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8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整合_第1页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8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整合_第2页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8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整合_第3页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8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整合_第4页
《高中备考指南-历史 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8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整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单元整合知识架构重难讲解知识架构重难讲解一、1931—1949年阶段特征1931年至1949年,中国经历了十四年抗战和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政治上: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1931—1945年十四年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提高了国际地位;1946—1949年的解放战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经济上:这一时期战乱不断,由于日美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榨,民族工业不断萎缩,经济发展缓慢。3.思想上: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推动中国民主革命不断发展。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4.文化生活上:总体发展迟缓。抗战时期,高校内迁,保存了重要科研力量,使得战乱时代的文化生活仍有所发展。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变化对国共关系演变的影响时期主要矛盾目标国共关系表现及结果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广大人民与北洋军阀的矛盾推翻北洋军阀国共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而失败国共十年对峙中国人民与国民党的矛盾武装反抗国民党国共对峙斗争形式是“围剿”与反“围剿”,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国共关系开始由对峙走向合作时期主要矛盾目标国共关系表现及结果抗日战争中日民族矛盾联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打败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统治之间的矛盾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国共两党由合作再次走向对抗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推翻了蒋介石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认识(1)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①社会主要矛盾(这是两党得以合作的主要原因)②两党阶级属性(这是两党矛盾斗争的根本原因)③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2)两党的关系经历了“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续表三、比较国共两次合作项目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6年)历史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救亡组织形式党内合作党外合作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抗日救国共产党的作用领导工农运动中流砥柱,壮大抗日力量国际环境帝国主义干涉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历史结果没有完成任务,国共关系破裂实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合作性质四大革命阶级联合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全民族爱国力量联合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训练】1.1932年共产国际向中共明确指示,只有推翻国民党政府,才能真正进行民族战争。但在1935年又要求中共同包括国民党在内的各党派采取联合行动,争取建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这一转变(

)A.有利于中共开展土地革命

B.有助于联合抗日局面形成C.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的力量B[解析]

材料中这一转变说明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2年国共两党对峙,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而1935年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因此共产国际对中共指示的转变有助于联合抗日局面的形成,B正确;1935年的指示要求中共与国民党联合,这显然与土地革命不符,排除A;国民大革命结束时间是1927年,排除C;1935年的指示并不是要求中共反抗国民党,排除D。2.九一八事变前,东北货币种类繁多,仅“四行号”发行的货币就有15个币种、136个券种。1932年伪满政府规定:“货币制造及发行权属于政府,由满洲中央银行代行之。”这本质上反映了(

)A.东北政局从混乱走向统一

B.东北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C.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

D.国家干预经济的世界潮流C[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32年日本政府通过伪满洲中央银行及其强制推行的钞票,控制掌握了中国东北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命脉,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的体现,因此C正确。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已服从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并非政局混乱,A错误;这一措施有利于日本掠夺中国财富,不利于东北社会经济的发展,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日本对东北的经济侵略,与国家干预经济的世界潮流无关,D错误。

工人贫农中农富农商人知识分子地主465251122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

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D

4.武汉会战刚刚结束的1938年11月,日本大本营在新制定的“对华处理方略”中即明确写道:攻占广州、武汉后“以恢复治安为根本,除特别需要外,不应企图扩大占领区”。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知武汉会战(

)A.粉碎了日军的速胜企图

B.满足了日本的侵略意图C.标志日军军力由盛转衰

D.迫使日本转入持久作战D[解析]

根据材料“不应企图扩大占领区”可以得出日本侵华策略的转变,即开始由之前的速决军事战略向持久军事战略转变,故选D;淞沪会战粉碎了敌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排除A;日本不愿“扩大占领区”,并不是其侵略意图得到满足的体现,而是由于其战线拉得太长,补养供应不上,暂时无力发动大规模攻势之下的无奈之举,并且材料也未涉及其侵略意图,排除B;材料并未反映出日军军力的变化,得不出其由盛转衰的结论,排除C。5.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

)A.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B.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A[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人民政府,以及大会代表和政府委员均有一定的民主人士参加等信息来看,这次会议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即在中国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