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_第1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_第2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_第3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_第4页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广欣2010年5月4规范目录规范的适用范围第1章总则建筑高度的计算1当为坡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檐口的高度;2当为平屋面(包括有女儿墙的平屋面)时,应为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到其屋面面层的高度;3当同一座建筑物有多种屋面形式时,建筑高度应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局部突出屋顶的瞭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可不计入建筑高度内。第1章总则建筑层数的计算1建筑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小于等于1.5m者;2建筑底部设置的高度不超过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3以及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可不计入建筑层数内;第1章总则建筑层数的计算4国标《住宅建筑规范规定:当建筑中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米时,应对这些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米计算,余数不足1.5米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米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5住宅顶部为两层一套的跃层,可按1层计,其他部位的跃层以及顶部多于2层一套的跃层,应计入层数,即跃层的自然层数—1记入建筑的总层数。第1章总则《建规》与其他规范的关系第1章总则11第3章厂房(仓库)12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第3章厂房(仓库)131甲、乙类厂房,甲、乙、丙类仓库4小时;2其他工业建筑3小时;3民用建筑3小时。第3章厂房(仓库)14第3章厂房(仓库)国标《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原国标《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8624—1997

)作废新国标《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8624—2006

2006-06-19发布2007-03-01实施新旧标准的转换1、按GB8624-2006检验判断为A1级和A2级的,对应于相关规范和GB8624-1997的A级;2、按GB8624-2006检验判断为B级和C级的,对应于相关规范和GB8624-1997的B1级;3、按GB8624-2006检验判断为D级和E级的,对应于相关规范和GB8624-1997的B2级。新标准旧标准A1、A2级A级B、C级B1级D、E级B2级F级B3级对材料燃烧性能分级由A、B1、B2、B3

级改为:A1、A2、B、C、D、E、F7级(建筑材料及制品)A1fl、A2fl、Bfl、Cfl、Dfl、Efl、Ffl(铺地材料)A1L、A2L、BL、CL、DL、EL、FL(管状隔热材料)注:A1级(由单一材料组成的制品或整个制品内部具有均匀的密度和组份)

A2级(由一种或多种组份材料组成)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20第3章厂房(仓库)3.2.8工业建筑的屋顶承重构件21第3章厂房(仓库)白酒库房的有关规定223.3.8厂房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

第3章厂房(仓库)233.3.15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

第3章厂房(仓库)253.3.9-10厂房内设置仓库第3章厂房(仓库)26第3章厂房(仓库)27第3章厂房(仓库)相关国家标准29第3章厂房(仓库)名称甲类厂房单层、多层乙类厂房(仓库)单层、多层丙、丁、戊类厂房(仓库)高层厂房(仓库)民用建筑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甲类厂房12121214161325单层、多层乙类厂房12101012141325单层、多层丙、丁类厂房耐火等级一、二级121010121413101214.0三级141212141615121416.0四级161414161817141618.0单层、多层戊类厂房一、二级121010121413679.0三级1412121416157810.0四级16141416181791012.0高层厂房131313151713131517室外变、配电站变压器总油量(t)≥5,≤10252512152012152025>10,≤5015202515202530>502025302025303530汽车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合建站第3章厂房(仓库)3.4.9一级汽车加油站、一级汽车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一级汽车加油加气合建站不应建在城市建成区内。313.6.3泄压面积的计算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其泄压面积宜按下式计算,但当厂房的长径比大于3时,宜将该建筑划分为长径比小于等于3的多个计算段,各计算段中的公共截面不得作为泄压面积:第3章厂房(仓库)3.6.3泄压面积的计算

