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部分地区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汇编文言文
阅读(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
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体乾,字子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
太监鲍忠卒其党李庆为其侄鲍恩等八人乞迁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
三人。
帝以财用绅,诏廷臣集议。多请追宿逋,增赋额。体乾独上奏曰:
“苏轼有言:‘丰财之道,惟在去其害财者。'今之害最大者有二,冗
吏、冗费是也。本朝自成化五年,武职巳逾八万。合文职,盖十万余。
多一官,则多一官之费。请严敕诸曹,清革冗滥,减俸将不毙。又闻
光录库金,自嘉靖二十一年以后,供亿日增。内监干没狼籍,辄转鬻
市人C其他诸曹,侵盗尤多c宜著为令典.岁终使科道臣会计之.以
清冗费。二冗既革,国计自裕。”于是部议请汰各监局人匠。从之。
诏取太仓银三十万两。体乾言:“太仓银所存三百七十万耳,而
九边年例二百七十六万有奇,在京军粮商价百有余万。蓟州、大同诸
镇例外奏乞不与焉。若复取以上供,经费安办?“帝不听。体乾复奏:
“今国计细乏,大小臣工所共知。今尽以供无益费,万一变起仓卒,
如国计何?”于是给事中李已、杨一魁交章乞如体乾言,阁臣李春芳
等皆上疏请,乃命止近十万两。
诏市绵二万五千斤,体乾请俟湖州贡。帝不从,趣之急。给事中
李已言:“三月非用绵时,不宜重扰商户。”体乾亦复争,乃命止进万
斤。逾年,体乾乞承运库减税额二十万,为中官崔敏所格,不得请。
是时内供已多,数下部取太仓银。体乾清劲有执,每孩争,积许帝意,
竟夺官。
赞日:明之中叶,边防堕,经费乏。当时任事之臣,能留意于此
者鲜矣。若刘体乾之属,庶几负经济之略者。就其设施与其所建白,
究而行之,亦补苴一改而已,况言之不尽行,行之不能久乎!
(节选自《明史刘体乾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卒/其党李庆为其侄/鲍
恩等八人乞迁/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三人/
B.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卒/其党李庆为其侄鲍恩
等八人乞迁/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三人/
C.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太监绝心平/其党李庆为其侄/鲍
恩等八人乞迁/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三人/
D.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军/其党李庆为其侄鲍恩
等八人乞迁/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三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况,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曹,即各官署,也指各官署的官贝。“曹”是古代分科办事
的部门。
B.库金,库藏的金帛。“库”与“仓”是明朝设置的贮存财产物
资的府库。
C.干没•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文中指太监暗中侵吞宫中财物C
D.中官,在京城任职的官员,和文中的“廷臣”“阁臣”意思相
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财用不足的困难,多数朝臣认为应该追讨拖欠的税赋,增
加赋税的数额,只有刘体乾建议要从革除冗吏冗费入手。
B.内监和各署官员侵吞财物的现象比较严重,刘体乾认为应该制
定法令加以约束,并实行年终核算制度来节省开支。
C.刘体乾以太仓银首先要供给边防经费开支为由,两次劝谏,并
争取其他大臣附议,迫使皇帝放弃支用三十万两太仓银。
D.皇帝诏令购买二万五千斤绵,刘体乾奏请等候湖州的进贡,给
事中李已也劝谏说,在三月购买会加重商户的负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尽以供无益费,万一变起仓卒,如国计何?
②体乾清劲有执,每疏争,积忤帝意,竟夺官。
(5)“赞”是史传结尾用来评论人物、事件的文字。请概括本文
的“赞曰"部分对刘体乾的评价要点。
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陵令刘君遗爱碑
刘禹锡
泾水东行注白渠,酶而为三,以沃关中,故秦人常得善岁。案《水
部式》:决泄有时,吠会有度,居上游者不得携泉而专其腴。每岁少
尹一人行视之,以诛不式。兵兴以还,寝失根本。泾阳人果拥而专之,
公取全流,浸原为畦,私开四窦,泽不及下。泾田独肥,他邑为枯。
地力既移,地征如初。人或赴诉,泣迎尹马。而上泾之腴皆权幸家,
荣势足以破理,诉者覆得罪。由是咋舌不敢言,吞冤含忍。
长庆三年,高陵令刘君励精吏治,视人之痪如痕疽在身,不忘决
去。乃修故事,考式文暨前后诏条。又以新意请更水道入于我里。请
杜私窦,使无弃流;请遵田令,使无越制。别白纤悉,列上便宜。掾
吏依违不决°居二岁.距亲历元年,端士郑覃为京兆,秋九月,始具
以闻。事下丞相、御史。御史属元谷实司察视,持诏书诣白渠上,尽
得利病,还奏青规中。上以谷奉使有状,乃俾太常撰日,京兆下其符。
司录姚康,士曹掾李绍实成之,县主簿谈孺直实董之。冬十月,百众
云奔,愤与喜并。揆功什七八而泾阳人以奇计赂术士上言白渠下高祖
故墅在焉子孙当恭敬不宜以畚铺近阡陌。上闻,命京兆立止绝。
君驰诣府控告,具发其以赂致前事。又谒丞用,请以颗血污车菌。
丞相彭原公敛容谢曰:“明府真爱人,陛下视元元无所吝,第未周知
情伪耳。”即入言上前。翌日,果有诏许讫役。
仲冬,新渠成。涉季冬二日,新堰成。两涯夹植杞柳万本,下垂
根以作固,上生材以备用。仍岁旱渗,而渠下田独有秋。渠成之明年,
泾阳、三原二邑中,又拥其冲为七堰以折水势,使下流不厚。君诣京
兆索言之,府命从事苏特至水滨,尽撤不当拥者,由是邑人享其长利,
生子以刘名之。
君讳仁师,字行舆,彭城人。少好文学,亦以筹画干东诸侯,遂
参幕府。历尹剧县,皆以能事见陟,率不时而迁。
(节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九)
10.下列对文中国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揆功什七八/而泾阳人以奇计/赂术士/上言白渠下/高祖故量
