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建筑中国现代建筑指的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直至目前这段时间的建筑活动。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建筑历史进入了一个新历史阶段,但是,政权的更替并没有割断中国近代、现代建筑历史的延续与发展。现代建筑的设计仍然是在近代建筑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利用先进的建筑材料、工艺与技术,同时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影响,表现为既有西方现代主义建筑风貌,又不失本民族建筑文脉的强烈特征。计划经济任务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建筑实践与思潮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主导下,大规模的国家经济建设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极为宽广的发挥空间,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加之人民政府对整个建筑行业和设计师的个人创作持以宽容的态度,因而短期内便涌现出许多功能形式设计合理的优秀建筑作品,如北京和平宾馆、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同济大学文远楼等。新时期的中国现代建筑在数量、规模、类型、地区分布及现代化水平上都突破近代的局限,展现出崭新的姿态。同时,建筑在延续早期传统的基础上也出现了很多变化,其中对苏联经验的学习、对民族形式与国际式的争论,以及各类运动的本阶段创作领域最为突出的历史现象,由此也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总结和回味的经验与教训。三种经典建筑风格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爱国主义与民族传统紧密结合,传统建筑文化复兴浪潮再度兴起,诞生了一批与20世纪30年代复兴风格类似的复古主义建筑作品。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固有形式”运动相比,此类作品已不再使用宫殿式的风格,大部分为混合式的折衷主义风格,即以“宫殿式”大屋顶表现民族形式和采用平屋顶略加传统构件、纹样装饰的“现代化的中国建筑”,此外还少量出现了具有装饰符号特征的作品。它们堪称中国现代建筑文化中的“红色经典”。可以归纳为三种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经典建筑风格模式,即以官式大屋顶表现民族形式、西洋古典主义构图加中国传统细部装饰和直接模仿苏联的建筑形式。一、政治导向下的三种经典建筑风格模式官式大屋顶
在传统建筑文化复兴中,以传统大屋顶表现民族形式的模式达到高潮。其特征为,主体建筑采用大屋顶、墙身和基座三段式构图。屋顶一般铺设琉璃瓦,细部处理大量吸收传统形式,如须弥座、汉白玉栏杆、斗栱、檐椽、飞檐椽和油漆彩画等,建筑气势雄伟、具有强烈的纪念性。(一)以官式大屋顶表现民族形式
重庆西南大会堂建筑整体形象吸收了天坛、天安门等建筑中的古典建筑元素,由大会堂和东西南北四大部分组成,大礼堂的屋顶是一个类似北京天坛祈年殿的三重檐钢结构屋顶,圆形礼堂大厅屋顶跨度46米。大会堂采用中轴对称的传统建筑形式,其廊柱和双翼相配,塔楼收尾,立面比例匀称。碧绿色的琉璃瓦大屋顶,大红的廊柱,白色栏杆,重檐斗拱,雕梁画栋等,具有金碧辉煌的气势。在大礼堂主入口的前方是一个传统的牌楼和128级大台阶组成的空间序列,建筑利用山坡地势,99步台阶的烘托,给建筑的宏伟壮观打下了先天的基础。整个建筑气势雄伟,体量雄浑,并有多种民族元素,总体形象丰满,是山城重庆的标志性建筑。但是这种在大体量现代建筑上套用传统形式的做法依旧未能解决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诸多问题,如圆形大厅的声聚焦效应导致音响效果不佳,各类装饰的成本也很高。大堂功能上的若干欠缺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之间的矛盾,给人们留下了论题。重庆西南大会堂坐落于重庆市政府对面的马鞍山上,由建筑师张嘉德等主持修建。(一)以官式大屋顶表现民族形式
北京友谊宾馆北京友谊宾馆采用标准的纵横三段式全对称构图,广泛吸取传统建筑形象,具有浓郁的古典风格。中段为双重檐歇山绿琉璃瓦顶,下面的主入口前作3开间悬山敞轩,梁柱的彩画金碧辉煌。墙身采用灰色磨砖,建筑檐口下的墙面附以带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图案,上嵌琉璃墙花,宾馆大门正中为清式影壁。底部用假石墙及挂落板,划清基台部位。而友谊宾馆配楼、俱乐部等建筑则不用大屋顶,风格简约,充分突出了主体建筑。左右通屋顶花园,有花架连通两侧楼梯亭,营造出园林式建筑的风格。北京友谊宾馆位于北京西郊,建筑面积2.4万米,客房380间,是接待苏联专家的招待所。(一)以官式大屋顶表现民族形式
