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7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整合_第1页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7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整合_第2页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7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整合_第3页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7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整合_第4页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7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整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单元整合知识架构重难讲解知识架构重难讲解一、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1)它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2)它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3)它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4)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5)它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二、正确认识国民大革命1.性质:国民大革命是在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前提下进行的一场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国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2.特点和成果(1)以国共合作为核心,形成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革命统一战线,革命力量空前团结起来。(2)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都出现新高潮。(3)有新式的正规军队——国民革命军,并进行了规模空前的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把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4)是近代史无前例的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消灭了封建军阀,打击了列强的侵华势力。(5)国民大革命使人们在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普遍的革命洗礼。3.失败原因:之所以说国民革命失败了,是因为它没有最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客观上,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主观上,中国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4.经验教训:国民革命的失败给中国人民以深刻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三、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遭遇的两次挫折、挽救措施及教训1.两次挫折(1)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导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2)“左”倾领导人犯了机会主义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挽救措施(1)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工农武装起义,创建人民军队,召开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最后走出一条正确的“工农武装割据”之路。(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进行战略转移,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结束“左”倾领导人的军事指挥权,在军事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革命转危为安。3.深刻教训: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反对脱离实际,照抄照搬外国经验的教条主义,既要反“左”,也要防“右”。四、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成功探索(1927—1936年)(1)国民革命失败后,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武装起义。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创建了人民军队,揭开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2)1927年,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3)1927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4)毛泽东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从理论上说明了中国革命应该走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5)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引下,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武装力量逐步壮大。(6)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①遵义会议前,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和决策都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的。②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促进了党和军队的团结。③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五、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1)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2)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不同点名称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巩固训练】1.1919年6月9日,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了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最后最低之要求”,要对北京政权予以“根本之改造”。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A.爱国精神

B.民主精神

C.团结精神

D.科学精神B

A

3.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留下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去世后,国共“共同奋斗”的主要成果是(

)A.推翻了袁世凯的统治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

D.开创了民主革命新道路B[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国共合作领导了1926年的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故B正确;A、C、D均与国共合作无关,排除。4.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毛泽东这一论述(

)A.全面解释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强调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B[解析]

依据材料“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可知,毛泽东主张联合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共同革命,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故B正确;材料中毛泽东未对新三民主义予以解释,A错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与材料“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不符,C错误;毛泽东未强调中国革命领导权问题,D错误。5.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图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五四运动向农村发展

B.中国共产党性质发生改变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C[解析]

材料表明,1928年农民出身的党员人数比1927年的人数大幅增加,工人出身的党员人数减少;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