在焉/子孙当恭敬/不宜以畚铺近阡陌/
B.揆功什七八/而泾阳人以奇计赂术士上言/白渠下/高祖故墅
在焉/子孙当恭敬/不宜以畚铺近阡陌/
C.揆功什七八/而泾阳人以奇计赂术士/二言白渠下/高祖故墅
在焉/子孙当恭敬/不宜以畚铺近阡陌/
D.揆功什七八/而泾阳人以奇计/赂术士上言/白渠下/高祖故墅
在焉/子孙当恭敬/不宜以畚铺近阡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式,就是上文的《水部式》,是唐代政府颁行水利管理法规,
内容包括农田水利管理等。
B.以颗血污车茵指用脑门的血染污车垫,刘君以直白夸张的言
辞表明了他为百姓谋福利的决心C
C.堰,拦水用的麦坝。依《水部式》,文中“拥其冲为七堰以折
水势”是损人利己的违法行为。
D.讳,表示避称尊长名字,与《儒林外史》中“贵府老爷范讳
进”的“讳”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对泾水原本有很高的监管力度,每年派官员巡视,查处
不规范的取水行为,后因战争而废弛。
B.刘仁师任高陵县令后,了解到百姓的无水之苦,决心开挖新
渠让水流入高陵县,以惠及境内百姓。
C.刘仁师在得知工程被停工后,骑快马先后向京兆府、丞相和
皇帝控告,揭发泾阳豪门的卑劣做法。
D.新渠完工后,渠岸又栽种了很多树,用来固土培堤,即便是
连年干旱,渠下的田地仍可以有收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府真爱人,陛下视元元无所吝,第未周知情伪耳。
(2)历尹剧县,皆以能事见陟,率不时而迁。
14.简要概括刘仁师在高陵励精吏治、修整水渠的背景。
江苏省无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后崩。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吕王产为相国,皆居长安中,聚兵
以威大臣,欲为乱。朱虚侯章以吕禄女为妇,知其谋,乃使人阴出告
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朱虚侯、东牟侯为内应,以诛诸吕,因立齐
王为帝。
齐王既闻此计,以驷钧为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悉发国
中兵。使祝午东诈琅邪王曰:“吕氏作乱,齐王发兵欲西诛之。齐王
自以儿子,年少,不习兵革之事,愿举国委大王。大王自高帝将也,
习战事。齐王不敢离兵,使臣请大王幸之临苗见齐王计事,并将齐兵
以西平关中之乱。"琅邪王信之,以为然,乃驰见齐王。齐王与魏勃
等因留琅邪王,而使祝午尽发琅邪国而并将其兵。琅邪王刘泽既见欺,
不得反国,乃说齐王F,齐悼惠王高皇帝长子,推本言之,而大王高
皇帝适长孙也,当立。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泽于刘氏最为长年大
臣固待泽决计今太王留泽无为也不如使泽入关计事齐王以为然乃益
具车送琅邪王。
琅邪王既行,齐遂举兵西攻吕国之济南。于是齐哀王遗诸侯王书
日:“高帝平定天下,王诸子弟,悼惠王于齐。悼惠王薨,惠帝使留
侯张良立臣为齐王。惠帝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高帝所
立,又杀三赵王,灭梁、燕、赵以王诸吕,分齐国为四。忠臣进谏,
上惑乱不听。今高后崩,皇帝春秋富,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诸侯。
今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今寡人
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
汉闻齐发兵而西,相国吕产乃遣大将军灌婴东击之。灌婴至荥阳,
乃谋曰:“诸吕将兵居关中,欲危刘氏而自立。我今破齐还报,是益
吕氏资也J乃留兵屯荥阳,使使喻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
之变而共诛之。齐王国之,乃西取其故济南郡,亦屯兵于齐西界以待
约。
吕禄、吕产欲作乱关中,朱虚侯与太尉勃、丞相平等诛之。朱虚
侯首先斩吕产,于是太尉勃等乃得尽诛诸吕。而琅邪王亦从齐至长安。
大臣议欲立齐王,而琅邪王及大臣曰:“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
冠者也。方以吕氏故几乱天下,今又立齐王,是欲复为吕氏也。代王
母家薄氏,君子长者;且代王又亲高帝子,于今见在,且最为长。以
子则顺,以善人则大臣安。”于是大臣乃谋迎立代王,而遣朱虚侯以
诛吕氏事告齐王,令罢兵。
王既罢兵归,而代王来立,是为孝文帝。
(选自《史记•齐悼惠王世家》,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泽于刘氏最为长年大臣/固待泽
决计/今大王留泽无为也/不如使泽入关计事/齐王以为然/乃益具车/
送琅邪王。
B.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泽于刘氏最为长年/大臣固待泽决
计/今大王留泽无为也/不如使泽入关计事/齐王以为然/乃益具车送
琅邪王C
C.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泽于刘氏最为长年/大臣固待泽
决计/今大王留/泽无为也/不如使泽入关计事/齐王以为然/乃益具车
/送琅邪王。
D.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泽于刘氏最为长年大臣/固待泽决
计/今大王留/泽无为也/不如使泽入关/计事齐王以为然/乃益具车送
琅邪王。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相国,相是辅助之意,国指诸侯国,文中相国即指辅佐诸侯
处理事务的执政官员。
B.春秋,本指春与秋二季,用来表示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文
中此处指执政时间长。
C.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齐哀王以此
自称表示自己应为帝。
D.孝文,是汉文帝的谥号。人死前不称谥,文中称代王即位为
孝文帝是著史者视角。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后去世后,吕禄、吕产聚集军队,想要发动叛乱;朱虚侯
则想联合东牟侯,诛杀诸吕,立齐王为帝:吕氏外戚与刘氏宗族权力
斗争激烈。
B.高后当政时,擅权用事,听信诸吕谗言而废诸王,先后杀死
三位赵王,将梁、燕、赵等国封给诸吕,又分齐国为四部分,以此削
弱刘姓势力。
C.琅邪王与齐王斗智斗勇,在齐王以诈将自己扣留齐地,无法
