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光》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
教科版单元(或主题)名称《光》
版本
学生们在校园里发现了一些鸟巢和小鸟的活动迹象,同学们对这些鸟类的品种、数
单元量、行为等非常感兴趣,但是小鸟容易受惊吓,难以近距离观察。同学们可以利用潜
主题望镜观察这些鸟类在鸟巢中的活动。那么如何制作一个潜望镜呢?接下来的学习我
们就围绕这个主题展开吧。
核心概念:物质H勺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
3.3声音与光的传播:1.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能使人们
看到光源或该物体。2.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3.知道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现
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八4•描述太阳光穿过二棱镜后形成的彩色光带,知道
太阳光中包含不同颜色的光。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利用工具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根据实际反馈结
课标果进行改进并展示。
要求学业要求:
能解释人眼看到光源和物体的原因;
能举例说出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太阳光的色散现象。
能分析光的行进路线及反射现象。
能通过实验认识光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现象,能设计制作简单的光学物品。
关注光污染危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能制作实物模型,并基于证据改进实物模型的设计和制作。
知道技术与工程需要实事求是,能如实记录相关信息和正确对待作品的缺陷。
“光”单元以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为主要线索,认识光这种能量表现形式。本单元共7
课,分别是《1.有关光的思考》、《2.光是怎样传播的》、《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4.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5.认以棱镜》、《6.光的反射现象》、《7.制作一个
潜望镜》。
教材
第1课为单元起始课,主要了解学生有关光的前概念,第2-3课探究光的传播问题,
分析
第4-5课探究光的折射问题,第6-7课探究光的反射问题,其中第7课为工程设计
课。本单元沿着认识光源、研究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现象、研究光在行进过程中遇
到其他物体时发生传播路线变化,引导学生探索光的传播规律,构建光沿直线传播、
光的折射、反射现象的认识,构建光与自然现象及人类生产生活之间的联系。
1.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将光的特性与波联系起来意义不大。但是,通过本单元的
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为后续的学习(即把光看作是波)做一些认知的铺垫。
学情
2.教学中没有必要指导学生从光的本质去认识光,但是教师对光本质的认知会影响
分析
到学生概念的建立,所以一定要遵循课程标准的学习内容,才能完成有关光的目标要
求。
1.科学观念:
知道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能使人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知道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2.科学思维: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比较、概括等方法,弄清光的各种现象,并解释生活中有关
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
能使用或建构模型,解释有关光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单元3探究实践:
目标能用实验验证光的传播方式。
会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能利用镜面反射实验,推测反射光规律,并预测反射光位置。
会做棱镜分光实验,能推测彩虹的颜色序列并制作彩色轮。
能自制潜望镜并进行观察。
4.态度责任:
形成对光研究的兴趣。
认识到认真观察、实验和实事求是地记录观察数据的重要性。
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
了解学生对于光的前解密“光是怎样传播的〃
—
概念
从工程探秘“如何隔墙看物〃
设计与
单元制
物化的“探究古代门禁秘密"
