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政储出200770号地块商品住宅及商品公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1页
杭政储出200770号地块商品住宅及商品公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2页
杭政储出200770号地块商品住宅及商品公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3页
杭政储出200770号地块商品住宅及商品公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4页
杭政储出200770号地块商品住宅及商品公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环境影响报告书(简要本)二○一一年十二月杭政储出[2007]70号地块商品住宅及商品公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要本PAGE201.总则1.1项目由来根据杭州市发展和计划委员会文件(杭发改变备[2011]85号)、杭州市规划局建设项目规划条件[受理号:1120091770、编号:规字第330100201000029号]及附图,杭州天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200000万元,在杭州市下城区文晖路原东南面粉厂地块即杭政储出[2007]70号地块新建一住宅小区及1幢办公商业用房。项目东至规划支路,东南至规划幼儿园用地(B-2地块),南至规划支路、规划绿地(B-3地块),西至京杭运河,北临规划支路。区块内现状主要为停车场、杂地等。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29371m2,分为A地块、B-1地块两个地块,其中A地块为住宅用地,B-1地块为办公及商业用地。项目总建筑面积111684.81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72839.81m2,包括住宅62764m2、商业办公及公建配套等10072.81m2;地下建筑面积为38845m2。项目建成投用后预计可入住居民234户(约936人)、入驻办公人员约940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有关文件精神和规定,该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受杭州天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在现场踏勘、监测的基础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环评技术导则编制了《杭政储出[2007]70号地块商品住宅及商品公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概况地块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文晖路原东南面粉厂地块,项目东至规划支路,东南至规划幼儿园用地(B-2地块),南至规划支路、规划绿地(B-3地块),西至京杭运河,北临规划支路。项目东侧隔规划支路为朝晖黎明苑住宅小区,南侧隔规划支路、绿地为金鹰大厦、交警支队大楼以及嘉里酒店,西侧隔绿化带为京杭运河,北侧隔规划支路为南应家河,河北侧为朝晖苑及朝晖七区住宅小区。

2.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1项目概况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29371m2,分为A地块、B-1地块两个地块,其中A地块为住宅用地,B-1地块为办公及商业用地。项目总建筑面积111684.81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72839.81m2,包括住宅62764m2、商业办公及公建配套等10076.08m2;地下建筑面积为38845m2。项目建成后可入住居民约234户、入驻办公人员约940人。各地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3-1。表2-1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名称单位A地块B-1地块综合总计总用地面积m225277409429371总建筑面积m2地上建筑面积m2634459394.8172839.81其中住宅面积m262764/62764公建配套面积m268130711其中物业管理m219030220物业经营m2254/254社区配套用房m2117/11710KV开闭所m260/60公厕m260/60地下建筑面积m23884538845容积率/2.512.292.48建筑密度%24.929.8/绿地率%3025/建筑高度m7570/机动车停车数辆38583468其中地下停车位辆34873421地面停车位辆371047户数户234/2342.2功能布局建设项目分为2个地块,A地块为住宅用地,B-1地块为办公及商业用地。A地块设计有6幢高层住宅(1幢12层、2幢17层、2幢21层、1幢22层),并在东侧入口(4#、5#楼之间)设有一层裙房,配套社区、物业经营及管理用房;B-1地块设计有1幢16层办公商业大楼;地块内地下室作为设备用房、自行车库、机动车地下停车库以及游泳池等配套设施等。建设项目主要部分功能见表2-2。