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考点题库试卷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择题要求:从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空白处。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辟邪说,难壬人B.①且庸人尚羞之;②且相如廷叱之C.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②故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②智以知之,尚可也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B.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C.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D.鸡鸣狗吠,相闻之,可乎?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D.①而莫吾知也者;②而莫吾知也者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组是:A.①吾尝跂而望矣;②吾尝求之矣B.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而莫吾知也者C.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C.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而莫吾知也者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组是:A.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C.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而莫吾知也者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C.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而莫吾知也者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性相同的一组是:A.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C.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而莫吾知也者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①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C.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D.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而莫吾知也者二、填空题要求:根据上下文填写空缺的词语。11.《论语》中记载:“学而时习之,_______。”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12.《离骚》中描述了屈原的忧国忧民之情,其中“_______”一句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13.《庄子·逍遥游》中,庄子通过描绘大鹏鸟的形象,表达了“_______”的哲理。14.《史记》中记载了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其中“_______”一句表达了孔子对教育的看法。15.《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_______”一首描述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向往。16.《楚辞》中,屈原的《离骚》是一篇著名的抒情诗,其中“_______”一句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17.《庄子·养生主》中,庄子通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的道理。18.《左传》中,记载了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的故事,其中“_______”一句描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19.《孟子》中,孟子提出“_______”的思想,强调统治者应以民为本。20.《史记》中,记载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景象,其中“_______”一句描绘了天下大治的繁荣景象。三、判断题要求: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写“√”,错误的写“×”。21.《论语》中记载:“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表达了学习的乐趣。()22.《离骚》中,屈原通过描绘大鹏鸟的形象,表达了他对自由的向往。()23.《庄子·逍遥游》中,庄子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自由。()24.《史记》中,孔子与子贡的对话,表达了孔子对教育的重视。()25.《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首描绘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向往。()26.《楚辞》中,屈原的《离骚》是一篇著名的抒情诗,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27.《庄子·养生主》中,庄子通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顺应自然,顺应人性”的道理。()28.《左传》中,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表现在“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29.《孟子》中,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强调统治者应以民为本。()30.《史记》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景象,描绘了天下大治的繁荣景象,其中“天下一家,号为皇帝”一句表现了其威严。()四、阅读理解题要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求,尔何如?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3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被夹在大国之间B.加之以师旅:加上用军队来侵略C.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们D.鼓瑟希: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3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由也为之:由我将要去做B.求也为之:求我也为之C.端章甫:端正地穿着章甫D.吾与点也:我与点一样33.下列对文中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果让我去做,等到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富足B.非曰能之,愿学焉:并不是说我能做到,愿意学习C.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端正地穿着章甫,愿意做一个小小的相礼D.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不要春天,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好了,戴帽子的五六个人,戴头巾的六七个人,在沂水中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34.下列对文中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四人各有志向,孔子对他们的回答都表示赞同B.子路认为自己在国家政治上有能力,能够使国家强大C.曾皙认为自己在国家政治上有能力,能够使百姓富足D.公西华愿意学习,希望能够担任小相,辅助国家政治35.下列对文中写作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通过孔子与四位弟子的对话,展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弟子的不同性格B.文中通过描写弟子的回答,表现了孔子对不同弟子的评价和期望C.文中通过弟子的回答,反映了他们对国家政治和个人能力的不同看法D.文中通过弟子的回答,展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和弟子的成长过程五、古诗文默写题要求:根据提示,默写下列名句名篇。36.《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不满。37.《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中,“_______”一句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向往。38.《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一句描绘了鲲鹏的巨大体型。39.《论语·为政》中,“_______”一句表达了孔子对学习的重视。40.《孟子·梁惠王上》中,“_______”一句表达了孟子对仁政的阐述。六、作文题要求: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材料:一位老人在公园里捡拾垃圾,有人问他:“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辛苦,值得吗?”