华东航空学院教学楼华东航空学院教学楼由杨延宝设计,考虑到地段地形的起伏和使用功能,他将平面错落布置,底层地坪采用三种不同标高,以减少土方工作量。建筑立面为不对称构图,大面积的平顶与古典风格的檐口相结合,局部设置活泼的小型歇山顶,入口取法于中国牌坊,旁边高起的楼梯间配以重檐十字脊屋顶,成功地处理了复古主义风格与现代建筑功能之间的矛盾,获得了较好的实用功能与视觉效果。这种在运用传统屋顶的建筑中,采取不对称手法、在同一建筑上采取多元屋顶的处理均不多见。(一)以官式大屋顶表现民族形式十大工程
1955年,赫鲁晓夫上台后,前苏联开始清算斯大林时期的复古主义建筑文化遗产,中国也掀起了“反浪费”运动,清算以“大屋顶”为代表的复古主义、形式主义的建筑设计,主张在建筑领域采用更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注重功能性的“节约”形式,提倡快速设计、快速施工的工作风格。以“宫殿式”大屋顶表现民族形式被当做复古主义典型而受到批判,而现代建筑体量运用传统构件和装饰纹样适当加以点缀,则成为20世纪50-60年代民族形式建筑的一种新的表现。“中国式大屋顶”不再被当做体现中国特色的唯一途径。中国建筑家在世界潮流的激励下努力探索新技术、新结构和新风格。一、政治导向下的三种经典建筑风格模式十大工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兴建的北京“十大工程”,大屋顶的民族形式再度被唤起,出现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和华侨大厦等“十大建筑”。这十座建筑大多不同程度地在外观上体现了民族特色,是“民族主义形式社会主义内容”建筑思想的具体体现,具有了一定的时代意义。虽然这些建筑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苏联的影响,但通过设计家们的努力还是较好地突破了苏联设计模式的局限,将民族传统建筑和装饰风格与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做了很好的结合。一、政治导向下的三种经典建筑风格模式
北京民族文化宫张镈设计的北京民族文化宫,采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集中式构图,建筑中部的塔楼地上13层,高67米,平面呈“山”字形。中央塔楼覆盖着孔雀蓝琉璃瓦重檐尖屋顶,仿金刚宝座塔布局,四角高起,檐下梁上作彩画。四角围重檐攒尖顶,与主体的屋顶主次配合,左右为裙房,高3层。其中第三层退台,作成传统形式的外廊。东西两翼是对称的四层燕翅楼,在主楼前环抱成一个凹形广场。白色面砖、翠绿色琉璃瓦顶,挺拔而秀丽。整个建筑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神韵,宛如翱翔蓝天的大雁,是传统及建筑与现代高层建筑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一)以官式大屋顶表现民族形式
天坛北京火车站建于1959年,由杨延宝主持设计。平面布局对称,建筑的中央大厅首次采用了先进的预应力双曲线薄壳结构,正立面将扁壳外露,用三个拱形垂直窗将其化成正常的尺度,营造出宽阔通透的室内空间。高架候车厅用钢筋混凝土连续扁壳,与中央候车大厅的扁壳相呼应。大厅还使用了玻璃外墙,具有轻盈飘逸的效果。大厅左右对称耸立着两座高40余米的钟塔,其屋顶采用传统形式,重檐攒尖,挺拔有力,成为建筑的重点。车站采用中国建筑语言的装饰,如女儿墙、挑檐等,特别是琉璃瓦。使整座建筑外观轻盈而不轻佻,端庄而不笨重,比例和谐,恰到好处。既使用了现代化的结构又兼顾了民族传统式样,是中西风格结合的典范。(一)以官式大屋顶表现民族形式
中国美术馆设计者戴念慈借鉴了中国古代高台建筑的形式手法,对整体造型与细部装饰进行了精致地推敲,中国美术馆的设计选择了简化台基、殿身部分,保留屋顶的处理手法。成功地将平顶、攒尖、卷棚歇山等屋顶形式与现代建筑相融合,有效地削弱了传统大屋顶的压抑感,做到化整为零,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并通过屋顶、墙面、檐口与柱廊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典雅的比例关系与光影效果。此外围绕主体建筑的院落格局也有效地和周边环境产生共鸣,成为了一处具有浓厚人文韵味的观展场所。该楼主要材料、结构形式、展览方式都是现代的,然而经过改造利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却与之十分协调,是现代建筑与民族风格建筑结合得最为成功的例子。再一次证明古典形式只要运用、改造适当,是可以适应新功能要求的。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主楼建成于1962年,建筑面积17051平方米,高30多米,是本时期复古主义尝试的优秀成果。(一)以官式大屋顶表现民族形式