33厂房(仓库)防烟楼梯间及消防电梯的设置3.7.6高层厂房和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设置封闭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室外楼梯、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计,应符合本规范第7.4节的有关规定。第3章厂房(仓库)34厂房(仓库)防烟楼梯间及消防电梯的设置第3章厂房(仓库)35厂房(仓库)防烟楼梯间及消防电梯的设置第3章厂房(仓库)363.8.7高层仓库的楼梯间第3章厂房(仓库)37项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室外变、配电站一、二级三级四级甲、乙类液体一个罐区总储量V(m3)1≤V<5050≤V<200200≤V<10001000≤V<500012152025152025302025304030354050丙类液体5≤V<250250≤V<10001000≤V<50005000≤V<2500012152025152025302025304024283240383941第5章民用建筑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m2)备注一、二级按本规范第1.0.2条规定25001.体育馆、剧院的观众厅,展览建筑的展厅,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放宽;2.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超过3层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楼层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三级5层12001.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和医院、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楼层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内;2.商店、学校、电影院、剧院、礼堂、食堂、菜市场不应超过2层或设置在三层及三层以上楼层。四级2层600学校、食堂、菜市场、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院等不应设置在二层地下、半地下建筑(室)500-42第5章民用建筑43第5章民用建筑44第5章民用建筑中庭的设置45第5章民用建筑46第5章民用建筑47第5章民用建筑5.1.12地上商店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48第5章民用建筑49第5章民用建筑50第5章民用建筑5.1.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515.1.15当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放映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必须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时,最远房间的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大于9m。当必须布置在建筑物内首层、二层或三层外的其他楼层时,尚应符合有关规定。高层建筑:不应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和尽端。第5章民用建筑5.1.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52第5章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679三级7810四级91012535.3.1民用建筑安全出口第5章民用建筑545.3.2公共建筑安全出口第5章民用建筑55第5章民用建筑565.3.3老年人建筑及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当必须设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并应符合本规范第5.1.7条的规定。

第5章民用建筑575.3.5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下列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包括首层扩大封闭楼梯间)或室外疏散楼梯。1医院、疗养院的病房楼;2旅馆;3超过2层的商店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4设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且建筑层数超过2层的建筑;5超过5层的其他公共建筑。第5章民用建筑585.3.9影院电影院礼堂观众厅的疏散出口数量剧院、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000人时,其超过2000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第5章民用建筑59

居住建筑单元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建筑单元每层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通廊式非住宅类居住建筑超过表5.3.11规定时,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第5章民用建筑5.3.11居住建筑的安全疏散60第5章民用建筑5.3.11居住建筑的安全疏散615.3.13安全疏散距离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表5.3.13的规定;2.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非封闭楼梯间的距离,当房间位于两个楼梯间之间时,应按表5.3.13的规定减少5m;当房间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应按表5.3.13的规定减少2m;3.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或在首层采用扩大封闭楼梯间。当层数不超过4层时,可将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小于等于15m处;4.房间内任一点到该房间疏散门的距离,不应大于表5.3.13中规定的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第5章民用建筑62第5章民用建筑5.3.13安全疏散距离5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疏散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第5章民用建筑645.3.17疏散宽度计算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计算确定:1.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5.3.17-1的规定;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2.当人员密集的厅、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其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m计算确定;3.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第5章民用建筑655.3.17疏散宽度计算4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1.0人/m2计算确定;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0.5人/m2计算确定;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确定。第5章民用建筑66第5章民用建筑5.3.17疏散宽度计算表5.3.17-2商店营业厅内的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m2)楼层位置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地上第一、二层地上第三层地上第四层及四层以上各层换算系数0.800.850.770.60第5章民用建筑5.3.17疏散宽度计算68人员密集公共建筑金属栅栏设置5.3.18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不宜在窗口、阳台等部位设置金属栅栏,当必须设置时,应有从内部易于开启的装置。窗口、阳台等部位宜设置辅助疏散逃生设施。第5章民用建筑695.4.5经营、存放和使用甲、乙类物品场所的要求

