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次单元百分数(二)单元教学总述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驾驭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会解决简洁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的特别应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加深对百分数的相识;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认知结构;三、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详细应用,提升敏捷运用数学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1.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的意义。2.会进行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的相关计算。3.能解决有关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的实际问题。4.感受数学学问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胜利的体验,增加学习数学的爱好和信念。重点: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的意义。难点:能进行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的简洁计算。课时教学设计折扣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册次:下学校:老师:课题折扣(P8例1)课型新授课支配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例1以爸爸和小雨在商店买打折商品的详细情境,引出求商品的折后价和便宜了多少钱的实际问题,事实上就是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求比一个数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承前启后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百分数的意义→折扣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折扣的意义,了解折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体会打折问题和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能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问题。3.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实力以及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重难点重点:理解折扣的意义,能够解决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难点:理解折扣和百分数的内在联系。化解措施联系实际,学问迁移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沟通,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实力→课堂小结,拓展延长教学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1.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请1~2名同学汇报搜集的有关折扣的资料,引导学生在详细情境中说一说折扣的含义。2.导入新课。师:打折是商家常用的一种促销手段,也是一种商业用语,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深化探讨打折的有关学问。1.学生代表汇报搜集的有关折扣的资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折扣的含义。2.体会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填一填。(1)一件衣服的原价是100元,现价是原价的80%,这件衣服现在卖(80)元。(2)一支钢笔的原价是10元,现在降价10%销售,这支钢笔现在卖(9)元。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20分钟)1.教学折扣的含义及把折扣改写成百分数。(1)课件出示几组数据,引导学生想一想:这几件商品原价与现价有什么关系?①外套:原价1000元,现价800元。②电风扇:原价100元,现价80元。③钢笔:原价10元,现价8元。(2)建立联系:八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0%。(3)组织学生说一说:商品打“八五折”的含义。(4)引导学生把折扣改写成百分数。二折=()九折=()七五折=()(5)质疑:打折后的售价比原价便宜还是贵?同样的商品,打二折便宜还是打八折便宜?2.教学求现价的折扣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1第1小题。(2)指导学生分析题意:怎么理解打“八五折”?谁是单位“1”?(3)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全班沟通。3.教学打折后节约多少钱的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1第2小题。(2)组织学生尝试自行解决问题。(3)展示、沟通做法。1.理解折扣的含义,会把折扣改写成百分数。(1)观看课件出示的几组数据,理解现价与原价的关系。①外套的现价是原价的80%。②电风扇的现价是原价的80%。③钢笔的现价是原价的80%。(2)将折扣与百分数的学问初步建立联系,明确:几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非常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3)小组沟通,汇报:八五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85%。(4)小组内探讨如何把折扣改写成百分数,并完成练习题。(5)小组探讨,明确:打折后的售价比原价便宜;同样的商品,打二折比打八折便宜。2.(1)观看课件出示的题目,读题。(2)分析题意,理解打八五折的含义,找到题中的单位“1”。(3)小组探讨例1第1小题的解法,然后尝试独立解答,并在全班沟通。3.(1)观看课件出示的题目,读题,理解题意。(2)尝试解决问题。(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做法:先算现价,再求差;考虑降价是原价的1-90%=10%)(3)展示不同的做法,并说一说解题思路。方法一:160-160×90%=16(元)方法二:160×(1-90%)=16(元)2.填空。(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作(打折扣销售)。一件商品打八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打七五折出售,售价是原价的(75)%。(2)一件商品打七折出售,售价比原价便宜了(30)%。3.计算下面各物品打折后的售价。