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1401T 38-2024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场景功能要求_第1页
DB 1401T 38-2024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场景功能要求_第2页
DB 1401T 38-2024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场景功能要求_第3页
DB 1401T 38-2024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场景功能要求_第4页
DB 1401T 38-2024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场景功能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场景功能要求Funtionalrequirementsoffullyautomat2024-12-18发布2025-03-18实施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 II 1 13术语和定义 1 25正常场景 26故障场景 7应急场景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太原市交通运输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YS/TC08)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太原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太原轨道交通一号线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太原中铁轨道交通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天津城市轨道咨询有限公司、交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铁物资集团西南有限公司、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卫华、王凤莲、赵振杰、郭建伟、朱文忠、夏伟、孙桦青、马强、宋协鹏、赵军、王钦、张永春、宋桦、张守军、吴文美、赵刚、严浩毓、徐杰、李奇峻、齐敬飞。1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场景功能要求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的正常场景、故障场景和应急场景的功能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无人值守方式的全自动运行运营场景;采用有人值守方式的全自动运行运营场景可参考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758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32588.1轨道交通自动化的城市轨道交通(AUGT)安全要求第1部分: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全自动运行基于计算机、通信、控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由信号、车辆、综合监控、通信、站台屏蔽门等与列车运行相关的设备联动实现列车无司乘人员干预的全过程自动运行。蠕动模式全自动运行模式下列车当发生车辆网络故障或车辆网络与信号网络之间通信故障等时,列车停车后,在无司乘人员干预下,由控制中心人工确认后,采用备用接口在信号系统的防护下直接控制车辆的牵引制动系统以规定速度运行至站台,或运行至由中心指定的目的地。对停放于休眠唤醒区域的列车,除休眠唤醒单元及车地通信设备外的整列车设备进行断电的一种作唤醒对休眠列车上电并完成上电自检、静态测试、动态测试(如有)等的一种作业。雨雪模式一种用于应对雨雪等恶劣天气下的运行模式,该模式下全自动运行系统通过限制列车最高运行速度、降低牵引力和制动力等策略来提高恶劣天气下系统的可用性。2人员防护开关设置于控制室内或自动化区域入口处,为人员进入自动化区域提供安全防护的装置。站台再开门/关门按钮设置于站台上,实现车门与站台屏蔽门联动打开/关闭的按钮,用于车门与站台屏蔽门再开门/关门等。清客确认按钮设置于站台上,实现列车乘客清客确认功能。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FC: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maticFareCollectionSystem)AM:列车自动驾驶模式(AutomaticTrainOperatingMode)ATO:列车自动运行(AutomaticTrainOperation)ATP:列车自动防护(AutomaticTrainProtection)ATS:列车自动监控(AutomaticTrainSupervision)BTM:应答器信息接收单元(BaliseTransmissionModule)CM:受控人工驾驶模式(CodedTrainOperatingMode)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ommunicationBasedTrainControl)CCTV:视频监视系统(ClosedCircuDCC:车辆基地控制中心(DepotControlCenter)FAM:全自动运行驾驶模式(FullyAutomaticTrainOperatingMode)FAS:火灾自动报警系统(AutomaticFireAlarmSystem)MMI:人机界面(ManMachineInterPA:广播系统(PublicAddress)PIS:乘客信息系统(PassengerInformationSystem)PSD:站台屏蔽门(PlatformScreenDoor)RM:限制人工驾驶模式(RestrictedTrainOperatingMode)RRM:远程限速运行模式(RemoteRestrictedTrainOperatingMode)SPKS:人员防护开关(StaffProtectionKeySwitch)TCMS:列车控制及监控系统(TrainControlandMonitorSystem)VOBC:车载信号控制器(VehicleOn-BoardController)5正常场景5.1运营准备5.1.1基本流程运营准备的基本流程:3——每天投入运营前,中心行调工作站根据列车时刻表提前一段时间提示相关调度人员做好运营准备;——首列车唤醒时间前,中心调度员手动触发车辆基地预录制广播;——车辆基地由DCC调度员确认现场作业人员已全部出清、具备送电条件后,向中心调度员申请送电。中心调度员手动调取车辆基地CCTV(辅助确认),确认后操作送电;——正线由中心调度员确定现场作业人员已经出清、具备送电条件后,通知送电。5.1.2.1信号系统的中心行调工作站界面应显示接触网供电状态。5.1.2.2综合监控应满足以下要求:——在列车唤醒前,中心电调工作站弹出接触网送电(含车辆基地与正线)提醒对话框;——中心电调工作站应具备远程程控及单控送电功能;——应能联动车辆基地PA进行广播。——车辆基地PA应能接收播放命令,播放预录制广播;——中心、DCC的CCTV显示终端可显示车辆基地停车列检库/运用库内视频图像,可支持远程查看库内是否有施工作业。5.2唤醒5.2.1基本流程——远程自动唤醒:根据派班计划,开始运营前自动唤醒列车,并同时唤醒派班计划中的备用列——远程手动唤醒:中心/DCC调度员远程人工发送唤醒指令;——本地人工唤醒:乘务人员登车唤醒。5.2.1.2列车低压上电后,车辆各子系统、车载信号系统、车载通信系统等开始自检。