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运动和位置
单元集傀备课
@曲。脸
本单元是将机械运动作为研究对象的主题单元,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
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并延伸到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工
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最后
回归到“物体的运动”的知识应用,实现了跨领域的综合学习。
本单元共8课,大致分为3个部分。
第1〜6课“运动和位置”“各种各样的运动”“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与“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
运动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这二方面展开。
第7课“我们的‘过山车’",引导学生针对具体任务,明确设计要求,利用给定材料,结合
前面几课所学,设计、制作自己小组的“过山车”并进行评价、改进和完善。
第8课“测试'过山车",以观察、测量、比较“过山车”为主线开展探索活动,引导学生
在活动和研讨中总结、应用、内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例如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
动的;有的物体笔直前进,有的物体绕弯前进等。但是,学生近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
至错误的认知。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感
觉来臆测不同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等。因此,希望学生经过本单元对物体机械运动的系统学习,
对物体的位置、运动形式、运动速度等形成初步的科学认识,并能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来重新审
视现实世界中各种物体的运动。
i.利用多种实验器材,开足探索活动。本单元需要较多的实验器材,需要学校购买或者师生
自制教具、学具,以保证开齐、开足探索活动。其中有些器材,需要教师做好课前测试和调整,
以保证活动效果。
2.利用重复测量活动,培养合作精神。本单元的一些测量活动,不仅要求重复测量,而且要
求分工合作、精确操作,需要教师采用适宜方式,进行活动前的必要指导。
3.利用课外探索活动,培养科学习惯。本单元丰富而且有趣的探索活动需要学生离开座位甚
至离开教室去完成,教师要注重课堂的组织和管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该动则动、该停则停、
该听则听、该议则议”的科学习惯。
第1课运动和位置
(教材P2〜3)
授课时间:
运动和位置新授课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
2.知道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科学探究目标
1.判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
科学态度目标
1.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2.与同伴合作探究,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
重点:知道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依据,能描述物体的位置。
难点:观察图片,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教学为学生准备:方向盘(两种)、软尺、活动记录表。
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流程教学设计
1.引入:出示教材P2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提问:观察这张图片,它显示了怎样的场景?(预设:小女孩手拿着杯
子蹲在池塘边的大石块上喂鱼,鱼儿争抢食物,将池塘里的水搅动起J'
水波纹。)
3.追问:你们认为图中哪些物体在运动?(预设:水中游动的鱼和被鱼儿
搅动的水。)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呢?(预设:池塘边上的大石头。)
4.揭题: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
的?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
的课程一一运动和位置。:板书:运动和位置)
【设计意图】出示课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场景,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暴露对于运动与静止的前认知,进
而揭示本课研究的主题。
探索一: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L过渡:我们今天要学习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那就先从
身边的现象开始研究。
2.提问:(教学提示:在讲台上边走动边提问。)你们认为老师现在是运
动的还是静止的?(预设:运动的。)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预设:因为
老师从黑板的左边走到了右边。)
3.讲解:你们说得很棒!没错,与黑板相比,刚刚老师的位置移动了,
所以老师是运动的。像这样,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相比,如果它的位
置移动了,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移动,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4.布置任务:(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2三组图片。)观察这三组图片,判
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并说出你们判断的依据。(教
探索学提示:学生容易把一个具体的物体分成多个局部去认识而做出错误判
与研断,要帮助学生明确把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判断。)
/_
讨
\活动轩助卡
\任备:列—钵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1)«i:
I图中/些物体是运动的,喷盛物体是皆止的•并用“Qi
i活动……相比,XX的傥置陟给了,所以XX是运动约.或"和……相;
内容比,XX的位置没有等动,房Cbcx是停止他"的句式表逑兴荡的
依,•
4异丸多是送动岩鹰是建动
我的
活动施峋,池达也固也卜凡年站忤的,象古也是
记录na的同步是榜上屿.色的工物。野工杓。
■■■■■■■■■■■■■■■■■■■■■■■■■■■■■■■
“龟乩长由,*头丸奉站号♦•友文相由,
a蜘易宣假豆e枷材*内.44■儿岩鹰的位宜6
&T,所或是建年的位更专动T,动T,所就是
动的।龟乩或咽所以是金动的j4这动的.<-r
««用脚冏*优K法头丸4■她算的tfi。的奴五及有
■$多.所以是H及药够热.所M。动,所以是
量上3.是蜀上的。用山的。
【设计意图】提供给学生一定的表述范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表达,还
可以帮助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有更直观的感受。
探索二: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
1.过渡:研究完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如何
描述位置。
2.提问: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呢?(预设:找一个不动的物体作参
照,说出与这个物体的方向关系和距离远近。)让我们借助方向盘和软
尺,尝试描述自己的位置。
3.活动:分发方向盘和软尺,指导学生分组活动。
・件出S-----------------------------------------------------------------------------«
;活动甯助卡j
\任务:用方向和度离推逑自己的他Jt«(1)«|\
j—《)杵方力生财及*宣马实际吉祖隹友后菽£i
\。)一名同学站在方向症中心,手承着软尺的次踞度一堆存i
j在典前,另一名同学站在方向盘外,手拉着软尺的另一维,也i
!把乎总在购it。|
;;(3)站在方向意外的用学用方向和兆商描述白巳的便!