这类建筑的特征是,采用西洋古典柱式构图,通过局部的台基、檐口和纹样等细部装饰来体现民族形式,代表性实例如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建筑。西洋构图+中国细部装饰(二)西洋古典主义构图加中国传统细部装饰
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是十大建筑的核心。这座建筑面积达17万平方米的巨大建筑从设计到施工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会堂的外部造型成功摆脱了大屋顶的桎梏,采用了装饰符号式的手法,将黄琉璃檐饰与大平顶建筑相结合,通过低伸的体量、长向的柱廊造就了突出的宏伟感,与故宫形成了有效呼应。人民大会堂的建筑风格与中国传统建筑也结合得较为完美,而且又吸收他人之长。例如,五米高的台基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做法,为仿须弥座形式,柱廊既非西方古典主义也非中国传统法式,檐部借鉴了古希腊檐板的处理手法,但花饰和比例是中国式的。整个建筑力图吸收中外建筑设计艺术的精华,追求“中而新”的设计风格,造型雄伟壮丽、富丽堂皇、庄严而凝重、气势宏伟,显示了泱泱大国的气派,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复古主义建筑设计的最高成就之一。人民大会堂(二)西洋古典主义构图加中国传统细部装饰
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展览馆为三层,院落式布局,采用11开间面向院落的空门廊形式,与人民大会堂一虚一实、遥相呼应,形成构图上的不对称均衡。建筑主体分两段处理,底层以实墙为主,饰以花岗石。柱廊和两翼实墙仿古代阙的形式,屋顶挑檐采用黄、绿两色琉璃砖饰面,上部两层墙面类似柱廊处理,为海棠角的方柱,富有民族特色。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二)西洋古典主义构图加中国传统细部装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取了向前苏联“一边倒”的基本国策,与苏联建立巩固的友好关系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苏联的影响深入到了中国的各个方面,从1953年开始,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和创作方法成为中国学习的金科玉律,同样,建筑学也不例外,在中国各地兴起了许多东欧社会主义设计风格的建筑。典型特征为中央体量层层高起,强调中轴线并用高耸的中央塔楼和塔尖予以强调,古典气息强烈,装饰豪华,这些建筑多由前苏联建筑师独立设计或与中方建筑师合作设计,如北京展览馆和上海展览馆、哈尔滨防汛纪念碑等。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中国面临着衰落的经济所带来的问题,政治形势上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中国和它以前的盟友苏联之间的关系恶化,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合作走向了对立。模仿前苏联(三)直接模仿前苏联的建筑形式
中苏友好大厦中苏友好大厦现为上海展览中心,它气势恢宏,风格独特,是中苏建交后,由苏联专家帮助设计兴建色上海第一幢展览馆。建筑除设有展厅和剧场外,还组织了空间良好的庭院,建筑构图也由中部高耸的镏金尖塔为中心,下设层层柱廊,门口设华丽的柱子和纹样,整个体量层层向上,植入云天,有强烈的俄罗斯风格。(三)直接模仿前苏联的建筑形式
北京电报大楼林乐义等设计的北京电报大楼也是一座较出色的现代主义建筑。他大胆摒弃了外部的附加装饰,采用了简洁的横向三段式构图,顶部为高耸的四面钟楼,建筑主体中间部分突出,形成高大的门廊,建筑立面强调竖向划分,建筑体量和立面处理均十分明朗,室内外均无纹样装饰。整座建筑平面紧凑、流线简洁,注重虚实对比。在建成后的几十年内,电报大楼,尤其是那高耸的钟楼始终是西长安街的重要地标。(三)直接模仿前苏联的建筑形式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建筑师从接受教育到成立事务所,始终处在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和文化环境中,他们始终与国际建筑潮流息息相通。在复古主义盛行的20世纪50年代初,一批建筑师开始尝试将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付诸实践,在短短几年时间便出现了如北京儿童医院、和平宾馆、上海同济大学文远楼、武汉医学院医院等一些建筑设计佳作。现代建筑以新结构、新材料、新形式为核心,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是适应于工业化社会需求的崭新建筑,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现代色彩。现代主义的尝试二、现代主义的尝试