5.2.1.3车辆将车辆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等自检结果反馈至车载VOBC。5.2.1.4车辆将每项车辆上电自检信息上传至中心、DCC车辆调工作站。5.2.1.5车载VOBC自检成功且车辆各子系统、车载通信系统自检完成后,执行联合自检。5.2.1.6车载VOBC向中心、DCC车辆调工作站反馈联合自检信息及列车唤醒的总状态,若唤醒失败则反馈原因。5.2.1.7信号自动向唤醒成功的列车下发出库计划。5.2.1.8如列车唤醒失败,在人工确认后备用车可进行自动替换。5.2.1.9检修按钮激活,唤醒中断或不执行。5.2.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应具备本地唤醒功能;——应将列车本地唤醒按钮状态发送至信号;——车辆成功上电后应能对列车各子系统分别进行自检,并将自检结果反馈至车载VOBC,将自检结果与子系统自检状态反馈至中心、DCC车辆调工作站;车辆自检完成并在收到信号系统发出的联合自检指令后,应同信号进行联合自检,并将联合自检的状态反馈给车载VOBC;4——联合自检包括:●停放制动测试;●照明测试、空调测试、高速断路器测试、空压机测试;·紧急制动测试;·常用制动测试;·蠕动模式测试;·广播测试;●列车牵引能力测试(仅在库内进行)。5.2.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通过中心行调工作站远程人工唤醒列车,中心行调/车辆调工作站反馈唤醒结果;——车载VOBC收到ATS发送的远程唤醒命令后,向车辆发出唤醒指令,车辆可实现对全列车的上——应能通过本地人工唤醒列车,车辆唤醒开关激活后,全列车将会被上电。车载VOBC应能采集该唤醒开关的状态;——车载信号设备自检;——信号应能向车辆发送联合自检指令,并接收车辆反馈的联合自检状态;——中心车辆调工作站应能接收待命工况;——中心、DCC车辆调工作站应能显示车辆自检状态;——应能采集检修按钮状态,当在唤醒过程中采集到按钮处于检修位时,中断唤醒流程,当在唤醒前采集到按钮处于检修位时,不执行唤醒流程。5.2.2.3综合监控的中心乘客调工作站应能显示唤醒结果信息。5.2.2.4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应对车载通信设备进行上电自检,并将自检结果反馈给车辆;——应能配合车辆、信号系统完成静态测试。5.3.1基本流程出库的基本流程:——ATS根据派班计划,提前自动触发出库进路;——系统收到办理出库进路命令,办理出库进路,检查车库门打开等条件满足后,开放信号;——到达发车时间且具备发车条件后,列车鸣笛后自动发车,VOBC监控列车不超过库内的限速出库运行,车辆基地内列车不超过车辆基地内限速运行:——列车运行至转换轨后按照运行图计划,进入正线。5.3.2功能要求5.3.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FAM模式下,应自动控制激活端前照灯(远光灯)、非激活端防护灯、FAM模式指示灯点亮;——应自动鸣笛;——应能执行“场/段内运行工况”。5.3.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5——应能根据出库计划办理进路,并实时检查车库门打开状态等相关条件,当条件满足时,办理进路;——在列车出库过程中信号系统时刻监督库门状态,若出现车库门开门且锁闭状态丢失应能控制列车紧急制动;——根据列车位置,应能向车辆发送“场/段内运行工况”;——出库过程应能满足限速控制和轮径校正的要求。5.3.2.3综合监控在自动库门故障时,应能自动联动相应库门CCTV图像。5.3.2.4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列车运行至转换轨后,应能实现无线调度台控制权的自动切换;——应能实现中心/DCC调度员根据需要手动调取车库门所对应的CCTV图像。5.3.2.5车库门应满足以下要求:——将车库门状态信息反馈给信号;——具备车库门旁路功能。5.4轧道车运行5.4.1基本流程轧道车运行的基本流程:——根据计划唤醒轧道车,由乘务人员将最高驾驶模式设置为CBTC-CM模式;——检查车库门打开等条件满足后,出库进路自动触发,开放出库信号;——乘务人员手动驾驶轧道车出库;——轧道列车运行过程中不停站、不开门,经过站台时,自动触发站台跳停广播和PIS,乘务人员按照规定限速人工驾驶,过程中对线路进行检查;——轧道完成后,轧道列车在指定位置停车,乘务人员将列车转为CBTC-FAM模式,投入运营;——后续列车根据运营计划进入正线运营服务。5.4.2功能要求5.4.2.1车辆应具备正常唤醒功能。5.4.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根据计划唤醒轧道车;——列车自检完成后应能在车辆基地或正线指定位置匹配运营计划;——列车应能根据运营计划自动触发进路;——轧道车经过站台时,应能触发站台跳停广播。5.4.2.3综合监控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联动车站PA进行全站广播;——应能联动车站PIS显示相关信息。5.4.2.4通信在轧道车进站时,应能触发跳停广播和PIS信息。5.5进入正线服务5.5.1基本流程5.5.1.1车辆基地列车进入正线服务流程:——系统检查到列车从库内完全进入转换轨后,自动根据运行图为该列车匹配运行计划,或由中心调度员人工设置运行计划,并自动向列车发送“正线服务工况”指令;6——车载VOBC将该工况指令发送给车辆。5.5.1.2正线存车线/折返线列车进入正线服务流程:——系统自动根据计划运行图为存车线列车自动分配车次号,或由中心调度员人工设置运行计划,——车载VOBC将该工况指令发送给车辆。5.5.2功能要求5.5.2.1车辆应能执行“正线服务工况”指令,自动控制空调、照明、车载PIS等设备。5.5.2.2信号应能根据运营计划为正线列车分配车次号。应能根据运营计划和列车位置自动将工况指令发送给车辆。5.5.2.3通信应能在列车运行至转换轨后实现无线调度台控制权的自动切换。5.6进站停车5.6.1基本流程——列车进站前,车站/车载PIS、PA播报列车进站信息;——满足条件后列车进站停车并触发车载PIS、PA播报列车到站信息;——进站后,列车自动对位停车,车载VOBC将对标情况反馈至ATS进行显示。如出现对标不准的情况,车载VOBC反馈未停准信息和报警,并根据列车欠标/超标情况进行自动对标调整;——列车对位停车后,列车车门和站台屏蔽门自动联动打开。5.6.2功能要求5.6.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根据信号输出的指令控制列车停车或跳跃对标;——应能播报预录制广播信息;——车载PIS应能即时更新运行信息;——应能对车门进行控制;——车门打开前,车门声光报警装置应提示车门即将打开。5.6.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当列车停站时,应能显示列车停稳、停准信息,并能自动触发车载及车站的PIS、PA播报相关信息;——当列车未停准时,应能显示报警信息,并控制列车自动对标或根据中心调度员指令运行至下一站。5.6.2.3综合监控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联动车站PA进行全站广播;——应能联动车站PIS显示相关信息。5.6.2.4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列车到站时,应能实现站台自动广播并显示列车进站信息;——应能对车站进行人工广播;——应能对车载PIS和车站PIS下发紧急文本信息。5.6.2.5站台屏蔽门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配合信号实现车门与站台屏蔽门的联动;7——应具备互锁解除功能。5.7站台发车5.7.1基本流程站台发车的基本流程为:——根据运行图,停站列车进行倒计时,站停时间结束且满足发车条件后,列车自动发车;——列车发出后,车载PIS显示及PA播报列车离站信息。5.7.2功能要求5.7.