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孟子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孟子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孟子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孟子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孟子三章同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22《孟子》三章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女子之嫁也A.丈夫冠也 B.山川美,古来共谈C.下车引. D.与民由.答案 A 例句中的“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A项与例句同B.助词,的。C.代词,他。D.代词,文中指正道。下面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孟子是战国时期闻名思想家、教化家、散文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孟子》和《论语》《高校》《中庸》一起合称为“四书”。古时男子十八岁要行冠礼,表示成年。答案 D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实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译文: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译文: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译文: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 答案(1)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肯定能成功。(2)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猛不能使他屈服。(3)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想法)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4)在国内没有遵守法律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害,国家往往会灭亡。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实力。结合平常的积累进行翻译即可,留意将重点词语落实,如“淫”“衡”“作”“喻”“拂”“出”等。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闪烁着思想和人格力气的光辉,成为仁人志士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这三个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知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有机会取得成功。答案 C 这三个人的故事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三年模拟全练拓展训练(2024湖南娄底娄星期末改编,10—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7分)富贵不能淫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与民由之;不得志,,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一怒/而诸侯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盖竹/柏影也2.(★☆☆)下列加点词说明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贫贱不能移动)B.之(教化,训诲三峡七百里中(于,文中说明为“在”)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3.(★★☆)下列对《富贵不能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影响国与国之间的斗争与和平,是了不得的大丈夫。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没有仁义道德,奉行最多的也只是妾妇之道,谈不上是大丈夫。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当是能够身居高位,实现自己的政治志向的人。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应当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的。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译文: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译文: 5.(★★☆)结合文中观点,联系现实社会,谈谈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当怎样成长为“大丈夫”。(5分): 答案 A 正确划分: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盖/竹柏影也。答案 A 移:变更,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答案 C “身居高位”错,“正位”不能理解为高位。答案 (1)(他们)一发怒,诸侯就胆怯 ,(他们)宁静下来,天下就太平(2)以听从为准则的,是妾妇之道。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实力答题时,须要将重点词语落实到位,如“熄”“正”同时留意,第(2)题中的句子是推断句。答案 作为一个中学生,应当珍惜光阴,努力学习,驾驭学问技能,将来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解析 本题考查拓展探究实力答题时,可以依据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从做对国家有用的人的角度,联系实际进行阐述。