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4、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此处“天下一大变局”的本质内涵是A。“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C.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D.君主专制取代了宗法制25、秦始皇采纳韩非子“集权"学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宋代思想家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明末清初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些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是自然经济发展的产物B。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C。推动了封建专制的发展D。便于提高君主的执政水平26、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年)对夔州路的主客关系颁布的专法规定:“夔州路诸州官庄客户逃移者,并却勒归旧处,他处不得居停.又敕:施、黔州诸县主户、壮丁、寨将子弟等旁下客户逃移入外界,委县司画时差人计会所属州县追回,令著旧业。”材料说明此时A.佃户地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B.农民雇主队伍具有不稳定性C。客户人身依附性仍相当严重D.政府对农民择业的严格限制27、有历史学者说:“就某种意义而言,英国在19世纪对中国的攻击只是先前之论述暴力的翻版,因为在第一把英国枪瞄准中国人之前,中国就已经在著作中被摧毁了。”该学者强调A.中国的物质文明落后于英国B.在文化层面上中国未战先败C.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落后D.英国主要靠软暴力打败中国28、有人认为:“作为思想启蒙的新文化运动,真正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真精神.”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A。弘扬了传统文化的民主和科学的精髓B。反映了治国平天下传统文化的精华C。体现了明清以来经世致用的爱国情怀D.反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理想29、自1904年以后,地方督抚便以积极的姿态活跃在立宪舞台上,到1910年的国会请愿运动期间,更是大规模地加入,决定性地使清政府决定提前召开国会,将宪政改革的时间表提前了三年.地方督抚的这些活动A.造成了中央政府权力的旁落B。消弭了革命势力的社会影响C.拓宽了汉族地主的参政途径D。维护了满清王朝的根本利益30、中国共产党在某次宣言中说:“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中共发表此宣言是在A.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B.北伐战争行将结束时C.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D。重庆谈判的过程之中31、1961年3月,安徽省委决定试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到秋末,施行的生产队在全省占比85.4%。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调查报告说:“责任田是目前经济困难地区增产粮食的最好办法。"这说明A.安徽最早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B.决策层尝试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C。农民土地的小私有属性并未改变D。责任田措施基本克服了平均主义32、伯利克里当政时期,扩大公民参政范围,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为保障公民参政,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公职津贴".由此可知A。雅典较早形成了完整的官僚体系B.雅典公民享有社会上其他人所没有的特权C。雅典政治几乎是完美的政治形式D。雅典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体33、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内阁首相。他虽然是由国王任命的,但他的权力实际上来自下院中辉格派的支持.在他的内阁中,大臣们都依附于他,尽管他们名义上也是由国王任命的.这反映出,当时英国内阁制的特点是A.首相掌握最高行政权B.建立在两党制的基础上C.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D。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34、列宁说:“有决定意义的事情,就是在产品的生产和分配上建立最严格的全民计算和监督";后来又说:“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办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地地道道的大傻瓜.”这种认识上的变化反映了列宁A。坚持严格的生产和分配制度B。努力探索俄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决定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主张用市场手段发展大型国营企业35、下面是1980—-1989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变化示意图(单位:亿美元)。据此可以推知A.冷战仍然在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B.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国际化加速C。科技革命促进了全球贸易新发展D.发展中国家被动参与经济全球化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法典,是唐律的典型代表。据《旧唐书·刑法志》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有同州人房强,弟弟在岷州任统军,因为谋反伏诛;按照当时的法律,房强应当因为连坐处死.太宗得知此案,怜悯其将死,于是对大臣们说:“因为风俗教化未能博施,所以如今仍然需要刑典。这不是庶人的过错,怎么能因此滥施重刑呢?这更显得君主不德.……怎么能不察其原本而一概加以诛罚呢,这违反了恤刑而重人命的原则.”这对《唐律疏议》的修订产生了影响,如将原《贞观律·名例篇》中的“言理切害",更为“情理切害”。后来以其为代表的法律体系亦被宋元明清所继承,在东亚被其他国家所接受。—-摘编自陶舒亚《中国法制史》等材料二《法学阶梯》是罗马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公元527-公元565年)编写的一部法学教科书.书名取自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大法学家盖尤斯(Gaius)、保罗(Pau1us),乌尔比安(U1pianus)以及其他法学家弗洛伦丁(F1orentinus)和马其安(Marcienus)的同名著作。简要阐明了法学原理,如“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奴役是违背自然法的(因为根据自然法,一切人生而自由)”。但《法学阶梯》随着罗马帝国的分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逐渐湮没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中,直到人类走出中世纪迈向近代时,其命运又发生了变化。--摘编自徐国栋译《法学阶梯》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律、罗马法的立法思想,并指出它们产生的背景。