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4月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1.血液的组成包括()A.血浆和血细胞 B.血浆和红细胞C.血清和血细胞 D.血浆和血小板2.端午佳节,粽叶飘香。以下粽子的食材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糯米 B.食盐 C.红豆 D.五花肉3.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有利于保持牙齿健康。牙齿的主要作用是()A.分泌唾液 B.切断和磨碎食物C.搅拌食物 D.感受味道的刺激4.每年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关于献血与输血的叙述正确的是()A.献血时应从动脉血管采血B.B型血患者失血过多,可输入大量O型血C.O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D.健康成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5.下列结构中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的器官是()A.大肠 B.小肠 C.口腔 D.胃6.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A.唾液腺 B.胆囊 C.肝脏 D.胰腺7.食品安全直接关系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购买安全可靠的食品原料B.生、熟食品的制作可以不用分开C.购买食品要检查生产日期D.利用冰箱冷藏食品时间不宜过长8.冬天寒冷的空气经呼吸道到达肺部时,温度可升至37℃,这说明呼吸道能()A.温暖空气 B.湿润空气 C.清洁空气 D.顺畅通气9.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减少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10.成年人的血压正常值是90~130/60-90mmHg,小明爸爸的血压最近在140/95mmHg上下波动,则小明爸爸可能患有()A.高血压 B.贫血 C.心脏病 D.低血压11.小肠是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下列结构特点与其吸收功能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B.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D.小肠中有能分泌消化液的肠腺12.人体心脏的四个腔分别有血管与它相通,与右心室相通的血管是()A.下腔静脉 B.上腔静脉 C.肺动脉 D.肺静脉13.当人们吸入含有流感病毒的空气时,该病毒通过呼吸道到达肺部的途径是()A.口→喉→咽→气管→支气管→肺B.鼻→口→咽→喉→气管→肺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D.鼻→喉→气管→支气管→肺14.“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的呼吸实质上包含如下几个连续的过程: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气体随血液流动④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⑤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以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①过程通过呼吸运动实现B.②和④过程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C.氧气在循环系统中通过红细胞运输D.⑤过程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15.“密宇深房小火炉,饭香鱼熟近中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由消化系统完成。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胰腺B.②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C.③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D.④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16.平衡膳食能满足人们对能量及营养素的需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通过如图所示平衡膳食餐盘宣传平衡膳食的理念。请回答:(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每天需多吃鱼、肉、蛋、豆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富含,它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2)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如缺铁易患病,小丽最近在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你建议她应该多吃。(3)谷薯类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初步分解为,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才能被人体吸收。(4)小明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红烧鱼、炒鸡蛋,你认为再添加下列下列哪项后会使这份营养食谱更加合理____。A.牛奶 B.排骨汤 C.家常豆腐 D.清炒西兰花17.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及“人血涂片”,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如图3),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2)图4中,血管b是,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血管c是。(3)图5是人血涂片视野,当人体有炎症时,数量高于正常值的是[B]。18.如图中甲为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图,乙为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1)②模拟的器官是,⑤表示的结构为。(2)当④处于(填“上升”或“下降”)状态时,表示吸气过程。当吸气时,⑤都鼓了起来,空气中的进入血液,当血液由A流向B后,血液变成了血。(3)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19.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心脏的四个腔,⑤⑥表示连接心脏的某些血管,请分析图示回答问题。(1)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组成。心脏中①和②、③和④之间存在瓣膜,它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动脉流动。(2)血液从【②】流入⑥、经过全身各处毛细血管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③的途径,叫做。(3)血液从④流入⑤,再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血液的变化是。(4)考场上,你的大脑飞速运转,需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小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细胞,需要经过心脏次。20.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能量单位)的热能。生物小组同学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问题:食物名称花生仁黄豆核桃仁大米质量(克)202020X水(毫升)50505050温度上升(℃)2.21.431.3(1)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该实验的变量是。(2)表中X数值应该为,因为。(3)从该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四种食物中贮存能量最多是,食物中为我们提供能量的最主要的营养成分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解答】A、血液的组成确实包括血浆和血细胞,A正确。