i肉”(曼承:翅量通离时软尺要柢直。)1
\(4)中心的同学。止不动,方向会外的同学运动起来,多次政;
\受白已的使置并用方向和度耳来描攫。
|(5)--同学便员互换,■灵上处操作°|[
♦上时我的住量运动时我的健量
(1)我在方向套中心的东方(方
我在方向囊中心加)的48厘米时地方.
话动
的东北彳(方(2)或在方向盘中心的京南力(方
记录
向)的53度米内)妁”厘米拘地方.
的地方。(3)费在方向盘中心的南方(方
%)的45厘米利地方.
【设计意图】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帮助学生确定“参照物”,获得方向和
距离的信息,快速并准确地确定自己的位置,引导学生建立用方向和距
离描述位置的意识。
探索三♦:根据校园平面图描述位置
1.提问:请大家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午间休息时,你在校园里活动,此
时班长有事要找你,你要如何把自己的位置告诉他(她)呢?(预设:可以
告诉班长自己在什么物体的什么方向约多少米的地方。)
2.讲解:(教学提示:出不透明的、中心有测量尺的方向盘纸。)这是一
张透明的方向盘纸,纸上的测量尺每一厘米表示实际40米的长度。
3.布置任务:请大家用红星在教材P3的校园平面图中任意标注一个位
.置作为你们所在的位置,然后将方向盘纸的中心点覆在校园平面图的某
个定位点上,向你们的同桌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
【设计意图】本活动是•个思维提升的活动,旨在推进学生的思维由具
体转变为抽象、从经验上升到概念、从现象总结成规律,教师可依据学
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选择性进行。
研讨汇报
集体汇报帮助卡
主持人:怎样刷喈物体是运动的还是停止的?
小想i:通过分*T*会为住工是侵最更衣黑姮来其是会动的
足是*£的0冬**»的他工裁吏14ML婚*的I”
果木住的也量及有敏更.财流物律是号止拘Q
主持人:怎样描述b己所处的位it?
小.2:*>走*一*住存》*短西餐木.再乙5
住蜘#金布融・爻者就迷・巳的怅JL。
主持人:惠*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
L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相对于某一物体的方向和
距离来描述位置,那么,你们能在告知方向和距离的前提下逆向推断出
物体的位置吗?
