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2024届高考化学必刷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走理的是()
A.从花生中提取的生物柴油和从石油炼得的柴油都属于髭类物质
B.高铁“复兴号”车厢连接关键部位使用的增强聚四氟乙烯板属于高分子材料
C.中国天眼FAST用到的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D.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铜电解精炼时,粗铜、纯铜依次分别作阴极、阳极
B.5.6gFe在足量CL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X6.02X1(^
C(NH3«H9O)
C.室温下,稀释0.1mol/LNH£1溶液,溶液中[NH.)增大
c(cot)
D.向BaCOs、BaSCh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BaCb,溶液中今一*减小
C(SO;j
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向溶有SO2的BaCb溶液中通入气体X,出现白色沉淀X具有强氧化性
B将稀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中,充分振荡,有白色沉淀产生非金属性:Cl>Si
常温下,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mobL-*NaF和NaClO溶液的
C酸性:HF<HCIO
pH,后者的pH大
卤代荒丫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入
DY中含有氯原子
AgNQa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A.AB.BC.CD.D
4、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用图①装置进行石油的分锵
用图②装置蒸干FeCh溶液得到FeCl3固体
用图④装置制取比并检验出的可燃性
5、我国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能量存储/转化装置(如下图所示)。闭合Kz、断开Ki时,制氢并储能;断开K2、
闭合Ki时,供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氢时,溶液中K+向Pt电极移动
B.制氢时,X电极反应式为Ni(OH)2-e-+OH=NiOOH+H2。
C.供电时,Zn电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供电时,装置中的总反应为Zn+2H2O=Zn(OH)2+H2T
6、高纯碳酸住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湿法浸出软镒矿(主要成分为MnOz,含少量Fe、Al、Mg等杂质元素)
制备高纯碳酸镒的实验过程如下:其中除杂过程包括:①向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的X,调节浸出液的pH为3.5〜5.5;
②再加入一定量的软钵矿和双氧水,过滤;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J植物粉[NH^HCO3溶液
软钛矿粉一►浸出一a过滤f除杂—►沉淀一►.♦.f高纯,XCO3
|浓睡!
滤渣
A.试剂X可以是MnO、M11O2、M11CO3等物质
B.浸出时加入植物粉的作用是作为还原剂
C.除杂过程中调节浸出液的pH为3.5〜5.5可完全除去Fe、Al、Mg等杂质
D.为提高沉淀M11CO3步骤的速率可以持续升高温度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馆可获得汽油、煤油、石蜡等矿物油,煤焦油干储可获得苯、甲苯等有机物
B.生活中常见的聚乙烯、聚氯乙烯、纶、有机玻璃、合成橡胶都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
C.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可命名为2,2,4,4,5一五甲基一3,3一二乙基己烷
D.碳原子数06的链状单烯烧,与HBr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符合条件的单烯烧有4种(不考虑顺反异构)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和乙焕都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滨水褪色
B.乙醛和乙酸都可以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C.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证明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
D.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充分燃烧所消耗的02的量相同
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4.6gN02和用04混合气体时,转移电子数为O.INA
B.标准状沆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的数目为L9NA
C.在O.hnol/L的Na£0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一定大于0.