作
结构
角度分的子任务建立并体验古代门禁装置
化活析潜至
个
镜制作
动潜“光反射原理〃的现代应用
需要设
望
计的知
镜一—
牛顿的三棱镜实验
识领“探秘彩虹的出现”
域。--的子任务--二
绘制光学转盘
—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达成3.对光的综合应用的测试性评价。
评价4.注重工程设计的团队合作、相互配合的评价,工程设计作品的展示和改进的评价。
围绕单元和主题目标。
1.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2.制作潜望镜模型。
课时学习任务达成评价
课时目标
课时课型课时内容(或问题)
(单元目标分配)
(一般1-2个)
1观察1.有关光的了解对光的己有认了解学生对了解学生的前概
单元思考知;知道来自光源的光相关知识念,激发对光的研
光或反射光源的光究兴趣。
课时的前概念
进入眼睛,使我们看
课型到物体。
规划1实验2.光是怎样观察一束光通过小解密“光是怎对比声音的传播,
传播的孔的实验,初步建样传播的〃发现光的传播方
立光直线传播的概式。
念©O
1实验3.光的传播观察光通过透明、半探秘〃如何隔建立光传播的概
会遇到阻碍透明、不透明物体,墙看物”念,解释影子的成
吗以及烟雾的实验,加因,解释月食和日
深光传播方式的理食的成因。
解,并与影子的成因
建立联系
1实验4.光的传播观察光通过水平面牛顿的三棱进一步发展光的传
方向会发生和物体改变传播方镜实验播概念,用光传播
改变吗向的现象,初步形成绘制光学转方向的改变来认识
折射的概念。盘折射现象。
1实验5,认识棱镜观察光通过棱镜形绘制光学转通过观察三棱镜的
成的分光现象,从而盘分光作用,了解太
了解白光是由七色阳光包含有不同的
光组成的;通过制作颜色。
一个彩色轮,进一步
认识光有不同的混
合色。
1实验6.光的反射观察光在平面镜上探秘"如何隔用挑战性的方式-
现象发生的反射实验,并墙看物"指定反射点,观察
通过调蟋平面镜的建立并体验光在平面镜上发生
角度,使光到达预设古代门禁装的反射现象,拓展
的反射点。置光的认知。
"光反射原
理”的现代应
用
1工程7.制作一个应用光的反射特点“光反射原综合运用学到的光
设计潜望镜制作潜望镜,激发对理〃的现代应的知识,通过制作
光更深层次的研究用和体验,激发后续
兴趣。的研究兴趣。
1.有关光的思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常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
科学思维:以观察“黑暗中的苹果”实验为证据,说明没有光进入眼睛,我们看不到任何物
体。
探究实践:1.能识别来自光源的光,如太阳光、灯光。
2.能识别来自物体反射的光,如月光。
3.能在实验中感悟到,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
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态度责任: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3.意识到光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去发现光源和光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难点: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
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1.任务一:判断生活中的物体哪些是光源?
学生自评评价量表
项目评价标注星等
能否正确判断出是判断准确并说出理由5颗星,判断准确但不能说明白理
()☆
否是光源由4颗星,判断错误1颗星,不能判断没有星。
2.任务二:观察黑暗中的红苹果。
实验评价量表
项目评价标准星等
说出自己的猜测能预测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得1星
能说出实验现象:我们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无论我们
实验现象
在这个房间待多长时间,得1星
()☆
能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出结论:没有光线,人是无法看到
实验结论
东西的,得2星
注意事项能说出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完全没有光,得1星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
(-)师:昨天傍晚,有几个同学路过校园里一棵大国了解学生对教师观察学生
时听到了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找了一番,光的原有认
情境导的活动参与程
看到了一个黑漆漆的树洞,却没发现小鸟的踪知水平,激发
入迹,你知道为什么看不到小鸟吗?该怎么样才能学生的学习度及回答,给
看到小鸟呢?欲望。
与学生及时的
预设学生回答:因为树洞里太黑了,所以看不到
小鸟。鼓励。
学生:傍晚太阳下山了,我们就看不清树洞里面
的情况,可以等白天再去看。
生自由回答。
师:也就说只有照亮了树洞我们才能观察到小鸟
是吗?那是什么照痉了树洞呢?
学生:光
师提出问题:光从哪里来的?我们对光有哪些了
解?