老人微笑着回答:“我只是想为这个美丽的公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干净的环境。”题目:美丽的环境,共同的责任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择题1.C解析:A项中的“辟”分别为“避免”和“攻击”;B项中的“且”分别为“况且”和“并且”;D项中的“智”分别为“智慧”和“明白”。2.D解析:A项中的“赂”为通假字,通“禄”;B项中的“属”为通假字,通“嘱”;C项中的“浚”为通假字,通“峻”。3.B解析:A项中的“以”分别为“凭借”和“因为”;B项中的“之”均为助词,的;C项中的“于”分别为“在”和“比”;D项中的“而”分别为“表转折”和“表递进”。4.C解析:A项中的“以”分别为“因为”和“用来”;B项中的“之”均为代词,代指自己;C项中的“常”均为副词,常常;D项中的“而”分别为“表转折”和“表递进”。5.A解析:A项中的“以”均为介词,用;B项中的“而”分别为“表转折”和“表递进”;C项中的“于”分别为“在”和“比”;D项中的“之”均为代词,代指自己。6.A解析:A项中的“而”均为表递进;B项中的“而”分别为“表转折”和“表递进”;C项中的“于”均为介词,比;D项中的“而”分别为“表转折”和“表递进”。7.A解析:A项中的“而”均为表递进;B项中的“而”分别为“表转折”和“表递进”;C项中的“于”均为介词,比;D项中的“而”分别为“表转折”和“表递进”。8.A解析:A项中的“而”均为表递进;B项中的“而”分别为“表转折”和“表递进”;C项中的“于”均为介词,比;D项中的“而”分别为“表转折”和“表递进”。9.A解析:A项中的“而”均为表递进;B项中的“而”分别为“表转折”和“表递进”;C项中的“于”均为介词,比;D项中的“而”分别为“表转折”和“表递进”。10.A解析:A项中的“而”均为表递进;B项中的“而”分别为“表转折”和“表递进”;C项中的“于”均为介词,比;D项中的“而”分别为“表转折”和“表递进”。二、填空题11.不亦说乎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不也是很高兴吗?表达了学习的乐趣。12.长太息以掩涕兮解析:这句话出自《离骚》,意思是长声叹息,用手掩住眼泪,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13.腾跃乎八极之外解析:这句话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思是飞翔在八极之外,表达了追求自由的哲理。14.温故而知新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温习旧知识,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表达了孔子对教育的看法。1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解析:这句话出自《诗经·国风·周南·关雎》,意思是关关和鸣的雎鸠,栖息在河中的小洲上,描绘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向往。1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解析:这句话出自《离骚》,意思是道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上天下地寻找心中的太阳,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17.顺应自然,顺应人性解析:这句话出自《庄子·养生主》,意思是顺应自然规律,顺应人的本性,表达了顺应自然、顺应人性的道理。18.吾将上下而求索解析:这句话出自《左传》,意思是我将上天下地寻找,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1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解析: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君主最轻,表达了孟子对仁政的阐述。20.天下一家,号为皇帝解析:这句话出自《史记》,意思是天下成为一家,被称为皇帝,描绘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景象。三、判断题21.√解析: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达了学习的乐趣。22.×解析:这句话出自《离骚》,屈原通过描绘大鹏鸟的形象,表达了他对自由的向往。23.√解析:这句话出自《庄子·逍遥游》,庄子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自由。24.√解析:这句话出自《史记》,孔子与子贡的对话,表达了孔子对教育的重视。25.√解析:这句话出自《诗经·国风·周南·关雎》,描绘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向往。26.√解析:这句话出自《离骚》,屈原的《离骚》是一篇著名的抒情诗,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27.√解析:这句话出自《庄子·养生主》,庄子通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顺应自然,顺应人性”的道理。28.×解析:这句话出自《左传》,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表现在“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29.√解析:这句话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强调统治者应以民为本。30.√解析:这句话出自《史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景象,描绘了天下大治的繁荣景象,其中“天下一家,号为皇帝”一句表现了其威严。四、阅读理解题31.B解析:A项中的“摄乎大国之间”解释为“被夹在大国之间”正确;B项中的“加之以师旅”解释为“加上用军队来侵略”正确;C项中的“如或知尔”解释为“如果有人了解你们”正确;D项中的“鼓瑟希”解释为“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正确。32.B解析:A项中的“由也为之”中的“以”为介词,用;B项中的“求也为之”中的“以”为介词,用;C项中的“端章甫”中的“以”为介词,用;D项中的“吾与点也”中的“以”为连词,表转折。33.D解析:A项中的“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翻译为“如果让我去做,等到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富足”正确;B项中的“非曰能之,愿学焉”翻译为“并不是说我能做到,愿意学习”正确;C项中的“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翻译为“端正地穿着章甫,愿意做一个小小的相礼”正确;D项中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翻译为“不要春天,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好了,戴帽子的五六个人,戴头巾的六七个人,在沂水中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唱着歌回家”错误。34.A解析:A项中的“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表述正确;B项中的“子路认为自己在国家政治上有能力,能够使国家强大”表述正确;C项中的“曾皙认为自己在国家政治上有能力,能够使百姓富足”表述正确;D项中的“公西华愿意学习,希望能够担任小相,辅助国家政治”表述正确。35.A解析:A项中的“文中通过孔子与四位弟子的对话,展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弟子的不同性格”表述正确;B项中的“文中通过描写弟子的回答,表现了孔子对不同弟子的评价和期望”表述正确;C项中的“文中通过弟子的回答,反映了他们对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师类之护师(初级)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 教师培训:校园安全
- 第 4 单元评估检测题(B卷)(单元测试)(无答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中国乙丙共聚物市场发展状况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5-2031年
- 北师大定积分高中知识
- 天然气知识培训课件
- 固定资产管理课件
- 小学语文优教课件
- 电力安规考试题及答案
- 教练班钢管考试题及答案
- 【初中生物】食物中营养物质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2025河北保定钞票纸业限公司招聘3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中专药品gsp考试试题及答案
- 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 2025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测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 T-CSOE 0003-2024 井下套管外永置式光缆安装要求
- 合肥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光阻车间光刻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书
-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第6章 人体的营养 学情评估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体育单招英语备考100个高频名词精讲(精校打印版)
- 9.1.2 用坐标描述简单几何图形(课件)-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下册数学
- 精神科叙事护理案例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