表2-2项目各建筑主要功能部分地块名称建筑单体总层数楼层功能设置A住宅地块1#地下2层,地上22层,建筑高度为74.9m地下2层排风机房、排烟机房、楼梯及电梯地下1层库房、通风采光井、楼梯及电梯夹层辅助用房、楼梯及电梯1~22层住宅2#地下2层,地上21层(底层部分架空),建筑高度为74.9m地下2层进风机房、补风机房、排烟机房、楼梯及电梯地下1层补风机房、变配电间、通风采光井、楼梯及电梯1层架空层、大堂、电梯厅及楼梯2~21层住宅3#地下2层,地上21层(底层部分架空),建筑高度为74.9m地下2层补风机房、排烟机房、楼梯及电梯地下1层变配电间、通风采光井、楼梯及电梯1层架空层、大堂、电梯厅及楼梯2~21层住宅4#地下2层,地上12层(底层部分架空),建筑高度为42.55m地下2层补风机房、排烟机房、楼梯及电梯地下1层库房、排烟机房、楼梯及电梯1层架空层、物业管理用房、大堂、杂物间、储藏室、电梯厅及楼梯2~12层住宅4#、5#楼之间裙房地上1层1层物业经营用房、物业用房、开闭所、公厕、电梯厅及楼梯5#地下1层,地上17层(底层部分架空),建筑高度为58.4m地下1层自行车库、弱电间、排烟机房、楼梯及电梯1层社区配套用房、大堂、杂物间、储藏室、自行车坡道、电梯厅及楼梯2~17层住宅6#地下1层,地上17层,建筑高度为60.0m地下1层变配电间、消防水池、通风采光井、楼梯及电梯夹层辅助用房、楼梯及电梯1~17层住宅B-1办公商业地块7#地下2层,地上16层,建筑高度为55.7m地下2层进风机房、补风机房、排风机房、柴油发电机房、楼梯及电梯地下1层自行车库、排烟机房、消控室、办公变配电间、楼梯及电梯1层地下车库出入口、架空层、大堂、楼梯及电梯厅2~16层办公地下室其他区域地下车库地下1层,高度3.7m地下1层住宅区块水泵房、办公区块生活水泵房、辅助用房、地下车库(244个车位)、游泳池(25m×8.5m)及其配套用房(更衣室、消毒过滤设备房、地源热泵设备房等)地下2层,高度3.7m地下2层地下车库(177个车位)备注:配套裙楼公建、商业办公楼7#楼内不设置餐饮、娱乐等对临近住宅有影响的内容,配套裙楼公建内主要设置小型超市等零售业为主的商业功能,7#楼办公人员就餐外送解决。项目主要设备见表2-3。表2-3项目设备房位置及设备数量明细表库(房)名称位置设备类型及数量生活水泵房A地块5#、6#楼之间区域下方地下一层(未设置在住宅正下方地下室)设低、中、高区变频调速自动供水设备各一套B-1地块7#办公楼南侧区域下方地下一层设低、中、高区变频调速自动供水设备各一套消防水泵房A地块6#楼东侧区域下方地下一层(与3层以上住宅有1-2层大堂相隔)2台自动喷淋泵、2台消火栓泵(均为一用一备)地下车库地下一、二层421个车位风机房设置在住宅正下方地下室,部分与上方住宅有辅助用房、架空层等相隔排烟轴流风机36台、离心风机11台、混流风机11台10KV开闭所A地块4#、10KV配电柜变电所游泳池配套地源热泵系统(三集一体形式)地下一层东北角游泳池配套处理设备地下一层东北角配套2台循环水泵(一用一备)、过滤及消毒装置1套地面停车位A地块东北角、B-1地块7#楼南侧地面分散布置47个车位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引用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0年1月在朝晖五区大气自动监测点的空气现状监测数据,SO2、NO2各项指标均达到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平均浓度限值要求,但PM10指标在1月8日至9日出现超标现象,PM10指标超标可能与监测点位周边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关。3.2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根据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分析实验室的现场监测结果,地块各测点昼夜间噪声均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4a类标准的限值要求,朝晖苑小区敏感点夜间噪声值略超过1类标准夜间45dB的限值要求。3.3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本项目拟建地块用地红线西侧相距约30m为京杭运河,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06.5),京杭运河(坝子桥~拱宸桥段)为Ⅳ类水功能区,地表水质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体标准。评价引用杭州市环境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6月4日对运河白马公寓附近的水质监测数据。运河白马公寓附近水质中除pH、石油类和总磷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外,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指标超标。地表水水质超标主要是由于京杭运河部分支流两岸截污纳管工程尚未完成,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直接排放河道,导致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4.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项目主要污染因子来自建筑施工期和建成后投入营运阶段,包括建设期的施工扬尘、噪声、废水和建筑固体废弃物等,营运期的生活废水、汽车废气、设备噪声和生活垃圾等。4.1施工期在项目建设期间将不可避免地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影响,因此该项目建设方应督促施工单位严格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定,实行文明施工,创建“绿色工地”,按《杭州市建筑工地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市政府令第113号)针对施工期污染的来源的排放规律采用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和控制对策,确保施工场界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尽量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最轻。