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鸭子专业操作手册_第1页
养鸭子专业操作手册_第2页
养鸭子专业操作手册_第3页
养鸭子专业操作手册_第4页
养鸭子专业操作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鸭子专业操作手册The"RaisingDucksProfessionalManual"isacomprehensiveguidetailoredforindividualsinterestedinventuringintothepoultryfarmingindustry,specificallyfocusingonducks.Thismanualisparticularlyusefulforbeginners,experiencedfarmers,andevenforthoselookingtoenhancetheircurrentduckfarmingpractices.Itservesasapracticalresourceinvarioussettings,suchasbackyardfarming,small-scalepoultryoperations,andevenlarge-scalecommercialduckfarms.Themanualisdesignedtoprovidedetailedinstructionsoneveryaspectofduckfarming,fromselectingtherightbreedandsettinguptheidealenvironmenttofeeding,healthmanagement,andeggproduction.Itisanessentialtoolforanyonelookingtoestablishasuccessfulduckfarmingventure,whetherforpersonalconsumption,profit,orasacontributiontothefoodindustry.Toeffectivelyutilizethe"RaisingDucksProfessionalManual,"readersarerequiredtohaveakeeninterestinpoultryfarmingandawillingnesstofollowtheguidelinesprovided.Itiscrucialtoapproachthemanualwithanopenmind,asitmaysuggestunconventionalpracticesthatcanleadtobetterresults.Whetheryouareanoviceoraseasonedfarmer,adheringtothemanual'srecommendationsandimplementingtheoutlinedstrategiesisessentialforachievingaprofitableandsustainableduckfarmingbusiness.养鸭子专业操作手册详细内容如下:第一章养殖场规划与建设1.1养殖场选址与规划养殖场的选址与规划是养鸭成功的基础。以下是选址与规划的关键因素:1.1.1选址原则(1)地理位置: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远离居民区、污染源及疫区的地方。(2)气候条件:考虑当地的气候特点,保证养殖场具备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3)土壤条件:选择土壤质地良好、排水性强的地点,以利于鸭舍建设和养殖环境的维护。1.1.2规划设计(1)场地布局:根据养殖规模、养殖方式等因素,合理规划养殖场内的鸭舍、饲料仓库、兽医室、孵化室等建筑。(2)道路设计:保证养殖场内道路宽敞、平坦,便于运输和人员通行。(3)绿化与环保:在养殖场内进行绿化,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1.2鸭舍设计与建造鸭舍设计与建造是保证鸭群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1.2.1鸭舍类型根据养殖方式和鸭种类的不同,鸭舍可分为地面式、网上式和半开放式等。1.2.2鸭舍设计(1)鸭舍大小:根据养殖规模和鸭种需求,合理确定鸭舍面积。(2)鸭舍结构:考虑保温、通风、光照等因素,保证鸭舍内环境舒适。(3)鸭舍设施:配备必要的养殖设备,如饮水器、饲料槽、产蛋箱等。1.2.3鸭舍建造(1)材料选择:选用质量可靠、环保的材料,保证鸭舍的使用寿命和养殖环境。(2)施工工艺:遵循相关规范,保证鸭舍建造质量。(3)验收标准:验收鸭舍时,要重点关注保温、通风、排水等关键功能指标。1.3养殖设备选购与配置养殖设备的选购与配置是提高养殖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重要环节。1.3.1饲料设备(1)饲料槽:选择适合鸭种和养殖规模的饲料槽,保证饲料的均匀分布。(2)饲料输送设备:根据养殖场规模,选用合适的饲料输送设备,降低劳动强度。1.3.2饮水设备(1)饮水器:选择适合鸭种和养殖规模的饮水器,保证鸭群随时都能喝到清洁的水源。(2)水处理设备:对养殖场内的水源进行处理,保证水质达标。1.3.3环境控制设备(1)保温设备:选用合适的保温设备,保证鸭舍内温度适宜。(2)通风设备:选用高效的通风设备,保持鸭舍内空气新鲜。(3)光照设备: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光照设备,保障鸭群生长需求。1.3.4兽医设备(1)兽医室:配备必要的兽医设备和药品,保证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防控。(2)兽医人员:培训专业的兽医人员,提高养殖场的疫病防控能力。,第二章鸭子品种选择与繁育2.1鸭子品种介绍鸭子品种繁多,根据其经济用途、外貌特征、生理特性及地理分布,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2.1.1肉用型品种肉用型品种以生长快、肉质鲜美、产肉率高为特点,如北京鸭、樱桃谷鸭、枫叶鸭等。这些品种在我国养鸭业中占有重要地位。2.1.2蛋用型品种蛋用型品种以产蛋量高、蛋品质好为特点,如金定鸭、绍兴鸭、连城鸭等。