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计量时间》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科版单元(或主题)名称《计量时间》

小明和姥姥在新建的附近的环湖公园玩耍,不仅感叹小镇给市民提供的生活如

此便利,休闲场所不输大城市甚至很多旅游景点,这时小明突然想起下午四点和同学

约好了要去书店一趟,问姥姥几点了,结果姥姥忘带手机了,都不知道几点了,今天

公园里人也很少,这时小明突然有个想法,能不能在公园里设计一个有特色的能够计

量时间的装置,既能方便大家看时间,乂能给公园增添一份新的特色,同学们这个单

元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计量时间的相关知识,帮助小明设计一个计量时间的装置

吧。

核心概念:技术、工程与社会;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

12.1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c

①知道技术包括方法、程序和产品等;知道发明的常用方法,举例说出一些典型

的发明,知道发明会用到一定的科学原理,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12.2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③知道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影响,举例说明应用适当技术可以提

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出可以提高效率的作品。

12.3科学、技术、T程相互影响与促进°

④初步认识技术与工程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用仪器设备进行观察并进行

课标记录;举例说明科学发现可以促进新技术发明。

要求13.1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

①定义简单工程问题,包括材料、时间或成本等限制条件,提出验收标准。

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②利用示意图、影像、文字或实物等多种方式,阐明自己的创意,初步认识设计

方案中各影响囚素间的关系。

③基于有说服力的论证,认同或质疑某些设计方案,并初步判断其可行性和合理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④利用工具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根据实际反馈结果进行改进并展示。

学业要求:

能说出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作用。

能举例说出常用的发明方法,能说出一些工程中的主要系统和中国的一些大科

学工程;能简要说明技术与工程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能尝试利用仪器设备进行观

测和记录。

能尝试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装置.,能进行模拟演示并简要解释

如何提高效率。

能提出满足一定限制条件的简单工程问题,知道验收标准,了解设计方案中各种

因素间的关系。

能基于所学科学知识,应用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基于批判

性思维评价并优化设计方案。

能制作实物模型,并基于证据改进实物模型的设计和制作。

乐于尝试多种设计方案,初步具有质疑、创新的态度;知道技术与工程需要实事

求是,能如实记录相关信息和正确对待作品的缺陷。

本单元共有7课,编排逻辑如下:

1.提出问题:研究在时钟发明之前,人们是如何计时并安排生活和劳作的。

2.探究计时工具的发展:通过制作、观测和研讨燃香钟、水钟、摆钟等典型计时

工具,了解它们口勺特点和计时原理。

3.学生设计、制作自己的计时工具:根据教科书任务和所学知识,评估产品可行

教材

性和使用效果,并提出改进设想。

分析

4.深入研究古代计时工具:加深理解并提高制作技能。

5.学生继续设计、制作计时工具:通过测试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6.探究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调查和比较不同计时工具的演变,关注计时与生活

的关系。

7.总结学习成果:讨论计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变化。

对五年级学生而言,关于时间及现代计量时间的工具,他们有比较丰富的、直观

的认识,但各种计时方法和计时工具是怎样逐步发展的,在现代钟表发明之前占人是

如何计时的,,这些问题学生可能有所思考,但认识不太清晰。

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要了解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阶段:圭表一燃杳钟-水钟一摆钟。

学情

他们需要观察和研究这些工具的差异和科学原理,并模拟设计制作水钟和钟摆,将学

分析

着把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实物,体会完成一项工程的基本过程。通过实践,学生会

发现这些方法的局限性,并产生改进的需求。燃香钟受外界影响大,所以直接发展到

水钟。水钟是典型的机械计时工具,但准确性和方便性有待提高,所以进阶到摆钟。

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也在不断进步,例如研究水伊时发现时间与水位和孔径有关,对单

摆的研究发现摆绳长度影响摆动速度。通过这个单元,学生能理解科学解释与实证最

吻合的观点,并认识到周期性运动可用于计时。

1.科学观念:

①知道燃香、水流在一定情况下匀速变化,单摆具有等时性。这些具有周期性运

动特点的事物可以用来计时。

②知道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

们制作的”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③知道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2.科学思维:

①过分析、比较数据等方法,发现有规律变化的事物是计时的本质。

②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能判断水流速度与水位高低的关系。

③基于水流速度的规律设计方案,阐明自己的创意;通过有说服力的论证,认同

或质疑设计方案,并初步判断可行性和合理性;在改进中,应用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提出多种改进措施。