经营、存放和使用甲、乙类物品的商店、作坊和储藏间,严禁设置在民用建筑内。第5章民用建筑705.4.6与住宅合用建筑的要求第5章民用建筑71第5章民用建筑构件名称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防火墙不燃烧体3.00承重墙、住宅单元之间的墙、住宅分户墙、楼梯间和电梯井墙体难燃烧体1.00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难燃烧体1.00房间隔墙难燃烧体0.50多层承重柱难燃烧体1.00单层承重柱难燃烧体1.00梁难燃烧体1.00楼板难燃烧体1.00屋顶承重构件难燃烧体1.00疏散楼梯难燃烧体0.50室内吊顶难燃烧体0.25726.0.1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第6章消防车道公共消防车道73第6章消防车道单位消防车道746.0.9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6.0.10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供大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第6章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要求75第7章建筑构造76第7章建筑构造77第7章建筑构造78第7章建筑构造79第7章建筑构造第7章建筑构造7.2.10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5.3.3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电缆井、管道井的封堵81第7章建筑构造外墙保温与装修材料82第7章建筑构造外墙保温与装修材料83第7章建筑构造外墙保温与装修材料84第7章建筑构造外墙保温与装修材料85第7章建筑构造外墙保温与装修材料86第7章建筑构造外墙保温与装修材料87疏散用的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3.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4.楼梯间内不应敷设甲、乙、丙类液体管道;5.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6.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第7章建筑构造7.4.1疏散用楼梯间88第7章建筑构造7.4.2封闭楼梯间89防烟楼梯间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4.1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本规范第9章的规定设置防烟或排烟设施,应按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设置消防应急照明设施;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防烟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3.

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m2;第7章建筑构造7.4.3防烟楼梯间90第7章建筑构造7.4.3防烟楼梯间91第7章建筑构造7.4.5室外楼梯92第7章建筑构造7.4.4疏散楼梯间的位置93第7章建筑构造7.4.10消防楼梯的设置94第7章建筑构造7.4.11楼梯间前室的设置95第7章建筑构造7.4.12疏散门的要求96第7章建筑构造名称耐火性能代号隔热防火门(A类)耐火隔热性≥0.50h

耐火完整性≥0.50hA0.50(丙级)耐火隔热性≥1.00h

耐火完整性≥1.00hA1.00(乙级)耐火隔热性≥1.50h

耐火完整性≥1.50hA1.50(甲级)耐火隔热性≥2.00h

耐火完整性≥2.00hA2.00耐火隔热性≥3.00h

耐火完整性≥3.00hA3.00部分隔热防火门(B类)耐火隔热性≥0.50h耐火完整性≥1.00hB1.00耐火完整性≥1.50hB1.50耐火完整性≥2.00hB2.00耐火完整性≥3.00hB3.00非隔热防火门(C类)耐火完整性≥1.00hC1.00耐火完整性≥1.50hC1.50耐火完整性≥2.00hC2.00耐火完整性≥3.00hC3.00耐火性能分类耐火等级代号耐火性能隔热防火窗,AA0.50(丙级)耐火隔热性≥0.50h,且耐火完整性≥0.50hA1.00(乙级)耐火隔热性≥1.00h,且耐火完整性≥1.00hA1.50(甲级)耐火隔热性≥1.50h,且耐火完整性≥1.50hA2.00耐火隔热性≥2.00h,且耐火完整性≥2.00hA3.00耐火隔热性≥3.00h,且耐火完整性≥3.00h非隔热防火窗,CC0.50耐火完整性≥0.50hC1.00耐火完整性≥1.00hC1.50耐火完整性≥1.50hC2.00耐火完整性≥2.00hC3.00耐火完整性≥3.00h102第7章建筑构造名称耐火极限/h钢质防火卷帘≥2.00≥3.00钢制防火、防烟卷帘≥2.00≥3.00无机纤维复合防火卷帘≥2.00≥3.00无机纤维复合防火、防烟卷帘≥2.00≥3.00特级防火卷帘≥3.001048.1一般规定1058.1一般规定灭火器类型维修期限水基型灭火器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出厂期满3年;首次维修以后每满1年推车式水基型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手提式(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出厂期满5年;首次维修以后每满2年手提式(储气瓶式)干粉灭火器推车式(贮压式)干粉灭火器推车式(储气瓶式)干粉灭火器洁净气体灭火器手提式洁净气体灭火器推车式洁净气体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器类型报废期限(年)水基型灭火器手提式水基型灭火器6推车式水基型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手提式(贮压式)干粉灭火器10手提式(储气瓶式)干粉灭火器推车式(贮压式)干粉灭火器推车式(储气瓶式)干粉灭火器洁净气体灭火器手提式洁净气体灭火器推车式洁净气体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12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1081108.2.7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