D.34gH@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
10、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6g'CO2与N2*。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2.4NA
B.将0.1mo!CH3COONa溶于稀醋酸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CH3COO目等于O.INA
C.1molHI被氧化为L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常温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当溶液pH由7变为13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2、
11、NaHSOj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Kh氧化,当NaHSOa完全消耗即有h析出,依据L析出所需时间可以
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mol・Lr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mL、KI(h(过量)酸性溶液40.0mL
混合,记录10〜55C间溶液变蓝时间,55*C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40°C之前,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变蓝时间变短
B.40°C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升高变长
C.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Ch的反应速率相等
D.图中a点对应的NaHSOj的反应速率为S.OxlO^molL-'-s-1
12、25℃时,关于某酸(用H2A表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pH=a的Na2A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以0b)=10-4
B.将pH=a的H2A稀释为pH=a+1的过程中,c(H2A)/c(H*)减小,则H2A为弱酸
C.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v7,则H2A是强酸
D.0.2moi2A溶液中的c(H*)=a,0.1moH/H2A溶液中的c(H*)=b,若a<2b,则HzA为弱酸
1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CH和([「CH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氯代物数目均有6种
B.二者均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氧化反应
C.可用酸性高锌酸钾溶液区分
D.C「CH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司一平面上
1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简单阴离子与锂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丫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内层电子数的2倍,Q的单质与稀硫酸剧烈反应生成X的单质。向lOOmLXzR的水溶液中缓缓通
入RZ2气体,溶液pH与RZ2体积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zR溶液的浓度为0.03moI・Lr
B.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冶炼Q的单质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Z>R
D.RZ2通入BaCL、Ba(NO3)2溶液中,均无明显现象
15、传统接触法制取硫酸能耗大,污染严重。将燃料电池引入硫酸生产工艺可有效解决能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提
供电能。以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硫酸铜溶液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F=2H2O
B.H+由a极通过质子交换膜向b极移动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so2+O2+2H2O==2H2s04
D.若a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SO2,理论上c极有6.4g铜析出
16、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中,AuS一与Fe?+发生反应沉积出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和金矿(含Au),并伴有H2s气体生
成。对于该反应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2:3
B.Au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C.每生成2.24L气体,转移电子数为O.lmol
D.反应后溶液的pH值降低
17、雌黄(As2s3)在我国古代常用作书写涂改修正液。浓硝酸氧化雌黄可制得硫磺,并生成碎酸和一种红棕色气体,利
用此反应原理设计为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珅酸的分子式为H2ASO4
B.红棕色气体在该原电池的负极区生成并逸出
C.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0:1
D.该反应中每析出4.8g硫磺转移Imol电子
18、设2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l氨基(-NH2)含有电子数目为IONA
B.2gH吏0中所含中子、电子数目均为NA
C.pH=l的H2s。4溶液10L,含H+的数目为2NA
D.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g,则阳极失去的电子数为2N、
1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为NA
B.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瘦原子的数目为NA
C.28gC6。与28gC8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4NA
D.标准状况下,1.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20、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书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古代化学的应用和记载,对其说明
不合理的是()
A.《本草纲目》中记载:“(火药)乃焰消(KN(h)、硫黄、杉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铳机诸药者”,其中利用了KNO3的氧化
性
B.杜康用高粱酿酒的原理是通过蒸储法将高粱中的乙醇分离出来
C.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帆除去铜器上的铜锈[Cii2(OH)2cOJ
D.蔡伦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等为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蔡侯纸”的制作
工艺中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
2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60g乙酸分子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8NA
B.标准状况下,11.2LCHC13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5NA
C.高温下,I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的目为3NA
D.将ImolCb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HQO、CWCIO•粒子数之和为2NA
22、已知:AgSCN(白色,s)=^Ag'(aq)+SCN-(aq),T*C时,&p(AgSCN)=l.0X1。-巴在TC时,向体积为20.00mL、
浓度为nnnoI/L的AgNCh溶液中滴加0.lOmol/LKSCN溶液,溶液pAg的与加入的KSCN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0.1
B.c点对应的KSCN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C.a、b、c、d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d
D.若V3=60mL,则反应后溶液的pAg=ll-lg2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1,6.己二酸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尼龙的重要原料之一,可用六个碳原子的化合物氧化制备。如图是合成
尼龙的反应流程;
NH4刈?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_____反应②.