④基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及获取的数据,能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阐明单摆

的运动规律。

⑤通过获得的数据,归纳概括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和摆绳长短的关系,依据证据

单元

推理,找出规律。在调整摆绳长度时,用比较的方法能预测摆的摆动快慢。

目标

⑥能通过表格的方式调查和比较人类计时工具的演变;能在调查和交流中,知道

不精准计时会给人类生活造成麻烦。

3探究实践:

①能观察和记录燃香长度变化的信息。

②能辨别和控制实验中的可变因素。

③能预测和测试怎样改变一个可变因素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④能解释结果、总结可变因素是如何改变、影响实验结果的。

⑤会用图表等记录、整理、交流信息。

⑥会设计、制作和改进“水钟”、“摆钟”等简易计时器。

⑦能通过阅读和研究科学资料获取更多的信息。

4.态度责任:

①发展探究时间以及计时工具的兴趣。

②意识到重复实验证实结果的重要性。

③欣赏前人在计量时间和解释自然现象方面所做的贡献。

④初步体验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单元

结构

化活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达成3.关注学生小组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评价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2.绘制单元思维导图。

3.制作水钟、摆钟等实物。

课时目标

课课课时课时学习任务(或问

(单元目标达成评价

时型内容题)(一般1-2个)

分配)

1.古人利用天体的运动

1.搜集、阅读资料,

单元1.了解古人计来计时。

交流古人利用太阳计

课时研时方法。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

时间在时的方法和事例。

课型1讨2.了解燃香钟燃香变短的速度基本是

流逝2.观察燃香实验,探

规划课的原理。均匀的,认识到有规律

究燃香的长度变化是

变化的事物可以用来计

不是匀速的。

时。

实了解影响“水通过滴漏实验,知道认识到“同一装置中,控

用水计

1验钟”水流速度的水位高低、孔径大小制水位不变,水流速度

量时间

课因素。等因素会影响水流速不变”这一特点可用于

度,计时。

1.能运用画图和文字描

1.设计、制作水钟的

述的方法设计制作水钟

工方案,制作水钟。

的方案。能利用剪刀、塑

程会设计、制作和2.在测试与评估中判

我们的料瓶等简单工具和材料

1设改进“水钟”简断水钟的准确程度,

水钟制作一个简易的水钟。

计易计时器。根据实际反馈改进水

2.能在熨际运用过程中

课钟的设计与制作,并

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改

展示。

进。

1.知道同一个摆在相同

1.知道同一个摆在相时间内摆动次数相同,

1.了解钟摆的同时间内摆动次数相认识到人们基于摆的等

机械摆特点及计时原同。时性原理制成了摆钟,

1验

钟理。2.制作一个摆,并观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

2.自制摆。测摆在•分钟内摆动小。

的次数。2.能制作一个简易单摆

并探究摆的运动特点。

认识到摆的快慢与摆锤

实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无关,与摆绳长短

摆的快探究影响摆的

1验重量、摆绳长度的关有关,摆绳越短,摆动越

慢快慢的因素。

课系。快,反之则越慢,并应用

于撰钟快慢的调节。

1.能在真实的情境中研

I1A.

究摆绳长度如何影响摆

设计、制作并改进一动快慢,不断地调整摆,

、会设计、制作和

制作钟个简易的摆钟,使其直至每分钟正好摆动60

11:改进“摆钟”等

摆每分钟正好摆动次。

程简易计时器。

60次。2.能运用测最与比较的

方法来研究摆的摆动快

慢。

总计量时总结和比较运用总结、比较、分1.认识到计时工具的设

1

结间和我人类计时工析等方法,归纳出计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

课们的生具的演变时工具的计时原理。性变化的规律。

活2.认识到人类设计不同

计时工具来满足不同的

用途和需求,以及科技

的进步能造福人类。

1.时间在流逝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1.古人利用天体的运动规律计时。

2.在一定的条件下,燃香变短的速度基本是均匀的,可以用来计时。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比较数据等方法,发现有规律变化的事物是计时的本质。。

探究实践:1.能搜集占人计时方法的资料并进行交流。

2.能观测并记录燃香时间的相关数据。

3.能就“蜡烛可以计时吗”这一问题结合实验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态度责任:有关注计时方法的意以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古代人们的计时方法、计时工具及其发展史.

