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面料设计及工艺实践试题_第1页
纺织行业面料设计及工艺实践试题_第2页
纺织行业面料设计及工艺实践试题_第3页
纺织行业面料设计及工艺实践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试卷第=PAGE1*2-11页(共=NUMPAGES1*22页) 综合试卷第=PAGE1*22页(共=NUMPAGES1*22页)PAGE①姓名所在地区姓名所在地区身份证号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所在地区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3.不要在试卷上乱涂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内填写无关内容。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纤维不属于天然纤维?

A.棉花

B.棉麻

C.涤纶

D.羊毛

2.下列哪种染色方法不适用于纺织品?

A.直接染色

B.还原染色

C.活性染色

D.分散染色

3.下列哪种整理工艺可以改善面料的耐水洗功能?

A.热定型

B.涂层整理

C.硬挺整理

D.熔融整理

4.下列哪种面料属于混纺织物?

A.棉布

B.毛呢

C.丝绸

D.麻布

5.下列哪种面料属于绒类面料?

A.毛呢

B.丝绸

C.绒布

D.针织物

6.下列哪种面料属于无纺布?

A.棉布

B.针织物

C.无纺布

D.丝绸

7.下列哪种面料属于皮革?

A.棉布

B.针织物

C.无纺布

D.皮革

8.下列哪种面料属于弹性面料?

A.棉布

B.针织物

C.无纺布

D.涤纶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C

解题思路:棉花、棉麻和羊毛都是来自自然界的纤维,而涤纶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合成纤维,因此不属于天然纤维。

2.答案:B

解题思路:还原染色是一种适用于纺织品的染色方法,它利用还原剂将染料还原成活性状态,再进行染色。其他选项中的染色方法也都适用于纺织品。

3.答案:B

解题思路:涂层整理是一种通过在面料表面涂覆一层或多层薄膜来改善面料功能的工艺,其中耐水洗功能是涂层整理的一个常见目的。

4.答案:D

解题思路:混纺织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纤维交织而成的织物,棉布、毛呢和丝绸都是单一纤维的织物,而麻布是混纺织物。

5.答案:C

解题思路:绒类面料是指表面具有绒毛的面料,绒布是一种典型的绒类面料。

6.答案:C

解题思路:无纺布是一种不需要通过传统的纺织工艺生产的布料,它是由纤维或纤维条直接粘合而成的。

7.答案:D

解题思路:皮革是由动物皮肤经过鞣制等工艺制成的材料,不属于棉布、针织物和无纺布。

8.答案:D

解题思路:涤纶是一种合成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因此属于弹性面料。二、填空题1.纺织品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图案设计、色彩设计、结构设计

解题思路:纺织品设计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过程,包括对图案的美学设计、色彩的搭配以及最终产品的结构设计,这些都是保证产品美观和实用的关键要素。

2.面料设计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实用性原则、美观性原则、环保性原则

解题思路:面料设计不仅要考虑其外观的美观性,还要满足穿着的实用性,同时环保意识的提升,环保性也成为面料设计的重要原则。

3.面料工艺设计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纤维选择、纱线结构设计、织物组织设计

解题思路:面料工艺设计是面料制作的基础,包括选择合适的纤维、设计纱线的结构以及确定织物的组织形式,这些直接影响面料的功能和质感。

4.面料染色工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染色方法选择、染料选择、染色工艺参数控制

解题思路:染色工艺是赋予面料色彩的关键步骤,需要根据面料类型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选择染料,并精确控制染色过程中的各项参数以保证染色效果。

5.面料整理工艺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抗皱整理、防水整理、抗污整理

解题思路:面料整理工艺旨在改善面料的功能,如提高其抗皱性、防水性和抗污性,这些处理可以增强面料的实用性和耐用性。三、判断题1.天然纤维是指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的纤维。(√)

解题思路:天然纤维是指未经过人工化学处理的纤维,如棉、麻、丝、羊毛等,这些纤维都是直接从植物、动物中取得的。

2.纺织品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

解题思路:纺织品设计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满足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还包括考虑面料的舒适度、功能性、可持续性等因素。

3.面料设计的基本原则中,创新性是最重要的原则。(×)

