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时代农村综合振兴作业指导书TOC\o"1-2"\h\u7072第一章新时代农村综合振兴概述 2182691.1新时代农村振兴的背景与意义 350631.1.1背景 39191.1.2意义 3105381.2新时代农村振兴的目标与任务 3155791.2.1目标 326191.2.2任务 41971第二章农村产业发展 486282.1农业现代化推进策略 448322.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5241912.3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518476第三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6265483.1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6278703.2农村交通网络优化 614853.3农村信息化建设 71707第四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746744.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7126354.2农村污染防治 723394.3农村生态补偿机制 812931第五章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8298075.1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 8173975.2农村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 9264245.3农村人才培训与交流 94828第六章农村社会治理 9119916.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983556.1.1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9211736.1.2建设内容 9235686.1.3实施策略 10326346.2农村社会治理创新 10154216.2.1创新背景与意义 1083546.2.2创新内容 10133976.2.3实施路径 10173516.3农村法治建设 10200316.3.1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10315186.3.2法治建设内容 10275496.3.3实施措施 1124826第七章农村民生改善 11265707.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1113487.1.1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11273227.1.2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1117047.1.3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1317237.2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事业发展 1155467.2.1农村教育事业 1276227.2.2农村医疗事业 12326647.2.3农村养老事业 12156487.3农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12100437.3.1农村脱贫攻坚 12240027.3.2乡村振兴 121237第八章农村文化与传承 12297208.1农村文化遗产保护 12275288.1.1明保证护目标 1375498.1.2完善保护机制 13181778.2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13132438.2.1发挥资源优势 13315948.2.2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13239918.3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 1386848.3.1传承优秀传统 1336908.3.2创新发展路径 1428236第九章农村金融服务 14113999.1农村金融政策与产品创新 14118789.1.1政策概述 14124249.1.2产品创新 1468069.2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14133069.2.1金融服务体系概述 1498099.2.2金融机构建设 1510819.2.3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15149569.2.4金融监管 1571659.3农村金融风险防控 15202189.3.1风险类型 15170019.3.2风险防控措施 1518585第十章农村综合振兴战略实施与评估 161727710.1农村综合振兴战略规划与实施 162397710.1.1战略规划原则 16539310.1.2战略规划内容 161069410.1.3实施策略 16532410.2农村综合振兴成效评估 16267810.2.1评估指标体系 161195710.2.2评估方法 173019210.3农村综合振兴战略调整与优化 173104710.3.1战略调整原则 171775910.3.2调整与优化内容 17第一章新时代农村综合振兴概述1.1新时代农村振兴的背景与意义1.1.1背景新时代是我国发展历程中的新阶段,我国农村振兴面临着新的历史背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扩大等问题日益凸显,农村振兴成为新时代我国发展的重要课题。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标志着我国农村振兴进入新时代。我国农村振兴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乡发展差距较大。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滞后,制约了国家整体发展水平。(2)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3)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逐渐凸显。(4)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振兴提出了更高要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成为重要任务。1.1.2意义新时代农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农村振兴有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国家整体发展。(2)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村振兴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3)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村振兴有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4)推动绿色发展。农村振兴有利于推动农村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5)增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农村振兴有助于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提高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1.2新时代农村振兴的目标与任务1.2.1目标新时代农村振兴的总目标是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村产业,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效益。(3)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绿色发展。(4)农村基层治理。加强农村基层治理,提高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5)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1.2.2任务为实现新时代农村振兴目标,需完成以下任务:(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布局,提高农业效益。(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3)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农村产业,推动农村产业与城市产业融合发展。(4)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绿色发展战略。(5)改革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农村基层治理能力。(6)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7)提升农村居民素质。加强农村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居民科技文化素质。第二章农村产业发展2.1农业现代化推进策略农业现代化是新时代农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为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下策略:(1)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其在市场、技术、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农民增收。(4)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降低农业生产成本。(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以下措施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1)优化产业布局。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合理规划农村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发挥产业优势。(2)加强产业链建设。推动农村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3)发展农村电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竞争力。(4)推动农村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农村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5)加强政策扶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和创业机会。2.3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是新时代农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以下措施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1)培育新兴产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2)提升传统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3)加强产业人才培养。加大农村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为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持。(4)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摸索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如“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5)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引导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第三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1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以及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规划农村基础设施时,应充分考虑农村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人口分布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实施。(2)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优先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重点支持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兼顾农村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3)主导,市场运作。在规划与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时,应发挥主导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4)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技术和模式,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注重创新,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效益。