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车载PIS发车时应能更新下一站信息;——车载PA应能播报相关信息;——车门关闭前,车门声光报警装置应提示车门即将关闭。5.7.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根据运行图自动排列发车进路并开放信号;——应能在车门和站台屏蔽门关闭锁闭条件及其他发车条件满足后自动发车;——应能自动触发车载和车站预录制广播与PIS显示信息;——应具备远程控制列车提前发车的功能。5.7.2.3综合监控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联动车站PA进行全站广播;——应能联动车站PIS显示相关信息。5.7.2.4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可根据需要响应远程人工车载广播;——可根据需要响应远程人工站台广播;——应能更新站台PIS显示信息;——当车站紧急停车按钮被激活时,应能联动推送相应CCTV视频图像,供中心调度员查看。5.7.2.5站台屏蔽门应满足以下要求:——应具备互锁解除功能;——应设置站台间隙探测系统;——应于站台屏蔽门关闭锁紧且间隙探测系统未探测到障碍物后向信号系统发送站台屏蔽门“关闭——间隙探测系统应具备旁路功能。5.8折返换端5.8.1基本流程折返换端的基本流程为:——列车进站前播放清客广播;——在折返站对标停车后,列车车门和站台屏蔽门自动联动打开;——车站播放出站、换乘等广播信息;——中心ATS系统根据运行图自动触发折返进路;——站前折返时,列车在站台换端期间,车门及站台屏蔽门应始终保持打开状态;站后折返时,列车完成换端后驶入发车站台停稳,车门及站台屏蔽门联动打开;8——站停时间结束后自动关门并发车。5.8.2功能要求5.8.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根据信号指令完成换端;——信号故障情况下,车辆应保持车门打开;——应能执行清客预录制广播。5.8.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在折返点应能自动转换列车控制端,且不丢驾驶模式;——在换端后应能自动匹配新的运营计划;——根据折返优先模式应能自动选择折返路径;——应能根据运行图自动触发折返进路并自动发车;——应能触发清客广播;——应能满足站前折返换端、站后折返换端、任意位置折返换端。5.8.2.3综合监控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联动车站PA进行全站广播;——应能联动车站PIS显示相关信息。5.8.2.4通信可根据需要人工进行站台广播及站台PIS提示。5.9.1基本流程清客的基本流程可分为两类:——计划类列车清客基本流程:●列车根据运营计划或中心调度员命令在指定的车站(折返站或终到站)结束运营,列车进站前自动触发广播,联动触发站台广播,PIS正常显示终点站提示;·列车到达站台并对位停准后,联动打开车门及站台屏蔽门;·清客完毕后,由车站执行本地关门操作或由中心执行远程关门控制,车门和站台屏蔽门联·完成关门后,车站执行清客确认或由中心执行远程清客确认;·中心可以取消终点站、折返站的清客操作;操作成功后,当运营列车到达终点站或折返站时,不执行清客。列车在该站正常开关门作业。——非计划类清客基本流程:●中心调度员对列车或站台设置临时清客,列车根据调度命令在站台清客;●列车进站前自动触发车载清客广播及车载PIS提示信息,联动触发站台清客广播及站台PIS提示信息;●列车到达站台并对位停准后,车门与站台屏蔽门开启后不关闭;·清客完毕后,由车站执行本地关门操作或由中心执行远程关门控制,车门和站台屏蔽门联·完成关门后,车站执行清客确认或由中心执行远程清客确认后发车;9·中心可以取消终点站、折返站的清客操作;操作成功后,当运营列车到达终点站或折返站时,不执行清客。列车在该站正常开关门作业。5.9.2功能要求5.9.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执行清客指令;——车载PIS应能显示清客信息;——车载PA应能播放清客广播;5.9.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设置清客确认按钮;——可以远程人工设置和取消清客,并显示清客状态;——VOBC接收到远程关门命令或站台再关门按钮按下后,应能联动关闭车门、站台屏蔽门;——VOBC接收到“取消清客”命令后,应能在此站进行正常开关门操作;——应能根据运营计划,向车辆、综合监控和通信发送清客信息。5.9.2.3综合监控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接收信号系统发送的清客信息;——应能调取车载及站台CCTV;——中心乘客调工作站应能显示相应站台的清客状态。5.9.2.4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车站PA应能自动播放列车清客广播;——车站PIS应能自动显示列车清客信息;——应能调取车载CCTV。5.10.1基本流程跳停的基本流程为:——中心调度员设置跳停;——ATS将跳停信息发给车载VOBC、站台PIS、站台PA;——车载VOBC接收到跳停信息后,执行跳停作业;——车载和车站的PA播报跳停广播、PIS显示跳停信息。5.10.2功能要求5.10.2.1车辆应能联动车载PIS、PA执行跳停信息。5.10.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具备设置对单列车在指定站台的跳停、多列车在指定站台的跳停、指定列车在连续多站的跳——具备取消跳停的功能;——ATS工作站应能显示跳停列车或跳停车站的相应侧站台跳停图标;——车载VOBC接收到跳停信息后,转发给车辆;——列车停在车站内,应能收到跳停命令后,执行关门命令并立即发车。5.10.2.3综合监控应能接收信号系统发送的跳停信息。5.10.2.4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车站PA应能播放列车跳停相关广播;——车站PIS应能显示列车跳停相关信息;——应能对车站进行人工广播;——应能人工调取站台CCTV。5.11.1基本流程扣车的基本流程为:——可通过中心调度员、车站值班人员、系统联动设置扣车;——车载VOBC接收到扣车信息后,控制列车运行到扣车站台打开车门不关闭;——车载、站台PA播放扣车信息,车载、站台PIS显示扣车信息;——取消扣车时,正常情况下遵循“谁扣车谁取消”的原则。5.11.2功能要求5.11.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车载PA应能播放扣车广播,车载PIS应能显示扣车信息;——应能打开对应侧全列车门。5.11.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对指定车站设置/取消扣车,应能批量对上行、下行、全线站台设置/取消扣车;——应能显示扣车状态;——应能将扣车指令发送给车载VOBC,由车载VOBC转发给车辆,触发车载PA及PIS;——应能在特定条件下实施自动扣车;——应能在扣车后自动控制车门/站台屏蔽门打开。5.11.2.3综合监控应能接收信号系统发送的扣车信息。5.11.2.4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车站PA应能播放列车扣车相关广播;——车站PIS应能显示列车扣车相关信息;——应能对车站进行人工广播;——应能人工调取站台CCTV。5.11.2.5站台屏蔽门应能打开对应侧屏蔽门。5.12末班车运行5.12.1基本流程末班车运行的基本流程为当天最后一班列车运行时,车站PA根据时间自动播放广播,提醒乘客为最后一班列车,站台PIS显示某方向的最后一班列车信息。5.12.2功能要求5.12.2.1信号应能严格按照运行图时刻运行。5.12.2.2通信应能根据运营要求对车站进行自动广播或人工广播,站台PIS应能显示末班车相关内容。5.13停止正线服务5.13.1基本流程停止正线服务基本流程分为两类:——回车辆基地列车停止正线服务的基本流程为:ATS判断列车完全进入转换轨后,自动向列车发送“停止正线服务”工况指令;——进入正线存车线、终端折返轨停止正线服务的基本流程为:ATS自动根据计划检查发现列车进入存车线、终端折返轨后,向列车发送“停止正线服务”工况指令。