这些品种在我国蛋鸭养殖中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2.1.3兼用型品种兼用型品种既具有一定的肉用价值,又具有较高的产蛋功能,如建瓯鸭、龙岩鸭等。这类品种在养殖过程中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养殖方向。2.1.4观赏型品种观赏型品种以体型优美、羽毛华丽为特点,如绿头鸭、花脸鸭等。这些品种主要用于观赏和比赛。2.2种鸭选择与繁育2.2.1种鸭选择选择种鸭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品种,以保证后代具有较好的生产功能。(2)选择体质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个体作为种鸭。(3)选择繁殖力强、产蛋量高的雌性个体。(4)选择雄性个体时,应注意其生殖器官发育良好,精子活力强。2.2.2繁育方法种鸭繁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然交配:将雌雄种鸭按一定比例放入同一鸭舍,让其自由交配。(2)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方法将雄鸭的精液输入雌鸭体内,提高繁殖效率。(3)笼养配对:将雌雄种鸭分别放入笼中,按计划进行交配。2.3鸭苗孵化与育雏2.3.1鸭苗孵化鸭苗孵化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优质的种蛋,保证孵化率。(2)控制好孵化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3)适时翻蛋,保证胚胎均匀受热。(4)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及时调整孵化条件。2.3.2育雏育雏是养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下为育雏期的注意事项:(1)提供适宜的育雏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2)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需求。(3)加强疫病防控,定期进行疫苗接种。(4)适时进行断喙、分群和限饲,促进鸭苗健康成长。第三章饲料与营养3.1饲料种类与营养成分3.1.1饲料种类养鸭生产中常用的饲料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精饲料:主要包括玉米、小麦、大麦、稻谷等谷物类饲料,以及豆粕、棉粕、菜粕、鱼粉、肉骨粉等蛋白质饲料。(2)粗饲料:主要包括稻草、麦草、玉米秸秆等农作物秸秆,以及花生秧、豆秸等。(3)绿色饲料:主要包括青草、水草、蔬菜等新鲜植物。(4)青贮饲料:将农作物秸秆、青草等经过青贮发酵处理后得到的饲料。(5)添加剂: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抗生素等,用于补充饲料中的营养成分或提高饲料的利用率。3.1.2营养成分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水分:饲料中的水分含量会影响饲料的适口性、消化吸收和营养价值。(2)粗蛋白质: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是评价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不同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3)粗脂肪:脂肪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同时含有必需的脂肪酸。(4)粗纤维: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影响饲料的消化吸收和营养价值。(5)无氮浸出物:主要包括淀粉、糖类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重要来源。(6)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维持鸭生长、发育和健康所必需的。3.2饲料配方与饲养标准3.2.1饲料配方饲料配方应根据鸭的生长阶段、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进行合理搭配。具体配方如下:(1)育雏期:以精饲料为主,适当添加绿色饲料和添加剂。(2)育成期:精饲料与粗饲料的比例约为6:4,适当添加绿色饲料和添加剂。(3)产蛋期:精饲料与粗饲料的比例约为7:3,适当添加绿色饲料和添加剂。3.2.2饲养标准饲养标准是根据鸭的生长阶段、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制定的饲料供给量。具体饲养标准如下:(1)育雏期:每天每只鸭供给饲料100120克。(2)育成期:每天每只鸭供给饲料150200克。(3)产蛋期:每天每只鸭供给饲料200250克。3.3饲料加工与储存3.3.1饲料加工饲料加工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清洗:清洗原料,去除杂质。(2)粉碎:将原料粉碎成适当的粒度,便于消化吸收。(3)混合:将粉碎后的原料按照配方比例混合均匀。(4)调制:根据需要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添加剂。(5)制粒:将混合好的饲料制成颗粒状,便于饲养。3.3.2饲料储存饲料储存应遵循以下原则:(1)干燥:保持饲料干燥,避免受潮发霉。(2)通风:保持储存环境通风良好,降低饲料温度。(3)防虫:采取措施防止害虫滋生。(4)避光: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饲料氧化变质。(5)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饲料质量,保证饲料安全。