(2)A和B的结构简式为
(3)由合成尼龙的化学方程式为__。
(4)由A通过两步制备1,3•环己二烯的合成线路为:
24、(12分)聚合物H是一种聚酰胺纤维,其结构简式为。该聚合物可广泛用于各种刹车
片,其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H
已知:①C、D、G均为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均只含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Diels-Alder反应:
(1)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D的名称是_________,F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2)B的结构简式是;的反应中,除C外,还生成的一种无机产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3)D+G-H的化学方程式是o
(4)Q是D的同系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4,则Q可能的结构有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
峰面积比为1:2:2:3的结构简式为(任写一种)。
(5)已知:乙焕与1,3一丁二烯也能发生Diels-Alder反应。请以1,3一丁二烯和乙块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
HO.人0H
剂合成[[,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
H0人,
件)_______
25、(12分)叠氮化钠(NaN»是一种白色剧毒晶体,是汽车安全气囊的主要成分。NaN?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水溶
液呈弱碱性,能与酸发生反应产生具有爆炸性的有毒气体叠氮化氢。实验室可利用亚硝酸叔丁酯(t-BuNCh,以t・Bu表
示叔丁基)与N2H八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制备叠氮化钠。
(1)制备亚硝酸叔丁酯
取一定NaNOz溶液与50%硫酸混合,发生反应H2so4+2NaNO2===2HNO2+Na2so4。可利用亚硝酸与叔丁醇(t-BuOH)
在40c左右制备亚硝酸叔丁酯,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制备叠氮化钠(NaN3)
按如图所示组装仪器(加热装置略)进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BuNCh+NaOH+N2H4===NaN3+2H?O+
t-BuOHn
①装置a的名称是;
②该反应需控制温度在65C,采用的实验措施是;
③反应后溶液在04c下冷却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后过滤。
所得晶体使用无水乙醇洗涤。试解释低温下过滤和使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⑶产率计算
①称取2.0g叠氮化钠试样,配成100mL溶液,并量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
②用滴定管加入OJOmoHl六硝酸锦铉[(NH4)2Ce(NO3)6]溶液40.00mL(假设杂质均不参与反应)。
③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稀释并酸化,滴入2滴邻菲罗咻指示液,并用040mol・L)硫酸亚铁核[(NH4)2FC(SO4)2]为标准液,
滴定过量的Ce,+,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滴定原理:Ce4++Fe2+===Ce3++Fe3+)o
己知六碓酸钵核[(NH4)2Ce(NO3)6]与叠氮化钠反应生成硝酸筱、硝酸钠、氮气以及Ce(NO3)3,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计算叠氮化钠的质量分数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若其他操作及读数均
正确,滴定到终点后,卜列操作会导致所测定样品中叠氮化钠质量分数偏大的是(填字母)。
A.锥形瓶使用叠氮化的溶液润洗
B.滴加六硝酸钵核溶液时,滴加前仰视读数,滴加后俯视读数
C.滴加硫酸亚铁钱标准溶液时,开始时尖嘴处无气泡,结束时出现气泡
D.滴定过程中,将挂在锥形瓶壁上的硫酸亚铁铁标准液滴用蒸储水冲进瓶内
(4)叠氮化钠有毒,可以使用次氯酸钠溶液对含有叠氮化钠的溶液进行销毁,反应后溶液碱性明显增强,且产生无色无
味的无毒气体,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OOII
26、(10分)苯甲酸(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应用于消毒防腐、染料载体、增塑剂、香料及食品防腐剂
的生产,也可用于钢铁设备的防锈剂。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取苯甲酸和副产品苯甲醇
CILOII
')的实验流程:
I■尸洗涤、「燥、蒸情,产,甲
.乙mA►rnn,t,
半甲醛NaOH溶液乙便
1060g放设24小时’地取、分液
盐酸抽滤1,纯化士.一
修水层afib'FII乙----►l'Fu乙
冷却
3.66g
CHOClkOllCOOXaCOONaCOOII
已知:①2。.、仙一•
♦a;c+,,c,一E♦"Q;
OR)
R—€—比5==*B—c—on(R、Ri表示煌基或氢原子)
SO,Na
