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230.9-2022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第9部分:塑料制品业_第1页
DB34-T 4230.9-2022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第9部分:塑料制品业_第2页
DB34-T 4230.9-2022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第9部分:塑料制品业_第3页
DB34-T 4230.9-2022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第9部分:塑料制品业_第4页
DB34-T 4230.9-2022 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 第9部分:塑料制品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34/T4230.9—2022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环境管理技术规范第9部分:塑料制品业2022-07-29实施2022-07-29实施I前言 引言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污染控制技术 24.1源头削减 24.2过程控制 24.3末端治理 35排放限值 3 37台账记录 37.1台账内容 37.2环境管理台账 37.3生产基本信息 37.4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信息 37.5泄漏检测与修复 37.6储罐 4 47.8循环水冷却系统 47.9废水集输、储存与处理系统 47.10非正常工况 4DB34/T4230.9—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汪水兵、洪星园、钱靖、张红、周伟、朱森、吴蕾、秦志勇、卫尤文、修光利、王馨琦、杨鹏、汤鹏程、薛超、毛锦玉。DB34/T4230.9—2022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要求,完善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支撑体系,指导和规范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制定本文件。本文件规定了塑料制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排放限值、监测监控、台账记录等要求。1第9部分:塑料制品业本文件规定了塑料制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技术、排放限值、监测监控、台账记录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GB/T4754-2017中规定的塑料制品业(C292)是指以合成树脂(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采用挤塑、注塑、吹塑等工艺加工成型的各种制品的生产,以及利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加工再生产塑料制品的活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37822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AQ/T4274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价技术规范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942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总则HJ944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总则(试行)HJ1122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橡胶和塑料制品工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非甲烷总烃排放连续监测技术指南(试行)(环办监测函〔2020〕90号)安徽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试行)(皖环发〔2021)30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2采用规定的监测方法,对废气中的单项VOCs物质进行测量,加和得到VOCs物质的总量,以单项VOCs物质的质量浓度之和计。实际工作中,应按预期分析结果,对占总量90%以上的单项VOCs物质进行测量,加和得出。采用规定的监测方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有响应的除甲烷外的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以碳的质量浓度计。与产生VOCs排放有关的,直接参加生产过程或直接为生产服务的设备或设施。对生产设施运营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收集、净化、去除的过程。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VOCsemis对生产设施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收集、净化、去除的设备或设施。承担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运行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如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由排污单位委托第三方服务企业负责运行维护管理的,第三方服务企业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管理者;由排污单位自行管理的,排污单位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管理者。以合成树脂(高分子化物)为主要原料,经采用挤塑、注塑、吹塑、压延、层压等工艺加工成型的各种制品的生产,以及利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加工再生产塑料制品的活动;不包括塑料鞋制造。4污染控制技术4.1源头削减4.1.1塑料制品拆料、配料和投料过程宜采用自动化管道化密闭技术。4.1.2废塑料造粒产品冷却工艺宜采用水冷替代技术。4.1.3挥发及半挥发性助剂应按照化工行业储存标准密闭储存,涉及大宗有机物料使用的应采用储罐存储,优先考虑管道输送。4.2过程控制4.2.1废气收集系统应与生产设备同步运行,当发生故障维修时,应同步停止生产设备的运行。4.2.2尽可能采用“减风增浓、密闭操作”,提高设备的密闭性。4.2.3采用车间整体密闭换风的,换风次数原则上不少于8次/h;采用上吸罩收集废气的,排风罩设计应满足GB/T16758的要求;采用外部排风罩的,应按GB/T16758、AQ/T4274规定的方法测量控制风速。34.3.2宜采用吸附、燃烧、喷淋吸收、生物、臭氧氧化、光氧化6.2无组织排放突出的,宜在主要排放工序安装视频监控一般按日或按批次进行记录,异常情况应按次记录。记录应保存5年以上。7.4.1有组织废气治理设施按照生产班制记录,每班记录1次。7.4.2无组织排放源以及控制措施运行、维护、管理等信息,记录频次原则上不低于1次/天。7.5.1生产装置名称、密封点类型、密封点编号或位置、检测时间、检测初值、背景值、净检测值、4罐型、公称容积、内径、罐体高度、浮盘密封设施状态、储存物料名称、物料储存温度和年周转量等以及储罐维护、保养、检查等运行管理情况、储罐废气治理台账。装载物料名称、设计年装载量、装载温度和装载形式、实际装载量等以及装载废气治理台账。7.8循环水冷却系统服务装置范围、冷却塔类型、循环水流量、运行时间、冷却水排放量、监测时间、监测浓度等。7.9废水集输、储存与处理系统废水量、废水集输方式(密闭管道、沟渠)、废水处理设施密闭情况、敞开液面上方VOCs检测浓7.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