返回封国时,他巧妙哄劝齐王放自己去长安,并在迎立代王时发挥了
重要作用。
D.灌婴受命去拦击齐兵,但他不愿助力诸吕,就晓喻齐王及诸
侯与之联手,等待时机讨伐吕氏,太尉周勃等则协助朱虚侯诛杀了乱
政头目吕产。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王自以儿子,年少,不习兵革之事,愿举国委大王。
(2)今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
危。
12.诸吕被灭后,大臣们为什么最终迎立代王而非齐王?请简要
分析。
江苏省南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代所宝莫如因,因则无敌。禹通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因水之
力也。舜三徙成国,而尧授之禅位,因人之心也。汤、武以千乘制夏、
商,因民之欲也。武王使人候殷,反报岐周曰:“殷其乱矣。"武王日:
“其乱焉至?"对曰:“谗慝胜良武王曰:“尚未也。”又往,反报
曰:“其乱甚矣J武王曰:“焉至?”对曰:“百姓不敢诽怨矣。”故
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其无与为敌也
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武王至细水,殷使胶鬲候周师,武王见之。胶鬲
曰:“西伯将何之?无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将之殷也。”胶鬲
曰:“曷至?”武王曰:“将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报矣」胶鬲行。
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辍。军师皆谏曰:“卒病,请休之。”武
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不
信也。胶鬲不信也,其主必杀之。吾疾行,以救胶鬲之死也。”武王
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陈矣。至殷,因战,大克之。此武王之义也。
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适令武王不耕而获。武王
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殷长者对曰:“王
欲知之,则请以日中为期「武王与周公旦明日早要期,则弗得也。
武王怪之,周公日:“吾已知之矣。此君子也。取不能其主,有以其
恶告王,不忍为也。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已
以此告王矣J
(节选自《吕氏春秋・贵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
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B.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
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C.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
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D.故选车三百/虎贲三千/朝要甲子之期而/纣为禽/则武王固知
其无与为敌也/因其所用何敌之/有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禅位,古代君王将首领之位禅让给贤人。文本中提到的尧、
舜、禹依次禅让,传为佳话,体现了上古中国的民主制度。
B.千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
兵车的多少来衡量。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二
C.西伯,爵位,周代的爵位依次分为公、伯、侯、子、男五等,
均世袭。西伯一般指周文王姬昌,文中指的是周武王。
D.甲子,干支之一,顺序为第一个。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文中“甲子”用来廿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王运筹帷幄,善于利用敌方弱点,看准殷商混乱的时机,
举兵伐纣,获得成功。
B.武王重诺守信,告诉胶鬲到达殷都郊外的日子后,不顾劝阻,
日夜兼程,准时到达。
C.武王礼贤下士,虚心向长者询问殷商亡国的原因;长者在约
定的时间内告诉了他。
D.作者认为禹、舜、汤、武等先贤的成功,与他们善于凭借外
物、因势行事等分不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已令胶鬲以甲子之期报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胶鬲
不信也。
(2)人为人之所欲,己为人之所恶,先陈何益?
14.殷商灭亡的内部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江苏省南通市如冻县、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
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父早亡,母何更行,见养祖母。
治《春秋左传》,博览五经,多所通涉。机警辨捷,辞义响起。事祖
母以孝闻,其侍疾则泣涕侧息,日夜不解带,膳饮汤药,必过目尝口。
本郡礼命,不应。州辟从事、尚书郎、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
大同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为主簿,及书招,欲与相见,
皆不往。以祖母年老,心在色养,拒州郡之命,独讲学,立旌授生。
武帝立太子,征为洗马。诏书累下,郡县相逼c于是密上疏曰:“臣
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
母刘愍臣孤弱,躬见抚养。……臣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
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
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武帝览之,曰:“密不空有名也!”