②相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见表:
溶解度
名称相对密度熔点/C沸点/C
水乙麟
苯甲醛1.04-26179.6微溶易溶
苯甲酸1.27122.124925c微溶,95c可溶易溶
苯甲醇1.04-15.3205.7微溶易溶
乙醛0.71—116.334.6不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萃取、分液操作时所用玻璃仪器的名称为o分液时,乙酶层应从(填“下口放出”或“上口
倒出”)。
(2)洗涤乙酸层时需要依次用NaHSCh溶液、10%Na2c03溶液、蒸馅水进行洗涤。其中加入NaHSOa溶液洗涤的主
要目的是,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蒸镭获得产品甲时加入碎瓷片的目的为,蒸储时应控制温度在—C左右。
A.34.6B.179.6C.205.7D.249
(4)提纯粗产品乙获得产品乙的纯化方法名称为。
(5)称取10.60g的苯甲醛进行实验,最终制取产品乙的质量为3.66g,则产品乙的产率为。
27、(12分)甘氨酸亚铁[(H2NCH2COO)2Fe]是一种新型补铁剂。某化学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制备
甘氨酸亚铁。
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冰醋酸,在冰醋酸仲溶解度大
甘氨酸(H2NCH2COOH)
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柠檬酸易溶于水和乙醉,酸性较强,有强还原性。
甘氨酸亚铁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冰醋酸。
实验步骤如下:
I.打开Ki、K.3,向c中通入气体,待确定c中空气被排尽后,将b中溶液加入到c中。
II.在50c恒温条件下用磁力搅拌器不断搅拌,然后向c中滴加NaOH溶液,调溶液pH至5.5左右,使反应物充分反
应。
m.反应完成后,向c中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无水乙醇,生成白色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得粗产品,将粗产品纯化后得
精品。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d的作用是
(2)步骤I中将b中溶液加入到c中的操作是一;步骤n中若调节溶液pH偏高,则所得粗产品中会混有杂质_(写
化学式)。
(3)c中生成甘氨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是一。
(4)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一(填写序号)。
a.步骤I中可由d中导管冒出气泡的快慢来判断装置中的空气是否排尽
b.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柠檬酸的作用是防止Fe2+被氧化
c.步骤m中加入无水乙醇的作用是降低甘氨酸亚铁的溶解度
d.步骤m中沉淀洗涤时,用蒸谯水作洗涤剂
(5)工业上常用高氯酸在非水体系中滴定甘氨酸的方法测定产品中的甘氨酸的含量。请设计实验,将所得粗产品中的
甘氨酸分离出来直接用于滴定:—。
28、(14分)丙烷、乙烯等有机物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丙烷中混有乙烯杂质,实验室用如图装置除杂,得到纯净的丙烷。若试剂a为酸性高铳酸钾溶液,则试剂b、c的名
称分别为
⑵如图为各组物质的能量总和及相互间转化的能量关系。丙烷气体分解得到石墨(C)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他
fit
♦AW~;A//,"
,凡始.50后
r---------------13co@41悯.20网
j1*A//,―
j3CO,3y1L00)i
反痛过再
(3)在两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氢碳比[n(H2)/n(CO2)]充入2moi%和一定量的COz,在一定条件下
发生反应2CO2(g)+6H2(g).CiH4(g)+4H2O(g)AH0CO2的平衡转化率a(C(h)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a(CO2)
①该反应的AH(填〜,"v”或"=”)0,判断的理由是o
②在氢碳比为2.0时,Q点v(逆)P点v(逆)(填或“=")。
③氢碳比:x2.0(填或“=")。
④Q点对应温度下,该反应平衡常数K=I户niol\
29、(10分)某有机物A能与NaOH溶液反应,其分子中含有苯环,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其中含碳的质量分数为
70.6%,氢的质量分数为5.9%,其余为氧。
(1)A的分子式是_____o
(2)若A能与NaHCCh溶液反应放出CO?气体,其结构可能有种。
(3)若A与NaOH溶液在加热时才能反应,且ImolA消耗1molNaOH,则A的结构简式是_____。
(4)若A与NaOH溶液在加热时才能较快反应,且ImolA消耗2moiNaOH,则符合条件的A的结构可能有
种,其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的结构简式是_____。写出该物质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A
【解析】
A.花生油的成分是油脂,属于垃的含氧衍生物,石油炼得的柴油为炫类物质,故A错误;
B.增强聚四氟乙烯是由四氟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合成的,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