解题思路:面料设计的基本原则中,实用性、功能性、审美性等都是重要的原则,创新性虽然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4.面料工艺设计主要包括织造、染色、整理等环节。(√)

解题思路:面料工艺设计确实包括了织造、染色、整理等环节,这些环节共同决定了面料的最终功能。

5.面料染色工艺主要包括直接染色、还原染色、活性染色等。(√)

解题思路:面料染色工艺确实涵盖了直接染色、还原染色、活性染色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纤维和颜色要求。

6.面料整理工艺主要包括热定型、涂层整理、硬挺整理等。(√)

解题思路:面料整理工艺确实包括了热定型、涂层整理、硬挺整理等多种方法,这些工艺可以改善面料的功能和外观。

7.混纺织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纤维组成的纺织品。(√)

解题思路:混纺织物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纤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进行加工的纺织品,如棉麻混纺、棉丝混纺等。

8.绒类面料是指具有绒毛状结构的纺织品。(√)

解题思路:绒类面料因其表面具有绒毛状结构而得名,这种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舒适性。四、简答题1.简述纺织品设计的基本原则。

解答:

纺织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适应性原则:设计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如保暖性、透气性等。

时尚性原则:设计应紧跟流行趋势,体现时代特色。

功能性原则:设计应考虑面料的实际用途,如家居、服装等。

美观性原则:设计应注重色彩、图案、纹理等方面的和谐统一。

环保性原则:设计应考虑面料的环保功能,如可降解、无污染等。

2.简述面料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

解答:

面料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面料选材: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纤维原料。

面料组织结构设计:设计面料的经纬线密度、交织方式等。

面料图案设计:设计面料的图案、色彩、纹理等。

面料功能设计:考虑面料的保暖性、透气性、抗皱性等功能。

面料创新设计:结合新技术、新材料,开发新型面料。

3.简述面料染色工艺的主要方法。

解答:

面料染色工艺的主要方法包括:

直接染色法:将染料直接加入染浴中,进行染色。

荧光增白法:通过添加荧光增白剂,提高面料的亮度。

热熔染色法:将染料与纤维混合,加热熔融后进行染色。

熔融染色法:将纤维与染料在高温下熔融,进行染色。

水洗染色法:将面料与染料一起在水中进行染色。

4.简述面料整理工艺的主要方法。

解答:

面料整理工艺的主要方法包括:

柔软整理:通过添加柔软剂,提高面料的柔软度。

抗皱整理:通过添加抗皱剂,提高面料的抗皱功能。

防缩整理:通过添加防缩剂,减少面料的收缩率。

防水整理:通过添加防水剂,提高面料的防水功能。

防污整理:通过添加防污剂,提高面料的防污功能。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

纺织品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适应性、时尚性、功能性、美观性、环保性。

解题思路:根据题目要求,列出纺织品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案例,解释每个原则的含义和作用。

2.答案:

面料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面料选材、面料组织结构设计、面料图案设计、面料功能设计、面料创新设计。

解题思路:按照题目要求,逐一列出面料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解释每个内容的作用和意义。

3.答案:

面料染色工艺的主要方法包括直接染色法、荧光增白法、热熔染色法、熔融染色法、水洗染色法。

解题思路:按照题目要求,列举面料染色工艺的主要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特点。

4.答案:

面料整理工艺的主要方法包括柔软整理、抗皱整理、防缩整理、防水整理、防污整理。

解题思路:按照题目要求,列举面料整理工艺的主要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说明每种整理方法的作用和适用范围。五、论述题1.论述面料设计在服装产业中的重要性。

面料设计是服装设计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服装的质感、外观、功能性以及舒适度。

面料设计可以体现品牌的独特性,是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手段。

在时尚潮流中,面料设计往往能够引领新的流行趋势,具有市场预测和引导作用。

2.论述面料工艺设计对提高产品质量的影响。

面料工艺设计决定了面料的结构、纹理、光泽等特性,这些特性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和手感。

精良的工艺设计可以提升面料的耐用性,延长服装的使用寿命。

通过工艺设计,可以优化面料的功能,如保暖性、透气性、吸湿性等,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3.论述面料染色工艺对纺织品品质的影响。

