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知识产权保护手册TOC\o"1-2"\h\u31146第一章知识产权保护概述 25171.1知识产权的定义与分类 273881.2知识产权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35907第二章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 4217392.1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法规 4122492.2植物新品种申请与审批 4214672.3植物新品种保护期限与侵权处理 513028第三章农业技术秘密保护 5144163.1技术秘密的定义与特点 5300523.2技术秘密的保密措施 5305473.3技术秘密侵权处理与纠纷解决 68816第四章农业专利权保护 6146024.1农业专利的定义与分类 6279984.2农业专利申请与审批 7266674.3农业专利侵权处理与维权 728631第五章农业商标权保护 8292555.1商标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8229295.2商标注册与使用 8263885.3商标侵权处理与维权 91750第六章农业地理标志保护 9223696.1地理标志的定义与作用 9318066.1.1地理标志的定义 962386.1.2地理标志的作用 9310486.2地理标志申请与保护 10302936.2.1地理标志申请 1083806.2.2地理标志保护 10312486.3地理标志侵权处理与维权 10278856.3.1地理标志侵权处理 10159926.3.2地理标志维权 105986第七章农业知识产权许可与交易 11557.1知识产权许可的类型与方式 1157397.1.1知识产权许可的类型 1180377.1.2知识产权许可的方式 11104077.2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与交易规则 11193267.2.1知识产权交易市场 11260027.2.2知识产权交易规则 1251787.3知识产权许可与交易的合同管理 12172887.3.1合同的签订 12117757.3.2合同的履行 12181487.3.3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12284207.3.4合同纠纷解决 1327434第八章农业知识产权纠纷处理 13292738.1知识产权纠纷的类型与特点 1377658.1.1类型 13308398.1.2特点 13101778.2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途径 1364038.2.1协商解决 13243998.2.2调解解决 13143078.2.3行政处理 13324328.2.4仲裁解决 13327368.2.5司法诉讼 14261058.3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程序 14305638.3.1纠纷提起 14138108.3.2纠纷受理 14102598.3.3纠纷调查 14301378.3.4纠纷处理 14226168.3.5执行与监督 1426296第九章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 1436049.1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组织与协定 142489.1.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1430939.1.2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 1590439.1.3国际粮食和农业组织(FAO) 15184359.1.4国际知识产权协定 1577179.2农业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现状与趋势 1512449.2.1现状 15133979.2.2趋势 15241259.3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交流 15199649.3.1我国加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组织与协定 15130669.3.2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农业知识产权合作与交流 16125319.3.3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成果 164654第十章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与实施 163047210.1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 16884610.2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机制 163038210.3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与推广 17第一章知识产权保护概述1.1知识产权的定义与分类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创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知识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以下对这些权利的定义与分类进行简要阐述:(1)专利权:专利权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依法授权发明人、设计人或者其所属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性权利。专利权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2)商标权:商标权是指商标注册人依法享有的专用权,即在核定使用的商品或服务上使用注册商标的独占性权利。(3)著作权: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两部分。(4)植物新品种权:植物新品种权是指国家对植物新品种的培育者依法授予的专有权利,包括生产、销售、繁殖等使用权。(5)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是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人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即在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实施、许可、转让等方面的独占性权利。1.2知识产权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中,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知识产权在农业生产中的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保障:知识产权保护可以激励农业科技创新,为农业科研人员提供创新动力。通过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农产品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与推广。通过注册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3)农业产业链延伸:知识产权保护可以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例如,通过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可以推动种子产业的发展,提高种子质量,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种源。(4)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知识产权保护是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基础。在农业国际合作中,遵守知识产权规则,可以促进技术引进与输出,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5)农业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保护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保护农业科技成果,可以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知识产权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章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2.1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法规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及相关实施细则和部门规章。这些法律法规为植物新品种的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明确了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地位,规定了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审批、保护和侵权处理等内容。