变殖民地为其经济附庸 D.维护全球商业中心地位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下列4幅图片反映了近代上海开埠后,诸多方面的变局。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①公共租界市政厅全景

②商务印书馆发行所

③欧洲式的煤气路灯

④上海石库门建筑

请回答:(1)请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字数不超过15字。(2)围绕拟定的主题,联系图片提供的具体史实,叙述近代上海开埠后的诸多变局。14.(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瞿秋白开始注意阅读有关方面的新书刊,汲取新思想。1919年五四运动中,他带领俄文专修馆学生参加游行,成为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1921年1月到达莫斯科,3月,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十次全俄共产党代表大会。此后在俄国两年间,他通过《晨报》《时事新报》向中国人民报道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实况。1922年2月,经张太雷、张国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1月瞿秋白回到北京,此后专门从事党的工作,成为一名职业革命家。1923年6月,瞿秋白在《新青年》季刊创刊号上发表了其翻译的《国际歌》歌词。他还曾发表一百多篇论文和译作,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在各个时期的政治主张、方针、政策以及武装工农群众的思想。瞿秋白还参加了中共三大,并为大会起草了党纲草案。他出席了1924年1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参与大会宣言的起草工作。后来,他在遭到王明等人打击离开中央领导岗位后,便集中精力从事文学工作。他翻译了恩格斯、列宁、普列汉诺夫等论文艺的经典著作和苏联著名作家的文艺作品,积极开展文艺批评和倡导大众文艺。——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分析瞿秋白成为职业革命家的历史条件。(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瞿秋白一生的主要贡献。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A【解析】

材料体现了明朝中后期,松江地区手工业发展情况,社会分工“男耕女织”发生了变化,男子也参与手工纺织,故选A;材料不涉及土地租佃关系及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D;材料只涉及松江、太仓、温州地区手工业发展,不能反映工商市镇普遍兴起,排除C。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松江地区就有男子以缝袜、制鞋为生的”“除妇女勤于纺织外,许多纺织品是出于男子之手”,联系“男耕女织”的特点分析解答。2、C【解析】

根据材料“但随着“帝国主义侵略”成为教科书的叙事主线”,结合由于鸦片战争作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开端而被赋予比第二次鸦片战争更重要的地位,可以看出时代发展,即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对历史叙事和评判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故排除C选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史料的多少问题,排除A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主观情感问题,,故排除B选项;材料强调历史叙事和评判的变化与时代发展有关,而并非与学术研究有必然联系,故排除D选项。3、C【解析】

清朝统治者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而进行了新政,但仍没有超出“中体西用”的范畴,最终失败,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C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不是因为清统治者的极端顽固,而是因为阶级矛盾的激化,故A错误;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与“激进变革”、“极端顽固”不符,B错误;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发生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D与材料不符。4、B【解析】

依据材料时间“1961-1971年”并结合中国外交状况可知,支持中国的国家数量逐渐上升,表明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作用。B正确;支持中国的国家增多,不一定代表中国综合国力上升,A排除;主导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排除;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时间在1972年,D排除。故选B。5、B【解析】

根据图片中“仁义礼智人性之纲”“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和题干中“重在规范儿童日常行为习惯”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集大成者朱熹重视以理学修养观教化儿童,提高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从而推进了儒学的普及和通俗化,故B项正确;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学人伦纲常已成为教育内容,故A项错误;“知行合一”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故C项错误;儒学复兴运动是在唐后期至北宋,随着宋代理学产生与发展,这一运动即已结束,故D项错误。6、C【解析】

漫画是19世纪末日本人所画,可推知是讽刺的甲午战争中以自强求富为旗号的洋务运动的破产,故C正确;A、B是两次鸦片战争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D与材料时间不符。7、C【解析】

试题分析:“立嫡以长不以贤”体现了嫡长子继承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体现了九品中正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体现了科举制,“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体现了察举制。故C正确。考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演变【详解】8、D【解析】

根据材料“尔祖黄帝不可忘,挥斥八极拓土疆;尔祖夏后不可忘,平治水土流泽长”可知马君武发表《华族祖国歌》是告诉中国人都有共同的祖先,都是炎黄子孙,要为祖国的复兴贡献力量,马君武的《华族祖国歌》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故选D;A没有体现材料的真实意图,排除;B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9、B【解析】

根据材料“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1928年);结合选项可知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属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B项正确。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与材料中“皖直交斗”不符,排除A。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抗日战争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10、B【解析】

材料表明孙中山三民主义获得了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这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因此这一转变推动国民大革命的开展。B正确;材料突显的是民族救国,而不是反帝反封的斗争目标,A排除;不能因为民族精神来救国就得出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结论,C排除;材料未体现民族平等的观念,D排除。故选B。11、B【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50年代中国白银的大量流入主要得益于丝、茶等出口的激增,这反映了当时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因此B选项正确;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与出口关税税率的降低有关,不是进口关税,A选项错误;近代鸦片走私活动并未减少,C选项错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D选项错误。故选B。12、C【解析】

西班牙强迫拉丁美洲殖民地种植西班牙和欧洲市场上特别需要的棉花、可可、蓝靛、烟草等产品,明显是把拉丁美洲变成西班牙的原料产地,成为其经济附庸,故选C;西班牙要把拉丁美洲变成原料产地,不是商品市场,排除A;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西班牙没有成为全球商业中心,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所拟主题中心突出,内容简洁明了,能反映全部图片史实。(2)能运用图片提供的相关史实,从三个及以上角度加以叙述即可,按叙述层次和逻辑程度给分。如:主题——西学东渐与近代上海。概述:政治方面,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上海被迫开埠,西方列强的入侵形成了“国中之国”——租界,列强在租界建立自己的政权机关“公共租界市政厅”,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经济方面,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开始入驻上海,另一方面也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企业的产生,商务印书馆是该类性质企业的典型代表,也是在西学影响下,中国兴起翻译西书热潮背景下,出现的译书机构,在传播西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社会生活和城市建设方面,在中西文化的交融的大背景下,近代上海创造的石库门建筑便是加入了西方建筑的元素;与市民息息相关的城市建设也迈向现代化的步伐,欧洲式的煤气路灯出现在上海的街道两旁等。【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1)第一小问依据图片从西学东渐与近代上海提取主题。

(2)第二小问说明从政治、经济、思想以及社会生活变迁描述近代上海社会变化。14、(1)俄国十月革命的巨大影响;五四运动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在俄国期间所见所闻坚定了他的革命理想等。(2)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积极领导中共早期的革命运动,投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工作,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等,是中共早期的理论家和宣传家之一;翻译苏俄(联)的文艺经典著作,是伟大的中国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解析】

(1)依据材料“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瞿秋白开始注意阅读有关方面的新书刊”可知是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巨大影响;依据材料“1919年五四运动中,他带领俄文专修馆学生参加游行,成为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可知五四运动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依据材料“到达莫斯科,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十次全俄共产党代表大会。此后在俄国两间,他通过《晨报》《时事新报》向中国人民报道了十月革命后俄国的实况”可知在俄国期间所见所闻坚定了他的革命理想等。(2)依据材料“1922年2月,经张太雷、张国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可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依据材料“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在各个时期的政治主张、方针、政策以及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