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钉墙是通过钻孔、插筋、注浆锚杆来设置的,也可以直接打入角钢、粗钢筋、钢管形成土钉。土钉支护适用于有一定粘性的砂土、粘性土、粉土、黄土及杂填土,当场地同时存在砂、粘土和不同风化程度的岩体时,应用土钉支护特别有利。当存在地下水时,地下水应低于土坡开挖段,否那么应进行降水处理。当用于粘结力很差或处于软塑状态的土体,应首先进行预注浆加固处理。对标贯击数小于10的砂土边坡,采用土钉法一般不经济。对不均匀系数小于2的级配不良的砂土,不能采用土钉支护;对塑性指数IP>20的土,必须详细评价其蠕变特性,当蠕变性很小时,才能将土钉用作永久性支护。土钉不适应在腐蚀性土中作为永久性支护。土钉支护深度一般不宜超过12m,当场地土层特别好时,可放宽到14~16m适用范围土钉支护的缺点和局限性:需要较大的地下空间土钉支护的变形较大。土钉属柔性支护,其变形大于预应力锚撑支护,当对基坑变形要求严格时,不宜采用土钉支护土钉不适宜在软土及松散砂土地层中应用土钉支护如果作为永久性结构,需要专门考虑锈蚀等耐久性问题。
土钉墙支护与锚杆的联合支护
4.2放坡设计与施工岩质边坡一般按照软弱夹层或结构面计算稳定性。土质边坡按照条分法计算。均质简单边坡,高度在10m范围内可直接查图,计算极限高度。4.3土钉墙的工程特性
结土,也不适用于效劳年限大于两年的永久支护工程4.3土钉墙的应用根底托换
4.3.2土钉墙的特点〔1〕土钉与土体共同形成了一个复合体,土体是支护结构不可分割的局部。从而合理的利用了土体的自承能力。〔2〕结构轻柔,有良好的延性和抗震性。1989年美国加州7.1级地震中,震区内有8个土钉墙结构,其中有三个位于震中33km范围内,估计至少遭到了约0.4g的水平地震加速度作用,均未出现任何损害迹象。〔5〕容易实现动态设计和信息化施工。根据现场位移或变形监测反响的信息,很容易调整土钉的长度和间距,也容易调整面层的厚度。既可以防止浪费,又能够防止出现工程事故。〔6〕工程造价低,经济效益好,国内外资料说明,土钉支护的工程造价能够比其它支护低1/2~1/3。〔7〕对周围环境的干扰小。没有打桩或钻孔机械的轰隆声,也没有地连墙施工时污浊的泥浆。〔8〕土钉支护是边开挖边支护,流水作业,不占独立工期,施工快捷。〔9〕防腐性能好。土钉墙使用的一般规定4.3.5土钉墙与加筋土墙的比较土钉墙与锚杆的比较4.4土钉墙的作用机理与工作性能挡墙的被动制约机制:防止土体坍塌破坏的传统方法是用挡土结构支护法,依靠挡土结构自身强度、刚度、支撑条件及嵌入深度形成抗力维持稳定,其作用是利用外部支挡形成的抗力被动地支挡要下滑破坏的边坡土体。土钉墙是在土体内设置一定长度与分布密度的钢筋,与土体共同工作,以弥补土体自身强度的缺乏,增强土坡坡体自身的稳定性,属于主动制约支挡体系。试验说明,采用土钉后的边坡比天然土坡的承载力提高一倍以上。采用土钉支护后边坡的变形开展阶段有:弹性变形阶段、塑性变形阶段、渐进变形阶段和破坏阶段。而天然边坡那么没有渐进变形开裂阶段,而由塑性变形进入破坏阶段,其失稳形式为突发性滑塌。4.4.1土钉墙的作用机理总的说来,土钉在复合土体中有以下几种作用机理:(1)箍束骨架作用该作用是由土钉本身的刚度和强度,以及它在土体内分布的空间所决定的。它在复合体中起骨架作用,使复合土体构成一个整体,从而约束土体的变形和破坏。(2)分担作用在复合体内,土钉与土体共同承担外荷载和自重应力,土钉起着分担作用。由于土钉有很高的抗拉、抗剪强度和土体无法相比的抗弯刚度,所以在土体进入塑性状态后,应力逐渐向土钉转移。当土体发生开裂后,土钉的分担作用更为突出,这时土钉内出现了弯剪、拉剪等复合应力,从而导致土钉中的浆体碎裂、钢筋屈服。土钉墙之所以能够延迟塑性变形,并表现出渐进性开裂,与土钉的分担作用是密切相关的。(3)应力传递与扩散作用北京工业大学的研究说明:当荷载增加到一定程度,边坡外表和内部裂缝已经开展到一定宽度,坡脚应力达最大。此时,下部土钉位于滑裂区域以外土体中的局部仍然能够提供较大的抗力。