2.拓展:出示教材P3拓展部分的任务要求和简单坐标图,引导学生阅
读。在确认学生理解了任务要求之后,指导学生在教材的图上完成任务。
i一•汽车从车站出发,向东行录,因发生故障停崔高车站1500米的地方」
:谀用■点在图中标出汽车的位*。
拓展;由2000米
与小I--11000A
2000A1000^-a^
结口『西ZEE*I
车站1000米2000束
1000*1~~I
20004|
南
3.小结:通过和其他物体相比,看位置是否移动,可以判断物体是运动
的还是静止的;利用方向和距离可以描述物体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逆向推断的生活实际应用拓宽学生的认知,进一步帮
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1运动和位置
板书刻.一曲KHdL位量是否改变1改变‘运动
判断塔动还是睁止・
设计〔不变一静止
描述位置:方向♦距离
本课通过教材中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并判断哪些
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进而总结出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
方法。再通过前后对比图片,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判断及判断的依据,
教学
强化学生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理解。然后指导学生借助方向盘和软尺,
反思
采用“相对「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的方法对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进行描述,帮助学生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
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科学用语。
课后见对应课时训练P2第二、三题。
作业二、判断题。
1.判断一辆汽车是否运动时,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标准,则结论可能
不同。()
2.[易错题]相对于地面,位置没有改变的物体是静止的,相对于其他物
体也是静止的。()
3.物体有时静止有时运动,因此我们无法描述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的位
置。()
4.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由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决定的。
()
三、选择题。
1.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依据是()。
A.它会不会运动
B.它会不会做出运动的姿势
C.与其他物体相比,它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2.[原创题]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
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攀(pdn)登珠峰的过程十分危
险,要随时播报队员的位置,播报时位置信息最准确的描述应该是
()。
A.甲在乙的西北方向
B.甲离乙100米
C.甲在乙的西北方向100米处
3.我们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判断的方法是相对于(),
太阳从东往西进行运动。
A.地球B.太阳C.空气
参考答案
二、1.V2.X3.X4.V
三、l.C2.C3.A
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
(教材P4〜6)
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
科学探究目标
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能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学
科学态度目标
目标
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
2.养成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和开展交流研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
教学
重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
重难
难点:对物体的运动形式进行分类。
点
为学生准备:指尖陀螺、钢尺、玩具车、溜溜球、弹簧摇马、弹弹球、陀螺、弹簧彩虹
教学
圈、发条青蛙、摆钟、圆点贴纸、记录纸(每人10条左右)、学生活动手册。
准备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弹簧摇马和旋转木马视频、教学课件。
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误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4秋千、摆钟、雨刮器和跷跷板的图片。)
大家见过或者玩过这些物体吗?(预设:见过;玩过。)那么,你们注意
过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谁来说一说?(教学提示:引导学生用语
言或手势进行描述。)
2.揭题:看来,这些物体的运动是不一样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不一样的
聚焦
物体,它们又是怎样运动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各种各样的运动。
(板书:各种各样的运动)
【设计意图】从学生常见的物体引入,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通过
对物体运动的简单描述,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运动是各种各样的,顺势
揭题。
探索探索一: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
与研L过渡:播放弹簧摇马运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讨2.提问:在刚才的视频中,弹簧摇马是怎样运动的?(预设:前后摆动;
马身在前后摆动,下面的弹簧除了跟着摆动,还在上下弹跳。)
3.活动:大家观察得真仔细!(教学提示:出示指尖陀螺、钢尺、玩具车
和溜溜球。)这些物体或玩具大家应该很熟悉,怎样让它们运动起来呢?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下。(教学提示:鼓励学生积极活动,并引导其
他学生仔细观察。)
4.提问:在刚才的演示过程中,大家观察到了各个物体是怎样运动的
吗?(教学提示:引导学生结合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描述。指尖陀螺是转
动:钢尺被拨动以后是上下振动;玩具车的车身是平动、车轮是滚动;
溜溜球甩出去后绕轴转动、收回来是滚动。)
5.小结:不同的物体运动形式是不同的,同一个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
式也可能是不同的。
探索二:观察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形式
1.过渡:既然不同的物体运动形式不同,同一个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
式也可能不同,那么,怎样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呢?(预设:
在物体上做个记号。)没错,我们可以通过贴小圆点的方式帮助我们准确
描述。
2.演示:在钢尺有孔的一端贴上彩色圆点贴纸,将无孔的一端压在桌面
匕弹拨有孔的一端,引导学生观察圆点的运动形式,然后演示用线条
和箭头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换个位置贴圆点,继续用弹拨的方法使钢
尺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前后两次圆点的运动形式是否一样。将贴
纸换到钢尺无孔的一端,并将铅笔尖穿过钢尺上的圆孔,用甩动的方法
使钢尺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圆点的运动形式,并尝试用线条和箭头记录。
3.提问:通过贴彩色圆点,相信大家清楚地观察到了钢尺的运动。当我
们拨动钢尺时,它是怎样运动的?(预设:上下移动。)贴在不同位置的
圆点的运动形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预设:都是上下移动,但是移动的
幅度不同。)当我们用甩动的方法使钢尺运动起来时,圆点的运动形式是
怎样的?(预设:绕着铅笔转动。)
4.过渡:学会了用线条和箭头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接下来,让我们来
观察更多物体的运动。
5.活动:分发活动材料,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
活动GJ*卡
\I任务:观察更多勒体能运动那大«(1)<|j
\(1)在物体上某个住量贴上用点I
\(2)让物体堪动老来,现票国点的楚动形式,并用嫩条和依头\
i活动记录下来。!
j内容(3)换个地方贴■点或用不同妁方法使也体运动,观察05点\
的运动形式并记录。:
(4)装另一个物体,置H以上罗珠.
