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美药业审计失败案例介绍综述8400字》_第1页
《康美药业审计失败案例介绍综述8400字》_第2页
《康美药业审计失败案例介绍综述8400字》_第3页
《康美药业审计失败案例介绍综述8400字》_第4页
《康美药业审计失败案例介绍综述84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康美药业审计失败案例介绍综述目录TOC\o"1-2"\h\u8457康美药业审计失败案例介绍综述 132590第一节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介绍 118566第二节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介绍 128788第三节案例事件发展 27893数据来源:康美药业审计报告、中国证监会官网 420069第四节证监会处罚情况 1118442三、对刘清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罚款。 11第一节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介绍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方针政策,由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广州健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中山中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韶关中一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广州市德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共同发起设立。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于2000年08月22日在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蒋洪峰,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等。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为迎接中国加入WTO的挑战,贯彻财政部关于扩大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指导精神,实行强强联合,由成立于1981年的广州会计师事务所与成立于1985年广州市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的一批经验丰富的注册会计师发起设立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注册资金200万元。2013年10月24日,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转制更名为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第二节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介绍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6月9日经广东省(市)人民政府粤办函[1997]346号文、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粤体改[1997]077文批准,由普宁市康美实业有限公司(已更名为“康美实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普宁市国际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普宁市金信典当行有限公司3家法人企业和许燕君、许冬瑾2位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并于1997年6月18日在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4400001007149,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280万元。2001年2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1]17号)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708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公司于2001年2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经多次工商变更,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公司注册股本总数为49.74亿股,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9.74亿元,企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5200231131526C,法定代表人为马兴田。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0518)成立于1997年,于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康美药业以中药饮片生产、销售为核心,实施中医药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模式。业务体系涵盖上游的道地中药材种植与资源整合;中游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经营,中药饮片、中成药制剂、保健食品、化学药品及医疗器械的生产与销售,现代医药物流系统;下游的集医疗机构资源、智慧药房、OTC零售、连锁药店、直销、医药电商、移动医疗等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营销网络。康美药业是目前国内中医药产业领域业务链条较完整、医疗健康资源较丰富、整合能力较强的企业之一,已形成较完整的大健康产业版图布局和产业体系。康美药业主要生产和经营产品为中药饮片、西药、保健食品及食品、中成药、医疗器械等。第三节案例事件发展2001年2月,康美药业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康美药业”。自公司上市以来,各种传闻时有发生。从开始的质疑IPO造假,到数位自然人举报其多次违法违规、虚假回购,再到实际控制人操纵股价、内幕交易的传闻,而康美药业仍然屹立不倒,是资本市场上的一大奇迹。正中珠江对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审计失败的案例的揭发时间线如表3-1所示。表3-1康美药业财务造假案例时间发展表2018年12月28日康美药业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调查通知书》,其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2019年4月29日康美药业发布二则公告,一是《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修改2017年年度报告;二是董事会秘书与证券事务代表双双离职。