4.2营运期1、废水该项目废水排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办公楼办公人员、配套公建用房等产生的生活污水,年总排放废水约10.5万t/a(约300.9t/d)。该项目建成后排水实行室内清污分流,室外雨污水分流,厕所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汇同其他生活污水排入东侧规划支路污水管,再进入文晖路市政污水管网,纳入七格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地面、屋面雨水经收集系统后有组织排入东侧规划支路雨水管,再排放文晖路市政雨水管网。该项目废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CODCr33.1t/a,SS20.0t/a,氨氮3.1t/a,动植物油0.8t/a;废水排放平均浓度为CODCr315mg/L,SS190mg/L,氨氮30mg/L,动植物油8mg/L,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的相应标准。地块东侧规划支路与本项目的建设同步进行(南侧规划支路是本项目居民进出的必要道路,在该规划支路投入使用前,本项目无法交付使用),同时地块南侧的文晖路铺设有雨污管网,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可通过东侧规划支路污水管纳入文晖路道路市政污水管网,对周围地表水环境无影响。2、废气(1)汽车废气经计算,该项目汽车尾气污染物年排放量分别为CO8.6t/a,HC0.61t/a,NOX0.31t/a;高峰时小时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CO9.6kg/h,HC0.68kg/h,NOX0.34kg/h。地下车库高峰期各排气筒排放口汽车尾气HC、NOX污染物最大排放速率分别为HC0.068kg/h、NOX0.034kg/h,最大排放浓度分布为HC1.1mg/m3、NOX0.56mg/m3,均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中非甲烷总烃、NOX相应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及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限值要求。根据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应用估算模式计算最大落地浓度及出现距离。经估算,该项目地下车库单个排气筒汽车废气有组织排放最大落地浓度出现距离分别在下风向286m~391m处,各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分别为CO3.78~7.55µg/m3、HC0.24~0.48µg/m3,NO20.12~0.24µg/m3,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分别为CO0.08%、HC0.02%,NO20.10%,对区域大气环境中CO、HC和NOx浓度的贡献值很小,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可以维持现状不变。(2)其他废气根据项目方案设计,在4#、5#楼之间2层裙楼内设置有一个公厕,公厕位于裙楼的底层中间位置(即小区人行出入口南侧),公厕南、西、北三侧均为配套用房,不直接与住宅直接相邻。评价认为公厕与周边住宅保持11m以上的距离,临住宅一侧未开设窗户且有其他配套用房相隔,在采取采用机械通风,同时对公厕设专人进行清扫、消毒,加强公厕通风等措施的情况下,不会对周边居民产生不利影响。垃圾臭气主要来自于垃圾收集点,其源强较难确定,主要为氨、硫化氢和甲硫醇、三甲胺等脂肪族类物质。项目在地块内部共设置4个室外垃圾收集点及1个垃圾直运间,垃圾收集点分别位于1#楼住宅楼的东北侧、2#楼住宅楼的东北侧、5#楼西南侧以及7#楼办公楼东侧,垃圾直运间则位于7#楼办公楼东南侧。其中1#楼、2#楼东北侧的垃圾收集点距离这两幢住宅楼的距离在15m以上,5#楼西南侧的垃圾收集点距离5#楼约5m,7#楼办公楼东侧的垃圾收集点距离7#楼约3.5m,垃圾直运间距离最近的7#楼办公楼约11m。由于5#楼西南侧垃圾收集点距离5#楼住宅距离较近,因此评价建议调整5#楼住宅楼西南侧的垃圾收集点位置,可调整至南侧集中绿地,与周边住宅保持10m以上距离,同时定期消毒、垃圾及时清运,尽量避免对周边住宅产生不利影响。3、固体废弃物该项目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居民及办公生活垃圾,年产生量约648.5t/a。生活垃圾应按照杭州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处置的有关规定,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设置相应的分类收集垃圾箱,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工作,由下城区城管办统一及时清运、分类处置,则对周围环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4、噪声(1)地下车库出入口车辆噪声该项目地下车库共设计有3个地下车库出入口,根据预测,3#出入口调整后,在坡道采用低噪声路面材料的情况下,高峰期1#、2#、3#出入口对周边建筑物的昼间、夜间贡献值均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的限值要求。由于5#楼西侧出入口距离周边住宅距离相对较近,车辆进出瞬时噪声会对临近住宅产生超标影响,因此应设置全封闭式的混凝土砌层,建设单位应重视地下车库车辆出入口引起的噪声污染,做好车库出入口的噪声防治工作,防止噪声扰民的现象发生。