1111121138.2.10消防水鹤的设置

《河北省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第十三条八款规定:严寒地区设置消防水鹤。消防水鹤应当建在主干道和主要道路附近,最小管径不小于150mm。地级市市区消防水鹤的设置密度为1个/km2,消防水鹤间距不应大于700m。县级市市区消防水鹤的设置密度为1个/2km2。建制镇消防水鹤的设置密度为1个/3km2。1151168.4.1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计算1178.4.2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1188.4.2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1198.4.2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1201211221231241251261国家、省级或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广播电视发射塔楼内的微波机房、分米波机房、米波机房、变配电室和不间断电源(UPS)室;2国际电信局、大区中心、省中心和一万路以上的地区中心内的长途程控交换机房、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3两万线以上的市话汇接局和六万门以上的市话端局内的程控交换机房、控制室和信令转接点室;4中央及省级治安、防灾和网局级及以上的电力等调度指挥中心内的通信机房和控制室;1271281291308.6.1设置消防水池的条件符合下列规定之一的,应设置消防水池:1当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2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1条进水管,且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之和大于25L/s。1318.6.2消防水池的设计要求1328.6.2消防水池的设计要求133建筑类别场所名称火灾延续时间(h)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浮顶罐4.0地下和半地下固定顶立式罐、覆土储罐直径小于等于20.0m的地上固定顶立式罐直径大于20.0m的地上固定顶立式罐6.0液化石油气储罐总容积大于220m3的储罐区或单罐容积大于50m3的储罐总容积小于等于220m3的储罐区且单罐容积小于等于50m3的储罐3.0可燃气体储罐湿式储罐干式储罐固定容积储罐可燃材料堆场煤、焦炭露天堆场其他可燃材料露天、半露天堆场6.0仓库甲、乙、丙类仓库3.0丁、戊类仓库2.0厂房甲、乙、丙类厂房3.0丁、戊类厂房2.0民用建筑公共建筑2.0居住建筑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按相应现行国家标准确定泡沫灭火系统防火分隔水幕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2条。当其中一条关闭时,其余的吸水管应仍能通过全部用水量。消防水泵应采用自灌式吸水,并应在吸水管上设置检修阀门。8.6.6消防水泵的要求8.6.8消防水泵的备用泵8.6.9消防水泵的启动要求1379.1.1防烟排烟的方式建筑中的防烟可采用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方式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建筑中的排烟可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方式。第9章防烟与排烟1389.1.2应设防烟设施的场所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合用前室。第9章防烟与排烟1399.1.3设置排烟设施的场所1丙类厂房中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上房间;人员、可燃物较多的丙类厂房或高度大于32m的高层厂房中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5000m2的丁类厂房;2占地面积大于1000m2的丙类仓库;3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上房间;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内走道;第9章防烟与排烟1409.1.3设置排烟设施的场所4中庭;5设置在一、二、三层且房间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或地下、半地下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6总建筑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建筑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7其他建筑中长度大于40m的地上疏散走道。第9章防烟与排烟1411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不应小于2.0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0m2;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排烟窗的总面积不应小于2.0m2;3中庭、剧场舞台,不应小于该中庭、剧场舞台楼地面面积的5%;4其他场所,宜取该场所建筑面积的2%~5%第9章防烟与排烟9.2.2自然排烟口净面积1429.3.1设置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场所1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2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3设置自然排烟设施的防烟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第9章防烟与排烟1439.3.2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加压送风量

第9章防烟与排烟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的加压送风量应经计算确定。当计算结果与下表的规定不一致时,应采用较大值。条件和部位加压送风量(m3/h)前室不送风的防烟楼梯间25000防烟楼梯间及其合用前室分别加压送风防烟楼梯间16000合用前室13000消防电梯间前室15000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排烟,前室或合用前室加压送风220001449.3.5机械加压送风口的设置

第9章防烟与排烟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每层设置1个。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口宜每隔2~3层设置1个。1459.4.5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量第9章防烟与排烟体积大于17000m3146第9章防烟与排烟1排烟口或排烟阀应按防烟分区设置。排烟口或排烟阀应与排烟风机连锁,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2排烟口或排烟阀平时为关闭时,应设置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3排烟口应设置在顶棚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m;147第9章防烟与排烟148第10章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14915011.1

消防负荷供电的等级第11章电气15111.1

消防负荷供电的等级第11章电气15211.1

消防负荷供电的等级

二、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为二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