难点:实验研究燃香计时的科学原理。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最规)

小组实验评价等级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自评师评

观察研究“一1.能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记录

炷香”的时间实验数据,能根据实验数据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从而得出结论,3星★★

2.能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记录

实验数据,能根据实验数据发现规律,2星

3.能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记录

实验数据•,1星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

(-)1.情景导入学生的

情境导1.课前提问上单元知识点。激发学生活动参

入师:同学们知道现在几点了,刚才老师提问了多长时间的问对时间的与程度

题?探知欲及回答,

2.学生猜测时间,教师公布时间,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望。给与学

3.师:同学们觉得时间的流逝是有快有慢还是一个速度呢?生及时

生自由回答。的鼓励。

师:没错时间是以相同的速度在前进的,不能倒流。那为什么

我们有时会感觉时间流逝的很快,有时又很慢呢?

生预设:我们聚精会神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快,讨

厌一件事时就感觉时间过得很慢。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老师这里有一个同学也遇到了有关时

间的问题,你能帮他解决吗?小明和姥姥在附近新建的环湖

公园玩耍时,突然想起下午四点和同学约好了要去书店一趟,

问姥姥几点了,结果姥姥忘带手机了,都不知道几点了,今天

公园里人也很少,这时小明突然有个想法,能不能在公园里

设计一个有特色的能够计量时间的装置,既能方便大家看时

间,又能给公园增添一份新的特色,同学们,你能帮助小明设

计一个计量时间的装置吗?

生;只要我们掌握了计时工具的原理,我觉得应该不难。

师:没错,要想制作一个计时工具,我们必须首先对时间要有

一定的了解,对计时工具的历史和原理要有所了解,才能制

作出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时间在流逝》这一课吧。

(二)活动一:交流如何根据自然现象判断时间。活动一:教师根

探究活1.师:同学们,如果没有任何辅助工具,我们怎么根据自然通过月度据活动

动界的现象或自然事物判断时间呢?文字和图过程中

2.学生自由回答,预设:看太阳、看房屋、看月亮、看影子片资料,的观察,

等。丰富学生及时给

3.教师出示课件图片,精讲古人利用日影变化来计时,并指关于古人予学生

出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工计时的直一定的

活动二:交流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方法和事例c观认识。鼓励,并

1.教师与学生回顾二年级和四年级学过的简易“日展”。完成学

2.播放利用太阳来计时的古代计时工具的介经视频,并要求生表现

学生思考视频中的“日薜”和“圭表”在利用太阳计时时的不型评价

同。量表。

3.小组交流想法,师生共同总结。活动二:教师根

它们都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计时;日居组成引导学生据学生

时客面和驿针两部分,是利用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方向来计时:正确认识的回答

圭表由圭和表组成,是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变化规律古人视图情况进

来计时。和利用太行引导

活动三:探究燃香的长度变化是不是匀速的。阳计时以并给予

1.播放古装剧中燃香计时和用一盏茶来计时的视频片段。及相关的鼓励

思考香和茶是如何来计时的?它们的计时原理又是怎样的事例

呢?