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下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及祖母卒,服终,徙尚书郎,为河内温令。敷德陈教,政化严明。
太傅柜平侯羊公薨,无子,帝令宗子为世子嗣之,不时赴丧。密遣户
曹赍钱推毂遣之。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责求供给,吏民患之。密至,
中山王过县,征刍葵薪蒸。密笺引“高祖过沛,宾礼老幼,桑梓之供,
一无烦费。伏惟明王孝思惟则,动识先戒,本国望风,式歌且舞,诛
求烦碎,所未闻命。”后诸王过,不敢烦温县盗贼发河内余县不敢近
温追贼者不敢经界陇西王司马子舒深敬友之而贵势之家惮其公直密
去官,为州大中正。性方亮,不曲意势位者,左迁汉中太守。诸王多
以为冤。一年,去官。年六十四卒。
著《述理论》,论中和仁义、儒学道化之事,凡十篇。安东将军
胡黑与皇甫士安深善之。寿良、李骥与陈承祚相长短,密公议其得失
而切责之。常言:“吾独立于世,顾景为畴,而不惧者,心无彼此于
人故也
密同时蜀郡高玩,字伯珍,受学于太常杜顼,术艺微妙,博闻强
识,清尚简素。少与密齐名,官位相比。大同后,察孝廉,除曲阳令。
单车之县,移檄县纲纪,不使遣抑c征为太史令,送者亦不出界,朝
廷称之。方论大用,会卒。
(节选自《华阳国志》)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敢烦温县/盗贼发河内余县/不敢近温/追贼者不敢经界/陇
西王司马子舒深敬友之/而贵势之家/惮其公直/
B.不敢烦温县/盗贼发河内/余县不敢近温/追贼者不敢经界/陇
西王司马子舒深敬友之/而贵势之家惮其公直/
C.不敢烦温县/盗贼发河内/余县不敢近温/追贼者不敢经界/陇
西王司马子舒深敬友之/而贵势之家/惮其公直/
D.不敢烦温县/盗贼发河内余县/不敢近温/追贼者不敢经界/陇
西王司马子舒深敬友之/而贵势之家惮其公直/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机警辨捷,辞义响起—椁止响腾,余韵徐歇
B.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人一肇锡余以嘉名
C.论中和仁义、儒学道化之事,凡十篇庭中始为篱,已为
墙,凡再变矣
D.独立于世,顾景为畴—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闻名当时。祖母生病后,他就哭泣流泪,
侍候时侧身呼吸,甚至不敢大口出气,内心忧惧不安。
B.太傅祖平侯羊公去世后,因其无子,皇帝令其宗子为世子,
临时赴丧。李密派遣部下带着钱财,然后推车送他离开。
C.李密认为中山王过境时要求烦碎,所以希望他表达孝思要遵
守先王法则,行为举止牢记先贤告诚,要学习效法高祖。
D.高玩与李密年轻时齐名,官位相比更高。其被举荐为孝廉,
任曲阳令,乘单车赴任,发文书要求县里不得派人迎接。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2)寿良、李骥与陈承祚相长短,密公议其得失而切责之。
14.文中多处征引李密的相关语句,请据此概括他为人为官的准
则C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语文
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斯者,魏桓子之孙也,是为文侯。文侯以、子夏、田子方为师,
每过段干木之庐必式。四方贤士多归之。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
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
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于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
能与之争。文侯与田子方饮,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
笑,文侯日:“何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乐官,不明乐音。今
君审于音,臣恐其聋于官也。”文侯曰:“善文侯谓李克曰:“先生
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则璜,二子何如?”
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J文侯日:
“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
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
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J李克出,见翟璜。翟璜
日:“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
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
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
傅,臣进屈侯船。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
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
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
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
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日:“璜,鄙人也,失
对,愿卒为弟子!”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元弟也不敢闻命/赵借
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
B.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
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
C.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日/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
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
D.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
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侯,“文”是魏斯的谥号。谥号是一种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
用来称颂死者的功绩。
B.三晋,指战国时期的韩、赵、魏,因为这三国是在瓜分晋国
后建立的,故被称为“三晋
C.阙门,古代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之间的位置,“阙门之
外”就是朝堂之外的意思。
D.千钟,指优厚的俸禄。钟是古代的一种称量单位,与前文中
出现的“钟”意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文侯礼贤尊士,视卜子夏、田子方为师,即使经过段干木
的家也要行礼,天下的很多贤士都前来归附,魏国由此成为三晋中的
大国。
B.魏文侯听出钟声不协调,而田子方认为君王不必精通音乐,
应当注重选拔任用官员,担负起国君应有的职责,魏文侯对此表示认
同。
C.李克以自己地位卑疏为借口,不愿就宰相人选一事表明看法,
但是在得到魏文侯的劝勉后,他提出了选人的标准,发挥了重要作用。
D.虽然翟璜对李克有举荐之恩,但是李克并没有因此偏袒翟璜,
而是委婉地向魏文侯推荐魏成担任宰相,翟璜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愤怒。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
(2)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
14.魏文侯在听取李克的建言之后,为什么会选择魏成担任宰相?
文言文阅读
江苏省常州市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刘体乾,宇子元。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
太监鲍忠卒其党李庆为其侄鲍恩等八人乞迂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
三人。
帝以财用细,诏廷臣集议。多请追宿逋,增赋额。体乾独上奏曰:
“苏轼有言:‘丰财之道,惟在去其害财者。'今之害最大者有二,冗
吏、冗费是也。本朝白成化五年,武职巳逾八万。合文职,盖十万余。
多一官,则多一官之费。请严敕诸曹,清革冗滥,减俸将不赞。又闻
光录库金,自嘉靖二十一年以后,供亿日增。内监干没狼籍,辄转鬻
市人。其他诸曹,侵盗尤多。宜著为令典,岁终使科道臣会计之,以
清冗费。二冗既革,国计自裕。”于是部议请汰各监局人匠。从之。
诏取太仓银三十万两。体乾言:“太仓银所存三百七十万耳,而
九边年例二百七十六万有奇,在京军粮商价百有余万。蓟州、大同诸
镇例外奏乞不与焉。若复取以上供,经费安办?”帝不听。体乾复奏:
“今国计细乏,大小臣工所共知。今尽以供无益费,万一变起仓卒,
如国计何?”于是给事中李已、杨一魁交章乞如体乾言,阁臣李春芳
等皆上疏请,乃命止近十万两。
诏市绵二万五千斤,体乾请俟湖州贡。帝不从,趣之急。给事中
李已言:“三月非用绵时,不宜重扰商户。”体乾亦复争,乃命止进万
斤。逾年,体乾乞承运库减税额二十万,为中官崔敏所格,不得请。
是时内供已多,数下部取太仓银。体乾清劲有执,每孩争,积许帝意,
竟夺官。
赞日:明之中叶,边防堕,经费乏。当时任事之臣,能留意于此
者鲜矣。若刘体乾之属,庶几负经济之略者。就其设施与其所建白,
究而行之,亦补苴一改而已,况言之不尽行,行之不能久乎!