B、选项只提到了血浆和红细胞,忽略了白细胞和血小板,B错误。
C、选项中的“血清”是血液凝固后从血浆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液体,不是血液的原始组成部分,C错误。
D、选项只提到了血浆和血小板,同样忽略了红细胞和白细胞,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血浆: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占血液总量的约55%-60%。它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主要由水组成,大约占血浆总量的90%-92%。除此之外,血浆中还包含有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电解质、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等)、酶类、激素类、胆固醇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物质。这些成分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血细胞:血细胞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占血液总量的约40%-45%。它们主要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3、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它们富含血红蛋白,使血液呈现红色。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为120天。
4、白细胞:在人体免疫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能够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感染。白细胞的寿命较短,一般为9-13天。
5、血小板:主要参与止血过程,它们能够释放凝血因子,促进血液凝固,防止失血过多。血小板的寿命为8-9天。2.【答案】B【解析】【解答】A、糯米:糯米是一种主食,主要成分是淀粉,属于糖类。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在氧化分解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因此,糯米能为人体提供能量,A错误。
B、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它主要起到调节人体水分和渗透压平衡的作用,以及维持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食盐本身并不为人体提供能量,B正确。
C、红豆:红豆富含蛋白质和糖类,这两种物质都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因此,红豆能为人体提供能量,C错误。
D、五花肉:五花肉富含脂肪和蛋白质。脂肪也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但是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储存在体内。因此,五花肉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一、血液的组成(参考文章1、3、4)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约占血液总量的55%~60%。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中含有水(约占90%)、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物质。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数量最多,无细胞核。
白细胞:有细胞核,呈圆球状。主要功能是防御和保护,能够吞噬病菌。
血小板:主要功能是止血和加速凝血,体积最小。
二、人体能量的来源(参考文章2)
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糖类(如糯米):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氧化分解时释放大量能量。
脂肪(如五花肉):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储存在体内。
蛋白质(如红豆中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食物的热价:指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单位是KJ/g。不同食物成分的能量贮存大小不同,如脂肪38KJ/g,蛋白质23KJ/g,糖类17KJ/g。
呼吸作用: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其中呼吸道的作用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气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3.【答案】B【解析】【解答】A、唾液是由唾液腺分泌的,不符合题意;B、牙齿可以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符合题意;C、舌可以搅拌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匀,不符合题意;D、舌头上有味蕾,能感受味道的刺激,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其中唾液的消化是化学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是物理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4.【答案】D【解析】【解答】A、事实上,献血时并不从动脉血管采血,而是从静脉血管采血。因为静脉血管压力较低,血流速度慢,容易止血,且不会因献血造成动脉压力下降,从而影响血液循环,A错误。
B、在输血时,我们通常遵循“同型输血”的原则,即A型血患者输A型血,B型血患者输B型血,AB型血患者可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而O型血则被称为“万能供血者”,但只能接受O型血的输入。然而,即使是O型血,在大量输血给B型血患者时也可能引起溶血反应,因为O型血的红细胞表面没有A和B抗原,但B型血患者的血浆中含有抗A抗体,大量输入O型血时,这些抗体可能攻击O型血的红细胞,导致溶血,B错误。
C、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虽然O型血被称为“万能供血者”,但并不意味着O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实际上,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的输入,因为他们的血浆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如果输入其他血型的血液,这些抗体会攻击输入的红细胞,导致溶血,C错误。
D、这是一个正确的叙述。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健康成年人按规定献血后,储存的血液会很快得到补充,不会影响健康。相反,适量献血有利于健康,可以刺激造血功能,增加血液循环,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一、献血相关知识点
1、献血年龄与体重: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
2、献血量与间隔期: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
3、献血对健康的影响:储存的血液会很快得到补充,不会影响健康。适量献血有利于健康,可以刺激造血功能,增加血液循环。
二、输血相关知识点
1、输血原则:一般情况下遵循“同型输血”原则,即A型血患者输A型血,B型血患者输B型血,AB型血患者可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O型血只能接受O型血的输入。
2、血型分类:
ABO血型系统: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
Rh血型系统:汉族人中99%是Rh阳性,1%是Rh阴性(熊猫血)。
3、输血反应与成分输血:输血有可能传播一些血源性疾病如肝炎、疟疾等,还有可能引起输血反应(如发热、过敏、溶血等)。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技术的重大发展,既补充了患者所需要的血液成分,又避免了因输入不需要的成分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而且还可以一血多用,节约了血源。
