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_第1页
2025年第一季度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_第2页
2025年第一季度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_第3页
2025年第一季度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第一季度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统领,按照"全域整治、示范引领、长效管护"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着力绘就"天蓝、地绿、水清、村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现将第一季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谋篇布局强根基,构建"三位一体"责任体系(一)高位推动明方向。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千万工程"示范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5个专项文件,建立"周调度、月考评、季观摩"推进机制。县级领导分片包干12个乡镇,签订"军令状",压实县乡村组户"五级责任",形成"书记抓、抓书记"的政治责任链条。(二)规划引领优布局。完成84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构建"一核两带三区"空间格局(县城核心区、两条示范带、三大特色片区)。整合涉农资金2.1亿元,重点打造**环线等4条"千万工程示范带",规划建设9个示范村、30个美丽庭院样板户,形成"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的全域整治格局。(三)多元投入聚合力。创新"财政奖补+社会资本+群众自筹"模式,设立5000万元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吸引企业投资1.2亿元参与"两污"设施建设。推行"以工代赈"模式,带动群众投工投劳3.2万人次,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共治格局。二、全域攻坚提质效,打好"四大战役"精准施策(一)垃圾治理"清零战"。建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体系,配备保洁员1560名、清运车48辆,建设垃圾中转房33座、处理设施13座,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开展"三边三底"(路边、水边、村边,屋底、田底、塘底)专项整治,清理积存垃圾2075吨,整治"五堆十乱"8560处,创建"美丽庭院"3886户。(二)污水治理"净化战"。采用"集中处理+分散治理"模式,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8座、村级处理设施23个,推广"小三格+大三格"处理池486个,覆盖439个村民小组。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清理河道沟渠120公里,治理黑臭水体15处,污水治理率达32%。推进"厕所革命",改建卫生户厕2.07万座、公厕281座,行政村公厕覆盖率100%。(三)村容村貌"焕新战"。开展危旧房整治专项行动,拆除违建1200处、空心房560间,改造农房风貌890户。实施"绿美乡村"工程,种植苗木6.5万株,村庄绿化率达54%,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3个。打造"四小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2300处,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景观体系。(四)示范创建"引领战"。建成县级示范村83个、乡镇级170个,培育**镇**村等3个省级样板。举办现场观摩会4次,推广"积分制""红黑榜""门前三包"等经验,2个案例入选省级典型。2025年第一季度,群众满意度达92.3%,较去年同期提升7.6个百分点。三、长效管护促长治,健全"三项机制"固本强基(一)网格管理机制。将全县划分为1200个治理网格,实行"双长负责制"(网格长+保洁长),落实"三查三改"(自查、互查、督查,即查即改、限期整改、问责促改)。开发"智慧环卫"平台,实现垃圾清运、设施维护等实时监控,问题整改率达98%。(二)考评激励机制。制定《人居环境整治考核办法》,实行"红黄蓝"三色预警,对排名前2位的乡镇奖励50万元,后2位的约谈整改。建立"星级农户"评选制度,季度奖励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三)多元运维机制。组建乡镇管护队12支,推行"企业托管+群众监督"模式,保障32个污水处理设施、138个垃圾处理点正常运行。设立村级公益岗位200个,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构建"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管护体系。四、对标对表补短板,明确"三大方向"持续发力(一)聚焦短板弱项抓提升。针对部分村庄污水管网老化、垃圾分类不到位等问题,实施"百日攻坚"行动,计划新建管网50公里,新增分类垃圾桶1.2万个。开展"回头看"专项督查,建立问题台账217项,实行销号管理。(二)强化产业融合促发展。将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结合,培育"美丽经济"新业态。打造**茶文化体验区、**公路生态走廊,带动农家乐增收30%,农产品销售额增长25%,实现"环境美"向"产业美"转化。(三)深化群众参与聚合力。开展"小手拉大手"等主题活动,发放倡议书5万份,培育乡贤理事会、村民自治小组等社会组织28个。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引导群众参与项目决策、建设和监督,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享"的治理新格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持久战、民心战。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