(2)公建设备噪声项目内部配套的各类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对场界的影响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限值要求。杭政储出[2007]70号地块商品住宅及商品公建5.污染防治措施5.1建设期污染防治措施5.1.1噪声该项目拟建址东侧、北侧均为现有的住宅小区,施工期间噪声如不加控制,将会对附近居民生活、休息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确保场界噪声影响值达到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采用低噪声施工机具和先进工艺进行施工,设置施工围挡,工地四周应设置不低于2.1m高的围墙或彩钢板围护;合理安排工程车辆进出路线,高噪声设备应安置在单独的施工棚内,此类施工棚及工地出入口应布置在地块南侧区域,并尽可能避开午间及夜间居民休息时段进行高噪声设备的施工作业。施工作业中必须合理安排各类施工机械的工作时间,夜间不进行施工作业;施工车辆进出口应设置在南侧区域,车辆进出安排在夜间10点之前。同时在施工期间应认真做好公告宣传工作,加强与附近居民的联系沟通,充分考虑公众的要求,最大程度地争取当地居民的理解。5.1.2废气扬尘是建设施工期的重要污染因素。尘粒在空气中的传播扩散情况与风速等气象条件有关,也与尘粒本身的沉降速度有关。以沙尘土为例,其沉降速度随粒径的增大而迅速增大。当粒径为250μm时,沉降速度为1.005m/s,因此当尘粒大于250μm时,主要影响范围在扬尘点下风向近距离范围内,而真正对外环境产生影响的是一些微小尘粒。根据现场施工季节的气候情况不同,其影响范围和方向也有所不同。施工期间应特别注意施工扬尘的防治问题,须制定必要的防治措施,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设单位须严格遵守杭州市人民政府令第190号《杭州市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法》。首先,要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文明施工和标化施工,采取配置工地滞尘防护网、设置围档和硬化道路,以及车辆出场冲洗等措施,并采用商品混凝土建房,最大程度减少扬尘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危害,必要时采用水雾以降低和防止二次扬尘。据有关调查显示,如果在施工期间对车辆行驶的路面实施洒水抑尘,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结果表明实施每天洒水4-5次进行抑尘,可有效地控制施工扬尘可将TSP污染距离缩小到20-50m范围。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清洁,同时适当洒水是减少施工场地车辆扬尘的有效手段。其次,在土方挖掘、平整阶段,运土车辆必须做到净车出场,最大限度减少泥土撒落构成扬尘污染,在运输、装卸建筑材料时,应采用封闭车辆运输,尤其是泥砂等。据经验调查,露天堆场产生的扬尘主要特点是与风速和尘粒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建材的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是抑制扬尘的有效手段,同时应禁止在大风天进行搅拌等作业。合理安排混凝土搅拌与建筑材料的堆放场地,与周边小区及运河等地表水体保持50m以上的距离,易起尘的建筑材料加盖篷布或实行库内堆放的管理,汽车运输沙土和建材时也采取相应的措施,采用封闭车辆运输。5.1.3废水该项目施工人员较多,施工队应配备移动式公共厕所,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周边道路市政污水管,不得排放附近河道;要求在施工工地周围设置排水明沟,并汇集到泥浆水沉淀池中,经沉淀处理后的废水上清液排放市政污水管,建议上清液可次日用于工程养护和机具清洗,使废水得到综合利用,减少施工废水排放。施工场地内沉淀池具体设置数量按照基坑开挖施工时废水实际产生情况再确定,建议预留多个沉淀池。施工泥浆水必须严格按照《杭州市市政公用建设工地文明施工管理暂行办法》实施,外运委托处置,不得排入西侧京杭运河及北侧南应加河。同时应做好建筑材料和建筑废料的管理,防止它们成为地面水的二次污染源,建筑材料和建筑废料堆场应与周边地表水体保持50m以上的距离,同时以围墙或者彩钢板围护相隔。施工营地应设置在远离京杭运河、南应加河一侧,建议设置在规划幼儿园用地内。5.1.4固体废物该项目建设施工期间需进行运输弃土和各种建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木材等)等工作,将产生大量废土、砖石及各种建筑垃圾,必须按照《杭州市建设工程渣土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及时将固废运到指定点(如垃圾填埋场、铺路基等)妥善处置,严防制造新的“垃圾堆场”。将混凝土块连同弃土、弃渣等送至专用垃圾场所或用于回填低洼地带,建筑垃圾中钢筋等回收利用,其它用封闭式废土运输车及时清运,并送到指定倾倒点处置,不能随意抛弃、转移和扩散。其次,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也及时收集到指定的垃圾箱(筒)内,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及时清运处理。5.2营运期污染防治5.2.1废气1、该项目地下车库汽车尾气必须采用机械强制排风,平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汽车尾气经收集后经专用竖向风井至建筑屋顶高空排放。2、要求公厕采用机械通风,同时对公厕应设专人进行清扫、消毒,加强公厕通风,防止公共厕所恶臭扰民。3、为避免垃圾收集点臭气扰民,在项目的规划布局上,确保垃圾收集站与周围住宅的距离不小于10m。