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还有一种友谊叫“高山流水遇知音”,主人公是伯牙和钟子期。“患难之时见真情”,主人公是管仲和鲍叔牙。友谊是什么?“只要见面就抬杠”,主人公是庄子和惠子。课前导入
1、积累文言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内容。2、体味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辩论之趣。3、感受“游濠梁”中反映的庄子生活态度。学习目标
庄子,名
,
国蒙人。
时期
家,是
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
”。政治上主张“
”。其代表作品为
,名篇《逍遥游》《齐物论》。
《庄子》亦称
,《庄子》一书是
及其
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北冥有鱼》选自内篇中的
。《逍遥游》是《庄子》内篇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本文选自外篇中的
。周宋战国哲学道家
老庄无为而治《庄子》《南华经》庄子后学《逍遥游》《秋水》知识回顾
惠子即惠施,宋国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子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人物链接庄惠二人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经常互相抬杠,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庄子的挚友。人物链接
这段文字节选自《庄子集释》中的《秋水》,由中华书局1961年版出版,题目为编者所加。庄子将富贵荣华视作破旧的鞋履,淡泊名利,追求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因此,他很难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而惠子,作为庄子为数不多的知己之一,是其难得的谈得来的朋友。两人均擅长辩论,辩才犀利,思想深邃,且都有着广博的学识。对于探索知识和人生哲理,他们始终怀有浓厚的兴趣。本文记录的正是两人之间一次精彩的辩论。写作背景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rǔ)/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初步感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一种白色小鱼。不慌不忙,悠闲舒缓。
庄子和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这。疏通文意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疑问代词,怎么。疏通文意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了!”副词,固然。副词,本来。完全,完备。疏通文意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疑问代词,哪里。已经。助词,用于句末,表停顿,以引起下文。疏通文意①安知鱼之乐②请循其本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安定;安全古义:追溯今义:遵守,依照,沿袭古今异义字词清单一词多义固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汝心之固副词,固然副词,本来动词,巩固形容词,顽固、固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愚公移山》字词清单之是鱼之乐也子之不知鱼之乐我知之濠上也结构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于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代词,代指鱼之乐介词,到介词,在一词多义字词清单文言句式“……也”表判断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状语后置,即“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判断句倒装句字词清单省略介词“于”,即“我知之于濠上也”我知之濠上也省略句文言句式字词清单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之上围绕什么问题展开了辩论?双方各持怎样的观点?鱼之乐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庄子无从得知鱼的快乐惠子精读细研梳理对话,分角色朗读,找出这次辩论的主题与双方观点。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辩论主题: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正方]庄子:我知道鱼之乐[反方]惠子:庄子不知道鱼之乐精读细研2.品析语气,感知性情。(1)品读文中庄子与惠子的对话,体会两人的论辩逻辑及不同性格。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这里要读出庄子悠然自得的、愉悦的语气。“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无疑而问,显然惠子认定庄子不可能知道“鱼乐”,因此要读出惠子反问中带着肯定,甚至是有意刁难的、咄咄逼人的语气。“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不正面回答,而是以问对问,要读出庄子针锋相对但又从容不迫的语气。
精读细研惠子发难:“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体会惠子对庄子的诘问,思考一下他推理的依据是什么?惠子认为:只有个体本身才能够体会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
不乐?精读细研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体会庄子的回答,思考一下他使用的逻辑前提与上一问惠子的逻辑前提有不同吗?在惠子的前提下反问。乐?
不乐?round1
庄子
胜精读细研如果你是惠子,你如何用庄子的逻辑打败庄子?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我不知子不知鱼之乐?”……小结:庄子的逻辑实际上连同自己观点也反驳了,只是暂时化解了危机。精读细研2.品析语气,感知性情。(1)品读文中庄子与惠子的对话,体会两人的论辩逻辑及不同性格。“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惠子前半句是一个让步,后半句则以庄子的逻辑发起气势汹汹的反攻,最后的“全矣”则表现出一种胜券在握的得意。“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依然不正面回答,而是将辩论拖回原点,然后巧妙地偷换概念,跳出论辩,自我显现出胜利的姿态,语气依然是缓和、冷静、从容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精读细研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矣,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惠子为什么可以说“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从逻辑上看,至此惠子是否可以胜利结束这次辩论?用庄子自己的道理,来反驳庄子,体现了惠子很会逻辑推理。巧解连环乐?
不乐?精读细研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安知鱼之乐”在庄子和惠子口中意思一样吗?安怎么哪里乐?
不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偷换概念round2
庄子
胜精读细研
庄子把“安知”,解释成“哪知道”或“怎么知道”(方式),而惠子本意是“怎么能知道(可能性)”。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机智灵活跃然纸上。精读细研在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中,你认为谁是胜利者?请谈谈你的看法。观点一: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却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精读细研观点二: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在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中,你认为谁是胜利者?请谈谈你的看法。精读细研观点三:各有各的道理。从两人的思想、性格来看,惠子好辩,对于事物更多是抱着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而庄子则是带着欣赏的态度来看待事物的,因此他们的看法完全不同。他们各有各的道理,无所谓谁是胜利者。在庄子和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中,你认为谁是胜利者?请谈谈你的看法。精读细研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即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文中的“鱼之乐”,其实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偏重于知识性的判断,论辩语言严密,逻辑性强,对事物的认知持以寻根究底的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惠子精读细研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庄子和惠子这对好友的性格差异。(1)惠子好辩,重逻辑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2)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事物持艺术欣赏的心态。对于外界的认识,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移情于物,物我两忘。庄子道家代表推崇自然惠子名家代表追求现实精读细研庄子为什么非常固执地认为鱼儿是快乐的?这和庄子超然的思想境界有关。他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庄子觉得天地与我同乐,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也就是道家的“天人合一”境界。他认为鱼“乐”,这其实是他愉悦境界的投射与外化。庄子道家代表推崇自然精读细研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的是谁?为什么?示例一: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示例二: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对于事物有着寻根问底的认知态度。精读细研1.精彩的论辩艺术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写作特色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与幽默。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论辩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写作特色庄子一生崇尚自由、追求天性,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呢?本文通过记叙庄子与惠子围绕着“鱼之乐”而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辩论风格,也表现了庄子“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我们应以一种诗意的眼光、从容闲适的心境来看待世界。主旨探究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发出感叹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首先发难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反唇相讥惠子:我不知子,子不知鱼,全矣——逻辑推断庄子:循其本,知之濠上——回转话题机智巧辩板书设计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1.下列对句子中画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B.子固非鱼也(本来)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安全)
D.请循其本(追溯)解析:C项有误,全:完全,完备。随堂检测2.下列画线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人恒过,然后能改 B.惠子相梁C.心乐之 D.我知之濠上也解析:A项的“过”:犯过错,名词作动词;B项的“相”:作宰相,名词作动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行合同范本
- 施工合同内容的修订与公告
- 人力资源专员录用合同
- 喷洒除草剂安全协议书(2篇)
- 中医护理八项操作
- 2025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大家的“朋友”》说课课件
- 不动产审核责任协议
- 中专汽车钣金课件
- 健身俱乐部保证金合同
- 汽车漆面修复及保养协议
-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申请表(样表)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海建桥学院)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 外研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三Unit1随身课本-Understandingideas01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一章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概述
- 口袋妖怪白金详细图文攻略(整理全)
- GB/T 9575-2013橡胶和塑料软管软管规格和最大最小内径及切割长度公差
- GB/T 7588.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
- GB/T 6495.2-1996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
- GA/T 950-2019防弹材料及产品V50试验方法
-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 化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