C.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主要有先进陶瓷、非晶体材料、人工晶体、无机涂层、无机纤维等,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
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
D.用C(h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降解,实现“碳”的循环利用,防止形成白色污染,故D正
确;
答案选A。
2、C
【解析】
A.电解精炼铜,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含铜离子的电解质溶液,A错误;
B.5.6gFc物质的量为0.ImoL足量Cb中完全燃烧生成氯化铁,转移电子数为0.3NA,B错误;
c(NH..H.O)
C.氯化钱溶液中镂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加水稀释促进镀根的水解,溶液中«NH+)增大'故©正确;
C(COHKp(BaCOj
D.BaCQi、BaSCh的饱和溶液中存在化学平衡BaCCh(s)+SOF=BaSCh(s)+©03万(aq),-7_1,
c(SO;jKsp(BaSO4)
溶度积常数随温度变化,温度不变,比值不变,I)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3、D
【解析】
A.若X为氨气,生成白色沉淀为亚硫酸锹,若X为氯气,生成白色沉淀为硫酸银,则X可能为氨气或CL等,不一
定具有强氧化性,选项A错误;
B.由现象可知,生成硅酸,则盐酸的酸性大于硅酸,但不能利用无氧酸与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比较丰金属性,方案不
合理,选项B错误;
C、常温下,分别测定浓度均为O.lmoHlNaF和NaCK)溶液的pH,后者的pH大,说明CO的水解程度大,则酸
性HF>HCIO,选项C错误;
D.卤代屋中卤元素的检验时,先将卤元素转化为卤离子,然后加入稀硝酸中和未反应的NaOH,最后用硝酸银检验
卤离子,则卤代燃丫与NaO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C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卤代燃丫
中含有氯原子,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明确实验操作步骤、元素化合物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卤素离子与卤素原子检验的不
同,题目难度不大。
4、A
【解析】
A,用图①装置进行石油的分馆,故A正确;
B.用图②装置蒸干FeCh溶液不能得到FeCb固体,氯化铁要在HCI气流中加热蒸干,故B错误;
C.乙酸和乙醇是互溶的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错误;
D.用图④装置制取出,先要验纯,在点燃检验Hz的可燃性,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5、D
【解析】
闭合Kz、断开Ki时,该装置为电解池,Pt电极生成氢气,则Pt电极为阴极,X电极为阳极;断开K2、闭合Ki时,
该装置为原电池,Zn电极生成Z/+,为负极,X电极为正极。
【详解】
A.制氢时,Pt电极为阴极,电解池中阳离子流向阴极,故A正确;
B.制氢时,X电极为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根据化合价可知该过程中Ni(OH”转化为NiOOH,电极方程
式为Ni(OH)2-e-+OH-=NiOOH+H2O,故B正确;
C.供电时,Zn电极为负极,原电池中阴离子流向负极,所以氢氧根流向Zn电极,电极反应为
2
Zn-2e+4DH=ZnO2+2H2O,转移两个电子同时迁移两个OH;但会消耗4个OH,说明还消耗了水电离出的氢氧根,
所以电极负极pH降低,故C正确;
D.供电时,正极为NiOOH被还原,而不是水,故D错误;
故答案为Do
6、B
【解析】
软铳矿(主要成分为MnOz,含少量Fe、AkMg等杂质元素)中Mn元素显+4价,浸出并过滤后Mn元素以MM+
的形式存在于滤液中,浓硫酸无还原性,据此可推知植物粉作还原剂;浸出后的滤液中,除了M/+还有Fe2+、AP\
Mg2+,除杂时可调节pH使其中一些离子转化为沉淀,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可加入Mn(II)的氧化物或碳酸盐;
除杂过程中调节浸出液的pH为3.5〜5.5,不能将Fe2+、AM、Mg?+完全转化为沉淀,之后加入双氧水可将Fe?+氧化为
更易沉淀的Fe3+,加入的软钵矿也会再消耗一些H\NH4HCO3受热易分解,因此加入NH4HCO3沉淀Mi?+时,温度
不宜过高。
【详解】
A.试剂X用于调节pH,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可加入Mn(II)的氧化物或碳酸盐,不宜加入MnO2,A项错误;
B.浸出时,MnCh转化为M/+,植物粉作还原剂,B项正确;
C.除杂过程中调节浸出液的pH为3・5〜5.5不能完全除去Fe、AkMg等杂质,C项错误:
D.沉淀MnCXh步骤中,NH4HCO3受热易分解,不能持续升高温度,D项错误;
答案选Bo
【点睛】
控制实验条件时要充分考虑物质的特性,如:
①Fe3+在较低的pH环境下就可沉淀完全,要完全沉淀Fe元素,应将Fe?+转化为Fe3+;
②NH4HCO3受热易分解,要注意控制反应的温度。
7、A
【解析】
A.石油分储主要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煤干储发生化学变化可得到苯和甲苯,煤焦油分嚼可获得苯、甲苯