学生自由回答。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出示课题
(二)评价活动一:认识光源活动一:活动一:
探究活1.思考:生活中哪些物体会发光呢?通过讨论物教师统计学生
体是自己发自评量表情
动2.讨论:说说这些发光物体中,哪些物体是自己
光还是反射况,评估学生
发光的,哪些物体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其他物体的对于光源问题
光,引出光源的掌握程度,
3.结论:能自己发光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
的概念,引导从而做出及时
源。太阳是地球最重要的光源。学生区分生的引导,总结
活中的光源光源的判断方
4.分辨:生活中的光源和非光源。
和非光源,发法。
(1)课件出示太阳光、灯光、烛光、LHD、荧光(萤现光源和光
之间的联系
火虫、发光鱼)、月光、镜面反射(镜子、金属
和规律。
等)的光等。学生分小组讨论那些是光源,哪些
是非光源。
(2)小组汇报结果
(3)师生总结,教师板书
评价活动二:黑暗中的红苹果活动二:活动二:
模拟实验,红苹果代替小鸟,黑色盒子代替鸟高通过实验,使教师通过学生
学生知道只的实验操作过
1.引出问题:我们能看见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的小
有来自光源程、实验记录
鸟吗?的光或来自等考察学生是
物体的反射否掌握本环节
2.作出假设:
光进入眼睛,知识,完成实
预测一:我不能看到红苹果,无论我在外面黑喑才能使我们验评价量表
看到光源或
环境中待多长的时间。
该物体。
预测二:当我在黑暗环境中待了一段时间,眼睛
适应了黑暗之后,可以看到红苹果了。
预测三:当我在待了一段时间,眼睛适应了黑暗
之后,可以看到红苹果的影子。
(学生讨论做出猜想)
3.模拟实验:出示黑色盒子和苹果,将苹果放在
盒子中。如果把实验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灯全部
关掉,把门关上,然后把眼睛贴在盒子的孔上,
再用一块黑布盖住你和盒子,不让一点光进来。
你能看见这个红苹果吗?请说明理由。
4.交流:在没有光的情况下“我不能看到这个红
苹果,无论我右这个房间待了多长时间二
5.小结:只有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
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当没
有光的时候,就不会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
们也就不会看到这个红苹果。
(三)学生讨论:如果世界没有光,会发生什么呢?通过讨论,使教师观察学生
学生感受到是否积极参与
研讨预设学生回答:会对植物、动物、人类、生态圈
光对人类生课堂讨论及对
都会造成影响。产生活的重于光对生活影
要性。响的认知情
(学生自由回答)
况。
师生小结,光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1.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在黑暗的环境中也使学生知道教师观察学生
夜视仪可以是否积极参与
生活应能看到物体?
拓宽人们的课堂讨论及对
用2.预设学生回答:借助工具。视野,感受科于光的应用问
学技术给人题的认知情
正常人的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黑暗中的物体,可
们带来的便况。
以借助仪器拓宽人的视野并看清目标。利,知道夜视
仪也需要光,
3.展示:夜视仪一一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
只是将人眼
子信号,在屏幕上显示出我们能看到的图像,从看不到的光
转换成电子
而让我们看到物体。夜视仪的种类很多,无论哪
信号呈现在
一种,它们都需要光,才能让人们看到物体。屏幕上。
(五)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点。让学生理清教师通过学生
回答,了解学
知识总本课知识内
生对本课知识
结容,建构知识的掌握情况。
框架。
四、成果集成
学生能够掌握光源的概念,并能辨别生活中哪曲物体是光源,并能认识到没有光进入眼睛,
我们看不到任何物体。知道了,要观察树洞里的小鸟,必须要有光进入树洞,也可以借助夜
视仪。
五、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一、填空题
1.我们把()的物体称为光源,对人类来说()是最重要的光源。
2.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o
3.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
二、判断题
1.镜子不是光源。()
2.不能用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眼睛。()
3.太阳昼夜发光,月亮只在夜间发光,它们都是光源。()
4.像太阳、萤火虫这样本身能发光的物体不能叫做光源。()
三、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光源的是()。
A.镜子B.玻璃球C.董火虫
2.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A.波光粼粼的湖水B.熊熊燃烧的火把C.皎洁的月光
3.中秋节时,小明一家在室外赏月,看到了月光下一家人长短、大小不同的人影。此时,
形成人影的光源担()。
A.月亮B.地球C.太阳
【综合实践类作业】
思考我们周围哪些物体是光源?