土钉通过它的应力传递作用可将滑裂区域内的应力传递到后面稳定的土体中,分布在较大范围的土体内,降低应力集中程度。(4)对坡面变形的约束作用在坡面上设置的与土钉连在一起的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板是发挥土钉有效作用的重要组成局部。喷射混凝土面板对坡面变形起到约束作用,面板的约束力取决于土钉外表与土之间的摩阻力,当复合土体开裂面区域扩大并连成片时,摩阻力主要来自开裂区域后的稳定复合土体。4.4.2土钉墙的工作性能国内外大型模拟试验结果及许多实际工程测试结果说明土钉墙具有以下几点工作性能:〔1〕土钉墙的变形一般是微小的,但比锚杆挡墙的水平位移要大一些。最大水平位移发生于墙体顶部,越往下越小。最大水平位移与开挖深度之比一般在1‰~3‰。这种位移值不会影响工程的适用性和长期稳定性,它对整个土钉墙来说,不应当是控制设计的主要因素。墙体内的水平位移随离开墙面的距离增加而减小。〔2〕土钉只有在土体产生微小变位后才能受力,开始开挖时,土钉上的最大拉力位于喷射混凝土面板附近,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最大拉力的位置将从面层附近逐渐向深部土体中转移,因此,越靠基坑底部的土钉,其最大受力点距离面板就越近。同一土钉内的内力分布一般呈现中间大,两端小的规律,在破裂面临近处到达最大。〔3〕土钉墙上的土压力以及不同土钉上的最大拉力沿基坑深度的分布都是中间大、上下小,接近梯形而不是三角形。(4)采用密集土钉加固的土钉墙的性能类似于重力式挡墙,破坏时明显地带有平移和转动的性质,故设计时除了要验算土钉墙的内部稳定性〔局部滑动破坏〕,以保证土钉有足够的锚固长度、直径及合理间距外,还必需验算外部整体稳定性,即验算土钉墙体的抗滑与抗倾覆平安性。〔5〕根据大比例足尺试验结果看,在土钉墙整体破坏之前,并未发现喷射混凝土面板和锚头产生破坏现象,在实际工程中也未见任何锚头破坏现象。所以,在设计中,对面板和锚头不要进行单独设计,只要满足结构上的构造要求即可。4.5土钉墙设计计算4.5.1确定土钉墙结构尺寸在初步设计时,应先根据基坑环境条件和工程地质资料,确定土钉墙的适用性,然后确定土钉墙的结构尺寸,土钉墙高度由工程开挖深度决定,开挖面坡度可取600~
900,在条件许可时,尽可能降低坡面坡度。土钉墙均是分层分段施工,每层开挖的最大高度取决于该土体可以自然站立而不破坏的能力。在砂性土中,每层开挖高度一般为0.5
~
2.0m,在粘性土中可以增大一些。开挖高度一般与土钉竖向间距相同,常用1.0
~1.5m;每层单次开挖的纵向长度,取决于土体维持稳定的最长时间和施工流程的相互衔接,一般多用10m长。土钉支护参数主要包括土钉长度、间距、布置、孔径和钢筋直径等。〔1〕土钉长度在实际工程中,土钉长度L常采用坡面垂直高度H的60%~70%。土钉一般下斜,与水平面的夹角宜为50~200。Bruce和Jewell(1987)通过对十几项土钉工程的分析说明:对钻孔注浆型土钉,用于粒状土陡坡加固时,L/H一般为0.5~0.8;对打入型土钉,用于加固粒状土陡坡时,其长度比一般为0.5~0.6。99规程要求L/H一般为0.5~1.2。其实,只有在饱和软土中才会取L/H大于1。4.5.2
土钉支护参数〔2〕土钉直径及间距土钉直径D一般由施工方法确定。打入的钢筋土钉一般为16~32mm,常是25mm,打入钢管一般是50mm;人工成孔时,孔径一般为70~120mm,机械成孔时,孔径一般为100~150mm。土钉间距包括水平间距(列距)Sx和垂直间距(行距)Sy,其数值对土钉的整体作用效果有重要影响,大小宜为1~2m。对钻孔注浆土钉,可按6~12倍土钉直径D选定土钉行距和列距,且宜满足:Sx·Sy=K·D·L式中: K—注浆工艺系数,一次压力注浆,K=1.5~2.5; D、L—土钉直径和长度,m; Sx、Sy—土钉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m。4.5.3