等有机物,故A错误;
B.由乙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氯乙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纶又叫做合成纤维,利用石油、天然气、煤
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得单体经过特殊条件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如:氯纶:晴纶:
侬©CN」哈卡氐-汕):有机玻璃有机玻璃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生成:
CH3
十CH;-C寸;合成橡胶是由不同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经聚合而成的品种多样的高分子化
COOCHsCOOCHs
合物,单体有丁二烯、苯乙烯、丙烯精、异丁烯、氯丁二烯等多种,故B正确;
C.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中的每个节点和顶点为C,根据有机物中每个碳原子连接四个键,与碳原子相连
的其他键用氢补充。六个碳的最长链作为主链,其余五个甲基、两个乙基做支链,主链编号时以相司取代基位数之和
最,因此该有机物为2,2,4,4,5—五甲基一3,3—二乙基己烷,故C正确;
D.碳原子数W6的链状单烯烧,与HBr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符合条件的单烯点有(?匕=。42;CH3cH=CHCH3;
CH3CH2CH=CHCH2CH3;(CH3)2clgCH(CH3)2(不考虑顺反异构),共4种,故D正确;
答案选A。
8、A
【解析】
A.苯不能与溟水加成,将苯加入溟水中,是发生了萃取而使溪水褪色,故A错误;
B.乙醛与氢氧化铜浊液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酸含有瘦基,具有酸性,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
故B正确;
C.若苯环中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结构,则邻二甲苯有2种结构,而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证明苯环中
不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的结构,故C正确;
D.乙烯和聚乙烯的最简式相同,则完全燃烧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消耗O?量相同,故D正确;
故选A。
9、A
【解析】
A.4.6gNO2的物质的量是O.lmol,若反应完全产生4.6gN()2,转移电子O.INA;若完全转化为N2O4,4.6gN2O4的物质
的量是0.05moL转移电子数为2XO.O5XNA=O.1NA,故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4.6gN(h和N2O4混合气体时,转移电子
数一定为O.INA,A正确;
B.标准状沆下,已烷不是气体,因此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及化学键的数目,B错误;
C.缺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微粒的数目,C错误;
D.34gH2。2的物质的量为Imol,由于H2O2是共价化合物,在水中部分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因此含有的阴离子数小
于NA,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0、D
【解析】
A.3c和N2I8O的摩尔质量均为46g/mol,故4.6g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O.lmol,且二者均含有24个中子,故O.lmol
此混合物中含中子数为2.4NA个,故A正确;
B.将O.lmolCIhCOONa溶于稀醋酸中使溶液呈中性,根据电荷守恒有:〃(CH3CO(T)+〃(Oir)=〃(Na+)+〃(H+),而由于
溶液显中性,故〃(OH-)=〃(H+),则有“(CH3coO・)=〃(Na+)=0.lmoL溶液中CH3COO-数目等于O.INA,故B正确;
C.1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为。价,则111】01小被氧化为1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1«0以1以=心,故C正确;
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放电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则转移的电子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
D项是学生们的易错点,学生们往往不细心,直接认为溶液是1L并遂行计算,这种错误只要多加留意,认真审题即可
避免;
11、C
【解析】
A、根据图像,40c以前由80s逐渐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图像,40C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升高变长,故B说法正确;
C、40c以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40c以后温度越高,变色时间越长,反应越慢,可以判断出40℃前后发生