3.2农村交通网络优化农村交通网络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农村交通网络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措施有助于优化农村交通网络:(1)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公路等级,形成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网络。(2)优化农村公共交通。发展农村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方便农村居民出行。(3)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物流体系,提高农村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4)推广新能源汽车。鼓励农村地区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农村交通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3.3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农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以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方面应重点关注:(1)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宽带网络建设,提高农村互联网接入能力,为农村信息化提供基础保障。(2)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加强对农村居民的信息技术培训,推广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农村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3)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农村地区发展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村产业发展。(4)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农村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村居民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等服务。(5)保障农村信息安全。加强农村信息安全监管,防范网络安全风险,保证农村信息安全。第四章农村生态环境治理4.1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是新时代农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包括:(1)加强农村生态调查与监测,明确生态环境现状与问题,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2)实施农村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如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以及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3)推广生态农业技术,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发展有机农业等。(4)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生态环境意识,引导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4.2农村污染防治农村污染防治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为有效防治农村污染,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推广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技术。(2)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3)加强对农业污染的防治,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防止农业面源污染。(4)加强对农村工业污染的监管,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推动农村工业转型升级。4.3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农村生态补偿机制是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农村生态补偿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公平合理,保证生态补偿政策的公平性,兼顾各方利益。(2)激励约束,通过生态补偿政策激励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强化对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的约束。(3)动态调整,根据农村生态环境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生态补偿标准。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用于支持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2)实施生态补偿项目,如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等,对参与生态补偿的农民给予经济补偿。(3)完善生态补偿政策体系,加强与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政策的衔接,形成合力。(4)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监督与评估,保证生态补偿政策的有效实施。第五章农村人才队伍建设5.1农村人才培养与引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是新时代农村综合振兴的关键环节。应注重农村本土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立农村人才培养基金,为农村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入先进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技术,提升农村人才培养质量。农村人才引进也是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地方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可开展城乡人才交流项目,促进城乡人才互动,共享发展成果。5.2农村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人才评价体系,是激励农村人才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指标应涵盖农村人才的学历、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通过定期评估,对优秀农村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建立农村人才激励机制,对在农村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对于农村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可提供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助力农村人才实现个人价值。5.3农村人才培训与交流加强农村人才培训,提高农村人才整体素质。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如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经营管理培训、农村公共服务培训等。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开展线上培训,拓宽农村人才培训渠道。加强农村人才交流,促进农村人才合理流动。通过举办农村人才交流活动,搭建城乡人才交流平台,推动农村人才与城市人才互动,共享发展机遇。同时鼓励农村人才外出学习、考察,借鉴先进经验,提升自身能力。第六章农村社会治理6.1农村基层组织建设6.1.1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社会治理的基础,主要包括村级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对于提高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6.1.2建设内容(1)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风廉政建设,提升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2)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强村民委员会建设,保障村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提高村民自治水平。(3)建立健全村务监督机制。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保障村民对村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6.1.3实施策略(1)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委、要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布局。(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有力保障。(3)创新培训方式。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治理能力。6.2农村社会治理创新6.2.1创新背景与意义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创新农村社会治理,有利于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6.2.2创新内容(1)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农村社会治理与社区服务的有机结合。(2)创新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构建以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3)创新农村公共服务模式。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6.2.3实施路径(1)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农村社会治理创新。(2)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各类资源,为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提供支持。(3)发挥社会力量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形成社会、市场共同参与的治理格局。6.3农村法治建设6.3.1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有利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6.3.2法治建设内容(1)完善农村法治体系。加强农村立法,推动农村法治建设。(2)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治意识,培养农村法治观念。(3)深化农村法治实践。推进农村法治法治社会、法治乡村建设。6.3.3实施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委、要高度重视农村法治建设,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总体布局。(2)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为农村法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3)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活动。(4)强化法治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法治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法治工作水平。第七章农村民生改善7.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新时代农村综合振兴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发展。7.1.1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要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养老保险政策,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保证养老保险金的可持续发放。7.1.2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农村医疗保险是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的重要途径。