7yxM不
飨表
物体装动轨H
6.小结: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学生演示,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
种多样的;再通过“贴圆点”观察物体运动的方式,将物体抽象为质点,
既方便了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体现了科学思维方式一一
研究物体的运动,可以将物体进行抽象。
1.过渡:播放小朋友乘坐旋转木马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
2.提问:大家都有坐过旋转木马吧?结合你们自己的经验,说说旋转木
马上的人是怎样运动的?:预设:在转动;在上下移动;既在转动乂在上
拓展下移动。)
与小3.布置任务:大家说得都对,那么,动手将你们认为的运动形式画下来
结吧!
【设II意图】在讲授了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之后,利用旋转木马这一生
活中常见乂有趣的物体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物体运动形式的认识,同时引
导学生将研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对日常生活现象的关注中。
12各伸各样的运动
边锋:Q
弹报:[钟握:人一^
板书铜尺渣漕球A摆钟
中心输:1
转动io
设计
车身:,—►(指尖)陀螺:二弹弹球:U5W
玩具车
车轮・・0弹簧醪虹圈:「5覆条置蛙:m
本课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引入,引导学生列举不同物体的运动
形式并通过语言和手势来描述,为后续物体的运动形式的描述打下基
础。再通过贴小圆点的方式对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进行观察和比较,落
教学
实“认识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这一教学目标。在观察活动中,部分学
反思
生会出现只看小圆点的运动方式而忽略物体整体的运动或让物体运动
过快而不易观察具体运动形式的现象,所以要引导学生尝试快、慢不同
的运动方式,分析、判断哪种更有利于观察。
见对应课时训练P4第三题。
三、将下列物体运动时会出现的运动形式用线连起来。
风扇平动荡秋千
课后电梯摆动滑滑梯
作业钟摆转动摩天轮
参考答案
三、••
••—«
第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教材P7〜8)
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
课题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课型新授课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用图示记录物体的运动路线。
2.能够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
教学
科学态度目标
目标
1.乐于探究物体的运动形式。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
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利用材料,制作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教学
重点:认识并判断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重难
难点: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
点
为学生准备: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学生活动手
教学
册。
准备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7立交桥的图片。)立交桥上有许多行驶
中的车辆,这些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预设:有的是直的,有的是
弯的。)为什么车的运动路线不一样呢?(预设:因为路面的形状不一
样。)
聚焦2.讲解:我们可以把路面看成运动轨道,直的运动轨道叫直线轨道,弯
的运动轨道叫曲线轨道。
3.揭题:运动的物体会有不同的路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物体
运动的路线。(板书: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在立交桥上行驶的现象,引导学生
发现并说出汽车运动路线的不同,引出科学概念一一直线轨道和曲线轨
道,为后续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学习打下基础。
探索一: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
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7过山车、老鹰、台球、电梯和掉落的
苹果的图片。)这些现象大部分同学都见过,图中物体的运动路线是怎样
的呢?
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图中物体的运动路线。
组内研讨一助卡
主样人:田中物体的运动椁钱是怎样的?
学生1:过山牛运动妁他已是中曲妁,所以过U牛近动的期
做上曼卡•的。
学生2:山。击中以后老JL也也古小家,黑后*也的喉曲
9月4升,升个塌囱U动备或都是鱼最。
学殳3,「鹰立天立中2.不ihfc支才修•4・星多—互
学生4・9•♦曼立夕上<*4|下北・,.-11电收)1
探索上鱼干的,的丁扉是JL或4就。
与研学生5:/果是从村上沿女奴》下禾屿c
讨主坤人忙总大家的发*。
3.小结:台球、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的运动路线是直线,
过山车和老鹰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些物体运动路线的描述,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运
动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为后续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判断打下基础。
探索二:做击球活动
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蓝色球和红色球。)你们能让小球走直线吗?
