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多彩的消费课件一轮复习-多彩的消费课件一轮复习-多彩的消费课件第三课多彩的消费22021/1/4第三课多彩的消费2021/1/42考点展示考题统计命题预测1.消费及其类型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②消费类型;③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④消费心理;⑤消费行为全国课标卷(五年)自主命题卷(三年)1.高考主要以图表、漫画等生活素材为背景,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行为,以选择题呈现较多;主观题常以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低碳经济发展为情境,考查消费行为、消费结构等知识点2.扩大内需、生态文明建设是高考命题的切入点。备考中要将本课的主干知识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家宏观调控等知识相结合,关注国家扩大内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政策2014·课标Ⅰ·132014·课标Ⅱ·38(1)2015·安徽·12015·四川·22015·浙江·242014·北京·322014·江苏·62013·重庆·12013·天津·14(1)2021/1/43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以及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2、消费类型3、消费结构4、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心理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考点展示:2021/1/44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消费按交易方式分类消费按交易对象分类消费按消费目的分类多彩的消费1个结构2个影响3种分类4个原则消费结构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影响消费行为的四种消费心理脉络梳理2021/1/452021/1/46考点一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2)主要因素:①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的影响,一般与消费水平成正比。未来收入预期::预期收入的影响,一般与消费水平成正比。社会收入差距:社会收入差距的影响,一般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成反比。
1、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2021/1/47②物价总体水平:一般物价总体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成反比。
(3)其他客观因素①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服务态度、售后服务等。②消费环境(4)主观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5)宏观政策:财政货币政策2021/1/48归纳提升1、从影响消费的因素看扩大内需的措施因素关系措施生产生产决定消费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居民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可支配收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增加个人收入。未来收入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居民的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社会收入差距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物价水平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力通过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保持供需平衡,稳定物价。消费观念性能、质量影响消费水平与习惯消费者转变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企业要研发新产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重视产品质量,企业信誉形象。2021/1/49消费环境影响家庭消费消费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2021/1/410资料链接关于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基尼指数的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基尼指数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中国基尼系数已逼近0.47,表示收入差距较大2021/1/411【知识拓展】(),即消费者物价指数,英文缩写为,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2021/1/412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0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就是通货膨胀;而当>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向关系,为提高人们消费水平,国家必须努力稳定物价。2021/1/4131.(2014·江苏卷·6)有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11%。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D.缩小了城乡收人差距C2021/1/4142.近几年来,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昔日的某些“贵族运动”,如出国旅游、健身运动等,如今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的休闲方式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居民收入水平提高C.社会商品、服务的价格水平下降D.居民家庭人口数量减少[点拨]生产是消费的决定因素,收入是前提和基础,物价是直接因素,国家宏观政策属于间接因素。A2021/1/4153、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①促进就业②提高恩格尔系数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④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A.④—③—①B.①—③—④C.①—④—③D.②—④—③【解析】C。“有更多钱花”强调的是提高收入,①合乎要求;“有钱更敢花”是指无后顾之忧,④合乎要求;“有钱花得舒心”是指具备良好的市场环境,③合乎要求。2021/1/416A2021/1/4177.(2012年安徽文综)如图反映的是在商品价格和其它因素不变时,收入(M)变化引起A商品需求量(X)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①随着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相应增加②随着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相应减少③随着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增④随着收入增加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递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收入与商品需求量成正比,因此,②错误;而从图示曲线可以看出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幅度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因此,③错误;①④正确反映了图示内容,入选。B2021/1/418(2010年安徽卷)37.(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城镇居民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农村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200712.49.615.85.820088.68.213.25.2200910.18.713.75.4表2某市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率变化表注:2009年该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365元。(1)运用收入影响消费的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8分)2021/1/419(1)答案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影响其消费实际增长率的变化。②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实际增长率总体高于其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则相反,原因之一在于城镇居民收入预期高于农村居民收入预期。③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城乡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也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2021/1/420(1)按交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类型特点适用商品对象所有权和使用权转移情况生活事例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大部分商品所有权和使用权同时转移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大宗商品或服务,一次性支付超出能力使用权即刻转移所有权逐渐转移短期租用使用次数有限,暂时使用的商品所有权不变使用权暂时转移买日常生活用品买房子、汽车租房子、汽车、书籍考点二消费类型2021/1/421贷款消费1、贷款消费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的金融机构形成借贷关系,按照约定按时还贷付息。