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选修部分第44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选修部分第44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选修部分第44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选修部分第44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选修部分第44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第44讲20世纪的斗争与和平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年份·试题考查内容命题规律2024年Ⅰ卷中共对二战的不同相识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材料出处以中国学者的著作为主,兼有外国学者的原著。2.从考查内容看,主要考查与教材学问紧密结合的内容,这一点与选修一改革、选修四人物评价有较大的不同。3.从设问方式看,以比较类、概括说明类、背景缘由类、影响作用类为主,除结合材料外,比较留意结合所学学问特殊是时代背景进行分析。4.从时期上看,以现代史为主,特殊是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秩序。5.从内容上看,涉及斗争背景、斗争结果及影响。6.从与教材的关联度看,以选修3教材中其次、三、四、五单元为主,与其他章节内容有肯定的关联;与必修1教材中国际关系格局部分有肯定联系。Ⅱ卷联合国的产生Ⅲ卷二战时期英法对德经济封锁2024年Ⅰ卷开罗会议中美政府首脑会见Ⅱ卷欧洲衰落与“欧洲联邦”设想的提出Ⅲ卷日本侵略口号的改变及其实质2024年Ⅰ卷越南斗争Ⅱ卷20世纪二三十年头罗曼·罗兰的反战活动Ⅲ卷威尔逊的“十四点”安排2015年Ⅰ卷二战戴高乐抗战与法国复兴Ⅱ卷苏联原子武器研制2014年Ⅰ卷联合国《不扩散核武器条约》Ⅱ卷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考向一其次次世界大战的阶段特点、主要战场及其性质(1)大致分两个阶段:1939年到1942年为第一阶段,1942年到1945年为其次阶段。①第一阶段的特点:法西斯国家不断绽开进攻,把斗争推到最大规模;反法西斯力气处于战略防卫阶段,渐渐联合起来,组成了反法西斯联盟。②其次阶段的特点:斗争发生转折,斗争形势朝着有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方向发展,最终战胜了法西斯国家。(2)主要战场:中国战场、西欧战场、北非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以及后来开拓的欧洲其次战场等。①各个战场的基本目标都是要战胜残忍的侵略成性的法西斯国家,因此总体性质都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斗争,这一性质在斗争中占主要地位。②详细到各个战场又有所区分,中国战场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苏德战场具有卫国斗争的性质,西欧战场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而北非战场却具有争夺殖民地的性质,太平洋战场具有争霸的性质。1.命题点:二战中英法对德国的经济封锁(2024·课标全国Ⅲ,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惊慌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部,起先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年11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选购 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实惠购买政策阻挡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爱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绽开海战。截止到1940年4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43%。——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其次次世界大战史》等(1)依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首先从材料中找寻关键词句:“经济作战部”“经济协调委员会”“阻挡战略物资流入”“海战”“切断经济供应线”。然后从政治、经济、军事三种手段(三个角度)进行概括。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英法对德实行经济封锁的作用。“作用”依据以下关键信息概括:“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进口额下降”“阻挡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成立特地领导机构;以经济手段阻挡德国获得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2)削减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应;歼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气。考向二雅尔塔体系下的局部斗争(1)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热战”缘由①根本缘由:在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两国没有干脆发生斗争,但在亚洲,美国限制实力较低,苏联也不能干脆限制,于是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利益,在冷战中出现了“热战”。②干脆缘由:在朝鲜,美国希望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气。朝鲜内战一爆发,美国政府出于冷战意识,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有安排的集体行动,于是马上做出反应。在越南,美国担忧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力气的普遍增长,所以在法国撤出越南后,美国马上起先向越南渗透。(2)20世纪六七十年头局部斗争出现的缘由①地区资源及种族、宗教、领土纷争等冲突交织在一起。②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的影响,为争夺世界霸权,插手、干涉别国内政。③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影响了这些地区的冲突和冲突。(3)20世纪90年头初的国际关系格局演化对局部斗争的影响①20世纪80年头以来,由于苏联经济的衰退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战略,国际冷战格局起先降温,呈现美攻苏守的特点,局部斗争增多。②20世纪90年头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消逝,原来抑而未发的各地民族和领土等争端在国际力气失衡状态下爆发。2.命题点:美国与两次局部斗争(越南斗争与海湾斗争)(2013·课标全国Ⅰ,47)材料一越南斗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斗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气作为最终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成功时才能这样做”。——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材料二1990年12月,海湾斗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你们尽管放心,倘如须要实行军事行动,绝不会出现另一个越南。”——摘编自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斗争》(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海湾斗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缘由。从材料信息看,美国对越南斗争的教训总结为:军事力气是最终不得已的手段;只有美国利益受到明显影响才动用武力;只有得到公众支持才发动斗争。海湾斗争美国明显吸取了越南斗争的教训,结合所学学问可知,动武前,美国实行了一系列非军事措施,如制裁等;海湾斗争美国联合组建了多国部队,并得到联合国授权,还属于高科技斗争,所以海湾斗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两次斗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留意从两次斗争对“国际关系”影响的角度,结合所学学问回答。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美国吸取越南斗争教训,确定斗争决策的原则;越南斗争事实上是美国与越南及其支持者的较量,海湾斗争是多国部队与单一国家的较量;越南斗争是美国发动的斗争,海湾斗争是联合国授权的行动;海湾斗争是高科技斗争。(2)越南斗争:推动美苏关系走向缓和;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海湾斗争:强化了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使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困难化。