2019年4月3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向康美药业发函要求其就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有关事项进行更加详细的补充披露与说明。2019年5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再次发出问询函,要求康美药业就货币资金调减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细节的具体明细等12个事项进行补充披露。2019年5月9日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被中国证监会广东监管局立案调查。2019年5月17日证监会通过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告已经初步查明康美药业的2016-2018年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作假。2019年5月28日康美药业公开回复上交所的会计差错更正问询函以及媒体报道事项问询函的部分内容。2019年6月4日康美药业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康美药业坦诚,其账面的货币资金只剩下10亿元,而今年到期的债务达180多亿元,偿债压力巨大。2019年8月16日中国证监会向康美药业送达《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2020年5月13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20〕24号(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马兴田、许冬瑾等22名责任人员)》。2020年8月7日中国证监会通报,上半年已对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做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2021年2月20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21〕11号(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杨文蔚、张静璃、刘清、苏创升)》和《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21〕11号(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杨文蔚、张静璃、刘清、苏创升)》。数据来源:康美药业审计报告、中国证监会官网2019年8月16日,康美药业及相关当事人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19〕119号)。2020年5月13日,证监会公布了《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马兴田、许冬瑾等22名责任人员)》(〔2020〕24号)。经查明,康美药业涉嫌存在以下违法事实:一是《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半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及营业利润。二是《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半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货币资金。三是《2018年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四是《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报告》中存在重大遗漏,未按规定披露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关联交易情况。2021年2月20日,证监会公布的《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2021〕11号(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杨文蔚、张静璃、刘清、苏创升)》中详细叙述了正中珠江存在的违法事实。经查明,正中珠江存在以下违法事实:一是正中珠江出具的康美药业2016年至2018年年度审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二是2016年和2017年年报审计期间,正中珠江未对康美药业的业务管理系统实施相应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三是正中珠江对康美药业2016-2018年财务报表的审计均存在缺陷。正中珠江的审计失败是从2016年年度报告开始的。康美药业自2016年开始向正中珠江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而正中珠江的审计存在缺陷,特别是对货币资金、营业收入等重点科目的风险应对措施重大缺陷,并且出具了2016年度与2017年度的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直到2018年12月28日康美药业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了,正中珠江才出具了2018年度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经证监会调查核实,正中珠江出具的2016-2018年度审计报告均存在虚假记载。正中珠江存在重要审计程序缺失的问题。2016、2017年年报审计期间,正中珠江没有对康美药业的业务管理系统实施相应审计程序,没有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具体而言,捷科SCM3.0新架构供应链系统(以下简称捷科系统)是康美药业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金蝶EAS系统为其进行账务处理的信息系统;正中珠江的审计人员明知捷科系统的存在,却未关注捷科系统与金蝶EAS系统是否存在差异,也未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更未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康美药业通过仿造、变造增值税发票等方式虚增巨额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及营业利润,甚至在2017年度虚增营业收入100.32亿元,达到了百亿的级别。如表3-2所示,康美药业在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半年度报告中分别虚增营业收入89.99亿元、100.32亿元、84.84亿元,月均虚增额分别为7.50亿元、8.36亿元、14.14亿元,虚增额占实际营业收入比例高达71.18%、61.00%、100.11%。