2、贷款消费的作用(影响):从消费者个人的角度讲,它能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从社会经济角度讲,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贷款消费能促进生产,推动经济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并且对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法制观念有积极的作用。2021/1/4223、贷款消费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方面,是要转变传统消费观念,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贷款消费。另一方面,选择贷款消费时要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要理性消费,不能铺张浪费;量入为出,保持适度的消费;2021/1/423【易混点1】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1)是指在充分考虑自己未来经济收入以及偿还能力基础上的适度超前消费。(2)是指脱离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收入能力的盲目消费行为,它以追求享乐为目的,以消费高品牌、高档次的商品为特点,是一种不顾生产发展的可能和家庭收入的多少而盲目攀比、不计后果的消费方式。(3)贷款消费是否是超前消费,关键在于消费者在借贷时是否充分和科学地考虑了自己的收入预期。如果借贷是建立在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的,则,这种贷款消费就是适度消费,不是超前消费。结论:贷款消费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以自身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为基础,是提前预支未来收入的一种消费方式。对于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不失为一种可行选择。贷款消费的实施也有利于扩大内需。2021/1/424(2)按消费目的不同,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生存资料消费重在解决温饱,是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重在提高素质,享受资料消费重在身心愉悦。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追求身心愉悦和全面发展,这时,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3)按消费对象不同,可以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2021/1/425划分依据类型特点消费对象有形商品消费劳务消费消费的是有形商品消费的是服务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有权和使用权即刻发生转移预支未来收入满足消费,所有权逐步转移,使用权即刻转移所有权不转移使用权即刻转移消费目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较低层次,最基本的消费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身心愉悦,丰富物质和精神生活考点二消费类型记一记背一背2021/1/426命题规律:国家对民生的高度关注使考查此知识的试题成为高考的“常客”。考查角度主要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材料一般以恩格尔系数或居民消费内容、消费结构的变化为背景,或以体现说明类试题的形式要求考生概括消费水平或消费结构的情况或以原因意义类试题的形式考查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和消费对国家、企业、个人的影响;或以方法措施类试题考查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命题点1消费及其类型命题探究2021/1/427[典题演练]2021/1/428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021/1/429[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价格、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价格影响消费需求,两者是反向关系,故应选①,排除②;居民收入影响消费需求,两者是正向关系,故应选④,排除③。本题答案是B。[答案]B2021/1/4302021/1/431①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③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④生活水平逐步提高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021/1/432[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及消费行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图中的有效信息及对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消费行为相关知识的理解。该图反映的是某国居民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由于日用消费品和奢侈品的消费均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特别是奢侈品的人均消费增长率在2006年以后出现快速增长,2021/1/433可知该国居民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而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说明该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③④符合题意;仅从该图反映的该国居民20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看不出该国居民消费行为不理性及收入差距不断扩大,①②不符合题意。[答案]D2021/1/434[技巧点拨]此考点的核心就是“消费水平”。而消费水平主要体现在消费结构和消费类型上,以体现说明类问题考查时(例如问题中问的是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或要求概括经济信息等),答题时注意从材料中概括消费类型和消费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再由之概括出消费水平的变化;考查原因时,可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分析;考查措施时,可以从影响消费的因素角度着手找出针对性的措施。2021/1/435
考点三:消费结构1、含义:反应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2、影响的基本因素: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恩格尔系数是衡量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2021/1/4363、恩格尔系数(1)含义: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2)意义:恩格尔系数越大,消费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降低并不意味着家庭用于食品支出的总量在降低。食品支出根据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2021/1/43710、[2011·上海卷]下表为市民袁先生家2010年的开支清单。据此可算出恩格尔系数约为()
A.27%B.42%C.38%D.32%[解析]本题比较简单,首先知道恩格尔系数=食品总支出/家庭消费总支出,其次注意国债、股票、储蓄不是家庭消费总支出,因此恩格尔系数为4÷(4+1.6+2.3+1.7)≈42%。B2021/1/43813.(2014·全国大纲卷·25)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0-10000美元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7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居民A.商品消费支出占比增加B.服装消费支出占比增加C.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增加D.家电维修支出占比增加C2021/1/439标新立异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特点仿效、重复、盲目炫耀盲目符合实际、实惠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