五年中考全练拓展训练(2024江苏镇江中考,9—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13分)太祖①微行②至田舍,见一村翁,问其生庚。翁告之某年月日时,皆同上。太祖曰:“尔有子乎?”答曰:“否。”“有田产乎?”曰:“否。”“然则何以自给?”曰:“吾恃养蜂耳。”曰:“尔蜂几何?”曰:“十五桶。”太祖默念曰:“我有两京十三省③,渠④有蜂十五桶敌之。此年月日相合之符。”太祖又问曰:“尔于蜂,岁割蜜,凡几次?”翁曰:“春夏花多,蜂易采,蜜不难结,我逐月割之。秋以后花渐少,故菊花蜜不尽割,割十之三,留其七,听⑤蜂自啖⑥,为卒岁计。我乃即春夏所割蜜易钱帛米粟,量入为出,以糊其口;而蜂亦有余蜜,得不馁。明岁,又,而恃蜂以饱,,春夏割之,即秋亦尽割之,无余蜜,故蜂多死。今年有蜜,明年无蜜,皆莫我若也。”太祖叹曰:“民犹蜂也,君人者不务养息 ,竭泽取之,民安得不贫以死?民死,而国无其民,税安从出?是亦不留余蜜之类也。蜂丈人之言,可以传矣,可为养民者法矣。”(选自明·江盈科《雪涛小说》,有删改)[注]①太祖: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②微行:帝王或高官隐藏自己的身份改装出行。③两京十三省:两京指南京、北京;十三省指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十三省。④渠:他。⑤听:听凭,任凭。⑥啖(dàn):吃。1.(★★☆)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尔蜂 我乃即春夏所割蜜钱帛米粟 得不 泽取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5分)然则何以自给?(2分)译文: 割十之三,留其七,听蜂自啖,为卒岁计。(3分)译文: 3.(★★☆)太祖得知自己与蜂丈人生庚相同,发觉 与 相当,最终联想到 与 相像。(2分)4.(★★★)文中的太祖具有哪些特点?(2分): 1.答案 (1)多少 (2)交换 (3)饥饿 (4)使……干枯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言词语的实力。答题时,先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依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积累来推断词义同时,要依据语境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更,如“几何”为古今异义词,这里是“多少”的意思。答案 (1)既然这样,你是靠什么生活的呢?(2)(我)割三成的蜜,留下七成的,让蜜蜂自己吃,以保证它们一年都有吃的。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实力。答题时,可以结合上下文的意思,采纳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法,将关键词语落实到位,如“然则”“何以”“听”“啖”“卒岁”答案 民蜂取蜜税收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实力答题时,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然后在此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答案 太祖亲民,体恤民情;太祖擅长学习,接地气。解析,,从各个角度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太祖能与村翁沟通,说明太祖亲民的一面;由“民犹蜂也,君人者不务养息 ,……税安从出?,可以传矣,可为养民者法矣”的语言描写可见太祖体恤民情、擅长学习的品质。[参考译文]明太祖朱元璋微服私访,到一农家,见到一个村里的老者,问老者的生辰八字。老者告知明太祖他诞生的年月日时,都与明太祖的生辰八字相同。明太祖问老者:“你有子女吗?”老者答:“”(明太祖问:)“你有田产吗?”老者答:“”(明太祖问:)“既然这样,你靠什么养活自己啊?”老者答:“”明太祖问:“你养了多少蜂?”老者答:“”明太祖暗暗地想:“,他养了十五桶蜂,数量”明太祖又问老者:“你养蜂,每年割蜜几次啊?”老者答道:“春季和夏季花多,蜂比较简单采蜜,也简单酿蜜,我就每月收割蜜。秋季过后,花就比较少了,所以菊花蜜不能够全部收割了,(我)割三成,留下七成,让蜂自己吃,以保证它们一年都有吃的。我用春季和夏季所收割的蜜来换钱币、布帛、大米和小米,以卖蜜的收入,来养家糊口;而蜂也有剩余的蜜,它们不会饿死。到了其次年,它们就又可以酿蜜了。我活到现在五十岁,就是靠着这些蜂吃饱饭,也许就是这样。其他的养蜂人则不是这样,春季夏季割蜜,到了秋季也将蜜割尽,没有剩下的蜜,所以蜜蜂许多都死了。今年有蜜,明年没有蜜,都不如我。”明太祖感叹道:“国民就像这蜂一样,国君假如不懂得养精蓄锐,只一味榨取国民,国民怎么能够不贫困而死啊?国民都死了,国家连国民都没有,税从哪里收取?这就是不留多余蜜的那类人啊。蜂丈人今日所说的这些话,我要好好记着,可以作为国民养精蓄锐的方法啊!”核心素养全练拓展训练(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改编)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爱是一种博大而深厚的情怀,生活中的每一时刻、每一空间都有爱的存在。为乏累的父亲捧上一杯热茶,为风雨中的清洁工递上一把雨伞,为偏远山区的儿童献上一份爱心……而尊老爱老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重阳节到来之际,某班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活动设计]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两个活动形式。示例:“孝亲敬老”社区行① ② (2)[沟通表达]李奶奶是孤寡老人,同学们常常去帮助她,最近李奶奶生病了,同学们自愿捐款,买了营养品前去探望。假如你是班长,见到李奶奶你会怎么说?: (3)[国学运用]探望李奶奶回来,同学们纷纷写日记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引入日记最恰当的一项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 (1)(示例)“孝亲敬老”主题班会;“孝亲敬老”演讲竞赛;“孝亲敬老”故事会;“孝亲敬老”图片展。(任选其二即可)(2)(示例)李奶奶您好,我们又来看您了。听说您生病了,现在好些了吗?我们买了一些养分品,给您补补身子。祝您早日康复!(3)A解析 (1)本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