考向三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国(1)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①地位: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它反映出当今世界的多元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是世界的一个缩影。②作用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舞台,是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集会场所,是各会员国最重要的国际讲坛。推动了人权进步和世界非殖民化进程。是推动发展的先驱,为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改善人类境况作出了重大贡献。是制定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主要机构。(2)联合国与国际联盟的比较①相同点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反映了世界人民维护和平的心声。都是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其宗旨都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平安。都曾为大国所限制或操纵。②不同点国联强调大会全体一样原则;联合国强调大国一样原则。因而前者在运行机制上有很大弊端,后者更具有现实合理性与权威性。国联把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排斥在外,而美国未参与;联合国则是美苏两个大国起着确定性作用,因而后者更具有普遍性和强制力。国联的委任统治制度实质是大国瓜分殖民地的“外衣”;而《联合国宪章》主见敬重各国人民的同等权利及自决原则。国联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平安、促进世界发展上作用有限,并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而联合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头以后,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上发挥了重大作用。国联由于未能制止侵略而威望急剧下降,最终消亡;联合国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组织。3.命题点:中国参与联合国的创建(2024·课标全国Ⅱ,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平安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平安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实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将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番担当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十四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月25日制宪大会一样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实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睬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摘编自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1)依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中国参与联合国的创建活动,主要是提出建议和签署文件。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睬常任理事国的主要缘由。“缘由”要联系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贡献和对联合国建立的贡献来进行说明。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平安的宣言》;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2)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斗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主动推动联合国创建。一、关于世界性大战的规律性思索1.其次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的教训(1)要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强凌弱、对战败国一味勒索,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2)国际经济纠纷简单引发斗争,在遇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各国应当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切忌以邻为壑。(3)面临侵略势力的威逼,应当联合起来,奋起抗拒。(4)在斗争还没有歼灭之前,一个国家必需留意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加强抵挡外敌的实力。(5)要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目前,要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2.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是抑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斗争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气想赢得斗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因两次世界大战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特殊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肯定必需之事。正是这种从至今最惨烈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对斗争自身的否定力气,随着战后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大大发展,并成功地抑制了二战后一系列局部斗争与冲突的扩大。今日,以中国政府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准则的思想,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3.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人类在付出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巨大代价之后,起先学会了这种处理国际争端的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使大战爆发。一战以后,人们在肯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使通向二战的道路曲折得多。二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妥协方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今日,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与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需承认和照看谈判对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希望得到的目标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妥协是斗争结果的另一种形式。二战后的60多年来,这种妥协的实例比比皆是,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斗争或“冷战”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20世纪的斗争风云之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记。二、对斗争的分析相识斗争是人类历史上的常见现象,也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斗争现象的分析探讨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相识。1.斗争的缘由斗争的缘由主要在于斗争发动者一方,斗争发动者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策等都对斗争的爆发产生影响。2.斗争的性质斗争的性质是由斗争发动者的目的确定的,而目的又受斗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对斗争性质的相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目的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需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成损害的目的都是须要指责的,其斗争性质必定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正义的。3.斗争的输赢确定斗争输赢的因素比较多,其中从根本上说是国家的实力,而实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由弱变强,又受制于社会制度、统治政策、斗争性质等各种因素。