土钉墙内部稳定性分析冶建总院方法—力矩极限平衡法〔1〕根本假定①破裂面为圆弧形,破坏是由圆形破裂面确定的准刚性区整体滑动产生的;②破坏时,土钉的最大拉力和剪力都在破裂面处;③沿着破裂面的土体抗剪强度能够全部发挥,并且符合库仑公式;④假定小土条两边的水平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一条直线上;〔与瑞典条分法假设相同〕⑤土体强度参数取加权平均值。〔2〕土钉受力简化土钉墙中的土钉受力状态非常复杂,一般同时有拉应力、剪应力和弯矩。要合理地确定土钉中所产生的拉力、剪力和弯矩的大小往往是比较困难的。力矩极限平衡法在土钉墙稳定性分析计算中仅考虑土钉的抗拉作用,并将土钉与土体界面摩阻力简化成沿土钉全长均匀分布〔实际土钉界面摩阻力的分布是非均匀的,一般在破裂面处最大,往两边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同激发侧向力相比,激发土钉的抗拉能力所要求的土体变形量要小得多(Juran1985),而且只考虑土钉的抗拉作用能使得分析计算大大简化。大量足尺试验认为,土钉剪力的作用是次要的,仅考虑抗拉作用的设计虽有点保守,却是很方便的设计方法(Gassler1980)。土钉相对弯曲刚度对土钉墙平安系数的提高大约为0%~15%之间(Glasgow1980)。土钉的抗拉能力Tx可以按照如下几种情况计算:①由土钉与破裂面交点之外的土钉与土体间的摩擦力决定,即:Tx1=·D·LB·f〔4-3〕 式中: LB—土钉伸入破裂面外约束区的长度〔m〕; f—土钉与土体间的抗剪强度〔kN/m2〕,一般应由试验资料确定。②由土钉中的钢筋强度fy决定,即Tx2=fy·As (4-4)式中:As—钢筋截面积〔m2〕;③由土钉与破裂面相交点之外的钢筋与砂浆间的粘结强度τg决定,即:Tx3=·d·(L-LB)·g (4-5)式中:d—钢筋直径〔m〕; g—钢筋与砂浆界面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N/m2〕〔当无试验资料时,可用注浆体的抗剪强度代替〕。在实际计算中,取〔4-3〕~〔4-5〕式计算结果中的最小值作为土钉的抗拉能力标准值。一般情况下,土钉破坏均是土钉与土体界面的破坏,即土钉是被拔出的,因此,土钉的抗拉能力标准值通常由式〔4-3〕决定。4.5.4土钉墙整体稳定平安系数计算整体平安系数计算是改进的稳定性分析条分法。对于施工时不同开挖高度和使用时不同位置,沿破裂面滑动的平安系数等于滑裂面上抗滑力矩与下滑力矩之比(对应于各自的圆心)。一般情况下整体平安系数应大于1.2。①当不考虑土钉作用时,其平安系数Ksi为:(4-6)②当考虑土钉作用时,其平安系数Kpi为:(4-7)式中:Li—土条滑动面弧长,m;Txj—某位置土钉的抗拉拔能力标准值,kN;S—计算单元的宽度〔一般取S=Sx〕,m;i—滑动面某处切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i—某土钉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4.5.5
土钉墙外部稳定性分析4.5.6
土钉墙变形分析用极限平衡分析法无法了解变形信息,土钉墙的变形可以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作出估计,但单纯的有限元计算不一定能得出可信的定量数据;所以,目前对土钉墙变形性能的认识主要来自对监测资料的分析。Elias和Juran综合工程实测和室内实验,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1〕土钉墙变形引起的地表角变形和位移随L/H增加而减少;〔2〕粗颗粒土中离开面层水平距离〔1~1.25〕H时,地表角变形(局部倾斜)已不会对周围地表建(构)筑造成影响;〔3〕顶部最大水平位移与竖向沉降的比值随L/H减少而增加,其最大值为1.0。对于常用的L/H=0.6~1.0情况,可取为1.0~0.75。这与一般的内撑式支护相近;〔4〕增大土钉倾角,会增加地表变形与支护位移;〔5〕水平位移过大将导致支护结构的破坏,最大水平位移一般不能大于5‰H。