打七五折打八折售价:45元售价:68元4.书店打七五折售书,小丽买书花了15元,她少花了多少元?15÷75%=20(元)20-15=5(元)三、巩固应用,提升实力。(10分钟)1.求折扣数的问题。书包原价110元,现价99元,打了几折?2.求原价的折扣问题。一双旱冰鞋打七五折后售价是150元,原价是多少元?1.学生独立解决,在小组内沟通自己的想法。2.小组合作完成,并选派代表陈述问题的答案及解题思路。6.一种商品买三送一,这种商品相当于打几折?3÷(3+1)=75%=七五折四、课堂小结,拓展延长。(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2.打几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而不是售价削减了原价的百分之几十。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相同,都用除法计算,即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老师个人补充看法:板书设计折扣原价现价几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非常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培优作业1.一件商品的进价加上40元是定价,一位顾客按八折购买了这种商品,商场还赚12元。求这种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解:设这种商品的进价是x元。x+12=(x+40)×80%x+12=0.8x+320.2x=20x=1002.为了使住宿生喝的水既卫生又平安,学校确定给每个住宿生配1只水杯,每只水杯3.5元。这种水杯在甲超市打九折出售,在乙超市买8只送1只。学校须要买360只水杯。请你算一算,学校到哪家超市买便宜?便宜多少钱?在甲超市买的费用:
360×90%×3.5=1134(元)在乙超市须要买的只数:360×89在乙超市买的费用:320×3.5=1120(元)1134>1120,所以到乙超市买水杯便宜,便宜1134-1120=14(元)。教学反思教学最终是要为生活服务的,回来生活的教学才是有用的教学。本课内容和日常生活亲密联系,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同时培育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实力。微课设计点老师可围绕“求折扣数、求原价的折扣问题”设计微课。成数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册次:下学校:老师:课题成数(P9例2)课型新授课支配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教材在编排上首先借助详细的实例呈现了成数的实际意义;其次,支配了将成数改写成分数和百分数的方法;然后依据成数的意义设置了一道例题,让学生体会成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承前启后用百分数的学问解决问题→成数→解决生活中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理解成数的意义,知道成数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2.了解成数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洁应用,会进行一些简洁计算。3.能将成数问题转化成分数、百分数问题。重难点重点:理解成数的意义,并会进行一些简洁计算。难点:将成数问题转化成分数、百分数问题。化解措施合作沟通,类比迁移教学设计思路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沟通,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实力→课堂小结,拓展延长教学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的有关成数的资料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1.复习准备。(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0.21.36(2)李庄去年收小麦50万吨,今年比去年多收了20%。今年收了多少万吨?2.揭示课题:农业收成的增减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有时也可以用“成数”来表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成数。3.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展示、沟通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成数的资料。1.独立完成复习题。(1)将小数、分数转化成百分数,复习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方法。(2)独立完成,复习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方法。50×(1+20%)=60(万吨)2.知道农业收成的增减有两种表示方法:百分数和成数,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3.与老师互动,展示、沟通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成数的资料,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1.小华家承包了一块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25%。去年收白菜多少吨?41.6×(1+25%)=52(吨)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20分钟)1.讲解成数的意义。(1)师:我们刚才听到了“增产两成”“削减一成”等描述,这里的“两成”“一成”就是成数。(2)讲解: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非常之几,通称“几成”。“一成”就是非常之一,“二成五”就是非常之二点五。(3)引导学生举例说明成数的意义。2.引导学生说明把成数改写成百分数的方法。3.课件出示例2。(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节电二成五”的意义。(2)找出题中的单位“1”。(3)组织学生独立列式解答。(4)引导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和过程。(5)小结: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干脆把成数改写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理解成数的意义。(1)细致倾听老师的讲解,明确什么样的数是成数。(2)明确成数的意义,知道几成就表示非常之几。(3)举例说明成数的意义。2.小组探讨,找出改写方法:先把成数改写成非常之几,再改写成百分数。3.解决实际问题。(1)读题,汇报“节电二成五”的意义:比去年节电25%。(2)依据题意找出题中的单位“1”:把去年的用电量350万千瓦时看作单位“1”。(3)尝试独立列式解答,发觉这道题可转化成“求比一个数少25%的数是多少”的百分数问题。(4)学生代表说一说解题思路和过程。350×(1-25%)=350×0.75=262.5(万千瓦时)(5)细致倾听,明确解决成数问题的方法。2.填空。