4、紧急输血: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接受(输入)少量O型血。AB型血的人,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输入少量A型或B型血。5.【答案】A【解析】【解答】食物在小肠中停留的时间过长,基本已经完成了消化和吸收,因此大肠不具有消化功能,有微弱的吸收功能。故答案为:A。
【分析】(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2)消化道膨大的位置是胃。
(3)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肝脏分泌胆汁,胆汁暂时储存在胆囊。
(4)胰腺是特殊的消化腺,胰腺分泌的胰液会进入小肠,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会进入毛细血管。
(5)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6)只吸收不消化的是大肠。6.【答案】C【解析】【解答】人体的消化腺包括位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胃腺和肠腺)以及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唾液腺、肝脏和胰腺).胃腺分泌胃液,肠腺分泌肠液,唾液腺分泌唾液,胰腺分泌胰液,肝脏分泌胆汁.肝脏分泌的胆汁储存在胆囊中,通过胆管流入小肠.故选:C【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7.【答案】B【解析】【解答】A、确保食品原料的安全是食品安全的第一步。购买时应当选择信誉好、有质量保证的商家,并检查食品原料是否新鲜、无异味、无腐败现象,A正确。
B、在食品安全中,生熟食品分开是非常重要的原则。生的食品,尤其是肉类、海鲜等,可能携带各种细菌和病毒。如果生熟食品不分开处理,很容易导致交叉污染,即将生食品上的细菌或病毒带到熟食品上,从而引发食物中毒等问题,B错误。
C、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可以确保食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过期的食品可能会变质、腐败,甚至产生有害物质,食用后会对健康造成危害,C正确。
D、虽然冰箱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并不能完全阻止食品变质。长时间冷藏的食品可能会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冰箱中的食品也需要定期检查和清理,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一、食品安全基本原则
生熟食品分开:生食品可能携带细菌、病毒等,与熟食品接触会导致交叉污染,从而引发食物中毒。因此,在食品加工、储存和烹饪过程中,应严格区分生熟食品,使用不同的工具、容器和存储空间。
二、食品选购注意事项
购买安全可靠的食品原料:选择信誉好、有质量保证的商家购买食品原料,确保食品原料新鲜、无异味、无腐败现象。检查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购买食品时应仔细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食用过期食品。过期食品可能变质、腐败,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对健康造成危害。
三、食品储存与保鲜
冷藏食品时间不宜过长:虽然冰箱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长时间冷藏的食品可能会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应定期检查和清理冰箱中的食品,避免长时间储存。
正确储存食品:不同种类的食品需要不同的储存条件。例如,肉类、海鲜等易腐食品应存放在冷藏室或冷冻室中,而干货、罐头等则可以在常温下储存。同时,应注意食品的包装是否完好,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四、食品烹饪与加工
保持清洁:在烹饪和加工食品前,应确保双手、餐具、容器等清洁无菌,避免污染食品。
完全煮熟:肉类、海鲜等食品应完全煮熟后再食用,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病毒等。
避免重复使用油:炸食品时应避免重复使用油,因为多次加热的油会产生有害物质,对健康造成危害。8.【答案】A【解析】【解答】A、呼吸道内的黏膜和血管可以加热吸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接近体温。这是呼吸道的一个重要功能,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A正确。
B、虽然呼吸道确实可以湿润吸入的空气,但题目中描述的是空气的温度变化,而不是湿度变化,B错误。
C、呼吸道内的纤毛和黏液可以捕获和清除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但这也与温度无关,C错误。
D、呼吸道的主要功能是允许气体顺畅地进出肺部,但题目描述的是温度的变化,而不是通气的顺畅性,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
1、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呼吸道的功能包括温暖、湿润和清洁吸入的空气。
2、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呼吸道内的黏膜和血管可以加热吸入的冷空气,使其温度接近体温。呼吸道内的黏膜还能分泌黏液,湿润吸入的空气。呼吸道内的纤毛和黏液可以捕获和清除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起到清洁空气的作用。
3、体温的维持:人体内部环境需要保持相对稳定,包括体温的恒定。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加热是维持体温稳定的一种方式。
4、气体交换:在肺部,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排出,完成气体交换。9.【答案】B【解析】【解答】A、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非常高,且人体细胞并不消耗氮气,所以呼出气体中氮气的含量与吸入时基本相同,A错误。
B、氧气是人体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所必需的,因此,在呼吸过程中,氧气会被细胞消耗,导致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B正确。
C、虽然细胞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但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肺部,而肺部在吸入空气时,二氧化碳的含量已经很低。因此,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于吸入时会有所增加,而不是减少,C错误。
D、人体在呼吸过程中,肺部和呼吸道会释放一些水蒸气,导致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加,而不是减少,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人体呼吸过程:人体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之一。
2、气体在空气中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4%)和其他气体组成。这个知识点帮助理解在呼吸过程中,各种气体成分的变化。
3、气体交换:在肺部,氧气从空气中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然后被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供细胞使用;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血液运输到肺部,再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4、细胞呼吸:细胞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这是维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