5.13.2功能要求5.13.2.1车辆应能实时接收VOBC发送的“停止正线服务”工况指令,并自动控制空调、照明、PIS等设备。5.13.2.2信号应能根据运营计划或作业计划以及列车位置自动向列车下发“停止正线服务”工5.13.2.3通信应能在列车运行至转换轨后实现无线调度台控制权的自动切换。5.14正线存车5.14.1基本流程正线存车的基本流程为:——根据运行图计划,完成运营的列车运行至正线指定位置存车,系统向列车发送“停止正线服务”工况指令;——运营时段列车驶入指定位置后进入待命或休眠状态;——运营结束后,正线指定位置的列车根据运营计划执行休眠,在次日运营前,列车在指定位置完成唤醒,唤醒自检成功后的列车根据车次号自动匹配运行图,自动发车执行运行计划。5.14.2功能要求5.14.2.1车辆应能实时接收VOBC发送的“停止正线服务”“待命”工况指令。应能响应VOBC发出的休眠/唤醒命令。5.14.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正线存车指定位置具备自动休眠和唤醒的功能;——应能向车辆下发“停止正线服务”“待命”工况指令;——应能向车辆下发休眠/唤醒指令。5.14.2.3正线存车线宜设置登车梯及专用通道。5.15.1基本流程回库的基本流程为:——DCC调度员根据当日运营计划、运营调整情况、股道占用情况、维修计划、洗车计划等,在系统上编制回库计划;——列车从正线回库时,系统自动为运行至转换轨停止正线服务的列车设置头码,自动办理回库进路,检查车库门打开等条件满足后,开放信号;——列车入库时自动鸣笛;——VOBC控制列车运行到库内停车,并自动进入“清扫”工况。5.15.2功能要求5.15.2.1车辆应能接收并执行VOBC发送的工况指令。应能接收并执行VOBC发送的鸣笛指令。5.15.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列车进入转换轨后,应能根据入库计划自动设置头码,自动排列或人工办理回库进路;——从车辆基地内调车或者洗车后回库时,ATS应能自动或人工为列车设置头码,并办理回库进路;——列车完全进入库线后,应能自动清除头码,进入“清扫”工况。待完成后,自动或人工向该列车——在列车回库过程中信号系统时刻监督车库门状态,若出现车库门开门且锁闭状态丢失应能控制列车制动。5.15.2.3通信应能在列车运行至转换轨后,实现无线调度台控制权的自动切换。5.15.2.4车库门应能将车库门状态信息反馈给信号。应具备车库门旁路功能。5.16.1基本流程列车回库后,可按以下流程进行清扫作业:——列车进入休眠/唤醒窗并停稳后,信号自动向车辆发送“清扫”工况;——清扫人员登记后,DCC调度员将SPKS开关置于防护位;——清扫人员通过地下检修通道进入相应防护区域并登车;——信号默认在规定的清扫时长后远程自动发送休眠指令,或人工根据需要发送休眠指令,在清扫时间结束前一段时间自动向列车进行广播,提醒清扫人员下车;——清扫完成后,原路返回,DCC调度员将SPKS开关复位。5.16.2功能要求5.16.2.1车辆应能接收并执行VOBC“清扫”工况指令,并自动控制空调、照明、PIS等设备。应能根据指令自动触发广播。5.16.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列车回库停稳在休眠/唤醒窗内,应能自动切除牵引,施加保持制动;——应能向车辆发送“清扫”工况指令和清扫结束前广播指令;——应能采集SPKS状态,并在SPKS激活后建立相应的防护区域。5.17休眠5.17.1基本流程列车退出运营,运行至车辆基地或正线休眠点等指定区域停稳,进行休眠作业,休眠分为两类:——远程自动/人工休眠:·ATS根据运营计划进行自动触发休眠,或由中心/DCC调度员人工发送休眠指令。VOBC接收到远程休眠指令时,检查满足条件后执行休眠流程;●ATS显示休眠状态。若休眠不成功,进行报警提示,通知人工处理。——本地休眠:·列车退出运营,运行至车辆基地或正线休眠点等指定区域停稳,保持或升级为CBTC-FAM模式;●现场人员按压休眠开关,执行本地休眠指令,流程与远程休眠流程一致。5.17.2功能要求5.17.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车辆接收VOBC的休眠请求时,检查休眠条件,如果存在任何不允许休眠的故障,向VOBC反馈不允许休眠;——应能在执行休眠命令时,延时为全列断电;——应具有本地人工休眠开关;——休眠状态下蓄电池应为休眠唤醒单元持续供电;——休眠后,应对蓄电池状态进行监测。当发生蓄电池欠压时,将欠压状态信息反馈至信号。5.17.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根据回库计划或运营计划安排列车停至指定休眠点;——列车到达休眠点后,可根据运营计划在一定时间后自动休眠;——在列车休眠前应能自动记忆当前列车的状态信息;——ATS应能监控休眠状态并提供远程人工休眠操作功能;——应能接收蓄电池状态信息,并进行欠压报警。5.18.1基本流程洗车分为三类:——计划列车全自动洗车:●DCC调度员根据洗车计划提前打开车库门;·DCC调度员人工开启洗车机并设置洗车机工作模式;·系统自动触发进路后,列车按照洗车计划自动运行至洗车库前停车,系统自动下发“洗车”工况;●系统自动确认洗车机正常开启后,列车以“洗车模式”进行自动洗车;●洗车结束后,列车按照洗车计划自动或DCC调度员人工组织列车离开洗车库运行至指定地·洗车计划全部完成后,DCC调度员关闭洗车机及洗车库门,远程查看洗车库门状态。——非计划列车全自动洗车:DCC调度员人工设置目的地码运行至洗车库前,其余流程与计划列车全自动洗车一致。——有人驾驶洗车:在非CBTC-FAM模式下,洗车机应处于人工模式,驾驶人员人工触发车辆洗车模式,按照人工操作执行。5.18.2功能要求5.18.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执行“洗车”工况,自动控制空调、照明等设备;——应能根据VOBC指令,控制列车恒速运行;——应具备人工触发列车洗车模式的功能。5.18.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控制列车自动运行至洗车库前,并发送洗车请求;——应能向车辆自动下发“洗车”工况;——应能控制列车在洗车过程中精确停车,并向洗车机反馈停车信息;——应能接收洗车机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报警,并在洗车机故障时中止洗车;——应能向综合监控发送列车处于洗车的状态。5.18.2.3综合监控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接收信号系统发送的洗车信息;——应能联动洗车区域CCTV视频图像传输至DCC。5.18.2.4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接收综合监控的联动信息,将洗车区域CCTV视频图像推送至DCC;——应为设备调度与车辆基地工作人员的通信提供广播、电话、无线集群调度等手段。5.18.2.5洗车机应满足以下要求:——应具备自动和人工洗车模式,自动模式下应能与信号系统配合完成全自动洗车;——应具备列车位置探测功能,在未探测到列车正确停靠时,洗车机不能开始清洗工作;——当洗车机未检测到列车进入下一步洗车时,进行相应报警提示;——应具备紧急停止功能;——应在洗车区域配置CCTV设备,并在DCC设置监控终端。5.19车辆基地内自动转线5.19.1基本流程车辆基地内自动专线基本流程为:——DCC调度员根据列车使用情况,编制调车计划。——自动化区域内调车,包括两种:●系统根据计划自动排列进路;●DCC调度员根据车辆基地内调车计划人工为列车分配目的地码,列车自动驶入指定目的地。——非自动化区域内调车流程为DCC调度员人工排列进路,乘务人员按照调车计划采用人工驾驶模式将列车驶入指定目的地。——自动化区域向非自动化区域调车:●列车以FAM模式驶入转换区;●乘务人员登车将驾驶模式切换至人工模式;●DCC调度员人工排列进路,乘务人员按照调车计划人工驾驶列车驶入非自动化区域指定目的地。