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指南一轮 物理 》课件-第12章 第3讲_第1页
《备考指南一轮 物理 》课件-第12章 第3讲_第2页
《备考指南一轮 物理 》课件-第12章 第3讲_第3页
《备考指南一轮 物理 》课件-第12章 第3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第3讲知识巩固练习1.(2020届上海名校模拟)汤姆孙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了电子,其研究的是()A.α射线 B.β射线C.X射线 D.阴极射线【答案】D【解析】汤姆孙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电子,但汤姆孙并未得出电子的电荷量,最早测出电子电荷量的是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故D对,A、B、C错.2.(2019年上海模拟)下列关于α、β、γ三种射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β射线电离本领最强B.γ射线穿透本领最强C.α射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D.α、β、γ射线都能在电场中发生偏转【答案】B【解析】三种射线中的α射线电离本领最强,穿透能力最弱;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电离本领最弱.故B正确,A错误.α射线不属于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不相同,故C错误.γ射线在电场中不发生偏转,故D错误.3.(2018年潍坊一模)14C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其半衰期约为5700年.在某次研究中,测得考古样品中14C的含量大约是鲜活生命体中14C含量的eq\f(1,8),则样品生活的年代约是()A.11400年前 B.17100年前C.22800年前 D.45600年前【答案】B【解析】设原来14C的质量为M0,衰变后剩余质量为M,则有M=M0×eq\b\lc\(\rc\)(\a\vs4\al\co1(\f(1,2)))n,其中n为发生半衰期的次数.由题意可知剩余质量为原来的eq\f(1,8),故n=3,所以样品生活年代约为3×5700=17100年前.故B正确.4.(2019年红桥一模)一块含铀的矿石质量为M,其中铀元素的质量为m.铀发生一系列衰变,最终生成物为铅.已知铀的半衰期为T,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经过两个半衰期后这块矿石中基本不再含有铀了B.经过两个半衰期后原来所含的铀元素的原子核有eq\f(m,4)发生了衰变C.经过三个半衰期后,其中铀元素的质量还剩eq\f(m,8)D.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eq\f(m,2)【答案】C【解析】总质量m,衰变质量m1,衰变时间t,半衰期t0之间的关系为m1=m×eq\b\lc\(\rc\)(\a\vs4\al\co1(\f(1,2)))n,n为半衰期次数,即n=eq\f(t,t0).所以,经过2T后剩余质量为m1=m×eq\b\lc\(\rc\)(\a\vs4\al\co1(\f(1,2)))n,发生衰变的为eq\f(3,4)m;经过时间2T后该矿石的质量为M′=M-eq\f(3,4)m.故A、B错误.由上分析可知,经过三个半衰期后,其中铀元素的质量还剩m1=m×eq\b\lc\(\rc\)(\a\vs4\al\co1(\f(1,2)))3=eq\f(m,8),故C正确.经过一个半衰期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M-eq\f(1,2)m,故D错误.5.(2019年景洪名校模拟)以下核反应中的x代表中子的是()A.eq\o\al(4,2)He+eq\o\al(14,)7N→eq\o\al(17,)8O+x B.eq\o\al(4,2)He+eq\o\al(9,4)Be→eq\o\al(12,)6C+xC.eq\o\al(238,92)U→eq\o\al(234,90)Th+x D.eq\o\al(2,1)H+x→eq\o\al(3,2)He【答案】B6.(2018年杨浦二模)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A.eq\o\al(14,7)N+eq\o\al(4,2)He→eq\o\al(17,8)O+eq\o\al(1,1)H B.eq\o\al(238,92)U→eq\o\al(234,90)Th+eq\o\al(4,2)HeC.eq\o\al(2,1)H+eq\o\al(3,1)H→eq\o\al(4,2)He+eq\o\al(1,0)n D.eq\o\al(234,90)Th→eq\o\al(234,91)Pa+0-1e【答案】B【解析】eq\o\al(14,7)N+eq\o\al(4,2)He→eq\o\al(17,8)O+eq\o\al(1,1)H是发现质子的核反应,不是α衰变,故A错误.eq\o\al(238,92)U→eq\o\al(234,90)Th+eq\o\al(4,2)He,该反应自发进行,产生氦核,是α衰变,故B正确.eq\o\al(2,1)H+eq\o\al(3,1)H→eq\o\al(4,2)He+eq\o\al(1,0)n是聚变反应,故C错误.eq\o\al(234,90)Th→eq\o\al(234,91)Pa+eq\o\al(0,-1)e是β衰变,故D错误.7.(2018年浦东二模)用中子轰击eq\o\al(27,13)Al,产生eq\o\al(24,11)Na和x;eq\o\al(24,11)Na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eq\o\al(24,12)Mg和y.则x和y分别是()A.质子和α粒子 B.电子和α粒子C.α粒子和正电子 D.α粒子和电子【答案】D【解析】用中子轰击eq\o\al(27,13)Al产生eq\o\al(24,11)Na和x.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eq\o\al(1,0)n+eq\o\al(27,13)Al→eq\o\al(24,11)Na+eq\o\al(4,2)He,可知x是α粒子.eq\o\al(24,11)Na具有放射性,它衰变后变成eq\o\al(24,12)Mg和y.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eq\o\al(24,11)Na→eq\o\al(24,12)Mg+eq\o\al(0,-1)e,可知y是电子.故选D.综合提升练习8.(2018年闸北区二模)下列与α粒子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中产生的α射线速度与光速相当,穿透能力很强B.eq\o\al(238,92)U(铀238)核放出一个α粒子后就变为eq\o\al(234,90)Th(钍234)C.高速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核反应方程为eq\o\al(4,2)He+eq\o\al(14,7)N→eq\o\al(16,8)O+eq\o\al(1,0)nD.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人工转变【答案】B9.(多选)(2019年山东模拟)关于近代物理学的结论中,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C.一个氘核(eq\o\al(2,1)H)与一个氚核(eq\o\al(3,1)H)聚变生成一个氦核(eq\o\al(4,2)He)的同时,放出一个质子D.按照玻尔理论,一群处于第三激发态的氢原子在向低能级自发跃迁时,最多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答案】ABD【解析】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故A正确.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不是来自核外电子,故B正确.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一个氘核eq\o\al(2,1)H与一个氚核eq\o\al(3,1)H聚变生成一个氦核eq\o\al(4,2)He的同时放出中子,故C错误.按照玻尔理论,一群处于第三激发态的氢原子在向低能级自发跃迁时,根据Ceq\o\al(2,3)=3知,最多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D正确.10.(多选)(2019年甘肃二模)如图所示是原子核的核子平均质量与原子序数Z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原子核D和E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会吸收核能B.若原子核D和E结合成F,结合过程一定会释放核能C.若原子核A分裂成B和C,分裂过程一定会吸收核能D.若原子核A分裂成B和C,分裂过程一定会释放核能【答案】BD【解析】D和E结合成F,属于轻核的聚变,有质量亏损,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有能量释放.故A错误,B正确.若A能分裂成B和C,则属于重核的裂变,分裂过程有质量亏损,一定要释放能量,故C错误,D正确.11.(2019年福州期末)参考以下几个示意图,关于这些实验或者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核反应堆中控制棒插入则能吸收中子让反应减弱B.放射线在磁场中偏转,没有偏转的为γ射线,电离能力最强C.链式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D.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认识到原子的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