(节选自《明史刘体乾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卒/其党李庆为其侄/鲍
恩等八人乞迁/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三人/
B.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卒/'其党李庆为其侄鲍恩
等八人乞迁/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三人/
C.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太监绝心平/其党李庆为其侄/鲍
恩等八人乞迁/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三人/
D.授行人/改兵科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军/其党李庆为其侄鲍恩
等八人乞迁/帝已许之以体乾/言止录三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况,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曹,即各官署,也指各官署的官贝。“曹”是古代分科办事
的部门。
B.库金,库藏的金帛。“库”与“仓”是明朝设置的贮存财产物
资的府库。
C.干没,侵吞公家或别人的财物,文中指太监暗中侵吞宫中财物。
D.中官,在京城任职的官员,和文中的“廷臣”“阁臣”意思相
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财用不足的困难,多数朝臣认为应该追讨拖欠的税赋,增
加赋税的数额,只有刘体乾建议要从革除冗吏冗费入手。
B.内监和各署官员侵吞财物的现象比较严重,刘体乾认为应该制
定法令加以约束,并实行年终核算制度来节省开支。
C.刘体乾以太仓银首先要供给边防经费开支为由,两次劝谏,并
争取其他大臣附议,迫使皇帝放弃支用三十万两太仓银。
D.皇帝诏令购买二万五千斤绵,刘体乾奏请等候湖州的进贡,给
事中李已也劝谏说,在三月购买会加重商户的负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尽以供无益费,万一变起仓卒,如国计何?
②体乾清劲有执,每疏争,积忤帝意,竞夺官。
(5)“赞”是史传结尾用来评论人物、事件的文字。请概括本文
的“赞曰"部分对刘体乾的评价要点。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句意、虚词
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
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杳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
项和原文进行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
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
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
“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
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
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解答】(1)“鲍恩”为李庆侄子的名字,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C;“帝已许之”主谓宾俱全,“之”为“许”的宾语,此处应断开,
排除Do故选:Bo句意:授封行人,改派兵部给事中。司礼太监鲍
忠去世,他的党羽李庆替他的侄子鲍恩等八人请求升迁。皇帝已经同
意,因为刘体乾的谏言只录用了三人。
(2)D.“中官,在京城任职的官员,和文中的‘廷臣‘‘阁臣’
意思相近”表述错误,“中官”意为“宦官”,与文中的“廷臣”“阁
臣”意思不同。
(3)C.”并争取其他大臣附议,迫使皇帝放弃……”表述错误,
由原文“于是给事中李已、杨一魁交章乞如体乾言,阁臣李春芳等皆
上疏请,乃命止进十万两”可知,其他大臣的附议为自然之举,并非
刘体乾的争取。而且皇帝并未完全放弃支用太仓银,只是少支用了,
由原来的三十万两改为十万两。
(4)①尽:全部;以:用来;仓卒:变故;计何:怎么办。句
子翻译为:现在(如果)全部用来供给没有用处的事花费,万一突然
发生变故,国家将怎么办呢?
②执:坚持;积:屡屡;忤:拂逆;竟:最终;夺:被剥夺。句
子翻译为:刘体乾清正刚直坚持原则,经常上疏争辩,屡屡拂逆皇帝
的心意,最终被剥夺官职。
(5)原文“当时任事之臣,能留意于此者鲜矣。若刘体乾之属,
庶几负经济之略者”几句的意思是:当时负责事务的大臣,能够留意
到这个问题的很少。如刘体乾之类,差不多都有经邦济世的谋略。由
此可知“赞曰”部分对刘体乾的评价要点之一为:刘体乾是少数能关
注经济的官员,有治国安民的才能。
原文”就其设施与其所建白,究而行之,亦补苴一时而已,况言
之不尽行,行之不能久乎”几句的意思是:他们的设计的策略和提出
的建议,施行到位,也只能修补一时罢了,何况所建议的也没有全部
施行,施行的也不能持久啊。。由此可知“赞曰”部分对刘体乾的评
价要点之二为:他的方略得不到落实。
答案:
(1)B
(2)D
(3)C
(4)①现在(如果)全部用来供给没有用处的事花费,万一突
然发生变故,国家将怎么办呢?