染色工艺直接影响到面料的颜色、色牢度以及耐洗功能。

精准的染色工艺能够保证面料颜色的鲜艳度和均匀性,提升服装的整体美观度。

染色工艺不当可能导致面料褪色、掉色,影响穿着体验和使用寿命。

4.论述面料整理工艺对纺织品功能的影响。

面料整理工艺能够改善面料的抗皱性、抗缩性、防水性等物理功能。

通过整理工艺,可以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如增加柔软性、减少静电等。

适当的整理工艺还能提高面料的卫生性和功能性,如抗菌、防臭等。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

面料设计在服装产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是服装设计的基础,决定了服装的质感、外观、功能性和舒适度,是品牌价值和时尚潮流的体现。

解题思路:

分析面料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基础性作用。

结合品牌价值、时尚潮流等因素,阐述面料设计的重要性。

2.答案:

面料工艺设计对提高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通过优化工艺可以提升面料的物理功能和舒适度,增加耐用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解题思路:

举例说明面料工艺设计如何影响物理功能和舒适度。

分析工艺优化对耐用性和质量提升的作用。

3.答案:

面料染色工艺对纺织品品质,它决定了面料的颜色、色牢度和耐洗功能,直接影响到服装的耐用性和美观度。

解题思路:

分析染色工艺如何影响颜色、色牢度和耐洗功能。

结合耐用性和美观度,说明染色工艺对纺织品品质的重要性。

4.答案:

面料整理工艺对纺织品功能有显著影响,通过整理工艺可以改善面料的抗皱性、抗缩性、防水性等,提高舒适度和功能性。

解题思路:

列举整理工艺对各项功能的改善作用。

分析整理工艺如何提升舒适度和功能性,从而影响纺织品功能。六、计算题1.若某面料长50米,宽1.5米,密度为100根/10厘米,求该面料的重量。

解题步骤:

(1)计算面料的总根数:由于密度为100根/10厘米,即每10厘米有100根,因此每米有1000根。

(2)计算面料的总根数:50米长×1000根/米=50000根。

(3)计算面料的重量:假设每根纱线的重量为0.5克,则总重量为50000根×0.5克/根=25000克。

(4)将重量转换为千克:25000克÷1000=25千克。

答案:该面料的重量为25千克。

2.若某面料经向密度为100根/10厘米,纬向密度为200根/10厘米,求该面料的面积。

解题步骤:

(1)计算经向长度:由于密度为100根/10厘米,即每10厘米有100根,因此每厘米有10根。

(2)计算经向长度:50米÷10厘米/米=5000厘米。

(3)计算纬向宽度:由于密度为200根/10厘米,即每10厘米有200根,因此每厘米有20根。

(4)计算纬向宽度:1.5米÷10厘米/米=150厘米。

(5)计算面积:5000厘米×150厘米=750000平方厘米。

答案:该面料的面积为750000平方厘米。

3.若某面料经向缩率为5%,纬向缩率为10%,求该面料的实际尺寸。

解题步骤:

(1)计算经向实际长度:50米×(15%)=50米×0.95=47.5米。

(2)计算纬向实际宽度:1.5米×(110%)=1.5米×0.9=1.35米。

答案:该面料的实际尺寸为经向47.5米,纬向1.35米。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25千克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密度计算每米的面料根数,然后乘以长度得到总根数,最后根据每根纱线的重量计算总重量。

2.答案:750000平方厘米

解题思路:分别计算经向和纬向的长度,然后相乘得到总面积。

3.答案:经向47.5米,纬向1.35米

解题思路:根据缩率计算实际长度和宽度,即原长度和宽度分别乘以(1缩率)。七、应用题1.设计夏季穿着面料

题目描述:

根据以下面料成分和功能,设计一款适合夏季穿着的面料。

成分:棉50%,涤纶30%,氨纶20%

功能:透气性好,吸湿排汗,弹性适中

设计思路:

成分分析:棉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功能,涤纶可以提高面料的强度和耐磨性,氨纶则提供良好的弹性。

功能匹配:结合夏季气候特点,选择透气性、吸湿排汗功能优良的面料。

设计方案:采用棉涤氨纶混纺面料,通过合理配比,使得面料既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排汗功能,又有适中的弹性。

设计方案:

面料名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