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利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会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过分标新立异代价大,社会不一定认可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不健康的心态、不可取是理智的消费观,应大力提倡践行考点四:影响消费行为的主要心理2021/1/440消费心理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之一。四种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特别提示:攀比心理与从众心理的区分①特点:从众心理强调仿效性,攀比心理强调炫耀性。②原因:从众心理受大众化影响,攀比心理受个人炫耀心理影响。③表现:从众心理表现为跟风随大流,攀比心理表现为炫耀。表现:人有我有、与众不同、人无我有、讲求实惠2021/1/44115、在成为了卡奴、房奴之后,80后、90后最近又光荣地成为了“抠抠族”和“海囤族”。随着日用品价格一天一变,大家纷纷在网上晒出省钱秘籍,大到省了上万元的房子、车子,小到省了几毛钱的一把青菜、一块肥皂。这是()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点拨]合理区分几种消费心理:从众心理——人有我有。求异心理——与众不同。攀比心理——人无我有。求实心理——消费考虑自身实际,注重物美价廉。D2021/1/442考点五:消费行为(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作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正确的原则。(1)量入为出,;这一原则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2)避免盲从,;应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3)保护环境,;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核心是可持续发展。(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发扬光大。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绿色消费艰苦奋斗2021/1/443(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A、总体要求: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消费B、理解:①消费支出应与收入相适应(“入”=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②在经济承受能力内,应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的发展。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C、意义:①避免了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和滞后性,是一种理性消费②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021/1/444(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A、总体要求:B、理解:在消费过程中应注意三个避免①要避免盲目跟风②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③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C、意义: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②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2021/1/445(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A、总体要求: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B、绿色消费的内涵:绿色消费就是指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C、绿色消费的特点(要求):“5R”D、意义:①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②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③有利于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21/1/446(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A、总体要求:戒奢以俭B、注意点:①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②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弘扬C、意义:①国家自立自强,个人战胜困难、成就事业的精神财富②有利于个人优良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2021/1/447考点四、消费行为(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A、总体要求:B、理解:在消费过程中应注意三个避免①要避免盲目跟风②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③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2021/1/448〖特别提示〗认识各种消费观念: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考虑自身收入。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不能跟风,随大流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不能浪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消费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2021/1/449命题点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命题探究命题规律:高考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考查,最为常见的考法是以生活中的某些消费行为为出题素材,或从“是什么”的角度要求考生判断属于什么消费心理或消费观,并进行分析评价;或从“怎么做”的角度考查如何进行正确的消费。2021/1/450[典题演练]2021/1/451[解析]通过题干材料知,部分消费者为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500元商品的行为属盲目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理性消费的体现,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不符。[答案]C2021/1/4522021/1/453①消费主义是一种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理念②国家应抑制人们的所有消费行为③求实消费心理是引发消费主义的因素之一④应努力在全社会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理念A.①③ B.①②C.①④ D.②④2021/1/454[解析]从材料中对消费主义的定义“炫耀性和挥霍性”“不可持续”可以看出消费主义是一种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理念,我们应努力在全社会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理念,①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消费反作用于生产,②的做法是错误的,故本题选C。[答案]C2021/1/455[技巧点拨]解答说明类选择题,一般的思路大体是把握“三步走”:第一步,阅读材料,抽取关键词(信息)。从三个角度思考,即主体是谁,在做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影响,第二步,依据关键词,对应教材知识。第三步,对比题肢与知识范围,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做题时要注意,此类选择题的设问一般以“这说明……”切入,要注意如果“这”的前面用句号,说明代表的是整个材料,如果“这”的前面用的是逗号,说明只代表某一句话。2021/1/456命题规律:高考对此知识的综合考查集中在明确价格、收入等是如何影响消费的、辨别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等知识上。试题一般以材料或图表分析的形式呈现。知识点联系广泛,难度中等。非选择题设置多从“为什么”“怎么做”角度出题,综合考查相关的主干知识。最常见的考法是以国家的经济问题或经济政策(如环境问题、扩大内需)为背景,考查个人在消费上应该采取的措施。命题点2对于消费水平与消费行为的综合考查2021/1/457误区纠正2021/1/458【误区1】不能准确区分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纠正:从两方面准确区分从众心理与攀比心理(1)二者实质与目的不同:从众心理的实质是“从”,即“随大流”,缺乏主见,目的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攀比心理的实质是“攀”和“比”,目的是炫耀。(2)对两种心理的态度不同:从众心理可以“从”,但不能盲从;攀比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必须反对。2021/1/4592021/1/460[答案]D[解析]追求共性、跟着流行走的消费的做法属于从众心理的表现,D正确。A、B与题意不符,C观点错误。2021/1/461【误区2】错误理解适度消费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内涵纠正:(1)正确理解适度消费的内涵:适度强调的是消费要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企业战略之绩效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 教育培训分析报告
- 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 店头团购会活动运营手册
- 情境教学写作指导课件
- 2025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讲座
- 工作安全场所管制
- 包茂高速43车连撞教育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乘法标准检测卷(含答案)
- 小学家委会工作总结
- 2022年泰州兴化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利益冲突审查表
-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整本书电子讲义全书电子课件最全教学教程
- 办公室平面图模板
- 分包商资格申请表(全套)
-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教学反思(区级公开课)
- 移动机器人机械臂的设计
-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期末试卷c卷
- 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矩阵法)
- IPC-610C 标准讲解-文档资料
- 10kV工程交叉跨越钻越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