杨延宝设计的北京和平宾馆于1953年建成,其基址原为清末大学时那桐的住宅,它是当时为迎接亚非和平回忆的召开而在短时间内修建的一座高标准宾馆。由于它坐落在北京最繁华的地段,用地局促且受经济限制。建筑大师杨延宝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当地地形条件,综合考虑环境、功能、经济、施工效率等多方面因素,如为保留原有的四合院与古木、古井,将建筑设计成一字形的不对称格局。为解决交通问题,底层开设过街楼,联通了前后院,有效地解决了交通与停车问题。同时,在宾馆前面保留并整理出一组四合院,也供外宾使用。建筑主体采用砖体本色,典雅朴实,室内稍具传统风格的线脚、纹样与“国际式”建筑相融。造型切合当时经济情况采用简洁的国际式风格,其设计符合现代建筑设计和艺术规律,最终设计出既具有现代主义建筑简洁大方的形式特征又不失典雅的佳作,是功能主义思想的直接产物。北京和平宾馆二、现代主义的尝试
北京和平宾馆北京和平宾馆坐落在北京最繁华的地段,用地局促且受经济限制。建筑大师杨延宝在设计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当地地形条件,综合考虑环境、功能、经济、施工效率等多方面因素,如为保留原有的四合院与古木、古井,将建筑设计成一字形的不对称格局。为解决交通问题,底层开设过街楼,联通了前后院,有效地解决了交通与停车问题。同时,在宾馆前面保留并整理出一组四合院,也供外宾使用。建筑主体采用砖体本色,典雅朴实,室内稍具传统风格的线脚、纹样与“国际式”建筑相融。造型切合当时经济情况采用简洁的国际式风格,其设计符合现代建筑设计和艺术规律,最终设计出既具有现代主义建筑简洁大方的形式特征又不失典雅的佳作,是功能主义思想的直接产物。杨延宝设计的北京和平宾馆于1953年建成,其基址原为清末大学时那桐的住宅,它是当时为迎接亚非和平回忆的召开而在短时间内修建的一座高标准宾馆。二、现代主义的尝试
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在整体风格上与和平宾馆类似,但在檐部、栏杆、壁柱等部位具有明显的传统韵味。建筑的檐头出挑轻巧,角部微微起翘,使人联想到传统建筑飞檐的神韵,栏板为传统格饰。其阳台栏杆用提炼的木格图案表现传统建筑的韵致,而山墙部位错落开窗则显现自由手法;巧妙地将烟囱与水塔的功能合而为一,里层是烟囱,外面包裹为水塔,这一功能极强的建筑物成为医院建筑群的制高点和标志物;外墙为北京地方蓝灰机砖清水墙,局部配以水刷石,与北京建筑特有的灰调浑然一体,这种类似于时下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手法,在当时可谓是非常前卫,成为探索中国现代建筑的优秀实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在时间紧,资金少的情况下,设计师或设计事务所根据他们自己较为熟悉的现代建筑思想和手法,设计出一批高水平的作品,其中由华揽洪主持设计的北京儿童医院就是一例。二、现代主义的尝试
上海同济大学文远楼黄毓麟、哈雄文设计的上海同济大学文远楼,建筑平面按照功能需要灵活布置,在最接近入口的部位布置阶梯教室,以利于疏散。正面门廊作不对称处理,与不对称体量相呼应,阶梯教室的立面开始反映了内部地坪标高的变化。北京天坛改革开放任务二改革开放时期当代建筑的多元探索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建筑发展走向了一个全新时期。随着全面范围内的全面开放,西方建筑的各种思潮再度涌入中国,建筑师们压抑已久的创作热情喷薄而出,一发不可收。各类先进技术与观念不断被引入,极大促进了本土建筑业的发展,中国建筑逐步趋向开放、兼容,走向多元化。此时,建筑师们探索的主题依然是传统和现代的关系。与50年年代相比,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政治话语的淡出,传统复兴的内在动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从为意识形态斗争服务到满足旅游观光产业需要,从反对强烈的文化侵略到对传统历史文脉的保护。
20年之间,无数风格各异的高楼大厦雨后春笋般耸立起来,无数才华横溢的建筑师不懈地为创作中国特色的建筑形式而奋斗。北京、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纷纷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各地纷纷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建筑作品,如著名的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炎黄艺术馆、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上海博物馆、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图书馆、上海大剧院、金茂大厦、世界金融大厦以及上海证券大厦等,都是成功作品。至21世纪前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最繁荣的建筑市场之一。