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艺术表现手法题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不属于修辞手法的是:
A.比喻
B.排比
C.拟人
D.对比
2.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是:
A.那个湖面像一面镜子,映出了天空的蓝。
B.那个孩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那本书厚得像一座山。
D.那个花园里的花多得像海浪一样。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偶手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C.日出东方,其道大光。
D.红尘中,谁主沉浮?
4.下列文章中,没有使用象征手法的是:
A.《荷塘月色》
B.《背影》
C.《春》
D.《荷塘月色》
5.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借代手法的是:
A.长城
B.玉液
C.青松
D.雪山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设问手法的是:
A.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B.那个孩子为什么哭?
C.这本书是谁写的?
D.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7.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对比手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C.日出东方,其道大光。
D.红尘中,谁主沉浮?
8.下列文章中,没有使用象征手法的是:
A.《荷塘月色》
B.《背影》
C.《春》
D.《荷塘月色》
9.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借代手法的是:
A.长城
B.玉液
C.青松
D.雪山
10.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设问手法的是:
A.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B.那个孩子为什么哭?
C.这本书是谁写的?
D.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修辞手法中,属于比喻手法的是:
A.比喻
B.拟人
C.对比
D.排比
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手法的是:
A.那个湖面像一面镜子,映出了天空的蓝。
B.那个孩子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那本书厚得像一座山。
D.那个花园里的花多得像海浪一样。
3.下列诗句中,使用了对偶手法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C.日出东方,其道大光。
D.红尘中,谁主沉浮?
4.下列文章中,使用了象征手法的是:
A.《荷塘月色》
B.《背影》
C.《春》
D.《荷塘月色》
5.下列词语中,属于借代手法的是:
A.长城
B.玉液
C.青松
D.雪山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修辞手法是为了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比喻手法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3.对偶手法是将两个结构相同、意义相近的词组或句子放在一起,形成一种对称美。()
4.象征手法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联系起来,表达出更深层的含义。()
5.借代手法是通过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请举例说明在诗歌创作中,如何运用对偶手法来增强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答案:在诗歌创作中,对偶手法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两个结构相同、意义相近的词组或句子放在一起,形成一种对称美,从而增强语言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句,这里通过对偶,将“白日”与“黄河”相对,将“依山尽”与“入海流”相对,不仅形成了视觉上的平衡,也使得诗句的节奏感更加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
2.题目:简述象征手法在散文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答案:象征手法在散文中的运用,是指作者通过将一个具体的事物或形象,象征地表达出抽象的概念或情感。这种手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能够使散文的内涵更加丰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思考;其次,象征手法能够增强散文的艺术感染力,使散文更具深度和层次感;最后,通过象征,作者可以更加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使散文更加耐人寻味。
3.题目:分析比喻手法在说明文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答案:比喻手法在说明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将抽象的概念或事物与具体、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比喻手法的作用主要包括:一是使说明文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二是帮助读者克服理解上的困难,使复杂的科学原理或现象变得易于接受;三是通过比喻,可以更加准确地传达作者的观点和意图。例如,在介绍某种科学现象时,作者可能会说:“这个现象就像镜子一样,能够反映出事物的本质。”这里通过将科学现象与镜子进行比喻,使得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现象的本质。
五、论述题
题目:结合具体作品,探讨对比手法在小说创作中的运用及其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影响。
答案:对比手法在小说创作中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它通过将两个或多个对立或相似的人物、事件或环境进行对照,以突出其特点,强化主题,深化人物形象。以下结合具体作品,探讨对比手法在小说创作中的运用及其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影响。