其次从斗争的进程来看,指挥员的素养、军队的战斗力、战役谋略得当与否、战场各部分的协作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斗争的结果。4.斗争的影响任何斗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破坏,造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损失。但是,有些斗争在客观上会产生主动作用。有无这种主动作用、主动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斗争的性质和规模。三、地区冲突产生的缘由和教训1.缘由(1)从历史上看,第三世界的很多国家之间,存在着民族、宗教冲突或领土、边界纠纷。其中有一些冲突和纠纷,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有意制造而形成的历史问题。其次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崩溃,新兴的独立国家在历史上形成的种种冲突和纠纷起先表面化、尖锐化,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引发斗争的主要缘由。(2)从现实状况看,地区霸权主义的抬头也是第三世界国家之间频频发生斗争的一个重要缘由。2.教训(1)发生冲突的国家往往两败俱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遭遇灾难性的破坏。(2)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应成为各国的共同目标;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同等,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应当受到敬重;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应当遵循国际关系准则,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加以解决,而不应当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逼。四、全面相识其次次世界大战后的局部斗争1.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热战”的缘由(1)根本缘由:在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两国没有干脆发生斗争,但在亚洲,美国限制实力较低,苏联的势力也不能干脆限制,于是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利益,在冷战中出现了“热战”。局部“热战”是冷战格局在某一详细地区的集中体现,地区上的冲突被双方所利用,导致局部斗争发生。美国对华“扶蒋反共”失败后,对东亚、东南亚特殊戒备。(2)干脆缘由①在朝鲜,美国始终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眼中钉,希望能有机会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气。朝鲜内战一爆发,美国政府出于冷战意识,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有安排的集体行动,于是马上做出反应。②在越南,美国担忧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力气的普遍增长,故在法国撤出越南后,马上起先向越南渗透。(3)结果①中国和苏联在这两场斗争中,都赐予朝鲜、越南人民以大力支持。②美国在这两场斗争中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表明:称霸世界的政策不得人心;侵略他国、干预他国内政是行不通的。2.20世纪六七十年头局部斗争出现缘由(1)地区资源及其种族、宗教、领土纷争等冲突交织在一起。(2)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的影响,争夺世界霸权、大国插手、干涉别国内政。(3)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加深了这些地区的冲突和冲突。3.20世纪90年头初的国际关系改变对局部斗争的影响(1)20世纪80年头以来,由于苏联经济的衰退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战略,国际冷战格局起先降温,呈现美攻苏守的特点,局部斗争增多。(2)20世纪90年头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消逝,原来抑而未发的各地民族和领土等争端在国际力气失衡状态下爆发。课时作业1.(2024·滨州二模,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朝鲜斗争是继其次次世界大战后发生的一场时间较长、具有相当规模的国际性斗争。这场斗争是限于朝鲜半岛,但参战国家很多,影响波及世界,事实上这是当时东西两大阵营的一次全面对抗,远远超出局部斗争的范围。周恩来就深刻指出:“朝鲜斗争是其次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上有特殊意义的事务。朝鲜战场是局部性的,但是朝鲜斗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参与朝鲜斗争还使中国成为更成熟、更受人敬重的国家。朝鲜斗争给美国的决策者们留下了“特别特别深刻”的印象,它对后来美国在远东的行动起到了制约的作用,从今美国和中国再也没有卷入重大斗争。——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周恩来为何说朝鲜斗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朝鲜斗争对中国的影响。答案(1)世界主要大国大多干脆或间接地参与了朝鲜斗争;朝鲜斗争是美苏两大阵营对抗的结果;朝鲜斗争造成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加剧了世界冷战局势。(2)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保卫了新中国的独立与平安;改善了中国的国际环境,保障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影响了美苏对华政策的调整。2.(2024·济宁高三期末,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20年成立的国际联盟实行集体平安原则。基本内容是:国联大会或行政院之决议需出席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即“全体一样”原则;凡任何斗争或斗争之威逼,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实行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之和平;会员国如违反盟约而从事斗争,其他会员国有权对其进行经济、军事及政治制裁。在联合国宪章中,集体平安规定的基本内容是:平安理事会具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平安之主要责任,在形成重大决议方面,中国、法国、苏联、英国、美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具有推翻权,即实行“大国一样”原则;对于威逼、破坏和平及侵略之行为之应付方法,安理睬可确定采纳武力之外的各种方法对当事国实行制裁,如和平手段不足以复原和平,安理睬得实行必要之空海陆军行动,以维持或复原国际和平及平安,等等。——据徐蓝《世界大战、集体平安与人类文明的进步》(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说明联合国宪章有关集体平安的规定反映出二战后国际社会的哪些重大改变。(2)依据材料,指出在集体平安原则方面,联合国宪章与国际联盟盟约的规定有何明显的不同。答案(1)国际社会对世界和平更加珍视;世界政治力气对比发生改变,大国的责任和作用更加突出;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强制性,集体平安有了切实可行的保证。(2)国联实行“全体一样”原则,联合国实行“大国一样”原则;国联盟约未对侵略正式规定详细的制裁措施,联合国明确规定了包括武力在内的制裁措施。3.(2024·深圳高三二模,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阿富汗斗争(1979~1989年)是发生在20世纪后半叶的一场国际政治博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阿富汗是苏联南下印度洋、限制中亚枢纽战略的重要环节。1978、1979年之交,随着苏、阿关系快速恶化,苏联最终走上军事干涉阿富汗事务的道路。为尽快稳定阿富汗局势,苏联一方面诉诸军事手段,另一方面寄希望于扶植亲苏政权。由于阿富汗人的普遍反对和国际社会的巨大压力,苏联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逆境。里根就任后,将阿富汗视为与苏联开展“低烈度斗争”的重要试验场,不费一兵一卒,仅通过供应财政与军事救济,就将苏联成功拖在阿富汗。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后,重新谛视阿富汗问题,并于1989年2月完成了撤军工作。然而阿富汗国内各派别之间并未达成和解,随即陷入了长期的内战,成为此后地缘政治中不稳定的因素。——摘编自李琼《阿富汗斗争与国际政治博弈》(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苏联军事干预阿富汗局势的缘由。(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阿富汗斗争的影响及启示。答案(1)缘由:两极格局下,美苏对峙;阿富汗地理位置特殊,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苏、阿关系恶化导致斗争爆发。(2)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