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综合测试(二)_第1页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综合测试(二)_第2页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综合测试(二)_第3页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综合测试(二)_第4页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综合测试(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综合测试(二)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培养时空观念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下列三国鼎立形势图中①代表(

)BA.北魏

B.魏

C.蜀

D.吴[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三国鼎立时期魏国统治区域主要在北方黄河流域,都城是洛阳,这与图中①的区域吻合,故B正确;北魏建立于4世纪,三国鼎立是在3世纪,北魏不可能出现在三国鼎立形势图中,A错误;依据所学,②是吴国,③是蜀国,故C、D错误。2.导致下表史书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史书成书朝代史家特点《宋书》南朝梁沈约称北朝政权为“岛夷”《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称北朝政权为“岛夷”《魏书》北齐魏收称南朝政权为“索虏”《南史》唐代李延寿把南朝诸帝列入帝纪《北史》唐代李延寿把北朝诸帝列入帝纪A.史书体例的变化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北人南迁的推动

D.政治局势的变化D[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与所学可知,南北朝处于对峙状态,双方史家互有敌意,故在其史书中把对方政权称为“夷”或“虏”;唐代实现全国统一,南北对峙状态结束,在“大一统”的形势和观念下,唐代史家把南朝和北朝政权均列入帝纪,因此,表格中从“夷”“虏”到“帝纪”反映了政治局势由分裂到统一的变化,而与儒家思想的影响无关,故D正确,B错误;材料中所列史书均属于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故A错误;北人南迁与材料变化无直接关系,故C错误。3.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C[解析]

依据材料“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可知,南北朝时期,北方尚不接受南方人的饮茶习惯;依据材料“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可知,到唐朝中期后,南方茶叶大量运到北方,北方城市中卖茶的店铺增多,且受到人们的喜爱,说明南方茶文化影响力上升,故C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南方茶叶在唐朝中期开始北运,故A错误;B是对材料的过度解读,材料仅仅反映北方逐渐接受南方的饮茶习俗,不能说明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故B错误;仅从南方茶叶大量运到北方,北方接受南方的饮茶习俗,不能得出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的结论,故D错误。4.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

)A.提升民族认同

B.保持文化特色

C.继承华夏传统

D.促进民族交融D[解析]

依据材料“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并结合所学可知,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有利于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融合,故D正确;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历史观念,显然不利于提升其本民族的民族认同和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故A、B错误;继承华夏传统是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手段,不是影响,故C错误。5.西晋永嘉年间,匈奴人刘曜攻破洛阳,杀死贵族、官僚、庶民三万余人,洛阳变成一片瓦砾,从此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战乱之中。对该事件的历史解释正确的是(

)A.该事件的主要受害者是贵族和官僚

B.该事件造成了北方人大批南迁C.该事件造成了十六国与西晋的对峙

D.西晋政权存在争权夺利的斗争B

D

7.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水路运输成为主要的交通形式

B.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于世界C.运河修建得益于中央集权制度

D.交通建设维护了封建统治D[解析]

依据材料“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王朝的生命线”可知,隋唐时期的大运河起到了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维护政治统治的作用,故D正确;材料只提及了水运,并没有与其他运输形式比较,故A结论无法得出,排除;材料未涉及世界其他地区运河修建技术问题,故B结论无法得出,排除;材料反映的是运河修建对隋唐两朝的作用而非条件,故C错误。8.隋朝在全国各地设有大量仓库,其中包括义仓。隋朝的义仓(

)A.修建的初衷是供应朝廷物资需要

B.对征伐高丽发挥了重要作用C.是封建政府为备荒年设置的粮仓

D.保证了全国灾区的粮食救济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隋朝的义仓是政府为备荒年设置的粮仓,故C正确;供应朝廷物资和战争所需物资的是设在长安、洛阳等地的仓库而非义仓,故A、B错误;封建政府为备荒年设置的粮仓无法保证灾区的粮食救济,故D错误。9.唐太宗说:“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下无怨滞”。以下唐太宗实践这一言论的措施是(

)A.轻徭薄赋

B.虚怀纳谏

C.劝课农桑

D.戒奢从简B[解析]

依据材料“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朕)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通”可知,隋炀帝实行暴政,大臣不敢进谏,唐太宗则虚怀若谷,接受大臣进谏,故B正确;A、C、D均与材料不符,排除A、C、D。10.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镈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唐朝(

)A.宰相的权力大于皇权

B.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C.门下省具有审议职能

D.三省之间形成权力制约C[解析]

依据材料“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可知,唐朝门下省具有审议职能,故C正确;A不符合材料与所学,排除;唐朝门下省与中书省分掌不同的职权,相互制约,不存在权力高低之分,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尚书省,D无法体现,排除。11.假设唐朝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一工程的实施要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三省六部制下,重大工程建设先由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无异议后交皇帝批准,再交尚书省,由尚书省下属负责工程建设的工部具体执行,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所学,排除。A12.科举制同以往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这种方式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降低了官员素质

B.实现了社会公平

C.增加了官吏数量

D.有利于中央集权D[解析]