②刘体乾清正刚直坚持原则,经常上疏争辩,屡屡拂逆皇帝的心
意,最终被剥夺官职。
(5)刘体乾是少数能关注经济的官员,有治国安民的才能,但
他的方略得不到落实。
参考译文:
刘体乾,字子元。嘉靖二十三年考取进士。授封行人,改派兵部
给事中。司礼太监鲍忠去世,他的党羽李庆替他的侄子鲍恩等八人请
求升迁。皇帝已经同意,因为刘体乾的谏言只录用了三人。
皇帝因财政费用不足,诏令朝廷大臣集中商议。大多数主张追索
以往拖欠的税款,增加赋税数额。唯独刘休乾上奏说:“苏轼说,'丰
财之道,只有清除那些损耗财资的东西现在最大的危害有两件,
即冗吏和冗费。本朝从成化五年,武职已经超过八万。合计文职,大
概十万多人。多一官,就多一官的费用。请皇上严格敕令各官署,清
理革除多余而滥用的官员,节省的俸禄将不可信量。我还听说光禄寺
的库存金,从嘉靖二十一年以后,供应天天增加。太监将宫中没用完
的东西侵吞了,并且往往转卖给市井中人。其他官署,侵吞盗窃更多。
应当制定明确的法令,年终派科道官核算数额,以便清除冗费。两大
冗耗革除,国家自然会富裕。”于是朝廷各部决定请求裁减各监司局
的人员匠户c皇帝依从了C
皇帝颁布诏令提取太仓的银资三十万两。刘体乾劝谏:“太仓的
银资库存三百七十万两,但是九边(明代设在北方的九个边防重镇)
的年例就达二百七十六万多,驻京师的军队的粮饷依市场价需要一百
多万两。蓟州、大同诸镇另外的奏请尚未计算在内。如果又索取供应
皇上,经费怎么筹办?”皇帝不听。刘体乾再次上奏:“现在国家财
力匮乏,是大大小小的臣僚所共知之事。现在全数供给了无益的靡费,
万一仓促问起变故,国家将怎么办呢?”这时,给事中李已、杨一魁
纷纷上书请求皇帝依循刘体乾的谏言,内阁大臣李春芳等都上奏疏恳
请,皇帝才下令只提取十万两。
皇帝颁布诏令购买二万五千斤绵,刘体乾奏请等候湖州的上贡。
皇帝没有听从,急迫催促此事。给事中李已劝谏:“三月不是用绵的
时候,不应该过分侵扰商户。”刘体乾也再度争辩,皇帝才下令只购
入一万斤。一年后,刘体乾又请求承运库减少二十万的税额,被宦官
崔敏阻挠,不能奏请皇帝。当时皇宫的供绐已经很多,屡次降旨户部
提取太仓的银两。刘体乾清正刚直坚持原则,每每上疏争辩,屡屡拂
逆皇帝的心意,最终被剥夺官职。
评议:明朝中叶,边防松弛,经费匮乏。当时负责事务的大臣,
能够留意到这个问题的很少。如刘体乾之类,差不多都有经邦济世的
谋略。他们的设计的策略和提出的建议,施行到位,也只能修补一时
罢了,何况所建议的也没有全部施行,施行的也不能持久啊。
【点评】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
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
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2.补:补出省略成分。
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
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
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
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一一串
意一一顺句c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c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c文言
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
用意译。
江苏省苏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陵令刘君遗爱碑
刘禹锡
泾水东行注白渠,醐而为三,以沃关中,故秦人常得善岁。案《水
部式》:决泄有时,妖泠有度,居上游者不得捱泉而专其腴。每岁少
尹一人行视之,以诛不式。兵兴以还,寝失根本。泾阳人果拥而专之,
公取全流,浸原为畦,私开四窦,泽不及下。泾田独肥,他邑为枯。
地力既移,地征如初。人或赴诉,泣迎尹马。而上泾之腴皆权幸家,
荣势足以破理,诉者覆得罪。由是咋舌不敢言,吞冤含忍。
长庆三年,高陵令刘君励精吏治,视人之疾如燥疽在身,不忘决
去。乃修故事,考式文暨前后诏条。又以新意请更水道入于我里。请
杜私窦,使无弃流;请遵田令,使无越制。别白纤悉,列上便宜。掾
吏依违不决。居二岁,距宝历元年,端士郑覃为京兆,秋九月,始具
以闻。事下丞相、御史。御史属元谷实司察视,持诏书诣白渠上,尽
得利病,还奏青规中。上以谷奉使有状,乃俾太常撰日,京兆下其符。
司录姚康,士曹掾李绍实成之,县主簿谈孺直实董之。冬十月,百众
云奔,愤与喜并。揆功什七八而泾阳人以奇计赂术士上言白渠下高祖
故堂在焉子孙当恭敬不宜以畚铺近阡陌。上闻,命京兆立止绝。
君驰诣府控告,具发其以赂致前事。又谒丞用,请以颗血污车菌。
丞相彭原公敛容谢曰:“明府真爱人,陛下视元元无所吝,第未周知
情伪耳。”即入言上前。翌日,果有诏许讫役。
仲冬,新渠成。涉季冬二日,新堰成。两涯夹植杞柳万本,下垂
根以作固,上生材以备用。仍岁旱沙,而渠下田独有秋。渠成之明年,
泾阳、三原二邑中,又拥其冲为七堰以折水势,使下流不厚。君诣京
兆索言之,府命从事苏特至水滨,尽撤不当拥者c由是邑人享其长利,
生子以刘名之。
君讳仁师,字行舆,彭城人C少好文学,亦以筹画干东诸侯.遂
参幕府。历尹剧县,皆以能事见陟,率不时而迁。
(节选自《全唐文》卷六百零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揆功什七八/而泾阳人以奇计/赂术士/上言白渠下/高祖故堂
在焉/子孙当恭敬/不宜以畚铺近阡陌/
B.揆功什七八/而泾阳人以奇计赂术士上言/白渠下/高祖故墅
在焉/子孙当恭敬/不宜以畚锚近阡陌/