(1)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非常之几,“一成”就是(非常之一),改写成百分数是(10%);“五成五”就是(非常之五点五),改写成百分数是(55%)。(2)“十一”期间,去泰山旅游的人数比平常增加了30%,30%用成数表示是(三成)。(3)今年的粮食产量比去年增产三成,就是说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去年的(130%)。3.某村民小组前年收水稻4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一成五,去年收水稻多少吨?46×(1+15%)=52.9(吨)三、巩固应用,提升实力。(10分钟)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2.小丽家承包了一块地,前年收小麦8000千克,去年比前年增产一成半。去年收小麦多少千克?1.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2.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2015年试验小学图书室的图书达到了64800册,比上一年增加了二成,该小学2014年图书室的图书有多少册?64800÷(1+20%)=54000(册)四、课堂小结,拓展延长。(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2.解决成数问题时,把成数转化为百分数后,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与百分数问题完全相同。3.成数与折扣中的几折表示原价的非常之几类似,但在表示百分之几十几时,二者说法不同,如65%表示折扣时是“六五折”,表示成数时是“六成五”。老师个人补充看法:板书设计成数例2二成五表示25%350×(1-25%)=350×0.75=262.5(万千瓦时)答:今年用电262.5万千瓦时。培优作业一件商品降价出售,假如按现价降低一成,仍可赢利180元;假如按现价降低二成,就要亏损240元。这件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现价:(180+240)÷[(1-10%)-(1-20%)]=4200(元)进价:4200×(1-10%)-180=3600(元)教学反思本课时是百分数学问的拓展和延长,学生一般很少关注农业中的成数,假如贸然地与数学学问、课本中的百分数内容联系起来,那么会欠缺学问间的沟通,所以须要老师规范、指导形成系统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来绽开教学。微课设计点老师可围绕“成数问题的解题方法”设计微课。税率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册次:下学校:老师:课题税率(P10例3)课型新授课支配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教材首先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说明白纳税的含义以及税收的用途。例3是以增值税为例,教学应纳税额的详细求法,其实质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承前启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解法→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利率教学目标1.明确纳税的意义,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2.能运用百分数的学问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3.经验计算应纳税额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重难点重点:理解税种及纳税的含义。难点:驾驭解决应纳税额及税率等实际问题的方法。化解措施联系实际,学问迁移教学设计思路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初步理解税收的学问→巩固应用,探究方法→课堂小结,拓展延长教学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课前收集的有关纳税的资料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5分钟)1.引导学生沟通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的与纳税有关的话题。2.导入新课。师:什么是税收?国家征收的税有什么用处?什么是应纳税额?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纳税的学问。1.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纳税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沟通自己知道的纳税的相关学问。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说一说。在生活中,什么状况下须要纳税?自己说一说二、初步理解税收的学问。(20分钟)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0页的内容,从中了解有关纳税的学问。课件出示自学提示:(1)什么是纳税?(2)什么人须要纳税?(3)为什么要纳税?(4)税收的种类主要有哪些?(5)什么叫应纳税额?(6)什么叫税率?2.组织学生自学后沟通、汇报。3.初步介绍我国的税收政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法纳税)1.观看课件出示的自学提示,自学教材第10页的内容。2.小组举荐代表回答问题。(1)纳税是依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依据肯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2)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3)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化、文化和国防等事业。(4)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5)缴纳的税款叫作应纳税额。(6)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作税率。3.细致倾听老师的介绍。2.填空。(1)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2)应纳税额与(营业额)的比率叫作增值税税率。(3)张老师每个月的工资扣除3500元以后的数额为400元,按3%纳税12元,其中应纳税额为(12元),应纳税所得额为(400元),税率为(3%)。(4)按营业额的5%缴纳增值税,这里是把(营业额)看作单位“1”,(增值税)占(营业额)的5%,也即(税率)是5%,求应纳税额用(营业额)×5%。三、巩固应用,探究方法。(10分钟)1.引导学生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1)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例3,组织学生读题,汇报从题中获得的信息。(2)引导学生思索如何运用所给信息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沟通。(3)让学生尝试列式解答,并汇报。(4)组织学生探讨:为什么用乘法计算?2.拓展延长,计算营业额。某饭店11月份缴纳增值税3.5万元,假如按营业额的5%缴纳增值税,该饭店11月份的营业额为多少万元?1.