第四章鸭子饲养管理4.1饲养方式与饲养密度4.1.1饲养方式鸭子饲养方式主要包括地面平养、网上平养、笼养及放养等。各种饲养方式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具体如下:(1)地面平养:将鸭子饲养在铺有垫料的地面,适用于中小型鸭场。此方式便于鸭子活动和休息,但需要注意垫料卫生,防止疾病传播。(2)网上平养:将鸭子饲养在离地面一定高度的网上,便于粪便清理和减少疾病传播。适用于大型鸭场。(3)笼养:将鸭子饲养在特制的笼子中,适用于肉鸭生产。此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提高饲养密度,但需要注意笼子大小及通风条件。(4)放养:将鸭子放养在湖泊、河流、稻田等自然环境中,适用于蛋鸭生产。此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饲养成本,但需要注意环境变化和疾病防控。4.1.2饲养密度饲养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饲养的鸭子数量。适宜的饲养密度有利于鸭子的生长和发育,过高或过低的密度都会对鸭子产生不利影响。以下为不同饲养方式下鸭子的推荐饲养密度:(1)地面平养:每平方米饲养1015只。(2)网上平养:每平方米饲养1520只。(3)笼养:每平方米饲养2025只。(4)放养:每平方米水面饲养12只。4.2饲养环境控制4.2.1温度控制鸭子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鸭子的生长和食欲。在饲养过程中,应根据季节和气候条件合理调整鸭舍温度,保证鸭子舒适生长。4.2.2湿度控制鸭子生长适宜的相对湿度范围为60%70%。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鸭子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应保持鸭舍内湿度稳定,避免潮湿和干燥。4.2.3通风控制鸭舍通风对鸭子的生长。通风不良会导致鸭舍内空气质量恶化,影响鸭子的健康。应根据鸭舍大小、饲养密度和气候条件合理调整通风量,保证空气新鲜。4.2.4光照控制鸭子生长需要适量的光照。自然光照不足时,应补充人工光照。光照时间和强度应根据鸭子的生长阶段和生理需求进行调整。4.3鸭子日常管理与护理4.3.1饲料管理饲料是鸭子生长的重要营养物质来源。应根据鸭子的生长阶段和生理需求合理搭配饲料,保证营养均衡。同时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避免饲料变质和污染。4.3.2饮水管理鸭子需水量较大,应保证鸭舍内有充足的饮水。水质要清洁卫生,避免水源污染。在高温季节,应适当增加饮水次数,防止鸭子中暑。4.3.3卫生管理保持鸭舍卫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定期清理鸭舍内的粪便和垫料,保持鸭舍干燥。同时要定期对鸭舍进行消毒,防止疾病传播。4.3.4疾病防控定期对鸭子进行疫苗接种,提高抵抗力。发觉病鸭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同时要关注鸭子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第五章疾病预防与控制5.1常见鸭病及其症状养鸭业中,疾病是影响鸭群健康和生产功能的重要因素。以下为几种常见鸭病及其症状:(1)鸭瘟: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病鸭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蓬松,呼吸困难,粪便呈绿色或白色,死亡率较高。(2)鸭霍乱:鸭霍乱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鸭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口腔流出泡沫状液体,腹泻,粪便呈绿色或白色。(3)鸭病毒性肝炎: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病鸭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蓬松,肝脏肿大,表面有坏死灶。(4)鸭大肠杆菌病:鸭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病鸭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腹泻,粪便呈白色或绿色,有时出现关节肿胀。5.2疾病预防与免疫接种为保障鸭群健康,预防疾病。以下为疾病预防与免疫接种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鸭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通风良好,避免过度拥挤,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鸭群免疫力。(2)疫苗接种:根据鸭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如鸭瘟疫苗、鸭霍乱疫苗等。疫苗接种时要保证疫苗质量,按照规定程序进行。(3)定期监测:定期对鸭群进行病原学监测,及时发觉疫情,采取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4)生物安全措施:加强鸭场生物安全管理,严格执行进场消毒、病死鸭无害化处理等制度,降低病原传播风险。5.3疾病诊断与治疗疾病诊断与治疗是养鸭业中的重要环节。以下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措施:(1)临床诊断:通过观察鸭群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等情况,初步判断疾病类型。(2)实验室诊断:对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如病原分离、血清学检测等,以确定病因。