2.学生猜测:它们流逝的速度都是相等的。

学生2:其实香的长短、粗细不同燃烧完的总时间是不定的,活动三:教师根

但如果规定好了长度和粗细,燃烧速度应该是一样的。学生能够据活动

学生3:一盏茶的时间因人而异,不够准确,清朝开始就不怎了解在时过程中

么用了,但用香来计时,时间比较久。钟发明前的观察,

3.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火柴、秒表、香、盛有沙子的一次性人们的计及时给

杯子、尺子、记号笔时方法,予学生

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他实验来验证并能根据一定的

一下吧。请小组同学参考课本实验步骤,思考一下,本实验的课本提示鼓励,并

实验过程及实验注意事项。完成实完成学

4.学生小组思考交流,师生总结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验,并能生小组

5.教师课件出示实验温馨提示:认真真实实验评

(1)取一根香,分别在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三处做上的记录数价量表。

标记。据,并能

(2)点燃香,并记录香燃到每个标记的时间。根据数据

(3)注意实验过程中保持无风状态。总结出结

6.学生分组实验,填写教材P42页记录单,教师巡视指导。论。锻炼

7.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和实验发现,师生小结。学生的科

在一定的条件下(燃香粗细均匀,没有风吹等外在干扰因学思维。

素),燃香的长度变化基本是匀速的,从而可以用于粗略的

计时。

(三)1.蜡烛可以用来计时吗?通过将知教师观

研讨蜡烛可以稳定地燃烧,因此可以计时,即蜡烛计时法。一柱香识内化,察学生

燃尽约为半个时辰,即现在的一个小时。让学生更是否积

2.古代时间中一息,一炷香,一顿饭,一壶茶的时间是多少加理解古极参与

啊?代计时工课堂讨

一壶酒的时间是一个时辰,两小时。具的计时论,给与

一餐饭的时间是半个时辰,就是一小时。古人讲究细嚼慢咽,原理及时反

忌讳狼吞虎咽。现代人一餐饭是半个小时。)馈。

一炷香的时间是两刻钟,三十分钟。

一盏茶的时间是一刻钟,也就是十五分钟。

一息就是一个呼吸,两三秒的时间。

(四)1.拓展知识:展示各种燃香钟。通过拓展教师观

生活应2.播放视频:了解古代都有哪些计时工具。知识,为察学生

用接下来的是否参

课程做好与本环

铺垫。节,并鼓

励参与

学生。

(五)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点。教师通

知识总过学生

结回答,7

解学生

对本课

知识的

掌握情

况。

四、成以艮集成

能够通过探究用香计时的实验方法,了解古代计时法,明白作为计时工具的必备条件。

五、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一、填空题

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的成

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2.丰表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的一种天文仪器。

二、判断题

1.水钟、沙漏和燃香能够用来计时,是因为它们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圭表由圭和表组成,其中立着的是圭,有刻度的表。i)

3.中国古代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和一个小时的时长差不多。()

三、选择题

1.用燃香的方法来计时,不需要考虑()。

A.香的粗细均匀B.香的长短适中C.冏围风的影响D.香的颜色

2.小丽站在操场上发现此时的太阳正对自己的头顶,此时大约是()。

A.下午三点B.上午十点C.中午十二点

3.()是古代科学家发明的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

A.水钟B.圭表C.电子计时器

【综合实践类作业】

实地考察或寻求家长帮助,调查一下本地地形地貌有哪些,并试若描述一下它们的特任.

答案:

一、填空题

1.太阳天

2.日影长度

二、判断题

1.V2.X3.X

三、选择题

1.D2.C3.B

六、板书设计

1.时间在流逝

计时方法原理

自然现象计时

日暮、圭表阳光下影子有规律的变化

燃香匀速燃烧

...利用有规律变化的事物来计时

七、教学反思

本课作为单元起始课,旨在引导学生来关注、研究这些问题,并通过对燃香钟这一实例的

探究、研讨活动,引导学生慢慢进入探索计时工具的状态,产生研究计时方法的探索渴望,

初步掌握研究计时问题的方法,为后面整个单元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是本课的首要任务,让学生认识到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是本课的重点。

2.用水计量时间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流出相同水量所需的时间一致;

2.知道保持水位高度不变,水流的速度不变。水流的这一特点可用于计时。

科学思维: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能判断水流速度与水位高低的关系。

探究实践:1.能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水流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2.能通过观察古人利用流水计时的装置,结合自己的实验探究,理解这些装置计

时的方法。

3.能搜集古人计时方法的资料并进行交流。

4.能观测并记录燃香时间的相关数据。

5.能就“蜡烛可以计时吗”这一问题结合实验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态度责任:1.理解古人的德明才智,对古人的智慧创作产生敬佩之情。

2.在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时能始终保持严遂细致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通过实验发现影响水流速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难点:能通过观察古人利用流水计时的装置,结合自己的实验探究,理解这些装置计时的方

法。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小组实验评价等级

评价项评价标准自评师评

探究水1.能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记录实

流速度验数据,能根据实验数据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从而得()()