在域外建筑师大显身手的同时,本土建筑师也日益成熟,开始了新一轮对本土精神的求索。中国建筑结束了长期与国际建筑潮流想隔绝的局面,进入了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的新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任务二改革开放时期当代建筑的多元探索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对中国建筑设计所形成的巨大冲击,与20世纪80年代的“新潮美术运动”相互呼应,出现了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新思潮。中国已经不可逆转地加入了全球化进程中,生机勃勃的国民经济、开放而巨大的国内建筑设计市场、开放而巨大的国内建筑设计市场,不断吸引着西方建筑师的目光,他们从技术手段、设计模式、设计理念到设计手法都给中国建筑师以巨大的冲击。这些外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的诠释或许肤浅,但他们为进一步探索本地特色和中国地方主义提供了重要且珍贵的洞察力。域外设计师一、域外设计师的实践
贝聿铭没有采用大屋顶,而是采用中国式的空间理念和立面形式通过运用符号化的现代主义手法与现代技术表达出来。作品成功地摆脱了大屋顶的桎梏,将西方现代建筑形式与中国古典文化融为一体。贝聿铭的青年时代成长于美丽的园林之乡苏州,尽管在国外侨居43年,依然保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怀有江南园林的情思。他为设计香山饭店花费了许多心思,多次到香山勘察地形和周围环境,走访了北京、南京、苏州等地,考察当地的建筑和园林。最后贝聿铭将江南园林做法引入其中,使酒店形成了一个山水交融、富有园林与民居韵味的诗意场所。北京香山饭店是华裔美国建筑师贝聿铭在中国内地的第一件作品,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引进最早的外国建筑师作品。北京香山饭店一、域外设计师的实践
这栋建筑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分为5个翼楼,各翼楼均不高于四层,通过一系列庭院组织起来,形成园林式的院落组合;屋顶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马头墙的轮廓;窗户镶嵌出中国传统的“半露木构架”风格;墙面淡雅的色彩和考究的用料,大面积采用白色;贝聿铭在建筑上大胆而重复使用两种简单的几何图案,主要为正方形与圆形;白色墙壁配上灰砖图案装饰,表现出中国南方的风情。菱形窗格、灰线白墙的装饰手法给人以强烈的特征感;而城堡式的立面,规律排列的窗洞、青灰色的磨砖压顶等更令人印象深刻。香山饭店的设计和建成,得到了中国建筑界的称赞和肯定。虽然它高昂的造价和对环境间接的损害,也受到了一些批评,但它在现代建筑如何继承传统方面给了中国的建筑家以全新的启示。高低错落的园林式院落布局,与周围的水光山色融为一体。体现了建筑大师清新、高雅的设计风范,显示了贝聿铭良好的中国古典建筑修养。北京香山饭店一、域外设计师的实践
上海商城就是波特曼公司1990年开业的上海商城就是波特曼公司主持和设计的大型综合项目,是一座包含了商业、娱乐、办公、酒店等诸多功能的综合体,在上海新建筑中有着比较高的地位。这是一座外形呈“山”字形的建筑,由三栋百米以上的高层建筑和一座七层的裙房基座组成,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裙房内“波特曼”式的共享处理。波特曼将群房内的多层空间打通,形成了一个宏大明亮,有树、水和自然光的大中庭,环绕庭院设置了各类商业与交通设施。这样的设计不但气势恢宏,而且具有人文色彩,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西方的现代建筑精神融汇在一起。建筑严格控制造价,并不用十分豪华珍贵的材料,却取得了效果。上海商城以中国的空间组合观念为基础,风格集古今中外建筑元素于一身,设计中被融入了许多中国建筑的语言和特征,如红色的柱子和简化的斗拱、红色大圆拱门、中国式庭院及徽派建筑马头墙等形式,表现出波特曼对地方传统的理解。能够在一座现代建筑中融入如此丰富的传统建筑元素而又达到浑然一体的和谐境界,可谓匠心独运。建筑师波特曼很少用他在其他项目中惯用的方法,像入口处有一个庞大的开敞空间等。作者在设计中渗透了中国建筑的语言和特征。美国现代建筑家约翰·波特曼曾以“空间共享”理论在国际建筑界产生巨大影响,他也是改革开放以后首批进入中国市场开展业务的建筑师之一。一、域外设计师的实践
上海金茂大厦这座多功能综合大厦高达421米,共88层。设计者受到中国古代宝塔的启发,同时融入北京紫禁城金水玉带的吉祥格局,采用现代风格装饰,使用新技术和材料创作出一个闪闪发光的中国密檐宝塔的现代版本。金茂大厦既有现代气派,又不失中国传统建筑文脉,具有浓厚的本土文化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高科技完美结合的现代建筑,也是后现代主义的成功作品。上海金茂大厦是20世纪90年代末建成的超高层建筑,由美国SOM事务所完成,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一、域外设计师的实践