(3)治疗:根据疾病类型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支持疗法、手术治疗等。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剂量、用药时间及药物副作用。(4)康复期护理:病鸭康复期要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促进病鸭恢复健康。第六章养殖场环境与卫生6.1养殖场环境监测与改善6.1.1环境监测为保证养殖场环境的稳定与鸭子的健康成长,应定期对养殖场环境进行监测。监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温:监测养殖场内的气温变化,保证鸭子生活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2)湿度:保持养殖场内的湿度适中,避免过湿或过干。(3)空气质量:监测养殖场内的空气质量,保证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标准限值。(4)光照:保证养殖场内光照充足,以满足鸭子的生长需求。6.1.2环境改善针对监测结果,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养殖场环境:(1)调整通风:合理设置通风口和通风设备,保证养殖场内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2)控制温湿度:通过调整供暖、湿帘等设备,使养殖场内的气温和湿度保持在适宜范围。(3)改善光照:合理设置光源,保证养殖场内光照充足且均匀。(4)绿化环境:在养殖场周边种植绿化植物,改善养殖场生态环境。6.2鸭舍卫生管理6.2.1清洁卫生(1)定期清扫鸭舍,保持地面、墙壁、屋顶等部位的清洁。(2)定期清理鸭舍内的粪便、羽毛等废弃物,防止病原体滋生。(3)对鸭舍内的设备、器具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6.2.2疾病防控(1)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保证鸭子免疫到位。(2)定期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发觉并处理疫情。(3)对病鸭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6.2.3卫生设施(1)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保证鸭舍内无积水。(2)配备足够的卫生设施,如洗手池、消毒池等。(3)设立废弃物处理设施,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6.3养殖废弃物处理6.3.1粪便处理(1)采用生物发酵法、堆肥法等方法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2)合理利用粪便资源,如用作肥料、饲料等。6.3.2死亡鸭处理(1)对死亡鸭子进行无害化处理,如深埋、焚烧等。(2)对死亡鸭子的尸体进行定期清理,防止病原体传播。6.3.3废水处理(1)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2)保证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第七章鸭子生产功能评估7.1鸭子生长发育指标鸭子生长发育指标是评估鸭子生产功能的重要依据。以下为常用的生长发育指标:(1)体重:体重是衡量鸭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指标,通常在孵化后每隔一定时间进行称重,以了解其生长速度和发育状况。(2)体长:体长是指鸭子从喙尖到尾羽末端的直线距离,反映鸭子的生长发育水平。(3)胸宽:胸宽是指鸭子胸部最宽处的距离,反映鸭子胸部发育情况。(4)胫长:胫长是指鸭子跗骨到第三趾骨的长度,反映鸭子腿部发育情况。(5)羽毛生长情况:观察鸭子羽毛的生长速度、色泽和丰满度,以判断其生长发育状况。7.2鸭子生产功能测定鸭子生产功能测定是对鸭子生产功能进行量化评估的过程。以下为常用的生产功能测定方法:(1)生长速度:通过测量鸭子在一定时间内的体重增加量,计算生长速度,以克/天为单位。(2)料重比:料重比是指鸭子生长过程中消耗的饲料重量与增重的比值,反映饲料的利用率。料重比越低,饲料利用率越高。(3)产蛋率:产蛋率是指母鸭在一定时间内产蛋的数量与存栏母鸭数量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4)受精率:受精率是指公鸭与母鸭交配后,受精蛋的数量与交配次数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5)孵化率:孵化率是指孵化期内成功孵化出壳的鸭苗数量与入孵蛋的数量之比,以百分比表示。7.3鸭子生产功能改进为了提高鸭子的生产功能,以下措施:(1)选育优良品种:选择具有优良生产功能的鸭子品种,进行繁殖和养殖。(2)优化饲料配方:根据鸭子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配置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3)改善饲养环境:保持鸭舍清洁、通风、光照充足,保证鸭子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4)加强疫病防控:定期对鸭子进行疫苗接种和疫病监测,预防疫病发生。(5)科学管理:合理安排养殖密度、饲养周期和繁殖计划,提高鸭子的生产效率。(6)技术培训与交流: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整体养殖水平。第八章养殖场经营管理8.1养殖场成本核算8.1.1成本分类养殖场成本核算首先需要对成本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养殖场建设成本、设备购置成本、土地租赁成本等。(2)可变成本:包括饲料成本、劳动力成本、防疫成本、运输成本等。