同时应对垃圾收集点进行定期消毒,并科学安排垃圾收集和运出时间,必须做到垃圾当天收集,当天运出,日产日清。5.2.2噪声1、该项目使用的设备必须选用低噪声或超低噪声类型,并应合理布局。水泵、风机、变压器等高噪声设备均应设在地下室内,不得直接与住宅相邻。地下室设备按《隔振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和安装,风机选用低噪声风机箱,设置在专用机房内,车库通风管路中设置消声器,通风机进出口均设置软接头,水泵等设备采取隔振处理、设置挠性连接等。2、3个汽车出入口均应采用低噪声坡道,5#楼西侧出入口设置全封闭式的混凝土砌层,出入口内壁采用吸声材料,3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均应设有醒目的限速禁鸣标记。3、10KV开闭所位于A地块4#、5#楼之间一层裙楼的底层北侧配套用房内,尽量远离周边住宅;电梯井道不与住宅卧室相邻,做好电梯井道的隔音措施;住宅及办公楼配套空调设备应采用普通分体式小型空调。4、建设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第五章、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设计单位应按照《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进行设计,建设单位应切实落实设计院在设计中采取的降噪措施,以减轻周边道路、运河航道交通噪声对项目建筑室内声环境的影响。同时在售房时应书面告知其周边环境现状、远期规划及建筑的隔声情况。5.2.3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应按照杭州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处置的有关规定,小区物业管理部门设置相应的分类收集垃圾箱,做好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工作,由下城区城管办统一及时清运、分类处置。5.2.4废水项目实行雨污分流;雨水经收集系统后有组织排入周边规划支路雨水管,再排放文晖路市政雨水管网。厕所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汇同其他生活污水排入周边规划支路污水管,再进入文晖路市政污水管网,纳入七格污水处理厂。5.3环保投资费用估算该项目建设过程中需在噪声防治、汽车废气排放、生活垃圾收集和生活污水纳管等环境保护工作上投入一定资金,以确保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措施落实到位。该项目环保投资额预计为170万元,约占项目投资总额的0.1%,具体环保工程投资见表5-1。表5-1建设项目环保投资分析环境污染防治项目环保投资(万元)噪声防治设备隔振、减振措施(隔振垫、挠性连接、消声器等)100.03个地下车库出入口低噪声坡道及5#楼西侧出入口设置全封闭式的混凝土砌层60.0住宅安装中空玻璃窗、墙体采用烧结岩页多孔砖及面砖等计入工程土建投资汽车废气防治排风系统计入工程土建投资生活垃圾处理垃圾分类收集房10.0生活污水废水预处理及排水雨、污分流系统计入工程土建投资总计1706.公众参与结论公众参与意在沟通建设者、政府部门和公众间的理解,协调可能存在的矛盾;为识别和筛选潜在的环境影响因素提供帮助;为进一步完善环保及补偿措施提供编制依据;使项目在公众的参与下顺利地进行。该项目公众参与采用发放调查表和公示两种方式,向项目拟建址周边的居民、单位介绍项目基本情况及污染状况,收集建设项目周围广大民众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意见与要求。公示具体内容见附录。本项目于2011年9月26日~10月14日及10月26日~11月8日期间进行了为期10个工作日的两次公示,公示的主要内容的基本建设情况、污染排放和防治措施等,并同期进行社会调查及征询。6.1公示调查结果(1)项目第一次公示于2011年9月26日~10月14日在杭州市下城区文晖街道塘南社区及河东社区告示栏中,向公众公告了下列信息: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等内容。(2)项目第二次公示第二次公示时间为10月26日~11月8日,公示张贴在杭州市下城区文晖街道塘南社区及河东社区告示栏中,并将联系方法告知公众。公示的内容分为:(1)项目基本情况的介绍;(2)项目污染物产生情况;(3)项目环境影响分析;(4)污染防治措施;(5)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时间及方式等;(5)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和项目审批单位的联系方式。在公示期间,本单位接到朝晖苑部分居民书面反馈意见,反对项目的建设,反对理由主要为日照、采光、通风、废气、噪声以及地基下沉、楼房歪斜等危险性问题。6.2公众调查表(1)个人调查结果此次公众参与调查表共发(个人)放50份,回收50份。本次被调查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汇总如下:1、58%的被调查个人对该项目很了解或有所了解,34%的被调查个人表示不了解。2、22%的被调查个人认为当地环境现状很好,54%的被调查个人认为尚可,16%的被调查个人认为较差。3、56%的被调查个人对本项目的建设单位环境信誉表示基本满意,24%的被调查个人表示不满意。4、14%的被调查个人对本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表示有利,50%的被调查个人表示不利影响,24%的被调查个人表示不影响。5、被调查个人对工程建设期较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为噪声和扬尘;对营运期较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为噪声和废气。