以鲁迅的《阿Q正传》为例,小说中阿Q与赵太爷的对比是极具代表性的。阿Q是一个贫穷、愚昧、自欺欺人的小人物,而赵太爷则是一个有权有势、傲慢无礼的地主。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等级的森严,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阿Q的懦弱与赵太爷的嚣张形成鲜明对照,凸显了阿Q在压迫下的悲惨命运。
在人物塑造方面,对比手法有助于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对比展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性格。宝玉性格中的多情、率真与黛玉的敏感、多愁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两位主人公的形象更加丰满。
在主题表达方面,对比手法能够强化小说的主题。以《骆驼祥子》为例,祥子与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对比揭示了社会不公和剥削现象。祥子的勤劳、善良与刘四爷的冷漠、贪婪形成对比,使得小说对旧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更加深刻。
此外,对比手法还可以通过不同人物或事件的对比,展现社会变革的进程。在《围城》中,方鸿渐与苏文纨、孙柔嘉等女性的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在爱情和婚姻中的迷茫与挣扎,同时也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识别。A、B、C三项均为常见的修辞手法,而D项“对比”则不是一种独立的修辞手法,因此选D。
2.A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夸张手法的识别。夸张手法是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进行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A项中“湖面像一面镜子”使用了比喻,而B、C、D项均未使用夸张手法。
3.D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对偶手法的识别。对偶手法是指将两个结构相同、意义相近的词组或句子放在一起。A、B、C三项均未使用对偶手法,而D项中“红尘中,谁主沉浮?”并未形成对偶结构。
4.D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象征手法的识别。象征手法是指通过具体的事物象征抽象的概念。A、B、C三项均未使用象征手法,而D项《荷塘月色》中的荷塘和月光并未象征特定的抽象概念。
5.A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借代手法的识别。借代手法是指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A项“长城”借代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而B、C、D项中的“玉液”、“青松”、“雪山”均未使用借代手法。
6.B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设问手法的识别。设问手法是通过提问来引导读者思考。A、C、D项均为陈述句,而B项“那个孩子为什么哭?”使用了设问手法。
7.D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识别。对比手法是通过两个事物的对比来突出其特点。A、B、C三项均未使用对比手法,而D项“红尘中,谁主沉浮?”并未形成对比。
8.D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象征手法的识别。与第三题解析思路相同,D项《荷塘月色》中的荷塘和月光并未象征特定的抽象概念。
9.A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借代手法的识别。与第五题解析思路相同,A项“长城”借代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而B、C、D项中的“玉液”、“青松”、“雪山”均未使用借代手法。
10.B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设问手法的识别。与第六题解析思路相同,B项“那个孩子为什么哭?”使用了设问手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A、B、C、D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比喻手法的识别。A、B、C、D四项均为比喻手法的示例,因此全选。
2.B、C、D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夸张手法的识别。B、C、D三项均使用了夸张手法,而A项中“湖面像一面镜子”使用了比喻。
3.A、B、C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对偶手法的识别。A、B、C三项均使用了对偶手法,而D项未形成对偶结构。
4.A、B、C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象征手法的识别。A、B、C三项均使用了象征手法,而D项《荷塘月色》中的荷塘和月光并未象征特定的抽象概念。
5.A、B、C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借代手法的识别。A、B、C三项均使用了借代手法,而D项中的“雪山”未使用借代手法。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修辞手法是为了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
解析思路:本题考查对比喻手法的理解。比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摩电安全教育班会
- 地震创伤课件
- 手机制作旅游攻略
- 物业公司管理制度汇编初稿
- 支气管镜基本操作
- 手足病传染与预防教案
-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孟集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 态度类培训课程
- 提升营销渠道效益的策略
- 中国烷基改性硅油市场发展格局与投资前景趋势预测报告2025-2031年
- 安全工器具检查表
- 许慎《说文解字》(全文)
- 保健院业务部门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及质量控制指标
- 马鞍山东站站房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 人防工程基本知识(PPT184页)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升本)学士学位考试复习题
- 高一班守纪律讲规矩主题班会
- 电力电缆工程施工作业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手册
- 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下)1-10单元全部答案及解析
- 光伏电站验收申请及验收报告样板
- flow10.1教程DFM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