——非自动化区域向自动化区域调车:●DCC调度员人工排列进路,乘务人员按照调车计划人工驾驶列车驶入转换区;●乘务人员将驾驶模式切换至FAM模式;●乘务人员离开自动化区域后通知DCC调度员;●系统根据计划自动排列进路;·DCC调度员根据车辆基地内调车计划人工为列车分配目的地码,列车自动驶入指定目的地。5.19.2功能要求5.19.2.1车辆应能响应VOBC发送的工况指令。5.19.2.2信号应能向车辆发送“场/段内运行工况”,应能根据计划自动排列进路或人工办理进路,应能人工为列车设定目的地码。5.19.2.3通信应能根据列车位置实现无线通话。5.20车上设备工作状态远程监测5.20.1基本流程车上设备工作状态远程监测的基本流程为:——当列车处于全自动运行模式时,车载信号系统、车辆TCMS将列车状态及报警上传至中心车辆调工作站,为调度人员提供全面的列车状态信息;——车辆周期将与全自动运行控制直接相关的车辆命令、状态信息发送给VOBC;——VOBC周期将车辆发送的信息及VOBC系统自身的状态、故障信息发送给中心、DCC相应调度工作站。5.20.2功能要求5.20.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车辆TCMS周期应将与全自动运行控制直接相关的车辆命令、状态信息发送给VOBC;——车辆TCMS周期应将所有车辆设备故障信息及主要设备状态信息发送至地面。5.20.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VOBC应能按周期将车辆发送的信息,及VOBC系统自身的状态、故障信息发送给中心、DCC相应调度工作站;——中心、DCC相应调度工作站应能实时显示行车相关的信息状态。5.20.2.3通信应能提供车地无线传输通道。5.21列车日常维修5.21.1基本流程车辆基地自动化区域列车检修基本流程为:——维修开始前,DCC调度员激活SPKS开关,根据作业需求进行停电作业,维修人员进入停车列检库/运用库开展检修工作;——维修人员将列车上的检修按钮置为检修位,进行检修作业;——维修人员检修完成后,复位检修按钮,人员出清后,根据后续运营安排对SPKS开关进行复位。5.21.2功能要求5.21.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设置列车检修按钮,检修按钮激活时,进入检修工况;——进入检修工况后应不再执行信号系统发送的指令;——车辆第一个车门应能进行内外解锁。5.21.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中心车辆调工作站应能显示列车检修状态;——检修按钮激活后,信号系统应能禁止向列车发送远程休眠、唤醒等指令,应屏蔽检修工况下的车辆报警信息;——具备SPKS开关防护功能,ATS应能显示SPKS开关的激活状态。5.21.2.3综合监控应具备远程停送电功能。5.22车上设备远程控制5.22.1基本流程中心调度员可根据运营需求,通过中心车辆调工作站对全自动运行模式列车的客室照明、停放制动、受电弓,以及空调进行远程控制,具体功能包括:——客室照明控制:正常情况下通过工况控制照明开关,也可通过中心车辆调工作站人工控制单 车或全线列车的客室照明,同一工况下,人工可进行调整操作。工况切换时,响应工况优先;——空调控制:正常情况下通过工况控制空调,也可通过中心车辆调工作站人工控制单车或全线列车的空调,同一工况下,人工可进行调整操作。工况切换时,响应工况优先。控制内容包含调整列车空调温度、模式及新风阀开闭状态等;——停放制动控制:列车零速时,可远程施加或缓解停放制动;——受电弓控制:列车零速时,可远程控制车辆受电弓升或降。非零速情况下,不能进行相应控5.22.2功能要求5.22.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车辆应响应远程客室照明控制指令;——列车零速时,收到信号发送的施加/缓解停放制动时,应能控制列车停放制动动作;——列车零速时,应能响应远程受电弓控制指令;——列车应能响应远程空调控制指令;——列车应能响应远程高速断路器控制指令。5.22.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可下发远程控制客室照明指令;——可下发远程列车施加/缓解停放制动指令;——可下发远程受电弓控制指令;——可下发远程空调控制指令;——可下发远程高速断路器控制指令。6故障场景6.1车门故障隔离站台屏蔽门6.1.1基本流程车门故障隔离站台屏蔽门基本流程为:——车门故障隔离后,故障车门上方的动态地图显示故障信息对乘客进行提示;——中心CCTV推送故障车门附近的视频图像;——中心车辆调工作站显示报警信息;——列车进站停稳后,故障车门不再打开,对应站台屏蔽门不联动打开,同时故障车门对应站台屏蔽门显示屏及指示灯进行异常状态显示;——列车驶离站台后,本站对应的被隔离站台屏蔽门恢复,后续列车进站根据车门情况进行联动。6.1.2功能要求6.1.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当车门发生故障被隔离后,车辆TCMS应周期向车载VOBC发送车门隔离信息;——应能在隔离车门上方的动态地图显示器,显示此门不打开的信息;——车载CCTV应能与通信系统联动将相关区域对应视频图像传输至中心CCTV;——应能在车辆TCMS显示车门主动隔离状态(与对位隔离区分)。6.1.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接收车辆发送的车门故障隔离信息,并发送给中心车辆调工作站并显示;——应能够将车门隔离信息发送至站台屏蔽门系统。6.1.2.3综合监控应能自动调用站台对应区域视频图像至中心CCTV显示终端。6.1.2.4通信应能联动车载CCTV将视频图像传输至中心CCTV并在显示终端显示,应能响应综合监控的联动CCTV指令。6.1.2.5站台屏蔽门应执行车门和站台屏蔽门对位隔离,不开启故障车门对应的站台屏蔽门,应于被隔离站台屏蔽门的显示屏及指示灯显示异常状态。6.2站台屏蔽门故障隔离车门6.2.1基本流程站台屏蔽门故障隔离车门基本流程为:——当站台屏蔽门发生故障时,对乘客进行提示:●车辆触发相对应的隔离车门上方的动态地图显示此门不打开;●故障站台屏蔽门的显示屏及指示灯进行异常状态显示。——列车进站停稳后,被隔离站台屏蔽门对应的车门不打开。6.2.2功能要求6.2.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接收车载VOBC转发的站台屏蔽门故障隔离信息,对应的车门不打开;——应能触发相对应的隔离车门上方的动态地图显示此门不打开;——车辆TCMS应能显示车门对位隔离状态(与主动隔离区分)。6.2.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接收站台屏蔽门系统发送的站台屏蔽门故障隔离信息并报警;——应能将故障站台屏蔽门信息发送至车辆TCMS;——中心行调/车辆调工作站界面应能显示站台屏蔽门隔离、车门隔离的状态。6.2.2.3综合监控应满足以下要求:——中心环调工作站应能显示站台屏蔽门故障报警信息及状态;——站台屏蔽门故障时应能联动站台对应区域CCTV视频图像。6.2.2.4通信应能实现人工广播、PIS信息显示、CCTV图像联动显示。6.2.2.5站台屏蔽门应满足以下要求:——应于故障站台屏蔽门的显示屏和指示灯显示异常状态;——应于站台屏蔽门监控系统显示站台屏蔽门报警信息;——应能发送隔离信息至信号系统。6.3车门状态丢失6.3.1基本流程列车在线路任意位置采集到车门处于非关闭、非锁闭状态时,将该状态上报中心车辆调工作站。中心调度员通过中心车辆调工作站查看故障报警,并采取以下措施:——关闭信号丢失:·列车在出站、区间运行、进站过程中关闭信号丢失时,实施紧急制动,停稳后如恢复缓解紧急制动,继续运行;停稳后未恢复保持紧急制动,人工处理;●列车在站台停稳时,关闭信号丢失,车门不再自动关闭,不再发车。——锁闭信号丢失:●列车在区间运行中锁闭信号丢失,列车运行至下一站,打开车门不关闭;●列车进站过程中锁闭信号丢失,列车进站精准停车,打开车门不关闭;·列车在站台乘降完毕准备发车时门锁闭信号丢失,列车不再发车;●列车出站过程中门锁闭信号丢失,根据车身与站台重合位置,采取不同的控制策略;·门异常导致门关闭信号或门锁闭信号丢失时,车载CCTV与通信系统联动将相关区域对应视频图像传输至中心CCTV。