2.活动:将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讲桌上,相距约40厘米。请几名学生尝
试推动蓝色球来击中红色球。(预设:大多数学生很难击中。)
3.提问:我们好像很难直接用蓝色球击中红色球,这是为什么呢?(预
设:因为球运动的路线不确定,很容易改变。)
4.追问: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蓝色球百发百中地击中红色球呢?(预设:让
小球沿特定的路线运动。:
5.活动:分发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指导学生利用轨道击球,并用线条
和箭头画出两种轨道中蓝色球的运动路线。
♦件出示-----------------------------
小球的运势“毁直线运动:物
体的运动轨
迹是直线的
6.提问:小球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运动的路线分别是怎样的?(预
运动。
设:在直线轨道中运动的路线是直线,在曲线轨道中运动的路线是曲
曲线运动:物
线。)
体的运动机
7.小结:在直线轨道内运动的小球在做直线运动,在此线轨道内运动的
迹是曲线的
小球在做曲线运动。
运动。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尝试用蓝色球直接击红色球,再分别利用直线轨
道和曲线轨道击球,体会两种击球方式的区别,很好地符合了3年级学
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具体感知物体的运动形式。
探索三:做滚球活动
1.过渡:接下来我们试着让小球做不同的运动,比如用手将小球沿着桌
面推出。
2.提问:当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它的运动路线会是怎样的?(预设:直
线。)当小球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又会是怎样的呢?(预设:向下掉
落。)
3.布置任务:事实是否如你们猜测的那样呢?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但是
我们既要推球,又要观察小球在桌面上的运动路线,还要观察小球冲出
桌面后的运动路线,怎样分工比较合理呢?在什么位置、用什么方式观察
更合适?请大家先在组内讨论再进行实验。
—什0不
实睑精助卡
:--------------------------------------------------------------:
任务:漠动小戏并观察它的选动4假«(1)M
\―卜1)将白精万麴在备圮录单二I
I(2)母内成员讨论分工;一名网学作为推*手,其他同学麾在j
i桌通小球会球下的位置就寡。i
::(3)在桌城放最一个精,用来点接力建的小球©推联手将取j
(4)交模隽色,遗行多次宾睑,将最终的结果用编条和倍关祀
*T*O
4.展示:将各小组的实验圮录单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
5.提问:你们发现各小组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点?(预设:小球在桌面
上滚动时做的都是直线运动,冲出桌面后做的都是曲线运动。)又有什么
不同点?(预设:不同小组画的曲线的弯曲程度不同。)
6.小结: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做直线运动,冲出桌面后做曲线运动。小
球做曲线运动时路线的弯曲程度与推球的力度有关。
【设计意图】小球的运动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引导学生用综
合思维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强化。
1.小结: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
线运动。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
曲线运动。
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天空中飞机飞行留下的痕迹、小朋友荡秋千、
运动员在操场上跑步的图片。)图中的这些人或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怎样
拓展
的?说说你们判断的理由。(预设:飞机留下的痕迹是直线,所以飞机做
与小
的是直线运动;小朋友荡秋千时运动的路线是曲线,所以小朋友做的是
结
“曲线运动;运动员在操场上跑步的路线既有直线也有曲线,所以运动员
既做直线运动也做曲线运动。)
3.布置任务:请大家课后观察和判断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更多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的运动更
多的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板书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设计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曲线的运动
生活中大多数物体的运动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
教学3年级学生已经能对物体的运动路线进行初步描述,但采用的通常
反思是生活词汇,如“直的”“转弯的”“扭来扭去的”等,还不会用直线、
曲线、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另外,学生还不擅长运
用从具象到抽象、从单一到综合的思维模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他
们往往只关注物体的个体特征,不习惯将之抽象为一个质点来考虑。因
此,本课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运动路线,再通过击
球、滚球这两个活动,引导学生从具象到抽象、从单一到综合地对物体
的两种运动路线进行描述和记录,逐步加强学生对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和判断生活中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帮助学
生认识到大多数物体的运动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
见对应课时训练P6第三题。
三、选择题。
1.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A.转动的风车B.盘旋的老鹰C.上下移动的直梯
2.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曲线运动的是()。
课后
作业J?