(3)间接成本: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8.1.2成本核算方法(1)直接成本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各项直接成本进行核算,如饲料、劳动力、防疫等。(2)间接成本核算:将间接成本按照一定比例分摊到各个养殖品种上,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3)成本分摊:将养殖场成本分摊到各个养殖周期,以计算每个养殖周期的成本。8.1.3成本控制策略(1)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固定成本。(2)提高养殖技术,降低饲料消耗。(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劳动效率。(4)强化防疫措施,降低疫病风险。8.2养殖场营销策略8.2.1市场调研(1)了解市场需求,分析消费者喜好。(2)调查竞争对手,了解其产品特点、价格、销售渠道等。(3)分析市场趋势,预测未来市场变化。8.2.2产品定位(1)确定养殖场的产品类型,如肉鸭、蛋鸭等。(2)确定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3)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8.2.3销售渠道拓展(1)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包括批发商、零售商等。(2)利用电商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3)加强品牌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8.3养殖场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8.3.1人力资源管理(1)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保证养殖场人员配置合理。(2)建立完善的招聘选拔机制,选拔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员工。(3)设立完善的薪酬福利体系,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4)建立健全的考核机制,对员工进行定期评价。8.3.2培训与晋升(1)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2)选拔优秀员工进行晋升,提供发展空间。(3)开展内部交流,促进知识共享和团队协作。(4)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第九章鸭子产品加工与销售9.1鸭子产品加工技术9.1.1鸭肉加工技术鸭肉是鸭子产品中的主要部分,其加工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料处理:选择健康、肉质饱满的鸭子作为原料,进行宰杀、放血、脱毛、去内脏等预处理。(2)分割加工:将鸭肉分割成不同部位,如鸭胸肉、鸭腿肉、鸭翅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3)腌制:根据不同口味,对鸭肉进行腌制,可选用香料、调味品等腌制料,以增加鸭肉的口感和风味。(4)烹饪:采用煮、烤、炖等多种烹饪方法,使鸭肉熟透、口感鲜美。9.1.2鸭蛋加工技术鸭蛋的加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料选择:选用新鲜、无破损的鸭蛋作为原料。(2)清洗:将鸭蛋放入清水中,用刷子轻轻刷洗,去除表面污垢。(3)消毒:将清洗干净的鸭蛋放入消毒液中浸泡,以达到杀菌的目的。(4)加工:根据不同需求,将鸭蛋加工成皮蛋、咸鸭蛋等不同产品。9.1.3鸭副产品加工技术鸭副产品包括鸭内脏、鸭毛等,其加工技术如下:(1)鸭内脏处理:将鸭内脏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可用于烹饪或制作鸭内脏制品。(2)鸭毛加工:将鸭毛进行脱脂、漂洗、晾干等处理,可用于制作羽毛工艺品。9.2鸭子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9.2.1市场现状当前,我国鸭子产品市场呈现出多样化、高品质的特点,消费者对鸭肉、鸭蛋等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养殖技术的提高和产业链的完善,鸭子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9.2.2市场分析(1)消费需求:消费者对鸭子产品的需求多样化,既包括传统的鸭肉、鸭蛋,也包括鸭副产品、鸭制品等。(2)市场供给:我国鸭子产品市场供给充足,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存在供需矛盾。(3)市场竞争:鸭子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应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拓展销售渠道等手段,增强市场竞争力。9.2.3市场预测未来,我国鸭子产品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可能逐渐放缓。消费者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品质、安全可靠的鸭子产品将更受欢迎。9.3鸭子产品销售渠道与策略9.3.1销售渠道(1)传统渠道:包括农贸市场、超市、专卖店等,是鸭子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2)电子商务渠道: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线上销售,拓展销售范围。(3)餐饮渠道:与餐饮企业合作,将鸭子产品引入餐饮市场。9.3.2销售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