C.揆功什七八/而泾阳人以奇计赂术士/二言白渠下/高祖故墅
在焉/子孙当恭敬/不宜以畚铺近阡陌/
D.揆功什七八/而泾阳人以奇计/赂术士上言/白渠下/高祖故蟹
在焉/子孙当恭敬/不宜以畚铺近阡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式,就是上文的《水部式》,是唐代政府颁行水利管理法规,
内容包括农田水利管理等。
B.以颗血污车茵指用脑门的血染污车垫,刘君以直白夸张的言
辞表明了他为百姓谋福利的决心。
C.堰,拦水用的堤坝。依《水部式》,文中“拥其冲为七堰以折
水势”是损人利己的违法行为。
D.讳,表示避称尊长名字,与《儒林外史》中“贵府老爷范讳
进”的“讳”用法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廷对泾水原本有很高的监管力度,每年派官员巡视,查处
不规范的取水行为,后因战争而废弛。
B.刘仁师任高陵县令后,了解到百姓的无水之苦,决心开挖新
渠让水流入高陵县,以惠及境内百姓。
C.刘仁师在得知工程被停工后,骑快马先后向京兆府、丞相和
皇帝控告,揭发泾阳豪门的卑劣做法。
D.新渠完工后,渠岸又栽种了很多树,用来固土培堤,即便是
连年干旱,渠下的田地仍可以有收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府真爱人,陛下视元元无所吝,第未周知情伪耳。
(2)历尹剧县,皆以能事见陟,率不时而迁。
14.简要概括刘仁师在高陵励精吏治、修整水渠的背景。
【答案】10.B11.B12.C
13.(1)贵县令真心仁爱百姓,陛下对待百姓也很宽厚大度,
只是并不全然了解事情的虚实真假。
(2)(刘仁师)做过很多政务繁重地方的县令,都凭能做事而被
提升,且都是不按时就(提早)升迁。
14.①泾阳豪门拦截泾水上游水流,独占其利;②其他县田地干
涸,但是赋税不减;③下游百姓上诉获罪,忍气含冤。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当工程进行到七八成的时候,泾阳豪门用诡巾买通术士上
奏皇帝说:白渠下游是唐高祖生前旧居所在地,子孙应当对它表示恭
敬,不应在此动土开渠。
“以奇计赂术士”,“以奇计”作状语修饰“赂”,中间不能断开,
排除AD。
“上言”的主语为“泾阳人”,后面内容皆为的具体内容,故“泾
阳人……上言”之间不能断开,“上言”后应断开,排除C。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能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直白夸张的言辞”错误,“以赖血污车茵”指高陵令刘君拜
谒丞相,愿撞死在车驾前,额血染车垫,也要进言,这是以委婉含蓄
的说辞表明他为百姓谋福利的决心。
故选Bo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照文章内容的能力。
C.“向……皇帝控告”错误,刘仁师没有直接向皇帝控告,原文
有“丞相彭原公敛容谢曰……即入言上前”,进宫上奏皇帝的是宰相
彭原公。
故选Co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明府”,对对方的尊称,此处可译为“贵县令视”,对
待;“元元”,百姓;“第”,只是。
⑵“剧”,政务繁重;“见陟”,被提升;“率”,都。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结合“泾阳人果拥而专之,公取全流,浸原为畦,私开四窦,泽
不及下”可概括出,泾阳豪门拦截泾水上游水流,独占其利;
结合“他邑为枯。地力既移,地征如初”可概括出,其他县田地
干涸,但是赋税不减;
结合“诉者覆得罪。由是咋舌不敢言,吞冤含忍”可概括出,下
游百姓上诉获罪,忍气含冤。
参考译文:
泾水向东流注入白渠,经过疏导分为三道水流,用来浇灌关中大
地,所以秦地百姓经常有好的年景。按《水部式》的规定:放水有一
定的时间,田间开沟引水有一定的限度,在上游的不得私自把水挡住
独占其利。每年朝廷派一名少尹到河流上游巡行视察,惩罚那些不遵
守规定的人。自从“安吏之乱”以来,(上游的人)逐渐(寝,通“寝”)
破坏了水部的章程和法令精神。居于上游的泾阳人果然开始拦水专占
其利,公然霸占了所有的水流,水浇灌在田野上形成水田,他们还私
自在河岸四处开出水沟引流,于是水就不再流到下游了。只有泾阳的
田最肥沃,其他县的田都干枯无水。田地的肥力变了,可是所征田税
钱粮却与先前一样。下游的百姓有的去上诉,哭着找上官说理。可是
上游的肥田都是当权之家的,他们依仗权势荣宠破坏公理,上诉的人
反而获罪,于是下游的百姓都咋舌不敢再说话,忍气含冤。
长庆三年,刘君任高陵县今后,发奋刷新吏治,视人民之疾苦如
同长在自己身上的毒疮,决心把它除掉。他恢复先前的惯例,考查了
水部规定的章程以及前后颁发的有关诏命,又增添了新的意见,请求
变更水道,使水流入我高陵境内;请求堵塞上游新开的渠道,使水不
致白白流失;请求遵守有关农田水利的法令,使豪强不得违反制度。
刘君把这些道理分析得非常详尽,并把便于施行的具体办法列成条文
上报京兆府。京兆府的掾吏既想依照刘君的办法,又怕得罪豪强,犹
豫不决。过了两年,到宝历元年时,正直的郑覃任京兆尹,这年九月,
他把刘君的报告上奏给皇帝。敬宗把这件事交给丞相府御史台办理,
御史台派属官元谷去件实地调查。元谷带着诏书到白渠,把利弊情况
搞得一清二楚,回京上奏宫廷(青规,指宫庭禁地或御前所铺蒲草之
席,是进谏奏事的场所)。敬宗认为元谷调查的情况属实,让太常寺
选定日子,由京兆府下达了开工修渠的公文。司录姚康,士曹掾李绍
实具体负责此事,县主簿谈孺直实际监督管理。这年冬天十月,百姓
奔走相告,悲愤与欢喜交织。当工程进行到七八成的时候,泾阳豪门
用诡计买通术士上奏皇帝说:白渠下游是唐高祖生前旧居所在地,子
孙应当对它表示恭敬,不应在此动土开渠。敬宗听说后,命令京兆府
立即停工。