可见,在没有监管部门介入的情况下,康美药业虚增营业收入额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在已经证监会被立案调查的情况下,康美药业2018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虚增额为16.13亿元,月均虚增额减少到1.34亿元,虚增额占同期实际额的比例减少到9.09%。另外,康美药业在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半年度报告中分别多计利息收入1.51亿元、2.28亿元、1.31亿元。康美药业虽大幅减少了营业收入虚增额,但是在已经被立案调查、处于风口浪尖之际,仍然顶风作案,虚增营业收入十几亿,实在是胆大之极、猖狂之极;而正中珠江对康美药业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而非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也未对营业收入的相关凭证提出质疑,未对营业收入事项发表保留意见,不符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第27条的规定,也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嫌。在2016年度、2017年度审计过程中,正中珠江对营业收入的内部控制测试程序存在以下3个重大缺陷。首先,正中珠江未识别金蝶EAS系统与捷科系统存在的差异,未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判断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也未在审计底稿中说明未追溯至捷科系统的理由及证据。其次,控制点之一“销售出库单”,2016年度与2017年度正中珠江分别抽取了49个样本,分别有5个样本记录的内容与实际会计记账凭证内容不符,其实际抽样时都未核查对应的样本凭证。最后,执行“重新执行”穿行测试程序时,审计计划包括检查随货同行单,但2016年度与2017年度大多数抽取的样本无随货同行单;控制点之一“订立销售合同”,2016年度与2017年度大多数合同不存在编号且主要合同条款均为空白。在2016-2018年度审计过程中,正中珠江对营业收入的实质性程序存在很大缺陷。一是2016、2017年度审计时,正中珠江未对营业收入执行函证程序,而是通过对应收账款余额的函证为营业收入认定提供相互印证的审计证据,应收账款余额函证程序存在审计项目经理与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串通合谋的问题,替代性程序也未严格执行。二是针对风险评估结果,正中珠江虽然计划有风险应对方案,但是并没有严格执行审计计划,对舞弊风险的应对不足。三是针对营业收入的舞弊风险,正中珠江实施的风险应对措施为穿行测试,但获取的内部业务单据均来自金蝶EAS系统而非捷科系统,审计证据不具有充分性和适当性,无法应对舞弊风险。四是正中珠江获取的多份审计证据存在明显异常或者相互矛盾,并且正中珠江未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未执行进一步审计程序消除疑虑。五是正中珠江在进行中药材贸易收入审计过程中,获取到的审计证据除社保缴纳记录外均为内部证据,而社保缴纳记录证据效力弱,更何况该社保缴纳记录是从康美药业而非独立的第三方获取到的,并且相关人员的访谈笔录存在矛盾之处。表3-2康美药业营业收入虚增情况表单位:亿元年份公告披露的营业收入实际营业收入虚增营业收入月均虚增营业收入额虚增额占同期实际额的比例2016年216.42126.4389.997.5071.18%2017年264.77164.45100.328.3661.00%2018年1-6月(未经审计)169.5984.7584.8414.14100.11%2018年193.56177.4316.131.349.09%数据来源:证监会处罚公告(2020)24号、康美药业审计报告如表3-3所示,康美药业为了保持营业利润的增长态势,进行了大幅度的虚增营业利润。康美药业在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半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中分别虚增营业利润6.56亿元、12.51亿元、20.29亿元、1.65亿元,月均虚增额分别为0.55亿元、1.04亿元、3.38亿元、0.14亿元,虚增额占实际营业利润比例高达19.87%、34.91%、191.78%、13.82%。虚增营业利润额在2018年上半年达到了惊人的191.78%。其不择手段大幅增加营业利润的行为,在2018年12月2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的《调查通知书》后得到了遏制。康美药业2019年5月公布的2018年年度报告中,虚增营业利润额减少到1.65亿元,可见监管部门的介入对财务造假形成了很大的威慑力。但是在监管部门介入之前,正中珠江的外部审计却没有形成威慑力,也没有发挥实质性效果,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也侧面印证了正中珠江与康美药业存在合谋的事实。经证监会查实,正中珠江在2016-2018年度审计的风险识别与评估阶段,就存在风险评估结果错误的问题,后续的实质性程序存在重大缺陷;2016-2017年度的内部控制测试程序也存在重大缺陷。在风险识别与评估阶段,正中珠江认定康美药业整体层面的风险等级为中等,直至康美药业被证监会立案了,正中珠江才认定其2018年度整体层面的风险等级为“存在重大风险”。一方面,正中珠江在对重要账户和交易制定进一步审计程序计划与填列针对特别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汇总表时,认定营业收入不存在重大错报风险,不属于特别风险。另一方面,正中珠江汇总的特别或重大风险领域不包括营业收入,不认为营业收入存在舞弊风险,其中2018年度审计底稿中认定中药材贸易收入不存在特别风险。表3-3康美药业营业利润虚增情况表单位:亿元年份公告披露的营业利润实际营业利润虚增营业利润月均虚增营业利润额虚增额占同期实际额的比例2016年39.5833.026.560.5519.87%2017年48.3535.8412.511.0434.91%2018年1-6月(未经审计)30.8710.5820.293.38191.78%2018年13.5911.941.650.1413.82%数据来源:证监会处罚公告(2020)24号、康美药业审计报告康美药业虚增巨额货币资金,而正中珠江在2016、2017年度审计报告中给出了无保留意见,反映出其内部控制测试程序与实质性程序是存在重大缺陷的。如表3-4所示,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康美药业在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半年度报告中分别虚增货币资金225.49亿元、299.44亿元、361.88亿元,月均虚增额分别为18.79亿元、24.95亿元、60.31亿元,虚增额占实际货币资金比例高达472.13%、711.77%、978.85%。在2016年,康美药业的实际货币资金只有47.76亿元,但是向社会公布的财务报表却显示有273.25亿元,虚增额是实际额近5倍。之后,在2017年、2018年,康美药业虚增货币资金变本加厉,虚增额达到了同期实际额的七倍多、九倍多。这是康美药业通过财务不记账、虚假记账,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或银行对账单,配合营业收入造假伪造销售回款等方式虚增的结果。