《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则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范围、条件、程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国家林业局、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实施细则和部门规章,以保证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2.2植物新品种申请与审批植物新品种的申请与审批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关键环节。以下为植物新品种申请与审批的主要流程:(1)申请条件:申请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并提供植物新品种的名称、类别、来源、特征特性、繁殖材料等基本信息。(2)申请文件:申请人需提交植物新品种申请文件,包括植物新品种的名称、类别、来源、特征特性、繁殖材料、培育过程等详细说明,以及相应的技术鉴定报告、品种权声明等材料。(3)受理与审查: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负责受理植物新品种申请,并对申请文件进行形式审查。审查合格的,予以公告。(4)实质审查:公告期满后,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对植物新品种进行实质审查。实质审查主要包括植物新品种的命名、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等方面。(5)授权与公告:审查合格的植物新品种,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予以授权,并公告植物新品种权。2.3植物新品种保护期限与侵权处理植物新品种保护期限为自授权之日起20年。在保护期限内,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他人不得在我国生产、销售、进口植物新品种繁殖材料,不得为生产、销售目的而使用植物新品种。侵权处理方面,植物新品种权人发觉他人侵犯其品种权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消除侵权后果、赔偿损失。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也可以对涉嫌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侵权纠纷处理过程中,品种权人应当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发生,包括侵权产品的来源、数量、销售渠道等。侵权纠纷的解决方式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对于侵权行为,侵权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第三章农业技术秘密保护3.1技术秘密的定义与特点技术秘密,是指企业在农业生产活动中,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所形成的,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和秘密性的技术信息。技术秘密是农业生产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技术秘密具有以下特点:(1)秘密性:技术秘密的核心内容不为公众所知悉,仅限于企业内部掌握。(2)实用性:技术秘密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实际作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或提升产品质量。(3)新颖性:技术秘密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创新性,具有独立知识产权。(4)价值性:技术秘密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提升市场竞争力。3.2技术秘密的保密措施为保护农业技术秘密,企业应采取以下保密措施:(1)建立健全内部保密制度:企业应制定保密规章制度,明保证密范围、保密期限、保密措施等。(2)签订保密协议: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明保证密义务和违约责任。(3)加强技术秘密管理:设立专门的保密机构,对技术秘密进行统一管理。(4)限制技术秘密传播:对技术秘密的传播范围和途径进行限制,防止泄露。(5)提高员工保密意识: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员工对技术秘密的保密意识。(6)采用技术手段保护:利用加密技术、物理隔离等手段,防止技术秘密被窃取。3.3技术秘密侵权处理与纠纷解决在农业技术秘密保护过程中,侵权行为时有发生。以下为技术秘密侵权处理与纠纷解决的方法:(1)侵权调查:发觉侵权行为后,企业应立即开展侵权调查,收集证据。(2)发送侵权警告:向侵权方发送侵权警告,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3)和解谈判:与侵权方进行和解谈判,争取达成和解协议。(4)行政投诉:向有关部门投诉,请求对其进行查处。(5)司法诉讼:如和解无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侵权方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6)加强维权合作:与其他企业、行业组织建立维权合作关系,共同打击侵权行为。在处理技术秘密侵权纠纷时,企业应注重以下几点:(1)及时采取行动,防止侵权行为继续扩大。(2)充分收集证据,保证侵权行为的认定。(3)合理选择解决方式,争取最小化损失。(4)加强法律意识,提高维权能力。第四章农业专利权保护4.1农业专利的定义与分类农业专利是指依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在农业领域中,对新技术方案、设计方案、植物新品种等创新成果所授予的一种独占性权利。农业专利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类型。发明专利是指对农业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方案所授予的专利权。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农业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实用性的技术方案所授予的专利权。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农业产品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所授予的专利权。4.2农业专利申请与审批农业专利申请应遵循以下程序:(1)申请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创新的检索、分析、评估,确定申请类型,撰写申请文件等。(2)提交申请:将撰写好的申请文件提交给国家知识产权局。(3)形式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申请文件进行形式审查,审查是否符合《专利法》规定的形式要求。(4)实质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申请文件进行实质审查,审查是否符合《专利法》规定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要求。(5)授权与公告:审查合格后,国家知识产权局对申请授予专利权,并予以公告。(6)缴纳费用:专利权人应在规定期限内缴纳专利年费,以维持专利权的有效。4.3农业专利侵权处理与维权农业专利侵权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在专利权有效期内,他人擅自实施专利的行为。农业专利侵权处理与维权主要包括以下途径:(1)自行协商:专利权人可以与侵权方进行协商,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并承担相应责任。(2)行政处理:专利权人可以向所在地的人民知识产权部门投诉,请求对其进行行政处理。(3)司法诉讼:专利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方承担法律责任。(4)维权援助:专利权人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维权援助,获取技术支持、法律咨询等服务。在处理农业专利侵权案件时,应注重以下几点:(1)证据收集:专利权人应收集充分的证据,证明侵权行为的发生。(2)侵权判定:根据《专利法》及相关规定,判断侵权行为是否构成专利侵权。(3)法律责任:侵权方应承担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4)维权成本:专利权人在维权过程中,应合理控制维权成本,提高维权效果。第五章农业商标权保护5.1商标权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商标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商标作为一种标识,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和区分农产品来源、品质及服务质量,从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农业生产中,商标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注册商标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从而促进农产品销售。