刘君骑快马找上官控告,揭发豪门通过贿赂来达到目的的所有内
幕。又拜谒丞相,愿撞死在车驾前,额血染车垫,也要进言。宰相李
程(同平章事、彭原郡公)肃然道歉说:“贵县令真心仁爱百姓,陛
下对待百姓也很宽厚大度,只是并不全然了解事情的虚实真假于
是立刻进宫上奏皇帝。第二天,果然有诏命同意高陵县完成修渠事宜。
十一月,新渠修成,十二月刚过了两天,新大堤修成。水渠夹岸
种植杞柳万棵,树向下扎根固堤,树木长大可用做木材。即便连年干
旱,大树下的田还可以有秋收。渠成的第二年,泾阳、三原两县境内,
又有人拦水流修了七条堤堰来阻住水势,使水流往下不再丰沛。刘君
又到京兆府全部讲明情况,京兆府派从事苏特到上游查看,铲平所有
不合理的拦水坝。于是高陵人得以长久地安享它的好处,百姓生子都
用刘字来命名。
刘君名叫仁师,字行舆,是彭城人。年青归好文学,也曾用各种
谋略拜谒诸侯求仕,后参赞幕府,做过很多难治县的县令,都凭能做
事而被提升,且都是不按时就提早升迁。
江苏省无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后崩。赵王吕禄为上将军,吕王产为相国,皆居长安中,聚兵
以威大臣,欲为乱。朱虚侯章以吕禄女为妇,知其谋,乃使人阴出告
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朱虚侯、东牟侯为内应,以诛诸吕,因立齐
王为帝。
齐王既闻此计,以驷钧为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悉发国
中兵。使祝午东诈琅邪王曰:“吕氏作乱,齐王发兵欲西诛之。齐王
自以儿子,年少,不习兵革之事,愿举国委大王。大王自高帝将也,
习战事。齐王不敢离兵,使臣请大王幸之临苗见齐王计事,并将齐兵
以西平关中之乱。"琅邪王信之,以为然,乃驰见齐王。齐王与魏勃
等因留琅邪王,而使祝午尽发琅邪国而并将其兵。琅邪王刘泽既见欺,
不得反国,乃说齐王日,齐悼惠王高皇帝长子,推本言之,而大王高
皇帝适长孙也,当立。今诸大臣狐疑未有所定而泽于刘氏最为长年大
臣固待泽决计今太王留泽无为也不如使泽入关计事齐王以为然乃益
具车送琅邪王。
琅邪王既行,齐遂举兵西攻吕国之济南。于是齐哀王遗诸侯王书
日:“高帝平定天下,王诸子弟,悼惠王于齐。悼惠王薨,惠帝使留
侯张良立臣为齐王。惠帝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高帝所
立,又杀三赵王,灭梁、燕、赵以王诸吕,分齐国为四。忠臣进谏,
上惑乱不听。今高后崩,皇帝春秋富,未能治天下,固恃大臣诸侯。
今诸吕又擅自尊官,聚兵严威,矫制以令天下,宗庙所以危。今寡人
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J
汉闻齐发兵而西,相国吕产乃遣大将军灌婴东击之。灌婴至荥阳,
乃谋曰:“诸吕将兵居关中,欲危刘氏而自立。我今破齐还报,是益
吕氏资也。”乃留兵屯荥阳,使使喻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
之变而共诛之。齐王闻之,乃西取其故济南郡,亦屯兵于齐西界以待
约。
吕禄、吕产欲作乱关中,朱虚侯与太尉勃、丞相平等诛之。朱虚
侯首先斩吕产,于是太尉勃等乃得尽诛诸吕。而琅邪王亦从齐至长安。
大臣议欲立齐王,而琅邪王及大臣曰:“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
冠者也。方以吕氏故几乱天下,今又立齐王,是欲复为吕氏也。代王
母家薄氏,君子长者;且代王又亲高帝子,于今见在,且最为长。以
子则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工工具采购合同
- 校园专线接送服务合同
- 阿坝职业学院《地学英语阅读与翻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陇东学院《中国特色美食文化鉴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中医药大学《二维动画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园林规划设计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井巷工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五校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考物理试题命题比赛模拟试卷(2)含解析
-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中学2025年高三质量检测试题英语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课件
- 19《牧场之国》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九年级中考二模数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 思念混声合唱简谱
- 中和热的测定公开课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社会心理学(西安交通大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行政管理学#-形考任务4-国开(ZJ)-参考资料
- 2024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ccfax美团-202404
- 国测省测四年级劳动质量检测试卷
- 行政村两委干部测评表样本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