6.3.2功能要求6.3.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将车门关闭状态和锁闭状态信息反馈给VOBC;——车门关闭信号丢失时,车辆应切除牵引;——车载CCTV应能与通信系统联动将相关区域对应视频图像传输至中心CCTV。6.3.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VOBC在线路任意位置采集到车门处于非关闭、非锁闭状态时,应向中心报警;——车门关闭状态丢失后,应施加紧急制动,且不得再自动发车。6.3.2.3通信应能联动车载CCTV将视频图像传输至中心CCTV并在显示终端显示。6.4站台屏蔽门状态丢失6.4.1基本流程站台屏蔽门状态丢失基本流程为:——列车运行进站或出站过程中,若站台屏蔽门状态丢失,立即实施紧急制动;站台屏蔽门关闭且锁闭状态恢复后,紧急制动缓解;——列车停稳在站台停车窗内时,若站台屏蔽门状态丢失,保持切除牵引状态;站台屏蔽门关闭且锁闭状态恢复后,检查满足发车条件,列车继续运行。6.4.2功能要求6.4.2.1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获取站台屏蔽门关闭且锁闭信息;——中心行调工作站应显示站台屏蔽门状态丢失报警信息;——站台屏蔽门状态丢失后,应根据列车位置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6.4.2.2综合监控应能接收并显示站台屏蔽门故障信息。6.4.2.3通信应能实现人工广播、PIS信息显示、CCTV图像调看。6.4.2.4站台屏蔽门应满足以下要求:——单门或多门故障时,应于故障站台屏蔽门的显示屏及指示灯显示异常状态;——整侧门故障时,应有相应显示;——应能向信号系统发送站台屏蔽门“关闭且锁紧”“互锁解除”信号;——应至少具有“隔离”“手动开门”“手动关门”等就地手动控制级功能。6.5人防门(防淹门)锁定信号丢失6.5.1基本流程人防门(防淹门)锁定信号丢失的基本流程为:——中心调度员接收到系统报警后,查看人防门(防淹门)所在区段CCTV确认现场情况;——根据调度指令,车站人员前往现场确认人防门(防淹门)状态,依据运营规则进行相应处置。6.5.2功能要求6.5.2.1信号应能通过SPKS建立防护区域。6.5.2.2综合监控的中心环调工作站应能显示人防门(防淹门)状态和报警信息。6.5.2.3通信应具备中心调度员人工调取人防门(防淹门)区域的CCTV视频图像的功能。6.6车辆制动系统故障6.6.1基本流程车辆制动系统故障处置基本流程为:——当列车有1个转向架紧急制动故障时,中心车辆调工作站显示报警信息,列车继续运行至下一站;——当列车有2个及以上转向架紧急制动故障时(制动重故障),中心车辆调工作站显示报警信息,列车施加紧急制动,列车停车后,人工上车处理。6.6.2功能要求6.6.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紧急制动(1个转向架)损失后,非信号模式下,车辆应进行限速处理;——应能向信号提供“制动重故障”信号。6.6.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当VOBC收到“制动重故障”信号后,应实施紧急制动不缓解;——中心行调工作站/车辆调工作站应能显示车辆制动力丢失报警。6.6.2.3通信可根据需要进行人工远程广播。6.7车地无线(PIS)通道故障6.7.1基本流程车地无线(PIS)通道故障处置基本流程为:——通信系统检测到PIS车地无线通道故障后,将该故障报警信息发送给综合监控系统;——中心乘客调工作站显示故障报警信息,中心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现场处置。6.7.2功能要求6.7.2.1综合监控应能接收并显示通信系统相关故障报警信息。6.7.2.2通信应能检测相关故障报警信息并显示,应能将报警信息发送给综合监控系统。6.8车辆或信号车载设备故障远程处置6.8.1基本流程车辆和信号车载设备故障远程处置流程为:——车辆故障远程处置:·车辆故障远程控制包括故障复位控制、断路器远程断开(若有)、远程旁路和远程强迫制动缓解;●车辆出现以上类型故障后,在中心车辆调工作站进行报警;●中心调度员通过车辆调度工作站查看故障信息,根据运营规则要求,向车载VOBC发送远程复位指令,如故障可远程修复,按照运营规则继续以FAM模式运行或人工驾驶运行;●如果故障无法远程修复,通知人员登车处理。若故障无法在正线恢复,可安排列车在站台清客后下线。——信号车载设备故障远程处置:●信号远程处置的故障包括ATP、ATO、BTM、MMI、休眠唤醒单元等故障;●信号车载设备发生以上类型故障后,在中心行调工作站/车辆调工作站进行报警;·中心调度员通过中心行调/车辆调度工作站查看故障信息,人工发送远程复位指令,如故障可远程修复,按照运营规则继续以FAM模式运行或人工驾驶运行;●如果故障无法远程修复,通知人员登车处理。若故障无法在正线恢复,可安排列车在站台清客后下线。6.8.2功能要求6.8.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在发生允许自动复位的故障时,车辆零速下,可自动复位一次;——应能接收VOBC转发中心车辆调工作站的复位指令,并实施复位操作;——应能执行的故障远程控制包括故障复位控制、断路器远程断开、远程旁路和远程强迫制动缓——应在每个转向架设置空气制动手动隔离塞门;——应能将车门、制动等关键系统状态信息和故障信息实时反馈至中心行调工作站/车辆调工作站;——应能响应人工调取车辆CCTV视频及人工广播。6.8.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接收车辆故障信息,并在中心车辆调工作站显示及报警;——应能发送远程复位、远程强迫缓解、远程旁路、远程断路器断开指令给车辆;——应能在中心行调工作站/车辆调工作站显示车载设备告警信息;6.8.2.3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实现对列车和车站进行人工广播;——应能实现调看车载CCTV视频。6.9接触网失电故障接触网失电故障处置的基本流程为:——中心调度员确认列车失去牵引,查看列车设备状态;——中心调度员通过电力系统确认接触网失电;——系统对两端来车方向车站进行自动扣车,中心调度员进行行车调整;——中心调度员对列车进行人工广播;——中心调度员通过电力系统尝试对故障区段接触网送电;若送电失败,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抢修;若抢修时间较长,则对迫停列车进行疏散;——故障恢复后组织恢复运营。6.9.2功能要求6.9.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蓄电池容量应满足应急用电需求;——车载PA应支持远程人工广播;——车载PIS应能接收并显示紧急文本信息。6.9.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显示接触网带电状态;——应能根据故障区段进行提醒并自动扣车。6.9.2.3综合监控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显示接触网带电状态;——应能显示接触网失电故障报警信息;——应具备快速调整供电方式、隔离故障设备、恢复牵引供电功能;——应能下发乘客服务信息。6.9.2.4通信应实现中心调度员对列车及车站进行人工广播。6.10云平台故障6.10.1基本流程云平台应为各入云业务系统提供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各业务系统利用云平台资源实现相应功能,当云平台故障时,应采取以下措施:——计算资源故障时,平台应能自动实现业务平滑迁移,对入云各业务系统功能无影响;——网络资源故障时,网络应能实现自动切换,对入云各业务系统功能无影响;——存储资源故障时,各系统的存储业务应能实现主备中心自动切换;——各业务系统出现故障时,按照各业务系统故障处理流程进行处置。