5、气体含量的变化:在呼吸过程中,由于氧气被细胞消耗,所以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相对于吸入时减少;而二氧化碳由于细胞呼吸作用产生,所以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于吸入时增加。10.【答案】A【解析】【解答】血压通常分为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两部分,成年人的血压正常值一般为90~130/60-90mmHg。题目中提到,小明爸爸的血压最近在140/95mmHg上下波动这个数值与正常值范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收缩压(高压)140mmHg高于正常值上限130mmHg。舒张压(低压)95mmHg也高于正常值上限90mmHg。根据这两个数据点,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小明爸爸的血压偏高。高血压-这与小明爸爸的血压偏高情况相符。贫血-贫血通常与血液中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有关,与血压高低无直接关系。心脏病-虽然高血压是心脏病的一个风险因素,但仅凭血压偏高不能直接诊断为心脏病。低血压-小明爸爸的血压明显高于正常值,所以不是低血压。分析得知A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血压的定义与分类:血压分为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正常成年人血压的参考范围是:收缩压90~130mmHg,舒张压60~90mmHg。
2、高血压的定义:当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时,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题目中提到的血压值140/95mmHg高于正常血压范围,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3、贫血、心脏病与低血压的鉴别:贫血:与血液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有关,与血压高低无直接关系。心脏病:高血压是心脏病的一个风险因素,但血压偏高不能直接等同于心脏病。低血压:血压明显低于正常范围为低血压,题目中血压值偏高,不符合低血压的定义。
4、血压测量的注意事项:血压测量应在安静休息状态下进行,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后的立即测量。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情绪、运动、药物等,因此非同日多次测量更有助于准确判断血压状况。11.【答案】D【解析】【解答】A、小肠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的内表面积,适于吸收,A不符合题意。B、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壁比较薄,适于吸收,B不符合题意。C、小肠绒毛内有大量的毛细血管,适于营养物质的吸收,C不符合题意。D、小肠中有能分泌消化液的肠腺,与消化功能有直接关系,与吸收关系不大,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此题考查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内表面有肠腺、有多种消化液送入小肠,含有许多消化酶,能对多种物质起消化作用,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12.【答案】C【解析】【解答】AB、由心脏结构图可知,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AB错误;C、由心脏结构图可知,右心室连通肺动脉,C正确;D、由心脏结构图可知,左心房连通肺静脉,D错误。故答案为:C。【分析】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3.【答案】C【解析】【解答】A、口→喉→咽→气管→支气管→肺。这个选项的起始点是“口”,但在正常情况下,人们是通过鼻子吸入空气的,A错误。
B、鼻→口→咽→喉→气管→肺。这个选项在“鼻”之后直接跳到了“口”,这也不符合空气进入呼吸道的正常路径,B错误。
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这个选项描述了空气从鼻腔进入,经过咽、喉,然后到达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部的路径。这是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呼吸过程的,C正确。
D、鼻→喉→气管→支气管→肺。这个选项在“鼻”之后直接跳到了“喉”,跳过了“咽”,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1、呼吸道的结构:
鼻腔:空气的入口,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和湿润的作用。
咽:连接鼻腔、喉腔和食管的通道。
喉:包括声带和会厌软骨,空气经过时声音在此形成,会厌软骨在吞咽时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气管:连接喉和肺部的管道,由软骨和肌肉组成,保持开放以允许空气通过。
支气管:气管的分支,继续向肺部输送空气。
2、呼吸过程:
吸气:通过鼻腔或口腔吸入空气,空气经过呼吸道进入肺部。
呼气:肺部收缩,将气体排出体外。
3、肺部的功能:
气体交换:在肺部,氧气从空气中进入血液,被红细胞运输到全身细胞供能使用;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则被红细胞带到肺部,呼出体外。
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
空气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释放含有病毒的飞沫或气溶胶。如果其他人在附近,这些飞沫或气溶胶可能被吸入体内,从而感染病毒。
题目中的具体路径
病毒从鼻腔到肺部的路径: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14.【答案】D【解析】【解答】A.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A不符合题意。B.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即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④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两者都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B不符合题意。C.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D.在组织细胞中,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故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机有机物,释放能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因此,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15.【答案】B【解析】【解答】解:A、①是肝脏,①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错误。
B、②胃腺分泌的消化液可以将蛋白质初步消化,B正确。
C、③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对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C错误。
D、④是大肠,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错误。
故答案选:B。
【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观图可知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大肠。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一条从口腔延续至肛门的肌性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分。
消化腺:分为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脏和胰脏。
二、消化腺的功能
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
胃腺:分泌胃液,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多肽。
肝脏:分泌胆汁,储存在胆囊中,将大分子的脂肪初步分解成小分子的脂肪,称为物理消化或“乳化”。
胰腺:分泌胰液,胰液是对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