(2)保护农产品品牌。商标权可以防止他人恶意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侵犯农产品品牌权益。(3)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品牌的价值往往与其商标密切相关,注册商标有助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4)促进农业产业链发展。商标权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实现产业升级。5.2商标注册与使用(1)商标注册商标注册是获取商标权的前提。在我国,商标注册遵循自愿注册原则,但未经注册的商标不受法律保护。商标注册流程如下:(1)选择商标。商标应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2)提交申请。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商标注册申请。(3)审查。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商标注册申请进行审查。(4)公告。审查合格的商标申请予以公告。(5)发证。公告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颁发商标注册证。(2)商标使用商标注册后,权利人应合理使用商标,以维护商标权益。以下是商标使用的注意事项:(1)不得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文字、图形等。(2)不得使用可能导致公众混淆的商标。(3)不得使用违反公序良俗的商标。(4)不得使用未经授权的他人注册商标。5.3商标侵权处理与维权在农业生产中,商标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以下为商标侵权处理与维权的方法:(1)侵权调查发觉商标侵权行为后,权利人应首先进行调查,收集证据。调查内容包括侵权行为的时间、地点、方式等。(2)发送侵权警告在收集到侵权证据后,权利人可以向侵权方发送侵权警告,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3)协商和解如侵权方同意停止侵权行为并承担相应责任,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和解。(4)行政投诉如侵权方不同意和解,权利人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投诉,要求对其进行行政处罚。(5)司法诉讼如侵权方仍不停止侵权行为,权利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方承担法律责任。第六章农业地理标志保护6.1地理标志的定义与作用6.1.1地理标志的定义地理标志,是指用于表示商品来源于特定地域,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主要由该地域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通常包含地名和产品的特定属性,如“五常大米”、“龙井茶”等。6.1.2地理标志的作用地理标志在农业领域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提升农产品品质:地理标志能够明确表示农产品的来源,使其与同类产品区分开来,从而提升农产品品质。(2)增强市场竞争力:地理标志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3)保护消费者权益:地理标志使消费者能够明确了解产品的来源和品质,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4)传承地域文化:地理标志承载着地域特色和文化传承,有助于弘扬和保护地域文化。6.2地理标志申请与保护6.2.1地理标志申请地理标志的申请需遵循以下程序:(1)申请单位应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地理标志名称、产地范围、产品特性、质量标准等。(2)申请单位需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农业部门提出申请。(3)农业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产品颁发地理标志证书。6.2.2地理标志保护地理标志的保护措施主要包括:(1)禁止使用与地理标志相同或近似的标志,误导消费者。(2)禁止将地理标志用于非原产地产品。(3)对侵权行为进行查处,维护地理标志合法权益。(4)加强地理标志宣传,提高公众对地理标志的认识和保护意识。6.3地理标志侵权处理与维权6.3.1地理标志侵权处理地理标志侵权处理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权利人发觉侵权行为后,可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农业部门举报。(2)农业部门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确认侵权事实。(3)农业部门对侵权行为进行处罚,包括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6.3.2地理标志维权地理标志维权措施包括:(1)权利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方承担法律责任。(2)权利人可请求行政机关采取措施,制止侵权行为。(3)权利人可通过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途径,寻求维权支持。(4)加强自我保护,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七章农业知识产权许可与交易7.1知识产权许可的类型与方式7.1.1知识产权许可的类型农业知识产权许可主要包括专利许可、商标许可、著作权许可以及植物新品种许可等类型。以下对各类许可进行简要介绍:(1)专利许可:指专利权人允许他人使用其专利技术的一种许可方式。专利许可分为独家许可、普通许可、分许可和交叉许可等。(2)商标许可:指商标注册人允许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一种许可方式。商标许可分为独家许可、普通许可和分许可等。(3)著作权许可:指著作权人允许他人使用其作品的一种许可方式。著作权许可分为独家许可、普通许可和分许可等。(4)植物新品种许可:指植物新品种权人允许他人使用其植物新品种的一种许可方式。植物新品种许可分为独家许可、普通许可和分许可等。7.1.2知识产权许可的方式农业知识产权许可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书面许可:许可方与被许可方签订书面合同,明确许可范围、许可期限、许可费用等内容。(2)口头许可:许可方与被许可方口头达成一致,但需在事后补签书面合同。(3)默示许可:在特定情况下,许可方未明确拒绝许可,视为默示许可。(4)强制许可:在特定条件下,国家依法强制许可他人使用知识产权。7.2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与交易规则7.2.1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农业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是指以知识产权为交易对象的市场。该市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为知识产权供需双方提供信息发布、交易撮合、合同管理等服务。(2)知识产权交易所:提供知识产权交易、登记、托管、评估等服务。(3)知识产权拍卖市场:通过拍卖方式,将知识产权转让给最高价竞买者。7.2.2知识产权交易规则农业知识产权交易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交易主体资格:参与知识产权交易的双方需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交易程序:包括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撮合、合同签订、登记备案等环节。(3)交易价格:交易双方根据知识产权的价值、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交易价格。(4)交易保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交易保障机制,包括交易合同管理、交易纠纷解决等。7.3知识产权许可与交易的合同管理7.3.1合同的签订农业知识产权许可与交易合同应具备以下内容:(1)许可或交易双方的基本信息。(2)知识产权的基本情况,包括类型、权利人、权利期限等。(3)许可或交易的范围、期限、费用等。(4)双方的权利和义务。(5)违约责任及纠纷解决方式。7.3.2合同的履行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保证知识产权许可或交易的顺利进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许可方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被许可方应合理使用知识产权,维护许可方的合法权益。7.3.3合同的变更与解除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双方可协商变更或解除合同。变更或解除合同应遵循合法、公平、诚信的原则,保证双方合法权益不受损害。7.3.4合同纠纷解决如双方在知识产权许可或交易过程中发生纠纷,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1)协商解决: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纠纷。(2)调解解决:在第三方调解机构的协助下,达成和解协议。