6.10.2功能要求6.10.2.1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ATS应实现站/段网络接入站/段云节点;——应实现中心业务入云,并对入云部分的硬件进行监视;——云资源故障后,应能根据故障情况进行切换。6.10.2.2综合监控应满足以下要求:——应实现站/段网络接入站/段云节点;——应实现中心业务入云,并对入云部分的硬件进行监视;——云资源故障后,应能根据故障情况进行切换。6.10.2.3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应提供云平台所需的传输通道;——应实现中心、站/段业务入云,并对入云部分的功能进行监控;——云资源故障后,应能根据故障情况进行切换。6.11蠕动模式6.11.1基本流程·信号系统非预期紧急制动(如列车在FAM模式下多次超速),信号系统主动申请进入等。6.11.2功能要求6.11.2.3通信可根据需要进行站台广播及站台PIS信息发布。6.12.1基本流程——若紧急制动无法自动缓解或远程操作后无法缓解,需乘务人员上——当VOBC输出紧急制动或车辆自行实施紧急制动时,VOBC应向中心ATS反馈当前实施紧急制动——由远程紧急制动指令导致的紧急制动,应能通过远程紧急制动缓——可人工远程调看车载CCTV。6.13障碍物/脱轨检测6.13.1基本流程6.13.1.1障碍物检测分为两类:——主动障碍物检测基本流程为:●主动障碍物信息激活后,触发报警,宜施加制动停车,同时向中心行调/车辆调工作站反馈报警信息;●列车停稳后,中心进行确认;●如需人工处置,乘务人员登车进行处理。——被动障碍物检测基本流程为:●被动障碍物信息激活后,触发紧急制动,并将报警信息上传至中心行调/车辆调工作站;●车载CCTV与通信系统联动将相关区域对应视频图像传输至中心CCTV;●信号建立相应的防护区,防止列车进入该区域;·信号控制防护区域内列车施加紧急制动;●来车方向的站台自动设置扣车;·中心行调/车辆调工作站收到报警,中心调度员远程查看现场情况,通知人员到事发地点处理;●现场人工清除障碍物,并确认轨道上没有遗留障碍物时,进行复位。确认具备继续全自动运行条件后,人工打开钥匙缓解紧急制动;●ATS显示防护区段状态,中心调度员确认现场具备条件后,通过ATS进行防护区段恢复操作,组织列车继续运行或下线。6.13.1.2脱轨检测基本流程为:——脱轨检测信息激活后,触发紧急制动,并将报警信息上传至中心行调/车辆调工作站;——车载CCTV与通信系统联动将相关区域对应视频图像传输至中心CCTV;——信号建立相应的防护区,防止列车进入该区域;——信号控制防护区域内列车施加紧急制动;——来车方向的站台自动设置扣车;——中心行调/车辆调工作站收到报警,中心调度员远程查看现场情况,通知人员到事发地点处理,并启动区问疏散预案;——抢险队员到达现场后对脱轨列车进行起复作业,对轨道及相关设备设施状态进行检查修复,处置完毕后根据恢复情况组织列车下线或恢复运行;——ATS显示防护区段状态,中心调度员确认现场具备条件后,通过ATS进行防护区段恢复操作。6.13.2功能要求6.13.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若车辆配置主动障碍物检测系统,当该系统被触发时,列车宜制动停车,并将此信息发送给——当被动障碍物/脱轨检测激活后,列车应触发紧急制动并将此信息发送给VOBC;——车载CCTV应能与通信系统联动将相关区域对应视频图像传输至中心CCTV;——应可响应人工广播。6.13.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若信号配置主动障碍物检测系统,当该系统被触发时,列车宜制动停车;——当被动障碍物/脱轨检测激活后,应施加紧急制动并将此信息发送至中心行调/车辆调工作站;——应建立防护分区;——应联动站台扣车。6.13.2.3综合监控应具备远程停送电功能。6.13.2.4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联动车载CCTV将视频图像传输至中心CCTV并在显示终端显示;——应能支持调看车载CCTV视频;——根据需要进行远程人工广播。6.14远程限速运行模式(RRM)6.14.1基本流程远程限速运行模式基本流程为:——列车位置丢失,应立即施加紧急制动,零速后,若车地通信良好,VOBC主动申请进入RRM模——信号检查是否满足条件,若满足条件,中心调度员授权列车RRM模式运行;若不满足条件,系统不允许进入RRM模式,列车保持制动不缓解,提示人工上车处理,中心调度员需派乘务人员上车处置;——列车在以RRM模式运行至站台的过程中,VOBC会尝试重新定位,若重新获得定位,在检查满足进入全自动驾驶模式的条件时,可以由RRM模式转为全自动驾驶模式;——列车以RRM模式到达站台,定位仍未恢复,立即紧急制动,人员上车处置。6.14.2功能要求6.14.2.1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具备RRM模式功能;——应能进行RRM模式远程人工授权;——应能自动升级为全自动驾驶模式;——若RRM模式列车不能升级,VOBC应输出紧急制动不可缓解,并向中心行调/车辆调工作站报警。6.14.2.2通信应能对列车和车站进行人工广播。6.15列车驾驶模式转换6.15.1基本流程列车驾驶模式转换基本流程为:——唤醒后进入FAM模式;——列车在FAM模式下运行,司机手动打开激活端钥匙时的处理如下:●列车非零速情况下,VOBC输出紧急制动,零速后激活端自动缓解转为CM模式;●列车零速情况下,VOBC直接转为CM模式。——列车在FAM模式下运行,司机手动打开非激活端钥匙时的处理。当司机手动打开非激活端钥匙时,列车非零速情况下,VOBC输出紧急制动,零速后原激活端变为非激活端,原非激活端变为激活端并转为RM模式;——CM转换为FAM模式。当前激活端为CM模式时,VOBC在检查条件满足后,可由CM模式升级为FAM模式;——FAM模式转换为CAM模式。FAM模式,当车辆网络发生故障、信号与车辆通信故障、信号系统非预期紧急制动时:·在非零速情况下,VOBC输出紧急制动,零速后,VOBC向中心申请进入CAM模式,中心授权●在零速情况下,VOBC直接向中心申请进入CAM模式,中心授权后转为CAM模式;·CAM模式,司机手动打开激活端钥匙的处理;●列车非零速情况下,VOBC输出紧急制动,零速后激活端自动缓解转为CM模式;●列车零速情况下,VOBC转为CM模式。——CAM模式,当司机手动打开非激活端钥匙时的处理。列车非零速情况下,VOBC输出紧急制动,零速后原激活端变为非激活端,原非激活端变为激活端并转为RM模式;——列车处于FAM模式进行折返作业换端时,原激活端变为非激活端,原非激活端变为激活端并转为FAM模式;·列车位置丢失,应立即施加紧急制动,零速后,若车地通信良好,VOBC主动申请进入RRM模式;●列车运行过程中,若重新获得定位,满足条件后由RRM模式转为FAM驾驶模式。——驾驶模式转换关系表见表1:表1驾驶模式转换关系表转换后权×XXX-钮XX×××X人工确认退出×-中心确认后人工启动列车丢失定心人工授权列车运行到指定地点后,由中心确认或人工介入列车运行到指定地点后,由中心确认或人×X×XX×条件后自动进X-注:“--”代表本模式无须转换:“×”代表本模式无转换关6.15.2功能要求6.15.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提供方向手柄和主控手柄位置信息;——应满足CAM模式运行要求;——应支持VOBC输出驾驶室激活和钥匙激活同时存在,钥匙激活退出后,可以无缝切换到VOBC输出的驾驶室激活。6.15.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实现驾驶模式之间的转换;——应实现CAM、RRM模式远程授权。6.16再关车门/站台屏蔽门控制6.16.1基本流程再关车门/站台屏蔽门控制基本流程为:——车门/站台屏蔽门夹人夹物·列车离站关门期间,车门/站台屏蔽门出现夹人夹物情况,开闭超过规定次数后进入防夹状态;·信号系统采集到车门/站台屏蔽门非关闭且锁闭,不允许列车出站,ATS报警并显示车门/站台屏蔽门未关闭;●车站人员处理夹人夹物情况后按压站台开/关门按钮,联动关闭车门和站台屏蔽门。——本地再关车门/站台屏蔽门控制·中心行调/车辆调/环调工作站能显示相应报警信息,中心CCTV显示终端能够联动显示异常车门/站台屏蔽门周边的视频图像;●确认可以关门后,车站人员按压站台再关门按钮,联动关闭车门/站台屏蔽门。