答案:
一、填空题
1.自身能发光太阳
2.光源
3.光源
二、判断题
1.V:2.V3.X;4.X
三、选择题
l.C;2.B;3.C
六、板书设计
1.有关光的思考
太阳光、灯光、烛光自己能发光
且正在发光
光源
LED、荧光(萤火虫、发光鱼)的物体
非光源:月光、镜面反射(镜子、金属等)的光等。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有关光的思考》这课时,通过引入问题和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光的现
象。在实验和观察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经验感受光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通过小
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并形成自己的理解。在拓展环
节中,引入了夜视仪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光的应用和相关技术。通过教学
反思,我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
更好地掌握光的知识和概念。
2.光是怎样传播的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光的传播实验现象,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科学思维:能分析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探窕实践:会设计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发现光的传播特点。
态度责任: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能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进行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并进行推理。
难点:能用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1.任务一:设计光是怎样传播的实验。
学生自评评价量表
项目评价标准星等
能设计并表述清晰明了3颗星;能设计出实验,但解
能否设计证明光的
释不清2颗星:有想法,但设计不出1颗星;不能设()☆
传播路线的实验
计0颗星。
2.任务二:探索光是怎样传播的。
小组评价量表
项目评价标准等级
BV:实验操作不规范,无法准确地进行光的传播实
验,无法得出可靠的实验结果。
探索光的传播路线3☆:能够准确地进行光的传播实验,掌握实验步骤
()☆
实验和操作技巧,并能够得出可靠的实验结果。
5☆:能够设计创新的实验方法,准确地进行光的传
播实验,并能够得出准确、有意义的实验结果。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
(一)情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光源,没有光源就无法看到教师观察学
境导入物体。为了看清黑漆漆的树洞里有什么,同学们拿激发学生对生的活动参
来手电筒去照射树洞,却只能照亮树洞内部的一部光的传播方与程度及回
分,看不到小鸟,这是什么原因呢?式的探知欲答,给与学
我们已经知道了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那望。生及时的鼓
么手电筒的光是怎样到达树洞内部的呢?为什么励。
看不到小鸟呢?
学生:小组研究并猜测比划光的轨迹。
交流:请学生用手来演示光的行进轨迹。
预设:
生1:光向四周传播。
生2:光沿直线传播。
生3:光沿曲线传播。
师:光是不是这样传播的呢?
揭示课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二)探1.师:光是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传播的呢?同学们引导学生用在小组设计
究活动有没有好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设计实验方活动环节,
2.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验证方法,并汇报交流式验证自己学生只要能
生:①关上灯,看手电筒的光能看到光束的猜测,开拓有想法就要
②用弯管子,让手电筒从一端射入,观察另一学生思路,激给予肯定,
端是否能看到光。发学生探究如果能举出
欲望。生活中的例
3.教师课件展示或实物展示实验材料:每个小组子就更好
4张矩形卡纸、手电筒1个、4个能直立的夹子。了。完成学
生自评评价
/1量表。
四张矩形卡纸手电筒四个能直立的夹子
4.出示任务:小组学生参考课本第6页,设计实验
探索光是怎样传播的。
5.小组探讨实验过程和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需做3次;在小组交流
(2)手电筒的光不能照射同学的眼睛;汇报中完善
(3)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操作方
6.小组汇报交沆,师生小结实验步骤,并出示实验案,在规范的
示意图、实验记录单和实验温馨提示。实验操作中
出示实验步骤:得出实验结
(1)在三张矩形卡纸的同一位置分别打一个小论,更好地突教师巡视过
孔,直径约1厘米;用夹子分别固定卡纸,并直立破本节课的程中观察学
在桌子上。重难点。生实验记录
(2)卡纸之间的间隔约15厘米,保持所有的小孔单的填写情
在一条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15厘米处,况,是否将
直立一张没有打孔的卡纸作为屏;光线画成一
(3)关闭所有灯光,拉上窗帘,保证手电筒是唯条直线,是
一光源。否从孔口穿
(4)把手电筒放在离你最近的卡纸前,保持一定过。可将几
距离,使手电筒的光能直接穿过这些小孔。个小组的记
(5)把第二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5厘米左右,录表投放到
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第一张K纸上的小孔。大屏幕供其