实验出结论,3星★★

2.能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记录实

验数据,能根据实验数据发现规律,2星

3.能按要求完成实验,并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

数据,1星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

(一)1.复:习上节课内容。学生的活动

情境导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用激发学生对水钟的探参与程度及

入香计时,用香可以计时的原因大家还知欲望。回答,给予学

记着吗?生及时的鼓

生:香的燃烧速度是均匀的。励。

2.课件出示各种水钟图片。

师:一炷香只是粗略的计量时间,古代

人们为了计时更加准确,又发明了用

水计时的工具一一水钟。这堂课我们

就一起来研究用水来计量时间的原理

和特点。

(二)活动一:观察水流速度。活动一:学生能够经历活动一:教师

探究活1.课件对水钟的图片扩大特写。实验探窕的全过程,从通过学生安

动师:同学们思考一下用香来计时是因猜想到实验验证,再通装实验操作

为香的燃烧速度是均匀的,那么古人过实验记录数据总结装置及时给

之所以能用水计时,你觉得是什么原出结论。锻炼学生的科予引导,评估

因呢?学思维。学生的操作

生:水的流速均匀...能力和观察

2.出示实验材料:去掉底部的透明塑能力。

料饮料瓶(瓶盖扎孔)、烧杯、铁架台

和实验装置图

师:水的流速是不是均匀的呢?我们

就一起来组装器材,在瓶中装入200ml

水观察水从小孔中流下的速度怎样

吧。

3.学生分组安装实验装置,并装水观

察水的流速。

师:通过观察同学们能看出水流的速

度是否保持均匀吗?活动二:从相同水位流活动二:教师

生:看不出来,需要计时器。出相同的水所需的时根据活动过

活动二: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间,学生凭直觉认为是程中的观察,

1.师:速度是总量除以时间,时间可以相同的,通过实际测量及时给予学

用计时器测量,那量怎么测量呢?会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生一定的鼓

生:我们可以每次都装200ml水,看流猜测是否正确。通过这励,并完成学

完需要多长时间?个过程学习、熟悉实验生小组实验

师:想法很棒,为了节约时间,我们用操作方法,从理论和实评价量表。

50ml水来测量。为了实验更加准确,践两方面为后续研究

我们需要多测几次,50ml水流完了,打好基础。

一定要重新倒入塑料瓶,再次测量。

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数据,教师巡

视指导。

3.学生汇报结果,通过数据得出结论。

每次流完50ml水的时间是一样的。

师:那是不是就能得出水的流速是均

匀的呢?

生:我们可以在塑料瓶中装入很多水,

每次都流出50ml,测量每次流出50nli

水的时间是不是一样的。

师:大家的想法太棒了,请同学们参考

课本43页,小组探究一下水流速度的

变化吧。

4.学生小组诃论实验方法及注意事

项。

5.学生汇报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课

件出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6.学生实验并汜录数据,教师指导。

7.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水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不是均匀的,

流完前50亳升水的时间与流完前100

亳升的、150亳升水的时间并不成倍比

关系。随着瓶内水位的下降,水流速度

越来越慢了。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两次实验有什么

区别,为什么第一个实验水流速度均

匀,第二个实验就不均匀了呢。两次实

验有什么不同。

生:我发现第一个实验一开始水的高

度都是一样的,但第二个实验水的高

度是不一样的。

师:看来保持水位不变就可以让水流活动三:引导学生观察活动三:教师

速度保持不变了那古人是怎样克服古代水钟,了解水钟计通过讲解水

这个困难的呢?时的原理。钟的结构并

活动三:观察古弋水钟。观察学生是

1.出示古代水钟5示意图否积极参与

教师讲解水钟的;结构,让学生思考这课堂汇报及

些结构的功能及斗寺点是怎样的。对于水钟结

构的认知情

胃1况。

2.学生小组讨金中汇报

进水管、泄水管1呆持水位高低。

(三)1.小组讨论并汇报回顾我们的探究过通过将知识内化,让学教师观察学

研讨程:生更加理解水钟计时生是否积极

提出问题一探究每次都是50亳升水流的探究过程。参与课堂讨

完多长时间一去究总共200亳升每流论,给予及时

完50亳升需要多长时间。反馈。

1.鼓励学生总结一下香、水能用来计

时的特点是什么?