要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险的投入,完善医疗保险政策,提高医疗保险待遇。具体措施包括: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监管,保证医疗保险基金的合理使用。7.1.3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关键措施。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证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得到及时救助。具体措施包括: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加大救助力度;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动态管理,保证救助对象的精准识别。7.2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事业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事业是农村民生改善的重要领域,以下从这几个方面阐述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事业的发展。7.2.1农村教育事业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提高农村教育现代化水平。7.2.2农村医疗事业要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农村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提升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7.2.3农村养老事业要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事业发展,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培育农村养老服务市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推广农村养老新模式,提高农村居民的养老质量。7.3农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农村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农村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以下从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7.3.1农村脱贫攻坚要深入推进农村脱贫攻坚,保证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具体措施包括:加大扶贫投入,强化扶贫政策落实;实施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加强农村扶贫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保证贫困人口得到有效救助。7.3.2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农村综合振兴的总目标,要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方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体措施包括: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加强民生保障,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第八章农村文化与传承8.1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农村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财富。新时代农村综合振兴过程中,农村文化遗产保护显得尤为重要。8.1.1明保证护目标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应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明确以下保护目标:(1)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石刻等;(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传说、民俗、传统技艺、民间艺术等;(3)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维护农村文化遗产的原生性。8.1.2完善保护机制(1)建立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对具有重要价值的农村文化遗产进行登记、公布;(2)制定农村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保证护范围、保护措施和保护责任;(3)加强农村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保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合法性、合规性。8.2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是新时代农村综合振兴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8.2.1发挥资源优势(1)深入挖掘农村文化遗产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素材;(2)依托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提升农村文化产品附加值。8.2.2创新产业发展模式(1)结合农村特点,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如手工艺品、民间艺术、民俗旅游等;(2)加强文化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拓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渠道。8.3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新时代农村综合振兴过程中,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8.3.1传承优秀传统(1)重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使之成为农村文化发展的基石;(2)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农村文化自信。8.3.2创新发展路径(1)结合农村实际,创新文化传承载体,如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2)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文化创新能力;(3)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推动农村文化数字化、网络化发展。通过以上措施,新时代农村综合振兴将实现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我国农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第九章农村金融服务9.1农村金融政策与产品创新9.1.1政策概述在新时代农村综合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工作,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旨在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村金融政策主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保险保障等方面。9.1.2产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关键。当前,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贷产品创新:针对农村经济发展需求,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信贷产品,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产品收购贷款、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贷款等。(2)保险产品创新: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保险产品,如农业保险、农村居民意外伤害保险、农村财产保险等。(3)支付产品创新:推广农村支付服务,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POS机等,提高农村支付服务水平。9.2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9.2.1金融服务体系概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任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主要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基础设施、金融监管等方面。9.2.2金融机构建设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核心。应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主要包括:(1)完善农村金融机构布局,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2)培育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挥其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主体作用。(3)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效率。9.2.3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以下方面:(1)完善农村支付体系,提高支付服务效率。(2)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3)推进农村金融科技应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9.2.4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保障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健康运行的重要环节。应加强以下方面:(1)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监管制度,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秩序。(2)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3)完善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保障农村居民金融权益。9.3农村金融风险防控9.3.1风险类型农村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信贷风险是指农村金融机构在信贷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贷款逾期、贷款损失等;市场风险是指农村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损失风险;操作风险是指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操作失误等导致的损失风险;道德风险是指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居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问题。9.3.2风险防控措施针对农村金融风险,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加强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2)完善农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户用水安全协议书
- 钻石隧道转让协议书
- 流量合作运营协议书
- 收购猪舍协议书范本
- 协议书只有院方盖章
- 整合承包土地协议书
- 物业修理协议书范本
- 装修半包承包协议书
- 贫困儿童帮扶协议书
- 薪资保密协议书范文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课件
- 粮仓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全文)
- 粮食储备公司工作计划
- 智慧家庭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2024届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抗震支架供应及安装合同
- 2025年日历台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带周数带节假日调休周一开始2
- 浅析船体分段焊接检验
- 2020年10月-2009年1月福建省自考07016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12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