出示实验记录表:他组评价观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及光行进通过学
的路线生的实验操
1.光直接穿过小孔作过程、实
-验记录等考
15察学生是否
2.移动一张卡纸掌握本环节
知识,完成
55小组实验评
价量表。
你认为光是怎样进行传
播的
7.学生分组探索实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8.学生分享实验现象,完成实验记录单。
预设:当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时,打开手电筒,
光源会通过这三个小孔,在第四张纸屏上留下光
斑。当移动第二张卡纸时,手电筒的光源通过第一
张卡纸上的小孔,光斑落到第二张卡纸上。
9.小组展示实验记录单,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光
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及光行进
的路线
1.光直接穿过小孔
2.移动一张卡纸L:卷
你认为光是怎样进行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播的
(三)研1.鼓励学生小组内分享交流纸屏上的光斑在卡纸通过讨论,使教师观察学
讨移动前后有什么变化?并解释这一现象。学生感受到生是否积极
预设:移动卡纸后,光通过第一个小孔后,落到第光对人类生参与课堂讨
二张卡纸上,第二张卡纸上出现光斑,纸屏上没有产生活的重论及对于光
光斑,这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要性。对生活影响
2.鼓励学生利用光传播的道理,简单解释“未见的认知情
其人,先闻其声”的道理,是不是声音比光传播的况。
速度快?与声音的传播相比,光的传播有什么特
点。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师小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而光则是以直
线形式传播的,从光的传播角度看,“未见其人”是
由于光路被阻断造成的。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
传播速度。
(四)生1.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尝试解释手电筒的光结合生活实教师观察学
活应用照到了鸟窝中,却看不到鸟窝中小鸟的原因。际,引导学生生是否积极
预设:可能是光在传播过程中被什么东西挡住了,运用所学知参与课堂讨
所以我们看不到小鸟。识进行分析,论及对于光
3.学生举例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并解释能加深学生的传播方式
现象?对于“光沿直问题的认知
排队看齐线传播”的理情况。
3.播放视频了解小孔成像现象。解。
(五)知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知识点。帮助学生学教师通过学
识总结会设计思维生回答,了
导图,通过导解学生对本
图总结归纳课知识的掌
本节课内容。握情况。
四、成果集成
学生能够设计实验并验证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并能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生
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五、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一、填空题
1.我们在幕前,能够听到幕后说话人的声音,却看不到说话的人。这是因为
光O
2.在做验证光是直线传揩的实验时,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时,手电筒的光才能
在纸屏上形成光斑。
二、判断题
1.舞台上的灯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快得多,所以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声。()
3.太阳光向四面八方传搭,每一束光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三、选择题
1.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原因是()。
A.青蛙视力不好B.光沿直线传播C.天空只有井口大小
2.排纵队时,如果后一位同学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就表示队伍排整齐
了,这是因为()。
A.光的速度很大B.光沿直线传播C.光能绕过前一位同学
3.下列现象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A.皮影戏B.小孔成像C.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听到雷鸣声
【综合实践类作业】
思考夜晚,我们打开电灯,房间里立刻变得亮堂堂的。光是怎样照亮整个房间的?
答案:
一、填空题
1.是沿直线传播的
2.同一直线
3.光源
二、判断题
1.X;2.V3.J;
三、选择题
LB;2.B;3.C
七、板书设计
2.光是怎样传播的
猜测----->实验验证
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七、教学反思
本课学生经历了问题导入、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探究、总结结论、生活应用等科
学探究环节。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并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从而能很顺利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直观现象。
3.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1.知道光在受到一个物体或一种物质的影响前能一更保持原方向传播。
2.知道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
过等现象.