上海金茂大厦大厦外墙由铝、玻璃和不锈钢组成,由底至顶分成若干段,体量节节退缩,往上收缩越快,越往上水平线越密集,与我国密檐砖塔的形制十分相似。塔身、断面在正方形上的各向凹进凸出,强化了立面轮廓线,增加了塔身的阴影,增加了明快、刚劲的感觉。使这个双轴对称的塔楼无论在上海的那个角度观赏,均可以获得完美的视觉效果。大厦内部中央有一个环形34层高的大堂,大堂四周的钢柱和钢筋混凝土柱承受垂直荷载,这是一个降低荷载的好办法,使大厦可以抵抗住7级地震和12级台风。金茂大厦在人身安全、防火措施、交通流程、智能节能、玻璃幕墙、结构技术等方面均是现代的、科学的。上海金茂大厦集中了当今世界一些最新的科技成果,无论从设计造型上,还是材料运用上,或是设备处理和施工上,都达到了当今国际上的一流水平,是国际现代设计的一个典范。一、域外设计师的实践
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充分尊重了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使博物馆与古城风貌和谐地融为一体。新馆屋面由深灰色石材构件,墙体饰以深灰色边线,与白墙相配,透露出清新淡雅的江南韵味。这座建筑与香山饭店颇有神似之处,但大量使用了颇具后现代主义一位的钢结构与大面积玻璃顶,完美地将中国古典元素和现代建筑设计融为一体,在现代几何造型中彰显着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体现了贝氏对中国传统形式现代化的新思考。2002年贝聿铭受委托为古城苏州设计苏州博物馆,场地邻近明代的传统园林。一、域外设计师的实践
环球金融大厦环球金融大厦高460米,95层。主体建筑平面是方形,其中的一组对角线自下而上逐渐收分,至最高处收成一线形成刀状楼体,建筑线条简洁精细。为了降低风载荷,在顶部开洞,使人想起传统中国园林中的月亮门。顶部设有观光平台,游客可在400米高度的观景平台上一览整个城市。楼体建造中使用了许多先进技术与设备,其简洁的外形、光洁的玻璃和金属棱框在传达出工业感的同时从任何角度看起来都很舒服。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区,建成于2008年,由美国KPF事务所设计完成,与金茂大厦毗邻。一、域外设计师的实践
中国国家大剧院安德鲁曾设计了巴黎查尔斯·戴高乐机场候机楼,此后作为巴黎机场公司的首席建筑师,他设计了尼斯、雅加达、开罗、上海等国际机场,也参与过许多大型项目和建设,如巴黎德方斯的大拱门、英国跨海隧道的法方终点站等。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由于工程性质和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它是一件极具难度和挑战的工作,成为世纪之交中国建筑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事件。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占地总面积近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中国国家大剧院由法国著名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一、域外设计师的实践
中国国家大剧院建筑表面由具有柔和的色调和光泽的钛金属覆盖,前后两侧有两个类似三角形的玻璃幕墙切面。建筑总高度约46米,地下最深处约负33米,成为北京最深的建筑。整个建筑漂浮于人造水面之上,观众需经过一条80米长的水下长廊进入剧院,头顶水波,具有神奇的感受。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相结合的建筑艺术。从外观看,大剧院是半透明的,日夜闪烁着光芒。壳体周围是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及大片绿色植物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不仅美化了大剧院外部景观,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理念。这是一个十分独特而有创造性的方案,完全冲破了人们的预料和想象,在建筑技术、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声学系统等方面都有新技术应用的突破和创新。国家大剧院庞大的椭圆外形在长安街上显得像个天外来客,与周围环境的冲突让它显得十分抢眼。共耗资40亿元人民币,每年还需3亿元的运行和维护费用。因此,国家大剧院不仅仅是建筑领域的焦点话题,也是一个社会上争论的话题。主体建筑呈半椭圆形,其东西长轴跨度约212米,南北短轴跨度144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穹顶结构。一、域外设计师的实践