6、16%的受调查个人表示赞成该项目的建设,40%的受调查个人表示无所谓,44%的受调查个人表示反对。(2)团体调查结果该项目公众调查表共发(团体)放20份,回收20份,公众参与团体征询意见范围,主要涵盖项目拟建址所在地周边部分企事业单位。意见与建议汇总如下:1、75%的被调查单位对该项目很了解或有所了解,25%的被调查单位表示不了解。2、30%的被调查单位认为当地环境现状很好,70%的被调查单位认为尚可,没有单位认为较差。3、95%的被调查单位对本项目的建设单位环境信誉表示基本满意,5%的被调查单位表示不满意。4、20%的被调查单位对本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表示有利,15%的被调查单位表示不利影响,65%的被调查单位表示不影响。5、被调查单位对工程建设期较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为噪声和扬尘;对营运期较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为噪声和废气。6、50%的受调查单位表示赞成该项目的建设,50%的受调查单位表示无所谓,没有单位表示反对。6.3公众调查总结论根据个人、团体调查以及所在社区公示结果,朝晖苑、黎明园小区部分居民反对本项目的建设,反对的理由主要为日照、采光、通风、废气、噪声以及地基下沉、楼房歪斜等房屋安全性问题。其中日照、采光、通风、房屋安全性问题等不属于环保问题,本环评不予采纳;由于前期北侧朝晖苑小区居民的强烈反对,尽管对北侧朝晖苑小区第一排住宅的日照满足了相关标准规定的最少2小时要求,建设单位还是作出了让步,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的公文处理简复单(府办简复第B20101261号、府办简复第B20101940号)、杭州市规划局的公文处理简复单(杭规简复[2010]473号)以及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出具的日照分析资料,项目的容积率减少,降低小区最北侧2幢住宅高度,并优化平面布局,保证北侧朝晖苑住宅小区第一排住宅26#、27#及28#楼底层住户4小时的日照,尽可能改善北侧朝晖苑住宅小区的日照条件。有关于废气、噪声方面的问题,评价认为建设单位在施工期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严格执行《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确保施工场界噪声达到GB1253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同时营运期产生的废气、设备噪声在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后也均能做到达标排放,不会对周边环境及敏感点产生超标影响,因此本评价未采纳居民的反对意见。7.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7.1规划符合性分析杭政储出[2007]70号地块商品住宅及商品公建项目位于杭州市下城区朝晖单元,根据《杭州市朝晖规划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拟建地块规划为住宅用地;根据杭州市规划局出具的建设项目规划条件[受理号:1120091770,编号:规字第330100201000029号],项目A地块为居住用地、B-1地块为商业办公用地;根据杭州市建设委员会和杭州市规划局文件《关于杭政储出[2007]70号地块商品住宅、公建建筑方案设计的批复》(杭建设审[2011]84号、杭规发[2011]384号),A地块为住宅用地、B-1地块为办公及商业用地。根据《杭州市主城区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08.5),拟建地块位于下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I1-10103D03),属优化准入区。因此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功能区规划。7.2产业导向符合性分析项目将建设商品住宅、商业办公楼和相配套的物业经营管理及社区用房,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杭州市2010年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与空间布局指引》,商品住宅及商业办公用房不属于限制类或禁止类发展项目。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的国家产业导向及政策要求。7.3清洁生产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住宅、办公楼及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属于非生产性项目。项目设计过程中采用节水用具、节能材料等,符合清洁生产减污、降耗、节能、增效的要求。7.4污染物达标排放符合性分析该项目生活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后排入周边道路市政污水管网。地下车库废气经收集后引至建筑物屋顶高空排放,废气污染物浓度能够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要求。配套设备在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后对厂界的噪声影响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2类标准要求。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清运。评价认为该项目的建设符合污染物达标排放原则。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