都具有等时性。

(四)视频展示古代刻漏的介绍视频。通过拓展知识,为接下教师观察学

拓展来的课程做好铺垫。生是否参与

本环节,并鼓

励参与学生。

(五)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点。总结这一堂课所有内教师通过学

知识总容生回答,了解

结学生对本课

知识的掌握

情况。

四、成果f任成

能够通过探究水流速度的问题,掌握水钟的特点,从而能解释古代水钟的工作原理。

五、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一、填空题

1.在滴漏实验中,随着水量的减少,水滴下的速度L填“变快”“不变”或“变

慢”)。

2.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水钟有两类。一类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

这种滴水计时器属于另一类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

这种滴水计时器属于—

二、判断题

1.做水钟的关键是制作一个能以固定的速度滴水的滴漏。()

2.在我们做300亳升水的滴漏实验中,我们发现前10亳升水和最后10亳升水滴的速度一

样快。()

3.我们可以用脉搏来估计一分钟持续的时间。()

三、选择题

1.在塑料瓶中装入200亳升水,在瓶底凿一小孔。如果流出前50亳升水需要15秒钟,那

么流出最后50亳升水需要的时间()。

A.等于15秒B.大于15秒C.小于15秒

2.小科自制了下图所示的水钟,如果漏出10毫升的水用了10秒,接着再漏出50毫升的

水,可能要花去()秒。

A.50B.40C.70

3.用同一个水钟测量流出50亳升水所用时间,第一次装了100亳升水,第二次装200亳

升水,比较两次流出50邕升所用时间,()。

A.第一次多B.一样多C.第二次多D.不确定

【综合实践类作业】

制作一个简易水钟。

答案:

一、填空题

1.变慢

2.泄水型受水型

二、判断题

1.V2.X3.V

三、选择题

LB2.C3.A

六、板书设计

2.用水计量时间

不均匀快一慢

同一装置水位高T水位低

七、教学反思

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作用。本单元的主题是认识计时工具的发展。第一课的

学习中,学生了解燃香钟受外界因素大,进而开始关注、研究水钟,但水钟的准确性和方

便性有待提高,从而引导学生进阶到摆钟的研究,不断向前推进学生的认知思维。

3.我们的水钟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1.水钟通过一定的装置,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从

而能用来计时。

2.我们可以控制水流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科学思维:1.基于水流速度的规律设计方案,阐明自己的创意。

2.通过有说服力的论证,认同或质疑设计方案,并初步判断可行性和合理性。

探究实践:L能运用画图和文字描述的方法设计制作水钟的方案。

2.能利用剪刀、塑料瓶等简单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水钟。

3.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自己的方案进行改进。

4.经历思考方案、制订计划、实施方案、检验成果、寻找原因、改进完善的探究

过程。

态度责任:1.在制作水钟的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

2.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分工合作与和谐地开展探究都是很重要的。

3.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与制作水钟。

难点: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制作水钟的方案,并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制作。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小处工程活动评价等级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自评师评

我的水钟1.能经历完整的工程探究活动过程,能设计出图文结合

的工程活的设计方案,能利用身边的物体根据设计图制作出实物,()()

动能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检查,并寻找原因进行改进、完善,★★

3星

2.能经历工程探究活动过程,能设计出制作方案,能利用

身边的物体根据设计图制作出实物,能对自己的作品进

行微调,2星

3.能设计出制作方案,能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并根据设

计图制作出实物,能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微调,1星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

(一)1.复习上节课内容。学生的活动参与

情境导师:同学们上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用水计激发学生对时程度及回答,给

入量时间的方法,大家还记着影响水流速度变间的探知欲望。予学生及时的鼓

化的因素有哪些吗?励。

生:水位的高低、孔径的大小、容器的形状

等。

师:大家还记得小明的困惑吗?

生:给公园设计一个计时工具。

2.课件展示古代各种水钟。

精讲水钟的种类:泄水型和受水型。并叙述

古人用底部钻孔的碗来计时的方法,引导学

生明白,不管哪种类型,都是利用水流的等

时性原理,因此保证水流速度稳定是设计水

钟的最重要的因素。

3课.件出示本课任务。

师:公园旁边有水库,那我们能不能在公园

设计一个水钟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设计一个计时5分钟的

水钟。

(-)1.设计方案

探究活⑴师:请同学们思考要制作水钟,我们需

动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生:需要明确做的是什么类型的水钟,用到学生通过制作教师通过学生的

哪些材料,要控制水的流速,怎么划刻水钟的过程,从实验操作过程、

度,……而了解工程设实验记录等考察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绘制设计图等方计的一般过程,学生是否具有多

式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一定强调设计方案并有自己的创角度观察的意

要对设计图有文字说明。新和思考,锻炼识,并完成小组

(3)组织学生互相评价设计方案,并提供学生的科学思工程活动评价量

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