“鸟巢”,即中国国家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瑞士的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奥雅纳宫城顾问公司及中国建筑师李兴刚等共同设计的。体育场主体由一系列辐射式钢状结构旋转而成,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直接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这个由钢架组成的外形,犹如树枝编织的鸟巢形状,因而得名“鸟巢”。中国国家体育场在这些作品中,结构已经不仅仅是支撑建筑的骨架,它同时也是建筑皮肤的组成部分,表达着建筑的美感。一、域外设计师的实践
鸟巢外壳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使屋顶达到完全防水的要求,阳光可以穿过透明的屋顶满足室内草坪的生长需要。鸟巢最美之处在于它完全是张巨型网,内部没有一根立柱,碗状坐席环抱着赛场的收拢结构,上下层之间错落有致,无任何遮挡,保证观众的最佳视野,无论观众坐在哪个位置,和赛场中心点之间的视线距离都在140米左右。“鸟巢”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镂空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结合,展示了独特的魅力。因其极具创造性的建筑手法,在现代体育场馆中独树一帜。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被专家认为是代表了21世纪初国际建筑界最高水平的体育建筑之一,成为人类科技和文明的经典之作。一、域外设计师的实践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与鸟巢分列于北京城市中轴线北端的两侧,共同形成相对完整的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膜结构工程,也是唯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它外表采用了ETFE膜结构材料,这是一种轻质轻型材料,具有有效的热学性能和透光性,可以调节室内环境,冬季保温、夏季散热,而且还会避免建筑结构受到游泳中心内部环境的侵蚀。设计中不仅利用水的装饰作用,同时还利用其独特的微观结构。蓝色的表面柔软而充实,看似弱不禁风,实则外柔内刚。“水立方”形状为方盒子,设计新颖,结构独特,功能上完全能满足赛事要求,而且易于赛后运营。它不仅是一幢优美的建筑,也成为人们美好记忆的载体,它以冰晶状的靓丽身姿装点景观如画的奥林匹克公园。与“鸟巢”相映衬的中国国家游泳中心是一座新颖别致的奥林匹克建筑,人称“水立方”,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一、域外设计师的实践
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天人合一”,讲究效法自然,“鸟巢”的设计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的象征,具有生命的灵性。而它采用的钢架结构,又体现出强悍的阳刚之气。与“鸟巢”相比,“水立方”则体现了更多的女性般的柔美。方形的“水立方”与圆形的“鸟巢”,一左一右,一方一圆,一个一个阴柔,一个阳刚,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理想境界。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世人更多的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天人合一中国2008奥运会运动场馆“鸟巢”和“水立方”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理念。一、域外设计师的实践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中央电视台新大楼位于北京CBD核心区,是北京的重要地标性建筑,是目前单体用钢量最多的钢结构工程,主楼高234米。建筑外观没有选择带着装饰的桂冠去冲击天际线,而是采用两个扭转的Z形结构。扭转的Z形结构外包的网架必须强劲足以抵御北京的大风,而弹性要能经受地震的考验。大楼外面由大面积不规则几何图案玻璃窗与菱形钢网格结合而成,其表面被烧制成灰色瓷釉的特种玻璃幕墙覆盖,能更有效遮蔽日晒,适应北京的空气质量环境。两栋50层的楼梯平面不完全相同,极具个性的库哈斯风格在北京原先的高层建筑群中鹤立鸡群。一、域外设计师的实践