科学思维:1.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光遇到不同物体时所产生的不同现象;
2.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来分析、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
探究实践:1.能推测光照射到不同物体时光传播路径的变化。
2.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来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
态度责任: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
2.能够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能够根据数据和现象实事求是地进
行分析和推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光遇到不同物体时,会发生通过、部分通过和不通过等现
象。
难点:能运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来解释日食和月食现象。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1.任务一: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的探索实验。
小组实验评价量表1
项目评价任务评分标准评分
用对比实1.按要求探索光能0★:不能按实验步骤要求操作、不能举一
验的方法否透过透明、半透反三,现象不明显无法得出正确结论正确。()★
探索光照明、不透明物体。1★:能按实验步骤要求操作、不能举一反
射透明、2.得出光是否能被三,现象不明显无法得出正确结论正确。
半透明和这些物体遮挡的结2★:能按实验步骤要求操作、不能举一反
不透明物论Q三,现象明显结论正确,解释清晰。
体的现象3.能举一反三3★:能按实验步㈱要求操作、能应用身边
物体举一反三,现象明显结论正确,解释清
晰。
4.任务二:光照射烟雾的探索。
小组实验评价量表2
评价项目评价任务评价标准评价等级
光照射烟能得出光是1.能注意运用对比法,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操
雾的探索沿直线传播作细节习惯良好,能够解释实验现象并能涉及()★
实验。的,传播过到光的吸收及反射等现象得5星
程中是会受2.能运用对比法,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操作细
到物体阻碍节习惯良好,不能解释实验现象4星
的。3.能运用对比法,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操作细
节习惯差,不能解释实验现象3星
4.能运用对比法,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操作
细节习惯差,不能解释实验现象2星
5.不能运用对比法,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操
作细节习惯差,不能解释实验现象1星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设计意图效果评价
(一)复习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是直线传播教师观察
情境导的。当于电筒的光照射入树洞时,没有照射到小鸟,那激发学生学生的活
入么光是不是以直线的方式穿过大树一直传播下去呢?对光的传动参与程
学生自由回答。播方式的度及回
预设学生回答:不能,树干挡住了光。探知欲望。答,给与
师: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树干会挡住手电筒的光?其学生及时
他物体也会挡住光吗?怎么证明呢?的鼓励。
学生:作出猜想:树干很粗,很壮,能挡住光,可以用
模拟实验方法来证明。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
吗》?
(二)探索活动1: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的探索活动一:活动一:
探究活1.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证明光的传播会遇到羽碍,无引导学生教师通过
动法传播下去。运用生活学生的实
2.小组汇报交流。预设:黑暗状态下的光束,被物体遮尝试对探验操作过
挡后,中断传播,就无法看到光束等究实验作程、实验
3.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与肯定评价。出正确得记录等考
并再次提出问题:是不是光照射到所有物体上都会被遮预测。实验察学生是
挡呢?中能注意否掌握本
4.学生猜想:不是,有些物体会透光,比如:玻璃、我科学实验环节知
们透明垫板等探究的良识,完成
5.教师出示材粒玻璃、纸和书,并提出问题:我们用这好习惯,做小组实验
些物体分别模抵大树的树干,光能不能被遮挡呢?到对比实评价量表
6.学生作出预测,并记录在记录单上。验的公平lo
“光照射玻璃、纸和书的探索”记录单性。
实验物体预测实验结果
玻璃
纸
书
7.课件出示9E验注意事项:
①让教室保持黑暗环境,关灯拉窗帘,使手电筒的光是
唯一光源。
②保证手电筒的光的强弱、到遮挡物的距离、观察者观
察的角度都要一样等
③重点观察能否看清前方杯子的细节。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空间与构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结构力学(I)》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师范大学《高级俄语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典型企业云平台搭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工作师职业辅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安康市2025届高三元月三诊一模历史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2025届小升初数学重难点模拟卷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市东仪中学2025届三校初三联合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搜狗知识图谱
- 陕西省铜川一中2025届高三期末试题含解析
- 英语人教新起点(一起)四年级下册-Unit 3 Lesson 2 Travel plans教学设计
- SONYα300α350使用手册
- 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看图写话专项加深练习题含答案
- 海外专家部分项目简介
- 医疗美容主诊医师备案服务指南
- 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接工艺技术评定管理标准
- 集装箱吊装方案(共5页)
- 基于自适应滤波对音频信号的处理详解
- 油浸式变压器工艺文件汇编
- 并网前设备电气试验继电保护整定通讯联调完整资料
- 南方科技大学机试样题练习南方科技大学样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