——远程再关车门/站台屏蔽门控制:全自动驾驶模式下,通过CCTV及现场人工确认具备关门条件时,中心调度员发送关车门指令,联动关闭站台屏蔽门。6.16.2功能要求6.16.2.1车辆应能向VOBC发送车门处于防夹状态,应能接收VOBC发送的开关门指令。车载CCTV应能与通信系统联动将相关区域对应视频图像传输至中心CCTV。6.16.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接收车门处于防夹状态信息并发送给中心车辆调工作站显示;——当站台屏蔽门处于防夹状态时,应采集站台屏蔽门的非关闭且锁闭状态,并发送给中心行调工作站显示;——能响应中心调度员或现地车站人员开/关门命令;——采集到车门/站台屏蔽门关闭且锁闭后自动发车。6.16.2.3综合监控中心环调工作站应能显示设备状态及报警信息。6.16.2.4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中心调度员可远程广播提示乘客远离车门/站台屏蔽门;——应能联动车载CCTV将视频图像传输至中心CCTV并在显示终端显示;——CCTV应能联动显示异常站台屏蔽门周边的视频图像。6.16.2.5站台屏蔽门应满足以下要求:——单门故障或处于防夹状态时,应能通过就地“手动关门”关闭站台屏蔽门;——应实现整侧站台屏蔽门开、关;——应具备互锁解除功能;——应通过站台再开门/关门按钮,再开/关站台屏蔽门。7应急场景7.1车站突发大客流7.1.1基本流程车站突发大客流处理基本流程为:——车站人员确认车站大客流,并通知中心调度员;——中心调度员可采取调整运营计划增开列车、跳停等手段,车站可采取增加人工票,临时关闭自动售票/互联网售票、车站出入口、部分进/出站闸机、更改电梯上下行方向等手段;——车站人员可人工触发车站预录制广播或人工广播,告知乘客大客流情况;中心调度员根据车站人员上报情况,可远程人工触发车载预录制广播或人工广播;——中心调度员可编辑文字并发送至车载PIS、地面PIS进行显示。7.1.2功能要求7.1.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根据系统指令进行单站或多站的跳站;——应能响应中心远程对列车进行客室广播;——应能响应中心下发文字信息并显示。7.1.2.2信号应能调整运营计划。7.1.2.3综合监控应具备开启相应通风功能,综合后背盘可远程控制自动扶梯。7.1.2.4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地面PA应能播放客流高峰提示和车站限流通知;——地面PIS应能显示客流高峰和车站限流的提示信息;——可响应人工调取车站重点区域视频图像的指令。7.1.2.5AFC应能根据客流规模调整AFC终端设备的运行。7.2列车反向运行7.2.1基本流程列车反向运行基本流程为:——中心调度员通知相关车站列车反向运行信息;——中心调度员人工办理反向进路,乘务人员根据反向运营计划人工驾驶列车反向运行;——列车反向运行过程中联动车载及站台的到站PIS及PA;——在运营过程中,由于运营线路存在问题或其他异常情况,导致列车无法前行,可根据中心调度员指令就地进行折返换端,列车自动反方向运行至站台。7.2.2功能要求7.2.2.1车辆应支持中心调度员向车内发布PIS和广播信息。7.2.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列车反向运行时应能至少使用CM模式;——反向运行时具备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功能;——应具备排列反向进路的功能;——针对CBTC-FAM/CAM模式的列车,应能人工对指定列车下发新的反向目的码、任意点折返命令,控制列车在任意位置折返换端并自动运行。7.2.2.3通信应支持中心调度员人工远程向列车与车站发送PIS、广播信息。7.2.2.4站台屏蔽门应能接收并执行信号系统发送的开关门命令。7.3列车疏散7.3.1基本流程列车区间疏散基本流程为:——列车迫停区间无法动车,中心调度员通过车载CCTV、紧急对讲等了解车内情况;——中心调度员封锁相关区段,确定疏散方向,打开区间通风;——中心调度员可通过人工广播远程指导乘客解锁车门/疏散门;——中心调度员/车站人员应对疏散区间相关的列车进行扣车及区间封锁;——车站人员激活相关区段(上下行)的SPKS开关;——工作人员应及时到达列车停车位置,组织开展区间乘客疏散。若长/大区间内有风井,中心调度员可视情况安排从区间风井疏散;——车站人员进行站内广播和引导。7.3.2功能要求7.3.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应在车头和车尾配备疏散门;——应能用钥匙开启指定车门,并能从内部关闭;——应将列车相关状态传递至中心车辆调工作站;——应设置车门/疏散门紧急解锁装置;——应能响应中心调度员对车辆进行人工广播及PIS信息显示;——应能响应中心调度员调看车载CCTV。7.3.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远程授权迫停列车的疏散门和区间疏散平台侧的车门解锁;——应具备扣车功能;——应具备SPKS防护。7.3.2.3综合监控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调看车辆相关区域的CCTV视频图像;——应能联动车载PIS显示列车疏散信息;——应具备开启区间通风功能。7.3.2.4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车站PA应能播放相关疏散广播;——车站PIS应能显示相关疏散信息;——应能人工调取车载CCTV;——应能对列车进行人工广播。7.3.2.5站台屏蔽门应能人工开启端门。7.4车门紧急解锁装置激活7.4.1基本流程车门紧急解锁装置激活基本流程为:——车门紧急解锁装置激活后,中心行调/车辆调工作站显示报警,车载CCTV与通信系统联动将相关区域对应视频图像传输至中心CCTV;应能联动距离最近的紧急对讲装置;——当列车在区间运行过程中,列车继续保持运行至下一站,打开车门不关闭;——在列车进站过程中,列车正常停车,打开车门不关闭;——列车出站过程中,信号系统判断紧急制动停车后若列车车身与站台位置有重合(至少1节车),则紧急停车,否则列车继续运行至下一站打开车门不关闭;——列车在停站过程中,若此时车门未关闭,车门、站台屏蔽门继续保持打开。若此时车门、站台屏蔽门已关闭,且列车未启动,信号系统应切除牵引,联动打开车门、站台屏蔽门并保持;——列车在站台/区间停车时,中心调度员确认现场情况,在规定时间内执行远程授权或拒绝手柄解锁操作;若调度超时未授权,系统自动下发解锁授权指令;——事件处置完毕后,乘务人员登车,对紧急解锁装置进行复位,组织列车恢复正常运行。7.4.2功能要求7.4.2.1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应将紧急解锁装置激活信息反馈给VOBC;——应能在车门收到紧急解锁授权信号后,可手动打开;——车门紧急解锁装置激活后,乘务人员需在列车零速时手动复位;——应能在TCMS显示紧急解锁装置状态及报警信息;——车载CCTV应能与通信系统联动将相关区域对应视频图像传输至中心CCTV;——应能联动距离最近的紧急对讲装置。7.4.2.2信号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接收车辆紧急解锁装置激活信息;——应能远程授权或拒绝车门解锁;——应能根据列车位置对列车进行相应控制;——应能建立防护分区。7.4.2.3通信应满足以下要求:——应能实现中心调度员对列车广播及紧急对讲;——应能联动车载CCTV将视频图像传输至中心CCTV并在显示终端显示。7.5紧急对讲7.5.1基本流程紧急呼叫基本流程为:——当乘客触发列车客室内的紧急呼叫按钮后,系统将相关区域CCTV图像联动推送至中心CCTV;——中心调度员接听紧急对讲;——中心调度员根据乘客反映情况,并通过CCTV观察后进行处置,必要时进行人工广播;——当多个乘客紧急呼叫触发时,中心调度人员手动选择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