(1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以前两部法律命运不同的原因。(9分)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兹查有三品街臣部头等顾问官翰林院编修张謇,创办江苏耀徐玻璃公司、上海轮步公司,集股一百万元以上.三品衔直隶候补道严义彬,创办浙江通久源轧花纺织厂,集股在八十万元以上.二品顶戴安徽候补道许鼎霖,创办江苏海丰面粉公司,集股在六十万元以上。四品衔候选州同楼景晖,创办浙江通惠公纺织公司。三品衔中书科中书顾钊,创办浙江和丰纺织公司。——《光绪政要•实业》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晚清绅商与近代经济发展”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注:绅商指既有功名职衔,同时又经营工商业的社会群体.材料中的张謇等人便是其杰出代表.)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从1958年直到文革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严加限制。文革结束后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比如,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知识青年等“农转非"。1984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1997年全国各类流动人口达1。1亿。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对要求随父母在城市落户的未成年人、已在投靠的配偶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在城市投资及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直系亲属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均可准予在城市落户。—-摘编自李平《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等(1)根据材料概括“文革”前后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体制背景。(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新时期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调整的积极意义。(6分)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在国联刚一成立时,列宁就对它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称它为“疯狗联盟”,是一群你抢我夺的强盗联盟。1926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对国联是这样认识的:“现在世界上的局面是革命和反革命两大势力最后斗争的局面。这两大势力竖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红色的革命大旗,第三国际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集合于其旗帜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国际联盟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于其旗帜之下."——于琳琦《国际联盟的历程》材料二国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大型国际组织,这一组织在早期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集团为维护既得利益而建立的;在晚期,它对法西斯集团的扩张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也为后来联合国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马世力《世界史纲》(1)材料一中列宁和毛泽东对国联持什么态度?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持此态度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联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7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早在辛亥革命时张之洞即被“妖魔化"了,翻开1903年至1905年期间革命党人在日本办的刊物上,张之洞是一概的汉奸、封建卫道士形象。张之洞与康梁维新派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的过程……变法方式的缓行和激进之分最终使二者分道扬镳.张之洞的《劝学篇》集中体现了他这个时期的政治观点: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这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也就是说,这一取向的重心是在“中学为体".但如果细心考虑当时的变革需要和张之洞的思想背景,就会明白这一理念的提出其实是在强调“变革”的一面,而非固守的一面。人们往往只看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却不愿意去看紧跟在它后面的“西艺非要,西政为要”一句,如是,不是对《劝学篇》的内容进行断章取义的解释,可以看到张之洞对西方的感知程度还是相当深刻的.-—摘编自李刚《张之洞:手握经卷的坚定改革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在革命党人眼中张之洞是“汉奸、封建卫道士的形象"的原因。(6分)(2)概括材料对张之洞及其“中体西用”思想的看法。(9分)24——29BDCBBC30——35CBBCBB40、(1)思想:唐律:德主刑辅,礼法结合。(2分)罗马法:自然法思想(理性、正义、自由、平等)。(2分)背景:唐律: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统治者“德政”意识浓厚;社会相对安定,农业经济发达。(6分)罗马法:受古希腊人文精神影响;众多法学家对法律思想的研究与发展;商品经济较为发达。(6分)(2)《唐律疏议》:中国小农经济发达;中国及东亚均为君主专制政体;以唐律为代表的法律体系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5分)《法学阶梯》:罗马帝国分裂,出现封建割据,阻碍了法律的统一执行;基督教意识形态占据了主导地位。(4分)41、示例一:晚清绅商推动了近代经济的发展。(2分)绅商以“实业救国”为号召,抵制外资侵入,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绅商凭借政治背景寻求政府支持,拥有资金和廉价设备。投资主要以纺织、面粉等轻工业为主,有利于民生摆脱对外资的依赖。受外资、买办影响,所办企业多采取近代工厂制度及管理模式。(8分)绅商是早期工商资产阶级的原型,官商中介,从学优则仕到兴办实业,他们完成了近代救亡新儒商的角色转变。(2分)示例二:晚清绅商限制了近代经济的发展。(2分)绅商经营模式保留农业宗法社会色彩,落后腐朽。延续明清士商传统,抽资置田,导致资本分散,工商业难发展。企业局限于轻工业和通商口岸等沿海地区。生产规模小,资金技术人才具有缺陷。不致力于科技、管理创新,缺少发展潜力。(8分)绅商经营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受宗法思想影响,延续士商传统,对工商业的近代化跨越产生了消极影响。(2分)示例三:晚清绅商既推动又限制了近代经济的发展。(2分)绅商亦官亦商、亦绅亦商的特征反映近代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变迁.经营模式既保留传统又模仿西方。绅商既受西方思想熏陶,又恪守传统价值观念。绅商既与清政府保持联系,又与政府争利,影响近代工商业发展。(8分)绅商在近代与传统的平衡中,通过内部分化组合,孕育产生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