国本土建筑师们一方面大力学习先进技术与观念,另一方面也努力寻求自身文化背景下的突破,但受限于市场体制等因素,很多探索并不成功。典型者如20世纪90年代北京兴起的“夺回古都风貌”运动。以曾担任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的戴念慈为首的一些坚持“民族形式”主张的建筑家,借鉴中国的传统建筑,以神态意趣为主而不机械地仿古,可谓建筑界的“传统出新”派。他们的作品因处于著名古代建筑附近而采用协调处理的手法,注重整体规划的理念。地域性的探索是新中国成立后立基传统建筑文化实践中卓有成就的领域,以曲阜阙里兵舍、北京炎黄艺术馆为代表的具有历史主义与地域特色的建筑,从传统民居中寻求灵感的地域性探索,朴实无华,完全没有大屋顶建筑的宏伟气派。以注重环境艺术为特色,较好地吸收了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建筑的思想,以表达中国现代建筑设计要立足于东方建筑文化的构想。试图打破传统,以非主流的建筑思想经过积蓄力量,现在汇入到多元主义的大潮中。历史主义与地域特色事实上,向西方学习,也并非寻求中国现代设计的唯一途径。中国本土建筑师在20世纪80年代国门打开后,对外来风潮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态度。二、历史主义与地域特色
阙里兵舍阙里兵舍西临孔庙,北接孔府,地理位置特殊,所以戴念慈将这座两层高的饭店设计成了仿明代庭院式双层建筑以与孔庙相融合。宾馆借鉴了国外共享空间公共大厅的观念,采取自由式平面布局,又以北方传统的四合院为基础组成各个院落,又以水面、庭院和细部及其他环境艺术作品构成和谐的整体,富有新意。围绕庭院的楼层采用黑色屋顶、白色墙壁、灰色墙裙,形成和谐统一的基调,与周围环境非常地和谐共融。外部造型既有传统感觉又有新意,朴素淡雅,处处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造型虽仍有大量屋顶形式,但细部更多地显示了现代主义的做法,整体效果更为干净利落和大气。整体看来,设计观念较前一时期有明显改变,但面对域外建筑风潮,仍不免略显保守。这座采用“正统的”传统造型的建筑,在100米的距离上一眼看过去,人们甚至无法分辨出其新旧。1985年在孔子故居曲阜建成的阙里兵舍是戴念慈继中国美术馆之后的有一个重要作品。二、历史主义与地域特色
北京炎黄艺术馆北京炎黄艺术馆位于北京亚运村,建成于1991年,由于“炎黄”是中华民族史诗中的名字,而且场地邻近一处历史悠久的宫殿,这个工程由充足的利用采用古代风格。而设计者刘力没有循规蹈矩,而是另寻出路较为成功地跳出了传统样式的窠臼,以“艺术”为出发点,将多种装饰元素融为一体。建筑形象运用“斗形”母题,具有传统建筑之深远,建筑语汇既是具体的又是具有象征性的。如主入口形似玉琮的立柱、大型的坡顶展厅等,取得了神似而非形似的良好效果。设计者采用了不对称的布局,同时简化了传统建筑元素,并且创造出一种具有现代感的新的抽象建筑语汇。覆斗屋顶上用深紫红色瓦,色彩凝重,造型简练,赋予雕塑感和纪念性。直墙部分采用青石板,材料选择得体,体现出“高贵在于朴素”的艺术原则。不仅功能组织效果完美,而且与老城区的关系和谐。二、历史主义与地域特色
但是此次运动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生硬拼凑的“民族风格”建筑在许多城市随处可见,如在一些现代交通、电器等建筑及商业设施中,硬在建筑物上加大屋顶、玻璃瓦等,在北京,“大屋顶”、“小亭子”的仿古建筑更是泛滥成灾。这类将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简化、俗化为大屋顶加斗栱的做法也被戏称为“穿衣戴帽”。以北京西客站为代表,其外观、功能、使用和管理都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哈尔滨北方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可视化设计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商业银行贷款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中2025年高三年级期末质量调查英语试题含解析
- 企业管理常用制度表格培训
- 如何做教师中小学校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课件
- 医师三基培训
- 安全知识问答
- 教育目的基本类型
- 教育类实习答辩
- 强戒所道德教育
- 命案防控讲座课件内容
- 2024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大数据应用与服务》赛项竞赛样题
- T-CSCP 0019-2024 电网金属设备防腐蚀运维诊断策略技术导则
- 2025中考道德与法治核心知识点+易错易混改错
- 授权独家代理商合作协议2025年
- 《技术分析之均线》课件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第一课时课件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CCAA年度确认 试题与答案
- 质量管理体系五种核心工具MSA教材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19.1.1变量与函数(第1课时)说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