自主探究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1)读题,汇报获得的数学信息。(已知营业额是30万元,税率为5%,求应缴纳增值税多少万元)(2)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小组内沟通。(3)尝试列式解答,并汇报。30×5%=1.5(万元)(4)小组探讨后,明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分组探讨,探究解题思路,并解答。3.5÷5%=70(万元)3.小红的爸爸上个月缴纳个人所得税420元,假如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小红的爸爸上个月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元?420÷5%=8400(元)4.张叔叔上个月共纳税13.5元,假如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张叔叔上个月的应纳税所得额是多少元?13.5÷3%=450(元)四、课堂小结,拓展延长。(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2.求应纳税额,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3.求税率,相当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老师个人补充看法:板书设计税率例330×5%=1.5(万元)答:这家饭店10月份应缴纳增值税1.5万元。培优作业一家出租车公司五月份缴纳5%的增值税后的收入是114万元,这家出租车公司五月份的营业额是多少万元?114÷(1-5%)=120(万元)教学反思“现实性”是本节内容的显著特点。税收伴随着每一个人的生活,只是有时不明显。现实生活中税收的种类比较多,并且税率各不相同,计算公式也各不相同,所以在教学中应当依据详细问题来选用恰当的计算方法,在详细情境中应用数学。微课设计点老师可围绕“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设计微课。利率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册次:下学校:老师:课题利率(P11例4)课型新授课支配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教材首先用文字说明白储蓄的意义,介绍了本金、利率、利息的意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例4让学生驾驭计算利息的基本方法。承前启后用百分数的学问解决问题→利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知道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意义。2.驾驭计算利息的基本方法。3.经验收集信息的过程,培育学生在合作沟通中解决问题的实力。重难点重点:驾驭利息的计算方法。难点:正确理解概念,能解决与利息有关的实际问题。化解措施联系实际,合作沟通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沟通,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实力→课堂小结,拓展延长教学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肯定很喜爱过年吧,因为过年不仅有好吃的,好玩的,还可以得到不少压岁钱。你们的压岁钱是谁在保管着呢?(引导学生想到储蓄比较平安,并且能够得到利息)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储蓄吗?关于储蓄有哪些学问呢?这节课我们了解一下储蓄的学问。1.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的压岁钱是如何管理的。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说一说,关于储蓄方面的学问,你了解多少?自己说一说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20分钟)1.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11页关于储蓄的学问。(1)出示自学提示:①储蓄的好处。②储蓄的方式。③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④利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检验自学成果,引导学生找出下题中的本金和利息。课件出示:明明2015年9月1日把1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到2024年9月1日,明明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3元,共103元。2.用储蓄的学问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例4,引导学生读题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组织小组探讨:求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就是求什么?(3)组织学生尝试解题。(4)组织全班沟通,明确解题思路。思路一:先求利息,最终求可取回多少钱。可取回钱数为本金+(本金×利率×存期)。思路二:把本金看作单位“1”,先求出本金和两年的利息一共是本金的百分之几,再求可以取回多少钱。可取回的钱数为本金×(1+年利率×2)。1.(1)依据自学提示,自学教材第11页有关储蓄的学问。①储蓄的好处:支援国家建设;使个人钱财更平安;增加一些收入。②储蓄的方式: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③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利率: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④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2)展示自学成果,找出题中的本金和利息。(本金:100元;利息:3元)2.(1)细致读题,分析题意。(已知条件:5000元钱本金存两年,年利率是3.75%;所求问题: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2)小组探讨后,明确:求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就是求5000元钱存两年得到的利息与本金的和是多少。(3)依据利息的计算方法,自主计算得出利息,并求出王奶奶一共可以取回多少钱。(4)全班沟通,并说清自己的解题思路。2.填一填。(1)利息的多少是由(存款方式)、(存期)、(利率)确定的。(2)利息=(本金)×(利率)×(存期)。(3)2014年1月,王叔叔把10000元存入银行一年,年利率为3.25%。到期时不但可以取回存入银行的100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支付的325元。在这里10000元叫作(本金),325元叫作(利息),3.25%叫作(利率)。3.2014年8月,王阿姨把12000元存入银行,存期为3年,年利率为4.25%。(1)到期支取时,王阿姨可得到多少利息?12000×4.25%×3=1530(元)(2)到期时王阿姨一共能取回多少钱?12000+1530=13530(元)三、巩固应用,提升实力。(10分钟)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第14页第9题。1.独立解题,集体沟通。2.独立解题,小组内互评后集体订正。4.周叔叔将40000元存入银行3年,到期时取出本金和利息共45100元,年利率是多少?4.25%四、课堂小结,拓展延长。(5分钟)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2.计算利息时,存款的利率是年利率,计算时所乘的时间单位应是年;存款的利率是月利率,计算时所乘的时间单位应是月。老师个人补充看法:板书设计利率例4方法一5000×3.75%×2=375(元)5000+375=5375(元)方法二
