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2个课时主备人备课成员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消化和吸收》教学设计2个课时,本章节围绕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展开,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的基本知识。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健康意识。核心素养目标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迅速,对自身健康和生理现象充满好奇。在知识层面,学生对人体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一定了解,但对消化系统的复杂性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认识不足。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加强。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健康意识有待培养。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如偏食、挑食等,这些行为习惯可能影响他们对消化和吸收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以促进学生对消化和吸收知识的有效掌握。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消化系统结构图、食物消化过程动画、营养素吸收图表等图片和视频。
3.实验器材:准备胃液、唾液、淀粉、糖类、蛋白质等实验材料,以及试管、滴管、显微镜等实验工具。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布置实验操作台,确保学生活动空间充足。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
(1)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食物是如何进入我们身体,又是如何被转化为能量的吗?”引发学生对消化系统的兴趣。
(2)展示消化系统的简图,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人体八大系统,引出消化系统。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详细内容:
(1)消化系统的组成:教师展示消化系统的结构图,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如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
(2)食物的消化过程:通过动画演示,讲解食物在口腔、胃、小肠中的消化过程,强调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胰液等消化酶的作用。
(3)营养物质的吸收:讲解小肠的结构特点,如绒毛、微绒毛等,解释营养物质在小肠的吸收过程。
用时:15分钟
3.实践活动
详细内容:
(1)模拟口腔消化:教师提供淀粉、糖类等食物,引导学生模拟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作用,观察食物的变化。
(2)胃液实验:教师提供胃液,让学生观察胃液对食物的初步消化作用。
(3)小肠吸收实验:展示小肠绒毛、微绒毛等结构,引导学生思考营养物质在小肠的吸收过程。
用时:10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详细内容:
(1)消化酶的作用:学生举例说明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营养物质的吸收:学生讨论营养物质在小肠的吸收过程,如糖类、蛋白质、脂肪的吸收方式。
(3)消化系统疾病:学生列举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分析其成因和预防措施。
用时:10分钟
5.总结回顾
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2)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消化酶的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等,进行具体分析和举例。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如何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消化系统疾病。
用时: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1)学生能够正确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
(2)学生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以及消化酶的作用。
(3)学生掌握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特别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的吸收方式。
2.能力提升:
(1)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加强,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图表分析,理解消化系统的功能。
(2)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消化系统实验,如唾液淀粉酶实验。
(3)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得到锻炼,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消化现象。
3.态度转变:
(1)学生对消化系统的功能和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了健康意识。
(2)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饮食习惯,意识到合理膳食对健康的重要性。
(3)学生对科学探究充满兴趣,愿意参与到生物学实验和讨论中。
4.行为改变:
(1)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饮食卫生,减少了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学生开始尝试自己制作健康餐点,如蒸菜、煮粥等,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3)学生在遇到消化系统不适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自我判断和应对。
5.综合应用:
(1)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通过调整饮食改善消化不良症状。
(2)学生在家庭聚会或学校活动中,能够向他人普及消化系统知识,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3)学生参与社区健康宣传活动,如开展食品安全讲座,提高公众对消化系统健康的关注度。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2.强调消化酶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小肠绒毛和微绒毛对营养物质吸收的重要性。
3.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如消化酶的种类和作用、小肠的结构特点等,进行简要总结和强调。
4.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消化系统疾病。
当堂检测:
1.单选题:以下哪个器官是食物消化的起点?
A.口腔
B.食管
C.胃
D.小肠
2.判断题:唾液淀粉酶只能消化淀粉,不能消化蛋白质。()
3.填空题:消化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器官组成。
4.简答题:请简述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5.应用题:如果你患有胃炎,以下哪种饮食习惯最不利于病情恢复?
A.少吃油腻食物
B.多吃蔬菜水果
C.喝浓茶
D.吃辛辣食物
检测目的:
1.通过当堂检测,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消化系统的认识。
3.引导学生关注自身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人体摄入的食物在口腔中首先被消化的是什么物质?
答案:淀粉
讲解:在口腔中,食物与唾液混合,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开始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这是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
2.例题: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对食物有什么作用?
答案: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和胃蛋白酶,盐酸有助于杀死食物中的细菌,胃蛋白酶开始分解蛋白质。
讲解:胃液中的盐酸环境有利于胃蛋白酶的活性,使得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分解成多肽。
3.例题: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请列举小肠内有利于消化和吸收的结构特点。
答案: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消化吸收的面积;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讲解:小肠的这些结构特点大大增加了其内壁的表面积,为消化酶提供了更多的作用空间,同时也便于营养物质的快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4.例题:脂肪在小肠中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是怎样的?
答案:脂肪在小肠中被胆汁乳化成微小的脂肪球,然后被肠壁上的脂肪酶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这些小分子通过肠壁进入毛细血管或淋巴管。
讲解:胆汁中的胆盐有助于脂肪的乳化,而脂肪酶则将脂肪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甘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吉林省白山长白县联考初三年级英语试题周测三含答案
- 江西婺源茶业职业学院《幼儿园综合活动设计与指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湖南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普通高中初三下学期学业质量监测(期末)化学试题含解析
- 击剑基础知识
- 幼儿园教案:用电安全
- 国家职业保育员培训
- 我的心愿习作课件
- 2025《地籍调查》不动产登记代理人考前冲刺必会300题-含详解
- DB-T29-324-2025 天津市轨道交通综合控制中心系统建设与接口技术标准
- 儿童安全乘车知识
- 宾馆治安管理制度
- 2025年医保政策法规考试题库及答案试卷(宣传解读)
- 兽医屠宰卫生人员考试题库及答案(415题)
- 心肺复苏术课件2024新版
- TCECA-G 0310-2024 离网制氢灵活消纳与柔性化工系统开发规范
- GB/T 23132-2024电动剃须刀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2-国开(ZJ)-参考资料
- 2022年袋鼠数学竞赛真题一二年级组含答案
- 人民版四年级下册劳动教案全册2024
- 三月三主题班会课件
- 录用通知书(offer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