肠腺:分泌肠液,将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将多肽分解成氨基酸,将小分子的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也是对糖类、脂肪、蛋白质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
三、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摄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水、无机盐等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物质需要被分解为小分子后才能被吸收。
转运:通过咀嚼以及消化道的蠕动,将食物不断地由上消化道输送到下消化道。
消化食物: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结构简单、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吸收营养: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管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从而被机体吸收利用。
排泄废物:消化道将未吸收的残渣部分通过大肠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
四、消化过程的类型
物理性(机械性)消化:通过咀嚼和消化道的蠕动等方式对食物进行物理性分解。
化学性消化:由消化腺所分泌的各种消化液,将复杂的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单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16.【答案】(1)蛋白质(2)贫血;蔬菜水果(3)麦芽糖;葡萄糖(4)D【解析】【解答】(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每天需多吃鱼、肉、蛋、豆类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它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2)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蔬菜和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能促进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因此小丽最近在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她应该多吃蔬菜、水果。
(3)谷薯类食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
(4)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鱼、炒鸡蛋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清炒西兰花中富含维生素。故答案为:D。
【分析】1.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分别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水。
2.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17.【答案】(1)清水;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2)毛细血管;红细胞呈单行通过;静脉(3)白细胞【解析】【解答】(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鲤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丙中6内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c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
(3)、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当人体有炎症时,数量高于正常值的是⑥白细胞。
【分析】图4中a动脉,b毛细血管,c静脉;图5中A是血浆,B是白细胞,C是血小板,D是红细胞。
一、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是血液中的液体部分,约占血液总量的55%。它主要由水、蛋白质、糖类、脂类、电解质和其他溶解物质组成。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它们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铁,可以与氧结合或分离。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主要功能是防御和保护,能包围和吞噬病菌。白细胞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功能略有不同。白细胞寿命为9—13天。
血小板:主要负责血液凝固,即止血。血小板寿命为8—9天。
二、血液的功能
运输:血液可以运输氧气、营养物质、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
调节人体温度:通过调节血液的流动,帮助维持体温恒定。
防御:白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在血液中循环,有助于保护身体免受感染。
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通过血浆中的电解质和其他物质,帮助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
三、血型
人类有四种主要的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血型由红细胞表面上的抗原和血浆中的抗体决定。在献血或输血时,需要遵循血型配对原则。18.【答案】(1)肺;肺泡(2)下降;氧气;动脉(3)单【解析】【解答】(1)在图甲中,②模拟的器官是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而⑤表示的结构为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
(2)当图甲中的④膈肌下降时,胸廓的容积会增大,肺随之扩张,气压下降,因此气体进入肺部,这表示吸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会进入血液。当血液由A流向B后,由于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会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3)图乙中显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的,这种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题教育活动方案计划
- 买卖合同 框架合同标准文本
- 水务数字化改革的实施路径计划
- 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计划
- 产业发展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聘用合同样本英语
- 二手车网约车合同样本
- 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讲课
- 京东劳务合同样本
- 2024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自我评估方式试题及答案
- 砌墙施工班组劳务分包合同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合同范本之消防栓安装施工合同5篇
- 生物-四川省宜宾市、乐山市、自贡市普通高中2022级(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测试(宜宾乐山自贡三市二诊)试题和答案
- 【初中生物】食物中营养物质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2025-2030中国儿科用药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测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 桩基工程技术标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艾青诗选】40《解冻》思维导图+批注
- 《庐山古诗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