A.落地的苹果B.转动的时针C.发射升空的火箭)
3.拍篮球时,篮球的运动属于()运动;投篮时,篮球的运动属于
()运动。
A.曲线B,直线C.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三、1.C2.B3.BA
第4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教材P9〜11)
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
课题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课型新授课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
2.知道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
科学探究目标
能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教学
科学态度目标
目标
1.能关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
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探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会利用材料,搭建坡度不同、稳定牢固的斜面。
教学
重点:观察、描述、比较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重难
难点:发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有关。
点
为学生准备:小木块、木板、多种不同形状的物品(正十二面体、圆柱形橡皮、小球、
教学
立方体木块、六棱柱形和圆柱形铅笔、圆柱形小玻璃瓶)、活动记录表。
准备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误
1.提问: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大家回忆一下,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滚动:一个物
(预设:台阶旁、山上、滑梯……)体在另一个
2.追问:(教学提示:出示台阶旁的斜坡、山坡和滑梯的图片。)这些斜物体上接触
坡具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一端高,一端低。)你们见过物体在这些面不断转变
聚焦斜坡上运动吗?是怎样运动的?(预设:人们将重重的行李箱从台阶旁的移动。
的斜坡推上去;小汽车停在山坡上;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去。)滑动:一个物
3.讲解:像滑梯、山坡等一端高、一端低的斜坡在科学上被称为斜面。体在另一个
像行李箱的轮子在斜坡上运动的运动方式叫作滚动,像小朋友从滑梯上物体上接触
滑下来的运动方式叫作滑动。面不变的移
4.揭题:如果在斜面上放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会怎么运动呢?今天,我动。
们就来研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板书: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设计意怪I】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现并归纳
运动的特点,为后续学习做好判断和交流的铺垫。
探索一:制作斜面
L过渡:要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我们需要先制作一个斜面。
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木板和小木块。)我们如何利用这两种材料制
作斜面?(预设;将小木块叠放,再将木板搭在小木块上。)让我们动手
尝试一下。
3.活动:出示制作斜面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分组制作斜面。
,•»«・・・・■■・■■・・・—・・・・・・
制作*而
卜1)揖小木块横着受加温来,分成一个类似桥墩妁立柱。I
j(2)势木板•拿在小木块上,形成得费g(注意:木枝和小木块的接触点应j
探索:在木板,・。)
与研*3)轻轻晃动木板•■次•・1»(・#系世•今•便其年・•嵬•
Ii1■
探索二: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1.过渡:完成了斜面的搭建,接下来,我们就要观察物体布斜面上的运
动情况了。我们选取三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来研究。(教学提示:出示立方
体木块、六棱柱形铅笔和小球。)
2.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物体轻轻放在斜面上端,它们会怎么运动呢?
(预设:会滑下来;会滚下来。)
3.布置任务:请大家将自己的预测记录下来,再分组进行实验验证。
出率--------------------------------------------------------।
实险寿助卡
任备:现*物体在斜面上的盘功情况第(1)缎
(1)总内成员分工:一名同学进行彼伸,另一名同学观察井
比九
实龄(2)把立方体木坡柱♦地坡任务面的上珀•现案它的运动情
况.重H多次实♦并圮录观察结果。
(3)足同样的方法,分朝观察大横柱那曲笔和小球在科而上
的运动情况.重汽多次实舱并记录就案结果。
(1)每次实废梆要在网一坡度仲冬面上进行.
(2)每次实族郁樗要双家的物体轻轻她敢在第而上帽.不要
注意
用力推物体,实心过程中不要摇动桌面。
事项
(3)每次实舱每将要观景的的体放在解面上场的同一个使
置,可以用Mfll等方法做好希记。
4.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小组按物体逐一补充不同的发
现。
5.小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滑动、滚动和静止不动。
探索三:观察更多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1.过渡:物体在斜面上可能静止、滑动或滚动,那么,怎样的物体在斜面上
会静止,怎样的物体容易滑动或滚动呢?让我们用更多不同形状的物体进
行探究。
2.活动:分发圆柱形橡皮、小玻璃瓶、铅笔和正十二面体,指导学生组内进
行实验。实验后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小组按物体逐一补充不同的发
现。
课件出示
实放节购卡
任备:戏事更多不同刑次的物体在於面上的叁动情况«(1)M
(1)气内成员分工:一小同学进行最停,另一*闻学观察并
记录。
(2)二JE十二面体轻■地放在得面时上靖,见*它的运动情
况.政变三十二百体和出面的接触面,重久多次实修并近录
现康结果。
(3)用同样的方法,分H观察M柱形橡皮、小玻璃双和拉电用
不同的方式放置左斜面上时的送动情况©重久多次实收并圮
录现*结果。
(1)每次实聆邳要在U一坡度的斜面上班行。
(2)每次实,邨得昊观*的他体轻登地改在斜面上帽,不要
注意
用力攫物体,实我过程中不要搭药桌重.