Schlosser指出,在土钉墙面层顶部,最大水平位移
h与竖向位移
v大体相等。最大水平位移
H与墙高H的比值据法国观测资料为1‰~3‰,德国为2.5‰~3‰。地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在离开墙面为
处接近于零,
=k(1-tan
)H其中
为支护层面与铅垂线的夹角,直立开挖时
=0;k为系数,对风化岩层,砂性土和粘性土分别为0.8、1.25和1.5。但是根据有些测斜仪的实测数据来看,上式给出的
值可能偏小。看来对一般非饱和土中的土钉墙支护,如发现h/H大于3‰~4‰就应视为有趋向失常的可能,需密切监视。现在还没有软土中土钉支护的数据,据软土中内撑式支护的量测资料,软土中变形值要比非饱和土中大得多。可以根据传统支护变形的经验来估计土钉墙支护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当地表的角变形分别超过1‰和1.3‰时,可能导致砖砌承重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建筑损害〔如抹灰层开裂〕。角变形如超过7‰,砖砌承重结构本身就会遭到严重损害。我国在基坑支护设计中,一般要求对土钉墙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沉降进行监测,据一些工程的统计,位移数据一般在5~50mm之间。5.1.1土钉墙应按以下规定对基坑开挖的各工况进行整体滑动稳定性验算:1整体滑动稳定性可采用圆弧滑动条分法进行验算;2采用圆弧滑动条分法时,其整体稳定性应符合以下规定(图5.1.1):4.6土钉墙施工方法施工流程及工艺土钉墙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6.1.作业面开挖基坑开挖应分步进行,分步开挖深度主要取决于暴露坡面的“直立〞能力。另外,当要求变形很小时,可视工地情况和经济效益将分步开挖的深度降至最低。在粒状土中开挖深度一般为0.5~2.0m;对粘性土中每层开挖深度可按下式计算:对超固结粘性土开挖深度可加大。考虑到土钉施工设备,分步开挖宽度至少要6m,开挖长度那么取决于交叉施工期间能保持坡面稳定的坡面面积。当要求变形过于严格时,可分段开挖施工,各段长度一般为10m。使用的开挖施工设备必须能挖出光滑规那么的斜坡面,最大限度地减小对支护土层的扰动。任何松动局部在坡面支护前必须予以去除,对松散的或枯燥的无粘性土,尤其是当坡面受到外来振动时,要先进行灌浆处理,当采用挖土机挖土时,应辅以人工整修。
边坡开挖:采用反铲挖土机,预留20~30cm人工修坡,开挖深度在土钉孔位下50cm,开挖宽度保证10m以上,以确保土钉成孔机械钻机的工作面。土方开挖严格按设计规定的分层开挖深度按作业顺序施工,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土钉及喷混凝土地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土方的开挖。边坡修整:采用人工清理,为确保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平整,此工序必须挂线定位。对于土层含水量较大的边坡,可在支护面层背部插入长度为400~600mm,直径不小于40mm的水平排水管包滤网,其外端伸出支护面层,间距为2m,以便将喷混凝土面层后的积水排走。4.6.2.制作面层一般情况下,为了防止土体松弛和崩解,必须尽快做第一层面层。根据地层的性质,可以在安设土钉之前做,也可在放置土钉之后做。对临时工程,面层一般做一层,厚度为50~150mm;而对永久性工程那么多用两层或三层,厚度为100~300mm。两次喷射作业应留一定的时间间隔。