(3)仲裁解决: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根据仲裁裁决解决纠纷。(4)诉讼解决:将纠纷提交法院,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第八章农业知识产权纠纷处理8.1知识产权纠纷的类型与特点8.1.1类型知识产权纠纷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侵犯知识产权纠纷,包括侵犯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二是知识产权权属纠纷,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的权属争议;三是知识产权合同纠纷,包括许可合同、转让合同等履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8.1.2特点农业知识产权纠纷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涉及领域广泛,包括种子、农药、肥料、农产品等多个方面;二是纠纷类型多样,既有侵权纠纷,也有权属纠纷和合同纠纷;三是涉及技术性强,专业要求高;四是纠纷解决难度大,往往需要专业机构和人员参与。8.2知识产权纠纷的解决途径8.2.1协商解决在纠纷发生初期,当事人可以采取协商方式,通过友好沟通,达成和解协议,解决纠纷。8.2.2调解解决在协商无效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请求相关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调解组织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8.2.3行政处理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纠纷,当事人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请求行政部门进行处理。行政部门依法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处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8.2.4仲裁解决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仲裁条款,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依法作出裁决,解决纠纷。8.2.5司法诉讼在上述途径无法解决纠纷时,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纠纷。8.3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程序8.3.1纠纷提起当事人应当向有关纠纷处理机构提交书面申请,说明纠纷的事实、理由、证据等。8.3.2纠纷受理纠纷处理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后,对申请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对于符合条件的申请,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8.3.3纠纷调查纠纷处理机构应当对纠纷进行调查,收集证据,了解案件情况。8.3.4纠纷处理纠纷处理机构根据调查情况,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对于侵权纠纷,应当依法作出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决定;对于权属纠纷,应当依法确认权属;对于合同纠纷,应当依法作出履行合同、解除合同等决定。8.3.5执行与监督纠纷处理机构应当对处理决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如当事人不履行处理决定,纠纷处理机构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强制执行。第九章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合作9.1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组织与协定9.1.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IntellectualPropertyOrganization,简称WIPO)是联合国下属的专门机构,致力于推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与发展。WIPO成立于1967年,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其主要职能包括协调和促进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活动,制定和修订国际知识产权法律规范,为各国提供技术援助,以及解决知识产权争端等。9.1.2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nionfortheProtectionofNewVarietiesofPlants,简称UPOV)成立于1961年,旨在推动植物新品种的国际保护。UPOV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法规,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9.1.3国际粮食和农业组织(FAO)国际粮食和农业组织(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oftheUnitedNations,简称FAO)是联合国下属的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和推动全球粮食和农业领域的发展。FAO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主要通过制定国际政策和法规,推动各国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9.1.4国际知识产权协定(1)专利合作条约(PCT)(2)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3)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UPOV公约)9.2农业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现状与趋势9.2.1现状当前,农业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组织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推动了一系列国际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实施。(2)各国纷纷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3)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意识不断提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9.2.2趋势(1)国际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不断完善,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2)生物技术、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成为热点。(3)各国和企业加大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9.3我国农业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与交流9.3.1我国加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组织与协定我国已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等国际知识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会展委托招商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土地抵押贷款合同标准文本
- 养殖场清粪车购销合同标准文本
- 公路施工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我的理想作文5篇
- 产品品牌加盟合同标准文本
- 2025二手设备购销合同
- 住房合同标准文本6
- 企业茶叶订购合同范例
- 乙方干菜供货合同标准文本
- 《遗传疾病概述》课件
- 《医养结合事业发展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400字
- 水电施工机械新能源化的可行性分析与应用研究
- 关于中山市中医四诊智能化与传统中医诊断之间的协同效应调查问卷
- 2024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白皮书
- 【MOOC】压力与情绪管理-四川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我的家乡西藏山南
- 零星维修工程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 项目管理培训之进度管理课件
- 《行业会计比较》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