(3)将次实睑都将要现累他的体数点华而上埼的同一个佗
量,耳以用M线隼方法做好林制。
(/0件出示♦—・■*.•・
(1)*十二曲*启普出上的这劫曲3Gt清冷。
:(2)国位砂电电我曾在&手上曲,差劲带几JtJUh—A今
i发现曲A*■,遂前4•孔比的上。
:(3)・住学小盛盛瓦和华£及*在箭面上对,戋功奇比冬是
辜多:曼"笛曲上时,延勤奇Z都是净劲。
^a***9»♦0**,MOW«0■*•.■■■■■■**••oaw.9*■•***■.*«**••0«♦•■■0**.*0****•*********00•*w
3.小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形状和放置方式有关。
【设计意图】斜面的搭建实际上是一个值得探究和指导的工程问题,通过
指导学生动手搭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思维。预测不同物体在斜
面上的运动情况,再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验证,最后进行班级交流,循序
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
研讨汇报
集体汇报1»助卡
主桥人:不同希状的物体在饼面上分则是怎样运幼的?
小Mh卬修,二不Q・4M,他看*,今宏
喘住砂£一鼻;也可他奉动,偏小煤一鼻°
小叙2:药的,*更佬看多也能上*,如。a**易*it-
害拿的祖姓尤的一小面枇足料•面上时,归名含油初;皆衣也把
*£的一米版马科而超攸升,循比会选动。
主持人:物体的形状与它在吊面上幽运动情况有关系吗?
小组3,不明—根的务体在第■击上的是多竹W常用不阿,
&近立于磐无里才住的物伟在当面上客用油场,机近服住茱
■柱尊的今仔4件面上本出海动。
主4♦人:感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
L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小木块。)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用了4块小木
块搭建了斜面。如果我们逐渐增加叠加的小木块的数量,斜面会怎样?
拓展(预设:会变得越来越陡。)那么,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会发生变化吗?
与小(预设:会。)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探究。
结2.活动:指导学生将斜面的一端逐渐垫高,再把立方体木块、六棱柱形
铅笔、小球等物体分别放在斜面的上端,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实验后
分组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集体汇报帮助卡
主排入:将斜面的一荆逐渐接高后,放在斜面上的物体的运动
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组1:无方*木块一开斗仍黛♦上不勤,方斜面的或度增
一到一文**廿•立书住木洪井斗漕卦,
小组2:保♦六*楂考小名为一4小5科心餐做,一二。龄
AX*.生济到,。料品的蚊电增和到一堂度度时,任忠把清动
后阜动;或度康点增加,舟先应共灌动。
小组3,小4U*是*动&配■面出生的瑜也小球溟爵
主朴人:感*大家的发言,汨报活动鳍束。
3.小结:斜面的坡度增大后,部分物体的运动情况会改变,有的物体会
由静止变为滑动,有的物体会由滑动变为滚动,还有的物体会运动得越
来越快。
【设计意图】将斜面坡度逐渐增大,再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这是一个
符合学生探究心理的拓展活动,会激发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物体在斜面
上的运动情况甚至探索原因所在。学生发现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快慢发生
了变化,就自然而然地引向了后两课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研究。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板书
设计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形状和彼量方式有关
(静止,运动
・大得面城度
I运动•运动变快
本课的设计思路是先明确物体在斜坡上会有静止、滑动和滚动三种
教学情况,再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
反思发现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而且和物体的形状及放
置方式有关。然后基于学生对探索活动中观察到的各个物体的运动情况
进行交流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以实际例子为支撑,表达自己的发现。
最后,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拓展性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教育合同管理标准范本
- 2025版环保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协议
- 2025版个人影视作品授权放映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设备搬运工专业技术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密封胶产品定制加工合同书
- 2025版消防技术服务与消防安全知识普及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二手按揭房屋买卖及产权过户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版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管理员劳动合同标准范本
- 稻草人创意儿童课件
- 2025年多肉植物合作协议书
- ICU鼻饲护理小讲课
- 2025至2030中国厚膜电路陶瓷基板市场竞争态势与未来投资方向预测报告
- 茂名党校科研管理制度
- 车牌借用免责协议书范本
- 《香薰的起源基础》课件
- 化工监护考试试题及答案
- 某厂房搬迁工程的组织与管理方案
- 宫颈癌护理试题及答案
- 小学生毛笔书法课件教学
- 2025年卫生类事业单位(医学基础知识)公开招聘必刷题库(300题)
- 乘除法练习题1000道可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