的化学反应不同,虽然变色时间相同,但不能比较化学反应速率,故C说法错误;
D、混合前NaHSCh的浓度为0.020mol・L1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根据ciVkc2V2,混合后NaHSCh的浓
度为=0.0040iuul-L-1,a点溶液变蓝时间为80s,因为H不足或过量,H
iixur、NHSO3K1O3NHSO3
0.020nd/Lx
浓度由。.。。4即。卜「变为。,根据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a点对应的NaHSS反应速率九,。“叩=5.0X1。一
80:
5mol/(L•s),故D说法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易错点是选项D,学生计算用NaHSCh表示反应速率时,直接用O.OZmol・Lr和时间的比值,忽略了变化的NaHSOj
浓度应是混合后NaHSO.i溶液的浓度。
12、C
【解析】
A.若H2A为强酸,则Na2A为中性,pH=7,水电离产生的c(OHAW:,若H2A为弱酸,则Na2A为碱性,pH=a的Na2A
溶液中因AZ-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的OH•来源于水的电离,则由水电离产生的故A正确;B.若
H2A为强酸,C(H2A)/C(H+)=0,若H2A为弱酸将pH=a的H2A稀释为pH=a+l的过程中,C(H2A)/C(H+)减小,故B正确;C
.测NaHA溶液的pH,若pH>7,说明HA-在溶液中水解,则H2A是弱酸;若pHv7,H2A不一定是强酸,可能是HA•的
电离大于HA-的水解,故C错误;D.若H2A为强酸,0.211101七1112人溶液中的田田)=£1=0.41«01七1,0.1mol-L1
出人溶液中的《%)=卜=0.211】01・13,此时a=2b,现av2b,则H2A为弱酸,故D正确;答案为C。
13、C
【解析】
A.Q-CH,中有6种等效氢,则一氯代物有6种,Q-CH中有4种等效氢,一氯代物有4种,两种一氯代物数目不
同,故A错误;
中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除此之外还能发生取代、氧化反应,「「CH,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发
生加成反应,能发生取代、氧化反应,故B错误;
C・O严中含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钵酸钾槌色,{]「CH中不含不饱和键,不能使酸性高镒酸钾褪色,则可用酸
性高铭酸钾溶液区分,故C正确;
D・C「CH中与碳碳双键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共面,其中含1个叔碳原子(与甲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则所有
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答案选C。
14、B
【解析】
由条件“X的简单阴离子与锂离子具有相同的结构”可知,X为H元素;由条件“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个数是内层电
子数的两倍”可知,Y为C元素;由条件“Q的单质与稀硫酸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可知,Q为第三周期的金属元素(Na
或Mg或Al);由X可以与R形成H2R化合物可知,R为S元素;S可以与Z形成SZ2气体,所以Z为O元素。
【详解】
A.硫化氢气体与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的方程式:2H2S+SO2=3S>L+2H2O;当通入336mL,即0.015molS02时,溶
液恰好为中性,即恰好反应完全,所以原硫化氢溶液中〃(H2S)=0.03mol,那么浓度即为0.3mol/L,A错误;
B.Q无论是Na,Mg,Al中的哪一种元素,获得其单质都是采用电冶金的方式,B正确;
C.Y,Z,R分别为C,O,S三种元素,所以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O>H2S>CH4,即Z>R>Y,C错误;
D.SO2通入BaCb溶液中无现象,但是通入Ba(NO3)2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沉淀,D错误。
答案选瓦
15、D
【解析】
燃料电池:a端: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所以a为负极.电极反应式S6+2H20-4e-=S0产+4『:
b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02+41+41=2风0,总电极反应式2so2+O2+2H2U2H2s0"电解池:c极和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
失电子,电极反应式为40H:4e-=2H2()+021,d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j+Ze'Xu,总电极
反应式为2CuS04+2H20=^=2Cu+2H2som21。
【详解】
A.b为正极,看到质子交换膜确定酸性环境,电极反应式为Oz+dH'+de-nZHQ,故不选A;
B.原电池内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故不选B;
C.由上面分析可知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为2S02+02+2H20=2H2S04,故不选C;