5000×(1+3.75%×2)=5000×(1+0.075)=5000×1.075=5375(元)答:到期时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培优作业陈阳有2000元,准备存入银行两年。现有两种储蓄方法:第一种是干脆存两年,年利率是3.75%;其次种是先存一年,年利率是3.00%,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利息合在一起,再存一年。选择哪种储蓄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第一种储蓄方法:2000×3.75%×2=150(元)其次种储蓄方法:2000×3.00%×1=60(元)(2000+60)×3.00%×1=61.8(元)60+61.8=121.8(元)150>121.8选择第一种储蓄方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提示:在累计存期相同的状况下,一次性存款比其他存款方式所获得的利息要多一些。教学反思培育学生的数学实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各种状况下的利息问题。微课设计点老师可围绕“利息的计算方法”设计微课。解决问题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年级:六年级册次:下学校:老师:课题解决问题(P12例5)课型新授课支配学时1教学内容分析例5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折扣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例题呈现了两种购物方案,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每种方案应付的钱数,进而推断选择哪种方案买同一种商品更省钱。承前启后折扣数与百分数的互化→解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依据实际须要,能对常见的实惠方式加以分析和比较。2.能理解并正确计算不同实惠方式的折扣,会选择比较实惠的方式来购物。3.体会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实力,体验运用策略的好处。4.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重难点重点:能对常见的实惠方式加以分析和比较。难点:正确计算不同实惠方式的折扣,选择比较实惠的方式来购物。化解措施合作沟通,对比分析教学设计思路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合作沟通,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实力→课堂小结,拓展延长教学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同步检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5分钟)1.谈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在购物的过程中有没有发觉商家有什么促销方式?你都知道哪些促销方式呢?2.引入:购物中的促销方式有许多种,我们要做一个精明的小买家。今日,我们就来探讨购物中各种促销方式的问题。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1.一个篮球原价200元,现在打四五折销售,现价多少元?200×45%=90(元)二、合作沟通,探究新知。(20分钟)1.阅读与理解。(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5,组织学生读题。(2)组织小组探讨:“满100元减50元”的含义。(3)提问:怎样才能知道在哪个商场买裙子更省钱?2.分析与解答。(1)解决问题(1)。①在A商场买裙子要花多少钱?②在B商场买裙子要花多少钱?(2)解决问题(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3.回顾与反思。(1)什么状况下两种促销方式折扣相同?(2)什么状况下两种促销方式折扣比较接近?(3)什么状况下两种促销方式折扣差距较大?(当商品的原价是整百元的时候,这两种实惠方式是一样的)1.(1)细致读题,明确题意。(2)小组探讨并明确:总价中取整百元的部分,每满100元减50元,不满100元的部分不实惠。(3)小组探讨后,汇报:分别求出在A,B两个商场买同一条裙子的价钱,然后进行比较。2.(1)独立思索,列式解答。①A商场:打五折就是按原价的50%出售。列式:230×50%=115(元)②B商场:230中有2个100,所以要减去2个50。列式:230-50×2=130(元)(2)进行比较,明确:因为115<130,所以选择A商场更省钱。3.思索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核心业务外包合同
- 大学生艾特莱斯创新创业
- 小班教案:安全乘车
- 护理管理培训
- 人事部实习报告总结模版
- 阿图什市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阿荣旗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写作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四年9月份3D打印技术重现壶口瀑布地质构造教学实验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林产化学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中国公仔衣服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装修合同:武汉地区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合同7篇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2024-0201住建部
- 企业合同欠款追讨起诉书范文
- 中兴通讯自智网络白皮书(2025) 价值驱动AI创新开启高阶自智网络新篇章
- 16 有为有不为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2025年安康岚皋县岚水流韵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5版车辆抵押借款合同(含贷款利率保密条款)3篇
- 2025年云南曲靖师宗县县属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1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4月四川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分行春季实习生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