表3-4康美药业货币资金虚增情况表单位:亿元年份公告披露的货币资金实际货币资金虚增货币资金月均虚增货币资金额虚增额占同期实际额的比例虚增货币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虚增货币资金占净资产的比例2016年273.2547.76225.4918.79472.13%41.13%76.74%2017年341.5142.07299.4424.95711.77%43.57%93.18%2018年1-6月(未经审计)398.8536.97361.8860.31978.85%45.96%108.24%数据来源:证监会处罚公告(2020)24号、康美药业审计报告2016、2017年度审计报告中,正中珠江对货币资金的审计程序有重大缺陷,审计质量堪忧,也未以风险为导向关注可能出现重大错报的风险点,对货币资金的风险评估结果错误,某种程度上促成了这证券市场上从未发生过的八百多亿的货币资金虚增额。2016、2017年度审计过程中,正中珠江针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程序存在重大缺陷。第一,正中珠江未识别捷科系统与金蝶EAS系统存在的差异,未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判断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也未在审计底稿中说明未追溯至捷科系统的理由及证据,获取的审计证据不具有充分性和适当性。第二,控制点“往来对账的控制”与“定期存款的审批”的内部控制程序实际均未执行。第三,控制点之一“资金对账”,包括现金对账和银行存款对账,正中珠江仅针对银行存款对账执行内部控制测试程序,未针对现金对账执行内部控制测试程序,无法实现整个控制点的审计目标。正中珠江针对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也存在重大缺陷,主要包括未按照审计计划从银行直接获取账户资料、函证过程存在缺陷、未关注明显异常或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三个方面。第一,2016与2017年度,正中珠江均未直接从银行取得并重点审核康美药业交通银行基本户全年度的银行对账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度审计项目经理苏创升从康美药业黄某生处取得银行对账单而非直接从银行索取对账单。事实上,该银行对账单是康美药业提前制作的虚假的银行对账单。第二,货币资金余额账实差异集中在3至4个银行账户上,正中珠江没有对回函路径进行有效核对,也未对现场函证过程保持有效控制。第三,正中珠江获取的银行询证函、银行对账单、银行流水等资料存在明显异常或相互矛盾的情况。正中珠江对康美药业2018年度的审计报告中指出,形成保留意见的基础为三项:一是康美药业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事项,二是未能获取到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证明关联方资金往来发生额及余额的准确性,三是下属子公司部分工程项目存在资料不完整的情形,导致交易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不能被发现。正中珠江形成保留意见的基础是不包括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的问题的,可见并未发现其中的问题。而证监会发现的问题则包括了营业收入与营业利润的重大虚增问题,正中珠江仅仅发现了康美药业2018年年度报告部分问题,审计质量还是值得商榷的。2018年,康美药业在此前未造假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科目进行了造假。如表3-5所示,康美药业在2018年度报告中将前期未纳入报表的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普宁中药城、普宁中药城中医馆、亳州新世界、甘肃陇西中药城、玉林中药产业园等6个工程项目纳入资产负债表内,但是这6个工程项目实际上不满足会计确认和计量条件,造成虚增固定资产11.89亿元、在建工程4.01亿元、投资性房地产20.15亿元,虚增额占同期实际该种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5.32%、15.51%、93.50%。与虚增货币资金、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及营业利润不同,康美药业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的情况是在2018年度报告中首次出现的。我们有理由怀疑,康美药业是在货币资金、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及营业利润被证监会严肃调查、不敢进行大幅度造假的情况下,只能在此前未造假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三个科目进行寻求突破、另辟蹊径,造就了总计36.05亿元的虚增额。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三个科目比较特殊,需要进行深入调查、实地调查分析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尤其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相比而言造假比较隐蔽,康美药业选择这三个科目进行造假,恐怕也是打着蒙混过关的念头。正中珠江在2018年审计报告中注明,审计发现康美药业下属子公司部分工程项目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项目资料不齐全等情况。由于康美药业工程项目相关的财务资料不充分,正中珠江无法实施恰当的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证明该等交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及对财务报表列报的影响。正中珠江在工程项目科目中是存疑的。表3-5康美药业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虚增情况表单位:亿元2018年度公告披露的该资产实际该资产虚增额虚增额占同期实际资产的比例固定资产89.5077.6111.8915.32%在建工程29.8725.864.0115.51%投资性房地产41.7021.5520.1593.50%合计161.07125.0236.0528.84%数据来源:证监会处罚公告(2020)24号、康美药业审计报告经证监会调查可得,2016年年度报告、2017年年度报告、2018年年度报告中存在重大遗漏,未按规定披露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关联交易情况。2016年至2018年期间,康美药业在未经过决策审批或授权程序的情况下,累计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非经营性资金116.19亿元用于购买股票、替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偿还融资本息、垫付解质押款或支付收购溢价款等用途。恰恰相反,正中珠江对康美药业2016年、2017年审计后的年度报告中显示,康美药业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并且正中珠江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