D.d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得电子,有铜析出,所以应该是若a电极消耗标况下2.24LS02,理论上在d极上有6.4g
铜析出,故选D;
正确答案:Do
【点睛】
根据质子交换膜确定溶液酸碱性,燃料电池中燃料在负极反应失电子,氧气在正极反应得电子。根据燃料电池正负极
确定电解池的阴阳极、电极反应式和离子移动方向等。
16、D
【解析】
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中,AuS一与Fe?+发生反应沉积出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和金矿(含Au),并伴有H2s气体生成,
2++
则反应的方程式可表示为4H2O+2AuS+3Fe^Fe3O4+2AiH-2H2St+4H,则
A.氧化剂是AUS,还原剂是亚铁离子,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1:1,选项A错误;
B.AuS-中Au的化合价降低,只作氧化剂,亚铁离子是还原剂,选项B错误;
C.不能确定气体所处的状态,则每生成2.24L气体,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O.lmoL选项C错误;
D.反应后有氢离子产生,因此溶液的pH值降低,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7、C
【解析】
A.AS位于笫四周期VA族,因此肿酸的分子式为H3ASO4,故A错送;
B.红棕色气体为N(h,N的化合价由+5价一+4价,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正
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即N(h应在正极区生成并逸出,故B错误;
C.根据题中信息,As的化合价由+3价一+5价,S的化合价由一2价-0价,化合价都升高,即As2s3为还原剂,
HNO3为氧化剂,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因此有n(As2s3)X[2X(5-3)+3X2]=I[(HNO3)X(5—4),因此1KHNO3):
n(As2s3)=10:1>故C正确;
4.8g_,
D.4.8g硫磺的物质的量为:"=0.15mol,根据硫原子守恒n[As2s3)=0.05mol,根据C选项分析,ImolAszSs
32g/mol
参与反应,转移lOmole一,则0.05molAs2s3作还原剂,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0.05molX10=0.5moL故D错误;
答案:Co
18、B
【解析】
A.氨基是取代基,属于中性原子团,结合微粒计算电子数=lmolx9xNA=9NA,故A错误;
,X,x
B.H2O的摩尔质量均为20g/mol,2gH2O的物质的量为O.lmoL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电子数均为10个,则O.lmol
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电子数均为以个,故B正确;
C.pH=l的H2s04溶液中,由pH=Tgc(H+)=LH2sO4溶液c(H+)=0.1mol/L,10L溶液〃(lT)=Imol,所含H卡数
目为NA,故C错误;
D.电解法精炼铜,粗铜含有杂质金属,阳极先是锌、铁、、银失电子,然后才是铜失电子,当阳极质量减少64g时,
阳极失去的电子数不是2NA,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9、B
【解析】
A.1mol过氧化钠(Na2(h)中阴离子(0门所带的负电荷数应为2NA,A不正确;
14g
B.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都是CH2,故14g中混合物所含的碳原子数为(14g/加叫Tmoh即碳原子数目为NA,B
正确;
28g14
C.28gC,6O的物质的量为Imol,含有的质子数为lmolX(6+8)xNA=14NA,28gC8O的物质的量为函/荔刀二百
14
mol,即质子数为14X-^NA<14NA,C不正确;
D.由C12+2NaOH=NaCl+NaClO+H2O可知,标准状况下,1.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不正确;
故答案选Bo
20、B
【解析】
A项,火药发生化学反应时,KN(h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药代表技能培训
- 培训经理半年度培训总结
- 客户关系管理培训
- 复地-世茂地产专题研究
- 学生安全教育培训
- 小学生流感病人的护理
- 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一诊历史试卷(含答案)
- 部编版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 大学古诗词课件
- 成功创业项目的市场调研
- 2023年-2024年新《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含答案)
- 保护压板投退培训课件
- 柑桔组培方案
- 客舱乘务员疲劳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A航空公司为例
- 玻璃瓶烫金工艺
- 眼科质量与安全工作制度模版
- 老年人能力评估标准解读(讲义)课件
- 小便利店规划方案
- 铝粉储存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的原因分析
- 施工队长培训课件
- 产业经济学课件第一章:导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