依据材料“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可知,科举制使中央掌握了官吏的选拔权,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正确;科举制以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故A错误;B说法绝对,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公平,故B错误;科举制的主要优势不是增加了官吏数量,故C错误。13.唐朝科举不避时政,有价值的答卷相当于政治磋商活动中的种种提案。士人因而特别关心国运,比如白居易和元稹便根据时事一起作了数十篇模拟策试,尔后果然在科举考试中被考官选中。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

)A.有匡时济世的功能

B.有诗歌取士的特征C.有制约君权的职能

D.有民主议政的特点A[解析]

材料表明,唐朝科举考试注重考查时政与国家治理,体现出考试服务于政治以及匡时济世的功能,故A正确;白居易和元稹是在科举考试前做了数十篇模拟策试,无法判断科举制“有诗歌取士的特征”,故B错误;科举制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不会制约皇权,故C错误;唐朝是专制社会,不具有民主议政的特征,故D错误。14.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A.唐太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后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C[解析]

图中“?”位于唐朝统治时期的最高点,说明处于唐朝最繁荣的时期;依据所学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故C正确;唐太宗统治时期,唐朝尚未进入全盛时期,故A、B错误;唐玄宗统治后期,唐朝由盛及衰,故D错误。15.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并与中原汉族政权保持密切往来。隋唐时期能够证明该论点的史实是(

)A.张骞受政府委派,两次出使西域

B.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通婚C.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D.唐朝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的设立D[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新疆天山南北,故D正确;张骞出使西域发生于西汉,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错误;松赞干布是吐蕃赞普,与新疆无关,故B错误;大祚荣是东北靺鞨族粟末部首领,与新疆无关,故C错误。16.北魏租调制是与均田制配套的措施,政府依靠三长整理户籍,以一夫一妇为户口单位征课租调,规定每年向政府纳帛1匹、粟2石。这说明当时(

)A.土地兼并得到根本遏制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按照户籍人口征收赋税

D.征税标准达到历史低点C[解析]

依据材料“政府依靠三长整理户籍,以一夫一妇为户口单位征课租调”可知,北魏按照户籍人口征收赋税,故C正确;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物,均田制不可能从根本上遏制土地兼并,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国家商业政策,故B错误;材料没有与过去征税标准的比较,故D结论无法得出,排除。17.唐朝中后期,宰相杨炎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的两税法,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以土地和财产的数量作为征税的主要依据。两税法的实施(

)A.得到了地主贵族的拥护

B.使赋税负担相对比较公平C.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

D.使政府财政收入明显下降B[解析]

依据材料“以土地和财产的数量作为征税的主要依据”并结合所学可知,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收税,土地和财产多的地主、官僚和商人的赋税增多,土地和财产少的农民的负担减轻,这种赋税制度相对比较公平,故B正确;两税法以贫富分等征税,触犯了地主贵族的利益,遭到了其激烈反对,故A错误;两税法以维护封建统治为宗旨,而非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故C错误;两税法虽然简化了税收名目,但扩大了征税对象,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故D错误。18.唐朝吴道子在创作宗教画时总是按照生活的逻辑,自由地对宗教人物作现实的加工。如他在《送子天王图》中,将武将的脸型与唐代武士俑的面貌画得完全一致;他在千福寺的壁画里,把菩萨画成自己的样子。这表明吴道子的宗教画(

)A.重视吸取外来的美术风格

B.具有明显的世俗化倾向C.注重塑造人民的艺术形象

D.代表了唐朝的绘画成就B

19.唐朝出现大量以反映战火频繁的抗击少数民族贵族侵扰为主题的边塞诗歌。从“丈夫誓许国”(杜甫《前出塞》)和“归来报天子”(王维《从军行》)以及“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岑参《九曲词》)中,可以看出他们(

)A.将爱国与忠君相互混淆

B.投笔从戎以期加爵封侯C.仇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

D.既报国忠君又追逐功名D[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了忠君爱国征战沙场的情怀和夺取功名的斗志与抱负,故D正确。材料中认为爱国与忠君是相统一的,排除A;B表述不全面,排除;C是对材料的误读,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20.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体现出唐代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世界领先,求同存异C.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C[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鉴真高僧去日本传播唐文化,玄奘法师赴天竺求取佛经,这体现了唐朝对外开放、双向交流的特征,故C正确;玄奘西行取经不体现唐朝文化高度繁荣和世界领先的特点,故A、B错误;玄奘西行取经不体现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21.(1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发展,也对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

——摘编自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指出其改革的主要目的。(6分)[答案]

有利条件:民族意识觉醒;中央集权加强。(4分)目的:巩固北魏统治。(2分)(2)

根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措施的特点。(6分)[答案]

特点:自觉汉化;全面汉化;汇通南北。(6分)22.(14分)唐朝280多年的统治,有许多经验与教训值得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朝人口变化表(649—821年)时间人口数(单位:万人)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约1900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26年)约4142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约4532唐玄宗天宝二十三年(755年)约5291唐玄宗上元元年(760年)约1699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约1576

(1)

根据材料一表格中的相关数据,指出从649年至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8分)[答案]

趋势:649年到742年,唐朝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2分)原因:在唐太宗的清明统治下,出现了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