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文言文词汇记忆提升题库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选词填空要求: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恰当的词语。1.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此句出自《诸葛亮集》,下列词语中与“广才”意思相近的是()A.增广B.增益C.扩大D.扩张2.下列词语中,没有通假字的是()A.赋敛B.道德C.穷困D.陟罚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活用不正确的是()A.故患有所不辟也B.然后乃今将图南C.独立不惧,遑恤其言D.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是()A.举匏樽以相属B.寄蜉蝣于天地C.感吾生之行休D.鸿雁于飞,肃肃其羽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朝菌不知晦朔B.鸡鸣桑树颠C.蜻蜓立于荷茎上D.蚊虻缘酒盏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君子之泽,五世而斩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C.纵一苇之所如D.长歌怀采薇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不正确的是()A.故患有所不辟也B.然后乃今将图南C.独立不惧,遑恤其言D.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是()A.举匏樽以相属B.寄蜉蝣于天地C.感吾生之行休D.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二、翻译下列句子要求: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3.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四、判断题要求: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古代汉语中的“之”字,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吾友”中的“吾”是代词,表示“我”,而“吾师”中的“吾”是副词,表示“我”。()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之”是代词,指代“学”的内容。()4.“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青青”是形容词,修饰“子衿”。()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的“那得”是动词,表示“得到”。()6.“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的“行”是名词,表示“行走”。()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的“不愠”是动词,表示“生气”。()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焉”是代词,表示“那里”。()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是形容词,表示“迷茫”。()1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的“温故”是动词短语,表示“复习旧知识”。()五、填空题要求: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恰当的词语。1.《论语》中有“学而时习之,_______”的名句,强调了学习要反复练习。2.“_______,然后能行远。”出自《荀子·劝学》,意为只有积累知识,才能走得更远。3.“_______,然后知不足。”出自《荀子·劝学》,意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4.“_______,然后能致其用。”出自《荀子·劝学》,意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发挥出所学知识的用途。5.“_______,然后能成其道。”出自《荀子·劝学》,意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成就自己的道德。六、简答题要求: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几个重要观点。2.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义?3.如何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4.简述《孟子》中关于性善论的观点。5.如何理解“温故而知新”这一学习方法的内涵?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选词填空1.A解析:选项A“增广”与“广才”意思相近,都表示扩大、增长才能。2.D解析:选项D“陟罚”中的“陟”是通假字,通“涉”,意为涉及。其他选项中的字没有通假字。3.D解析:选项D“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中的“穴”是名词,表示洞穴,其他选项中的加点词都是动词或形容词。4.A解析:选项A“故患有所不辟也”中的“辟”应为“避”,表示躲避,此处活用不正确。5.B解析:选项B“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中的“度”与“光不度”意思相同,表示越过。6.C解析:选项C“蜻蜓立于荷茎上”中的“于”与“立于”意思相同,表示在。7.A解析:选项A“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中的“斩”是动词,表示断绝,其他选项中的加点词都是名词或形容词。8.D解析:选项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中的“晞”与“待日晞”意思相同,表示晒干。9.B解析:选项B“然后乃今将图南”中的“乃”应为“即”,表示就是,此处活用不正确。10.A解析:选项A“举匏樽以相属”中的“属”与“以相属”意思相同,表示相属、相属。二、翻译下列句子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翻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2.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翻译:如果风的积聚不雄厚,那么它负载大翼也就没有力量。3.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翻译:谨慎而诚实,广泛地爱众人,亲近仁德的人。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翻译:人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谁能没有疑惑呢?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翻译:尊敬自己的老人,也要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也要爱护别人的孩子。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翻译: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烧尽成灰时眼泪才干。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很愉快吗?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翻译:君子心胸开阔,小人经常忧愁。1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翻译:不担心财富少,而担心分配不均;不担心贫穷,而担心不安定。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填空题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五、简答题1.简述《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几个重要观点。解析:《论语》中关于学习的观点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2.如何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义?解析:这句话强调学习要反复练习,通过不断的温习,才能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感到快乐。3.如何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解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强调道德修养、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鱼类增养殖学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烟台大学
- 2024年西咸新区秦汉第四学校招聘真题
- 2024年山东中胶阿胶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2024年磐石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昆明行知中学高中教师招聘真题
- 2024年湖北华中科技大学招聘专职辅导员真题
- 2024年安庆市宜城科技学校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搭积木 教案2024-2025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 室内设计协议标准版本(2025年版)
- 商房屋租凭合同范本
- 2025年湖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模拟卷(1)(含答案)
- 2025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一模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 国有企业问责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草稿
- 废钢助力钢铁行业电炉短流程发展研究 2025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
- 小提琴启蒙课件
- 教育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深度研究
-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垃圾焚烧炉设计方案
- 《草原生态与生物多样性》课件
- 绘本故事《奶奶的青团》
- 充电桩工程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青海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