根据工程规模、材料和设备的性能,可进行“湿式〞或“干式〞喷射混凝土。通常规定最大粒径10~15mm,并掺入适量外加剂以利加速固结。少数情况下还可降低固态混凝土的塑性。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当低于C15,混凝土中的水泥含量不宜低于400kg/m3,速凝喷射混凝土8h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5Mpa,最好在养护24h后再投入工作。当不允许产生裂缝时进行适当的养护尤为重要。喷射混凝土通常在每步开挖的底部预留300mm暂不喷射,并做成450的斜面形状,这样会有利于下步开挖后安装钢筋网,和下部450倒角的喷射混凝土层浇接。一般在面层和土钉交接处加一块150mm
150mm
10mm或200mm
200mm
12mm的承压板,承压板后放置4~8根加强钢筋。在喷射混凝土中,应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网,钢筋网能对面层起加强作用,并对调整面层应力有重要意义。钢筋网间距通常为200mm~300mm,钢筋直径为Φ6mm~Φ10mm,在喷射混凝土面层中配置1~2层。有时,用粗钢筋将各土钉相互连接起来,这样面层的整体作用就能够得到进一步加强。喷射混凝土:喷射混凝土顺序可根据地层情况“先锚后喷〞,土质条件不好时采取“先喷后锚〞,喷射作业时,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m3/min,气压0.2~0.5MPa,喷头水压不应小于0.15MPa,喷射距离控制在0.6~1.0m,通过外加速凝剂控制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在5~10min,喷射厚度大于等于100mm。
养护:根据八月份的气温,采取洒水养护,每天需三次,持续三天。
4.6.3降水、排水土钉支护的基坑开挖排水系统一般包括:〔1〕施工时应提前沿坡顶挖设排水沟,并在坡顶一定范围内用混凝土或砂浆护面以排除地表水。〔2〕浅部排水:一般使用300mm~500mm长的带孔塑料管,上斜50或100,将坡后水迅速排除。这些管子的间距依地下水条件而定。〔3〕深部排水:用开缝管做排水管,长度通常比土钉长,管径50mm,上斜50或100。其间距取决于土体和地下水条件,一般坡面3m2布置一个就足够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度工作总结创新
- 急救医学知识与技术中专教材
- 支教工作总结汇报
- 房贷客户关系管理协议
- 拍卖法律合规协议
- 房屋拆除与重建协议
- 孵化器投资合作协议
- 学生节假日安全教育
-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测绘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陇南地区2024-2025学年数学三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建设单位甲方对监理单位考核管理办法
- 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第3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小型提灌站管护合同范本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传统康复方法学》期末复习考试题库及答案
- 臭氧参考光度计nist srpqaqc手册
- 厨房烹饪操作流程图
- 比色皿的配套性检验方法
- 盘点数据统计表
- 铁路站段年度消防知识试卷及(答案)
- 银行保险客户KYC基础信息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